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貓咖到養貓APP,「空巢青年」帶動下的「貓經濟」

2021-01-14 鈦媒體APP

「火災中,在倫勃朗和一隻貓之間,我選擇拯救貓。」 即便距離藝術家賈科梅蒂逝世已經過去50年,他的這句話,仍然引起無數貓奴的共鳴。對很多人來說,愛一隻貓遠遠比愛一個人有趣。

《2017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顯示,截至今年,全國寵物貓狗數量達到8746萬隻,市場規模達到1340億元,這個數字在未來3年還將增加40%。這意味著,幾乎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養貓或養狗。

相比狗的粘人,貓的獨立越來越受到都市新中產階級的青睞。近兩年來,「吸貓」「擼貓」如病毒般蔓延了整個社會。網紅貓「樓樓」去世後,近10萬網友在微博上進行了哀悼,足以想像貓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甘願成為貓的奴隸?那些熱衷 「吸貓」的人,到底是缺貓還是缺愛?

哪些人在養貓?

從2016年開始,「空巢青年」這個群體就被廣泛關注。數據顯示,這個群體主要分布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且年齡段都是80、90後。他們一般遠離故鄉,獨自在外打拼,未婚單身且獨居。巧合的是,這些特徵,與《中國寵物消費者行為報告》中提到的養寵物人群的吻合度達到95%以上。

江瑜就是典型的「空巢青年」,2015年至今,她每年都會買一隻貓,3隻貓的存在讓她的生活充實了不少。「剛來上海的時候,我住的是合租房,不到100平的房子有6個房間。」但是合租的人多並不意味著熱鬧,由於上班時間不固定,江瑜平時根本見不到室友,更別說坐在一起聊聊天。

「我在那住了5個月左右吧,都不知道室友是幹什麼的,大家下班後都回到各自的房間,沒事不會開門。」實習期過後,江瑜搬到離公司更近的地方,開始了獨居生活。工作漸漸上手,她有了更多私人時間。一個人待在家裡時,江瑜經常「空虛得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說真的,上海這個地方沒什麼人情味,很難交到朋友。如果不是工作上有交集,同事之間都不會有交流。」

於是,當江瑜偶然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要將一隻小貓送人時,她果斷把它領回了家。「我工作上的負面情緒蠻多的,感覺貓自帶治癒功能,下班看到它我就舒坦了。」有了貓後,江瑜幾乎每個周末都宅在家裡,抱著貓看電影、看書,「擼貓比和不熟的人尬聊有意思。」

與江瑜一樣,絕大多數「空巢青年」養貓,都是因為初到社會時感到彷徨和孤獨,想要尋找情感的寄託。隨著經濟的發展,一方面,他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足夠承擔獨自生活的成本。另一方面,生活節奏的加快又讓他們疲於分出精力去維持人際關係。這時,獨立冷靜、軟萌神秘的貓咪就給了怕麻煩卻又渴望陪伴的都市人情感安慰,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情感需求。

「前兩天出差,身邊沒有貓,感覺很不對勁。」梁樂說。去年剛畢業的梁樂在北京養了兩隻貓,作為經常與人打交道的媒體人,她不認為「養貓」等同於「社交恐懼」。「我每天都要出去採訪,怎麼可能社交恐懼?最開始確實是想有個伴,但後來更多是因為貓在生活中的很多細節讓人很喜歡,我是發自內心喜歡貓。」

在梁樂看來,現在養貓的經濟成本越來越低,加上人本身對可愛的生物沒有抵抗力,養貓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同時,相對於養狗需要花費的大量時間和精力,養貓的時間成本也很划算。她認為,未來養貓的人一定更多。

「但是現在很多人養貓不是真正喜歡貓,她們總是強行把自己審美加在貓的身上,滿足她們的虛榮心。」 梁樂說。她指的這些人,是一些經常帶著貓咪去寵物店洗澡、美容的寵物主人。隨著網際網路社交平臺的發展,朋友圈、微博「曬貓」成為一種炫耀和談資。很多貓主人為了讓自己的貓更好看一點,會給貓穿衣服、做美容,甚至染色,純種貓的攀比之風也日益盛行。

然而,梁樂也發現,即便她堅信愛貓就該對貓親力親為,但這些為貓咪服務的產業,確實變得越來越多了。

貓咪經濟學下的新興產業

2015 年, 日本經濟學家發明了一個新詞:「貓咪經濟學」。「貓咪經濟學」是指不管經濟多麼困難,大眾對貓及其相關產品的熱情永遠高漲,只要商家用對貓咪,就能吸引關注從中獲益。

