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發現年羹堯大墓,墓室挖開,專家感慨來遲一步!

2020-12-19 騰訊網

  年羹堯威懾西北名噪於疆場,但他冠絕人臣的仕途之路,卻始於文墨。《清史稿》記載,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曾任康熙治下的湖廣巡撫,其為人處事低調謹慎,兢兢業業辦差為民,頗負賢能之名,故而深得康熙賞識。年遐齡秉性高雅淡薄,一生所愛唯有書卷,在他的影響下,年羹堯自幼飽讀經史,詩詞文章莫不手到擒來,弱冠之年已滿腹學識。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年羹堯開始揣摩兵書,對騎馬射箭如痴如醉,假以時日竟成文武全才,家門有子如此,年遐齡頗為欣慰。康熙三十九年,21歲的年羹堯考取功名高中進士,入翰林院供職。

  此後長達8年的時間,從鄉試考官到內閣學士,年羹堯奔忙於筆墨紙硯,但他英武逼人的舉止氣韻,雷厲風行的處事風格,卻是尋常文官少有的,年羹堯逐漸得到康熙的格外注意。康熙四十八年,年羹堯被破格提拔,從內閣學士調任四川巡撫,未滿30卻成為一方封疆大吏,年羹堯感激涕零扔下筆桿,連夜奔赴四川就任。事實證明康熙沒有看錯,彼時蜀地漢夷雜處,匪患猖獗,治理起來非常棘手,而年羹堯到任後卻如魚得水,他一連數月從未蹲坐於府衙大堂,而是率領軍馬奔赴治下各地摸查熟悉情況,將為患的賊匪盡數肅清,更兼興利除弊。彼時的年羹堯也如他的父親年遐齡一樣「甘於淡泊」,他嚴禁徇私,杜絕收受金銀。上任一年,年羹堯的名聲就由蜀地享譽京師。

  如此治事明敏的青年將才,康熙自然大大重用。彼時恰逢準噶爾首領阿拉布坦襲入青海西藏,情勢複雜兇險,年羹堯絲毫不懼身兼運糧、拒敵、安撫夷部,他的知兵之能展露無遺,康熙六十一年,年羹堯晉川陝總督。康熙駕崩雍正繼位後,妹妹年氏封妃,年羹堯一舉成為皇親國戚,雍正一道聖旨,將兵馬、糧餉、將帥調派等一切西北要務俱交於年羹堯,年羹堯腳踏西北而坐擁雲貴川。雍正二年,年羹堯率軍剿滅羅卜藏丹津之亂,至此,他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擎天之臣」。這場勝利對新君雍正來說太重要太及時了,他不禁稱年羹堯為「恩人」,所賜予年府上下的恩賞幾近無以復加。

  然而「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年羹堯在雍正的褒揚中,漸漸失去了為人臣子的清醒和謹慎,他全然忘記了「飛鳥盡良弓藏」的警世恆言。志得意滿後,是驕橫跋扈,無論讓御前侍衛執鞭墜鐙,受王公勳貴跪拜問候還是擅作威福廣植羽翼,年羹堯至死也想不通,擊敗他的,抹殺他赫赫功績的竟然是這些微末細節。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叱吒一時的年大將軍被賜死在獄中,他的人生在92條大罪中宣告終結。年羹堯死後究竟葬於何處?數百年來眾說紛紜鮮為人知。而經過考古專家考證,在四川綿陽安家鎮卻有一處年家墓地,年羹堯與父兄皆安葬於此。

  綿陽安家鎮有一偏遠的鵝溪村,此地有處景致絕佳的山嶺,山中環繞一條鵝溪,亦有古寺鵝溪寺。在山腰一片古木林立的原野中,隱藏著年羹堯的古墓,墳冢前矗立著一塊殘碑,依稀可辨年羹堯名諱。值得一提的是,年羹堯的墓冢上長著一顆巨大的菩提樹,當地村民祖輩傳說,這菩提樹有幾百年歷史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考古專家獲悉年羹堯墓地,立即前往勘測發掘,而趕到後,卻不停感慨來遲了!原來割去密密麻麻的荒草後,年羹堯墓布滿了盜洞,顯然摸金校尉已經提前光顧了,考古專家進行了試探發掘。

  墓門早已被開啟,但保存完整,尚且能開動自如。整個墓室修葺的十分精美,均是大石條壘砌,然而除了懸掛的蜘蛛網,已然空空如也,棺木也全無蹤跡,這樣的空墓已經沒有了考古價值,人們隨即封閉墓門,對盜洞進行封堵後撤離。雖然年羹堯墓沒有了寶物,但據山下村民介紹,仍有很多人前往觀瞻。

