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生今世說
首先要說明一下,今年一季度美國經濟並未衰退——按照美國商務部公開的信息,一季度美國完成的GDP約為5.265萬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實際增長0.6%,並非是負增長。
如果與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環比折年率下降5%——這才是其他媒體所報導是「一季度,美國經濟萎縮5%」。但可惜的是,這些媒體並沒有告訴您,這不是同比。就只是說經濟萎縮了,讓您產生了「以為是同比的誤讀」。
同樣的,當前很多經濟分析機構預測的二季度美國GDP可能下降40%,這也指的是「環比折年率」。那問題來了,什麼是環比折年率?為什麼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要採用環比折年率呢?
什麼是環比折年率呢?
咱們中國人習慣的是同比,各季度公開的經濟增速都是與上年同期相對比得到的。但是,有些西方國家習慣使用環比,即「對比相鄰兩個季度的GDP」——其缺陷就是各季度經濟增速經常很低。
以前幾年的歐洲國家為例,季度環比增速經常是零點幾個百分點,而年度增速往往是一點幾個或兩點幾個百分點,這就造成了「季度增速和年度增速不匹配」的現象。而那些使用同比增速的國家,就不存在這種缺陷。
以2019年的中國為例,一季度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和四季度都是增長6%,全年實際增長6.1%,季度增速與年度增速非常「和諧」,讓大家一目了然。但如果各季度採用環比,就是另外一種情形了。
2019年第一季度,歐元區環比增速是0.4%,二季度和三季度增長0.2%,四季度增長0.1%。而整個2019年,歐元區經濟增長了1.2%,但各季度環比增速卻都只是零點幾——這就容易給人造成困擾,明明各季度增速很低,為什麼年度增速就變更多了呢?
為了彌補這種缺陷,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就將環比增速放大到一整年,即「環比折年率」。其含義是:將一個季度的環比增速利用季節調整以後的環比數據進行推演,假如在以後的三個季度裡,環比增速保持不變,得到一整年的增長數值。
舉個例子:假如2020年第一季度,您投入10萬元,賺了1萬元人民幣,與去年第四季度相比增長10%。您暢想,接下來的三個季度的投入不變,環比也都是賺10%。這樣一整年您就至少賺4萬元,比例高達40%。
這就是「環比折年率」,反映出宏觀經濟如果按目前的季度運行勢頭增長,發展速度變換成年度數據後將達到的水平,是一種簡單易行的短期趨勢預測技術,而並非是真正的經濟實際增速。
二季度,美國GDP若萎縮40%,那環比降幅呢?
按照高盛、穆迪、美銀美林、亞特蘭大聯儲等機構的預測,今年二季度美國GDP或出現40%左右的環比折年率降幅。這實際上是將環比增速放大了約4倍,按此推算,二季度美國經濟環比降幅將在10%左右。
至於二季度美國經濟同比會下降多少,南生不知道。其他知名經濟分析機構也並未預測。但小編我會時刻關注,並在美國商務部公布二季度經濟增長數據時,及時的告訴大家「哪個是環比折年率,哪個是同比」,使大家不至於被其他忽悠。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