調查顯示,中國養貓的人群中,將貓作為孩子和家人看待的用戶佔比高達80%以上。這意味著,貓咪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這樣的背景下,除了傳統的貓糧、貓咪用品外,貓咪咖啡店、貓咪寄養、貓咪殯葬服務、雲養貓APP等都成了新興熱門的產業。

瞄準了這個趨勢,今年年初,Bobby與朋友在深圳開了一家貓咪咖啡店。「北上廣深都是移民城市,很多人喜歡貓但卻不具備養貓的條件,比如房東不允許、室友不喜歡等等,所以這個行業做得好的話,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為此,Bobby與朋友前前後後跑了十幾家貓咖進行考察調研,一邊選址,一邊制定運營方案。由於合伙人原本是開貓舍的,具有貓咪護理經驗,又有貓咪的供給渠道,Bobby對這家店的未來充滿期待。作為深圳最大的貓咖之一,Bobby的店裡有三十多隻貓,主營餐飲和幫貓捨出售貓咪、貓咪的周邊產品。在養貓之風的帶動下,今年上半年,他的貓咖每月淨盈利基本都在20000元以上。

事實上,像Bobby一樣,想通過貓咖在貓咪產業市場上分一杯羹的人並不少。但是,自貓咖誕生以來,除了營利問題外,貓咖的衛生、貓咪的健康都是備受爭議的。即使如此,Bobby依然對這個行業抱有樂觀態度:「所有事情都有一個發展過程,出現問題,就代表著又到了新的階段。」 目前,國內貓咖的數量已經有近千家,且還在不斷增加。

相比線下「吸貓」,「雲養貓」的發展顯得十分蓬勃。早期的「雲養貓」,起源於一些博主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貓咪的日常,從而吸引貓奴們的圍觀。@回憶專用小馬甲、@瓜皮的id醬等微博大V就是利用自己的寵物吸引了上千萬粉絲。

其中,@回憶專用小馬甲靠著一隻蘇格蘭折耳貓和一隻薩摩耶犬做廣告、寫軟文,成功成為營銷號中的佼佼者,關於這兩隻寵物的周邊抽獎微博轉發數最高超過50萬。小馬甲的一條微博廣告的價格為2萬元左右,年收入超過800萬。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各類養貓相關的APP也紛紛上線。《貓咪後院》就是一款貓咪養成類遊戲,用戶可以在APP內為貓咪添置玩具、加蓋房子等。截至今年7月,《貓咪後院》下載量已經突破1900萬。如今,這個遊戲不僅與時俱進地推出了VR版本《貓咪後院VR》,還改編成了真人版電影,讓廣大「雲吸貓患者」過足了癮。

今年11月,虛擬養貓遊戲CryptoKitties登錄以太坊區塊鏈。在萌貓和虛擬數字幣的吸引下,CryptoKitties自上線以來,就成為以太坊區塊鏈上最受歡迎的項目,玩家可以在上面買賣並繁殖不同品種的電子寵物小貓。

這個項目一度佔據了以太坊15%的流量,官方數據顯示,目前CryptoKitties 的銷售總額已經達到790萬美元,總共賣出了70000多隻虛擬貓,最貴的一隻賣到了2.6億人民幣。可見,聽起來冷冰冰的區塊鏈,一旦加上貓的元素,都能加分不少。

隨著養貓人群的增加,與貓相關的各類產業還會不斷發展,推陳出新,誕生出各種新的模式。相關數據顯示,2010-2020年間,我國寵物行業規模保持年均30.9%的高速發展,到2020年,這一規模將達到1885億元。未來,這個數字還將繼續增長。

貓為什麼會佔領這個世界?

海明威說「一個人不會被打敗,但是可以被貓毀滅。」這裡的毀滅,指的是如海明威一樣的硬漢,也會被貓馴服。根據史料,人類的養貓史有5300年。而到了網際網路年代,貓更是無處不在。那麼,這種小生物為什麼會佔領人類世界?