  至於年羹堯墓為何會出現在四川,清史專家表示,四川是年羹堯的發跡之地,古人素來對此頗為注重,再者年羹堯在此經營多年,有很多親信,當初他因罪被賜死後,已經不可能葬於京師或是別處,他以往的親信部下將其迎回蜀地安葬,也是合乎情理的。

相關焦點

  • 盜墓者精準挖開唐太宗最疼愛女兒墓室,翻撬棺床,把棺材板當劈柴
    這位「長公主」就是李淵的女兒房陵大長公主,又叫「永嘉長公主」,是長樂公主的姑媽。 這事還引出了「臣上諫」與「君納諫」的故事。 李世民回去後,把這些話告訴了老婆長孫皇后,長孫皇后對魏徵的言行,大為感慨,認為魏徵能以大義克制君主的感情,可以稱得上是正直的國家棟梁之臣,她勸李世民接受這一意見,還派人給魏徵家送去了五百匹帛,以示賞賜。長孫皇后這個反應和舉動,不只魏徵沒想到,也大出大家的意外。
  • 滿城漢墓中山靖王劉勝的墓,為何在墓室中沒發現劉勝的屍骨?
    滿城漢墓共有兩座大墓,分別是中山靖王劉勝和他妻子的墓,在這裡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就包括很多人都知道的金縷玉衣和長信宮燈,但是,在中山靖王的墓室發掘中,卻只發現了金縷玉衣,這讓考古人員十分的費解,於是,考古人員就對墓室展開了分析。
  • 2013年,中國唯一女宰相墓被發現,專家挖開後倒吸一口冷氣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裡是大偉歷史觀,大偉今天帶你走進:2013年,中國唯一女宰相墓被發現,專家挖開後倒吸一口冷氣。2013年陝西鹹陽地區施工現場,發現了一個帶著五個天井的古墓,在上世紀50年代,人們在鹹陽的北原上發現了大量的墓葬,其中很多屬於隋唐時期以及北周時期,這裡已成為了北朝晚期到隋唐時期長安附近重要的墓葬群,因為擔心古墓受損,管理人員就立即上報了政府。
  • 小沙丘發現3800年前的墓,挖開後由上萬根木頭組成,專家:太陽墓
    小沙丘發現3800年前的墓,挖開後由上萬根木頭組成,專家:太陽墓文/小先生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可謂蔚為奇觀,乃是世界七大建築奇蹟之一,由無數打磨光滑的石塊拼接組合而成。而在我國的西北地區,同樣發現了造型奇特的墓地。考古學家侯燦、王炳華等人於1979年在羅布泊以西、孔雀河北岸的小沙丘上發現了一座被稱之為太陽墓的奇觀:它是一處墓穴,但卻並非只是一處墳頭,而是中央有一個凹陷下去的大圈,環繞著大圈則是一層套一層,由細而粗總共七層圓木。
  • 專家發掘安祿山墓,發現一盤英文磁帶,對盜墓賊的做法佩服至極
    在文博講壇欄目上,郝建文在提及五代王處直墓壁畫藝術提到了曲陽田莊大墓,並且堅定地認為,此墓的墓主就是安祿山,並將當年發掘古墓時的種種奇聞講了出來。曲陽田莊大墓是在2011年發現,並且在2012年發掘完畢,但是因為早期的時候墓葬遭到了損毀,所以碑文這些東西全部丟失了,但是根據墓中的壁畫,還有殘留的文物,許多專家堅定地認為,這就是安祿山墓。
  • 專家考古長樂公主墓室,發現棺木都被人盜走了,怒罵道:太猖狂了
    在一九八六年的時候,唐朝時期長樂公主的墓室被人們發現了。長樂公主原名叫李麗質,是唐太宗和長孫公主的女兒。她從出生的時候就受到了唐太宗的十分喜愛,被視為掌上明珠。所以她在八歲的時候就被封為了長樂郡公主,但就是這樣一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公主,她的命運卻是十分的悲慘,在貞觀十七年的時候,長樂郡公主因病去世,年僅二十三歲。
  • 河北發現唐代第一大墓,挖出一盤英語磁帶,讓考古專家顏面掃地
    墓穴所在地是個風水寶地,氣勢非凡,該墓南北長66米,最深距地面6米,墓室共有12個,全用青磚修築,每個墓室都是圓形穹隆頂,地宮總面積達670平方米。考古學家們說,這是迄今為止,在河北地區發現的最大、結構最複雜的唐代第一大墓。墓中並沒有出土記載墓主人的文字,專家通過墓穴建築風格和出土文物,結合當地縣誌,推測墓主是唐朝安史之亂的發起者安祿山的墓穴。
  • 江南第一大墓:古人修墓像搭積木,可專家卻每次都失敗!
    三國時期的江南,被視為南蠻之地,距離中原文明遙遙千裡,而就在江西吉水發現了一座距今1700多年、規模宏大、結構奇特的古墓,它是三國東吳時期的一座大型「藻井磚室土墩墓」,考古人員稱之為「江南第一大墓」。
