吃西餐對於我們來說,是越來越平常的是了,但吃西餐也要講究用餐禮儀。
(1)上菜程序
西餐的上菜程序一般是:麵包黃油-冷菜-湯鬥海鮮-主菜-甜點心-咖啡和水果。冷菜、湯可以同時就著麵包吃。冷菜也叫開胃小菜,作為第一道菜,一般與開胃酒並用。湯分為漬湯和奶油濃湯,法國人喜歡漬湯。主菜有魚、豬肉、牛肉、雞等,正式宴會可能更豐盛。甜食常有冰淇淋、布丁等。然後是咖啡或紅茶。至於水果可上可不上。
(2)怎樣使用刀、叉、匙
吃西餐的規矩,主要是懂得運用刀、叉、匙。西餐的湯匙,通常是橫擺在湯盤前面的,其他各道菜的刀、叉則分擺在兩旁,用刀叉的時候,由外而內,就不會弄錯了。
吃肉類、雞、鴨等,就必須用刀。許多人最感麻煩的是切炸雞,切龍蝦,一個不留心,他們便會溜出盤外而變成「飛雞」「跳蝦」,這是很失禮的。切肉時,你的左手執叉,要用點力,把肉按住,手肘要放穩在桌上,這樣,肉類便不會滑開。你的右手用刀,確要輕快靈活,利用刀尖來切。切龍蝦時,必須先用刀尖把蝦肉和殼分離,然後取出蝦肉。切童子雞時,要把它切成大塊,再把大塊切成小塊,邊切邊吃。靠近骨頭地方的肉是嫩滑的,但你不能連骨頭都送進口裡去嚼,這樣會被認為不雅觀,你只能用刀叉割出。如果你的刀法不靈,那就只好割愛了。
肉類被拆骨後,應把骨頭放在碟子的右角,依歐洲人的吃法,是邊割邊吃。但美國人的派頭,確喜歡把食物切好,把刀子放在碟子上面的右側,再用叉子取吃,以上兩種方法,都是行的通的。
在切肉的時候,千萬不要用力過度或抬起手肘,應當把兩臂縮在身旁,不要成「展翼」狀,以免手肘碰著旁邊的人,人家會笑你像只「油炸蟹」。
其次,要注意刀叉的使用次序,避免碰撞的聲音,刀子在碟子裡割肉時,不可以使碟子吱吱做響。不論你吃肉或喝湯,口裡不要弄出聲音來,以免人家笑你在口中「奏樂」。
吃肉餅、沙拉、煎蛋時,不宜用力,用叉子叉起來吃便可。如果想把碟子裡的肉汁吃完,可以用麵包沾著吃。
西餐的第一道菜可能是小吃,也可能是湯。用右手拿湯匙向外舀,然後把湯送入口中,到湯快完時,用左手把湯匙向外傾斜,湯飲完後,應該把湯匙放在碟上。
(3)什麼東西要用手拿來吃
吃麵包時,通常要塗點牛油,你可以在吃麵包前,用小刀取適量牛油放在盛麵包碟的左角,用手把麵包撕成小塊,隨吃隨塗牛油。
除了麵包,還有好幾種食物要用手指拈來吃的,如炸脆薯片、炸滷肉片、芹菜等。西菜裡的蘆筍,也可以用手拿來吃。不論什麼食物,用手拿來吃時,要注意用兩隻指頭。蝦殼、肉類骨頭和果皮等,都應該放在碟子右角,不可以放在桌上,以免人家笑你不文雅。
吃甜點時,可以用叉和匙,吃水果時,水果的核應該吐在手中,不能直接吐在碟子裡。最後便是喝咖啡和茶,飲時不可用茶匙舀,不合乎禮節。
(4)餐巾使用法
在西餐宴會中,還有一件要注意的,那就是餐巾的問題,別忽視這塊小小的餐巾,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在宴會中是否識禮。餐巾不能隨便打開,要等到女主人把它打開時,客人才可以打開。
打開餐巾後許多人喜歡把它塞在領口,或是在襯衫紐扣的地方,因為這樣可以避免衣服被湯汁濺髒。但是領口和紐扣都不宜塞餐巾,應該把它放在腿部才對。
餐巾只用來擦嘴,不要拿它來擦臉。午餐時,所有的餐巾比較小,晚餐時餐巾較大。大的餐巾要打開一半放在膝上,在吃完餐後,你只要隨手把餐巾拿起,擱在你左邊的桌上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