海明威和他的貓

提到貓咪,很多人都會聯想到日本。日本是貓咪文化最發達的國家,他們甚至在1987年就設立了「貓之日」,用來感謝陪伴人類的貓咪。在日本,貓咪為日本GDP貢獻遠超過偶像團體AKB48,超過2.3萬億日元。這種現象的出現,與他們的經濟文化分不開。

作為一個發達國家,日本的生活節奏十分快,東京人就連等車的一會功夫都會用來看書、發信息或閉眼小憩,他們的街道上永遠都車水馬龍。於是,那些懶洋洋地趴在路邊伸懶腰的貓,就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貓咪與世隔絕的安靜狀態,看起來與快節奏的日本格格不入,但卻是他們在繁忙的日常中最想擁有的。

這時,慵懶的貓就成了他們的精神寄託,這種寄託延伸到文化中,生長出關於貓的動漫、貓島、貓雜貨店等一系列經濟產業,形成了文化與經濟的良好循環。

在某種程度上,貓咪文化在中國興起的原因與日本相似。2010年以來,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愈加明顯,人口紅利褪去,「空巢青年」成為了和「空巢老人」一樣備受關注的群體,「單身獨居、年齡在20歲-39歲、在大城市打拼」是時代給他們貼上的標籤。截止2017年,中國的空巢青年已經超過5000萬。調查顯示,在這群人中,57.9%的人表示缺乏感情寄託, 41.9%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照顧和關愛。

社會經濟與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是導致「空巢青年」出現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他們需要承受來自工作升職、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壓力;另一方面,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讓都市「低頭族」之間缺乏日常交流。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讓他們白天神經緊繃,晚上回家後,面對的仍然是漆黑冰冷的房間,這時,「空巢青年」們才會發現自己的情感無處安放。

在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彭凱平看來:「城市化讓很多生活在傳統社會環境的人變得獨立,但是人們的心理生活跟不上飛速發展的物質生活,「空巢」問題不是因為大齡單身青年多,而是他們沒有學會正常社會交往的技巧。」

這時,貓的「上位」就顯得順理成章。貓的性格與他們實在太像:內向、宅、需要陪伴、怕麻煩。對於貓來說,它們絕對不會主動打擾主人,甚至在主人召喚的時候也會無動於衷。這就迎合了人類「感情投射」的習慣,對待高冷的貓,人類往往更容易進行自我代入的想像。於是,與貓對話、玩樂,成為空巢青年們最大的樂趣。

消費升級同樣給了貓咪佔領世界的機會。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物質得到滿足後,人們就會追求精神滿足。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萌經濟」的崛起,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日趨上升。為了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人們越來越願意在貓身上進行投資,這也推動了一批與貓相關的產業的發展。

除了寵物平臺之外,共享經濟、雲養貓等新型服務模式也開始擴張。為順應人們的心理,影視、微電影、網際網路社交中的表情包也越來越多運用到貓的元素。反過來,以貓為原型的一系列IP的形成,又進一步擴大了貓在人類當中的影響力。

川村元氣在《如果世界上不再有貓》裡說:「不是人類飼養了貓,只是貓願意陪伴在人類身邊而已。」隨著觀念的轉變,貓對於人的意義,早已經不止於寵物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使用化名)

【鈦媒體作者:南七道,公號南七道。】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雲養貓」是什麼意思?空巢青年為什麼吸貓 吸貓指的是什麼
    ­  貓對於「空巢青年」意味著什麼­  Karen覺得,至少Honey對她的引導都是正面的。「空巢青年有各種各樣的類型,但自己不會是那種外賣堆積成山,也不跟人交流的人。」Karen覺得,Honey對她來說,是家人、老朋友。
  • 「雲養貓」成一線城市空巢青年新生活,貓對於他們意味著什麼
    Karen覺得,養貓給她的感覺像找到了情人。Karen是90後,自由職業者,射手座,單身,獨居。之前,她在網上看到過「空巢青年」的定義:空巢青年指遠離故鄉、親人,獨居生活,缺乏感情寄託,缺少家庭生活,獨自在大城市奮鬥打拼,而大城市的繁華和生存壓力讓他們顯得更加孤獨的一個群體。她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標準的「空巢青年」。
  • 貓經濟興起 今天你「吸貓」了嗎?
    「吸貓」的人越來越多。「貓經濟(cat economy)」涵蓋的產品和行業除了常規的貓糧(cat food)、貓咪服飾(cat fashion)、毛髮護理用品(fur care products)、逗貓器(cat teaser)、便便耙(pooper scooper)、貓咪葬禮及寄存服務(cat funeral and internment services)等「吸貓」用品之外,還有利用貓咪來吸引用戶的貓咪咖啡館
  • 讓網絡主播「虛擬養貓」,濟南不少90後還愛去貓咖館
    請濟南一家「貓咖」裡的萌貓引得貓奴們紛紛拍照。但無論是在校園裡,還是出租屋,養貓都不大現實。直到有一天在網絡直播裡看到了這種「雲養貓」的形式,她便深陷其中,並迅速從一個主播那裡「領養」了「年年」。「那個主播在福建,總共養了十多隻貓,每天晚上8點都會讓它們挨個兒亮相。」
  • 貓咖,讓想擼貓又不方便養貓的小夥伴,在這個冬季有地方吸貓了
    如今各平臺裡各種擼貓的短視頻,滿天飛的貓咪錶情包,讓那些想擼貓,但是因為房東不許、沒人照顧、常長時間出差等種種原因無法養貓咪的小夥伴是過了擼貓的眼癮。如今在一些城市裡有一種貓咖館,各位不方便養貓的小主,可以到這裡盡情吸貓了。
  • 貓咖雖好,可不要貪時哦!貓咖擼貓注意事項!
    而國內現在也開了許多類似貓咖這樣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貓咪咖啡廳那些事兒】,主要內容包括:貓咖的開設有哪些好處?在貓咖中要注意哪些事情?2、盡情擼貓其實有很多人都會很想要養只喵星人在家裡,但是可能會因為工作或者各方面原因沒有條件去養。這時候貓咖的出現,就正好彌補了這部分無法養貓卻又想擼貓的人的遺憾。
  • 空巢青年:當空巢成為他們的選擇
    但是近期走入人們視野中的空巢青年,卻是對中國傳統人情社會巨大衝擊。空巢這個標籤不再落到大山裡的留守少年和家裡的老人,不再是被親人遺棄的不到照顧的弱勢群體。「沒有男朋友,自己有養一隻貓,在不忙的時候會健身看書,但大部分時候還是比較忙,顧不上去好好的談個戀愛,也不需要麻煩別人來照顧我,我自己也還不錯。」小天的生活就是典型的空巢青年的生活。遠離家鄉,獨居,沒有感情寄託,基本獨立的單身年輕人。這些年輕人說不上三頭六臂,但卻都在冰冷的城市裡把自己安頓下來。
  • 吸貓毀一生,養貓……窮三代啊!丨寵UU
    養貓之前,覺得一隻貓能花多少錢,不就是買點貓糧貓砂就ok了嗎?養了貓之後才發現,給它花錢如洩洪……體檢、洗澡、打針、驅蟲、絕育……這些必要的健康項目先不說,就說日常用品吧!養貓之後,單身U提前體驗了當媽的感受,什麼都想給自家的小貓咪買。可能有人會說,有這些錢幹什麼不好,為什麼要花在一個動物身上?
  • 為什麼身邊養貓的人越來越多了
    現代人喜歡養貓沒錯,但誰能想到,這是一個貓糧比奶粉還剛需的時代。 在人人都忙著消費降級的時候,貓以一己之力,推動了整個「貓經濟」的迅速發展,堪稱寵物界GDP之光。
  • 進擊的喵文化:吸貓成癮是當代年輕人最喜聞樂見的病
    原因:空巢青年的精神藥劑鋪天蓋地的貓咪錶情包和貓咪頭像、抖音上引人發笑的貓咪短視頻、亦或是家裡那隻毛茸茸的小可愛,吸貓人士不停的從貓身上汲取「營養」,構成他們「生活的動力。」2016年9月,《中國青年報》進行了的一項關於「空巢青年」的調查顯示,這個群體主要分布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且年齡段都是80、90後。他們一般遠離故鄉,獨自在外打拼,未婚單身且獨居。巧合的是,這些特徵,與《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中提到的養寵物人群的吻合度達到95%以上。
  • 如果,你想要開一間貓咖
    要想開一家貓咖,總得先想想要做哪些準備:1.貓咖,主要是貓,那麼養多少貓呢,哪些品種的貓,你又如何關心和愛護這些貓,你有多少精力在做咖啡營生之外去關心貓。貓咖相比較一般的咖啡店,多出來的不止是一個經營咖啡點心的成本,還有精力和時間。其次,大家去貓咖主要是為了擼貓和吸貓,這個又涉及到到貓糧和整個的咖啡廳環境。擼貓,如果貓的毛摸著舒服,讓人心情愉悅,勢必會多消費,但貓的皮毛要順滑也不是吃那個幾塊錢一斤的就能養成的。
  • 成都有名的一條街道,遊客都會去,這家貓咖值得看看
    但今天再次去到建設路時,我意外地發現了一家非常特別的店。最具特色的貓咖館成都雖然有許多的貓咖館,但真正值得去的卻非常少。今天,我想給大家推薦的就是建設路這家特別的貓咖館——咕嚕貓咖啡館。店裡的裝修完全可以用低調奢華有內涵形容。
  • 為什麼貓咖的貓不怕生?很多人都不知道,原來是這些「貓膩」
    說到貓很多人都喜歡,但是有時候我們的條件不允許養貓。但是想擼貓怎麼辦?沒關係可以去貓咖擼貓。貓咖就是貓咪咖啡館,以貓咪為主題的咖啡館。在貓咪咖啡館裡,貓咪是主體,很多不能養貓卻喜歡貓的人會去那裡點上一杯咖啡,順便擼一下貓。但是有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貓咖的貓咪怎麼都不怕生,好安靜。
  • 「專寵專用」的耐威克貓糧成「吸貓」人士必備
    隨著空巢年輕人數量的急劇增加,吸貓現象在全國範圍內「病毒式」廣泛傳,近年來,中國的養貓人數大幅增加。吸貓現象催生了人們對品質貓糧的需求,作為國民級寵糧品牌,耐威克憑藉「專寵專用」產品理念和高品質貓糧備受消費者關注。那麼,耐威克貓糧怎麼樣?能夠滿足「吸貓人士」的需求嗎?
  • 15公裡周邊「搜出」三四十家貓咖! 年輕人攪熱寵物消費市場 養貓月...
    在「擼貓群」裡,曬出了一份養貓消費清單,引起大家的熱議,養一隻貓的最大成本,主要包括飲食費用和生活費用,成年貓每個月的貓糧大概就需要300元。另外,還需要添加貓罐頭等零食,每個月也得百十來塊錢。生活用費主要就是貓砂,貓砂的種類有膨潤土砂、玉米砂、豆腐砂、水晶砂、木砂等,貓砂更換頻繁,每個月至少得50元。再加上清潔護理費、健康管理費等算下來,每個月的養貓成本至少500多元。
  • 「貓咖」的生存困境
    在這之後,「貓咖」的概念也相繼被傳播到日本、美國、中國大陸等國家和地區。 2004年,貓咖首次被引入到日本,並且和日本按小時收費的「漫畫咖啡廳」的經營概念進行結合,在大阪開設了第一家按小時計費的日式貓咖:「貓の時間」,收費標準為每30分鐘600日元。
  • 為什麼貓咖的貓都不怎麼愛叫?
    為什麼貓咖的貓都不怎麼愛叫?無時不刻在叫的貓咪那是橘貓,而貓咖的貓見過太多的大場面了,每天都有一堆人排隊等著貓咪們寵幸,貓咪已經見怪不怪了~環境決定貓咪的慵懶程度大部分貓咪在習慣的環境中表現得都特別的慵懶,它們每天過的都習以為常,生活也沒有什麼波瀾
  • 重慶私立貓咖養「小熊貓」被舉報 官方:涉嫌違規展示
    (原標題:重慶市林業局初步核實「小熊貓」涉嫌違規展示)12月12日,重慶市林業局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2019年12月10日,接到新浪微博網友反映「一家重慶的私立貓咖養小熊貓」的舉報後,重慶市林業局立即責成沙坪垻區林業局開展調查,並派員趕赴現場共同參與調查工作
  • 鏟屎官的福音 貓主子也能玩兒的app合集
    這年頭要貓狗的人都開始自稱「鏟屎官」了,而養貓的鏟屎官又比養狗的鏟屎官要更勞苦一點。畢竟狗這種動物沒事幹可以抱著玩具啃一天,還對你充滿了感激;而貓就偏偏是那種心情好了召你過來玩一會兒,心情不好就抬爪子揍你的傲嬌屬性。
  • 日本貓咖推出推拿服務,然而店貓卻喜歡給正骨師搗亂
    現在因為許多人喜歡貓咪而又養不起貓咪,商家們就將可以觸摸的貓咪和咖啡館結合在了一起。讓客人們在喝咖啡的同時,可以擼貓,一次性滿足兩個願望。然而在日本的福井縣,就有一家名為福貓的貓咖啡廳,另闢蹊徑,不僅僅將擼貓和咖啡廳結合,甚至還在咖啡廳裡新增了一項項目,那就是推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