  • 福建學校發現南宋古墓,墓主人竟穿354件衣服,幫脫衣服累壞專家
    1974年10月5日中午,有一個人滿頭大汗跑到了福建省博物館,當時年輕的考古專家黃天柱研究員接待了他,得知這人是福州七中的老師,老師說剛才學校在拓展操場時,挖土時發現地下有一座古墓,大家知道地下文物都是國家的,要保護現場,派了這位老師趕緊叫來博物館的專家看一下。
  • 河北宣化發現遼代大墓,墓中驚現十二星座,還出土千年飯局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隨著考古事業的不斷發展,出土的文物可謂是不計其數,但是有很多文物的出土讓考古專家倍感意外。像杭州半山發現的戰國水晶杯、三星堆青銅立人、商青銅鴞卣等等,發現之初無不讓考古專家驚訝。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就是發現於河北宣化的一座遼代大墓。
  • 最寒酸的皇帝墓,面積大小如廁所,出土了兩件國寶
    2013年4月份,在江蘇省的,考古專家們卻發現了這樣一座帝王陵,這可能是考古專家見過的最寒酸的帝王陵,面積只有三十多平米,可能相當於某些大戶型的廁所面積。
  • 羋月墓被挖開,出土現代手機對講機,專家因此破獲一起盜墓案
    前幾年有部名為《羋月傳》的宮廷大劇十分火爆,羋月這一人物是否存在當時也引發眾議,不過專家普遍認為她是真實存在的人物,而且這部劇還為我們普及了一個我們多年來的歷史誤區,在我們的印象中,第一個掌權的女人應該是武則天,但是從這部劇我們不難看出,其實羋月很可能才是第一個掌權者。
  • 蓮英墓地規格極高,報廢三把鐵錘才挖開,結果大家倒吸一口涼氣
    其實,這些人挖的不是一個普通土堆,而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墓地,墓主人是大太監李蓮英。從淨身入宮的那一刻起,李蓮英一直侍奉到慈禧太后病死,並在辦理完慈禧太后喪事後離開了紫禁城。五十多年的皇宮生活,讓李蓮英從默默無聞到一直問鼎清朝最有權勢的太監,李蓮英總結原因時給出了八個字,「事上以敬,事下以寬。」
  • 專家發現宋朝機關墓,走進墓穴後,看到一對蓋被睡覺的男女
    後來,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墓室結構也相應發生了變化。第一種:木槨地宮,這是一種由木材構築的槨室,體現了嚴格的階級差別,王墓和諸侯墓的規格大不相同,一探便能看出門道。 埋藏在中國地下的古墓不知有多少,儘管每隔幾年都會挖出一座大墓,但仍有一定數量的古墓沒被發現。前幾年,陝西出土了一個古墓群,一大批專家聞風而動,他們擔心晚去一秒,就會被盜墓賊運走一樣珍寶。
  • 湖北發現明朝王爺墓,出土3400件名貴珠寶,專家:簡直富可敵國
    湖北發現明朝王爺墓,出土3400件名貴珠寶,專家:簡直富可敵國古代除了皇帝墓中的陪葬品多不勝數,王爺這個身份級別的也少不到哪去,這從我們後世發現的王爺古墓中就可以看出來。今天我們來介紹湖北發現的一個明朝王爺墓,這個墓中出土的名貴珠寶達到了3400多件,可以說這個王爺的陪葬品富可敵國,接下來我們來看下具體的詳情。
  • 江西發現一座古墓,墓中的瓷盤底部卻出現英文,專家看後憤怒不已
    02墓穴中發現一些瓷器在之後的挖掘過程中,不知何原因導致了地面塌陷,出現了一個非常大的黑洞,當時的劉工無法觀察到挖掘機前面的具體情況,於是趕忙下車去觀察一下發生了什麼,只見映入劉工面前的是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同時黑洞裡面是由罕見的青磚所砌成,讓人一眼看上去十分的滲
  • 四川南充禹跡山景區發現3處明代僧人石室墓
    佛教在線四川訊 2009年2月1日上午,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文管所工作人員將3個明代僧人石室墓標誌牌放置在禹跡山景區,引來了上萬名遊客的圍觀。這3處明代石室墓距離四川第一立佛——禹跡山大佛約百米,它們的高度約1.2米,寬度約1米,進深為2米至2.5米。石室的兩側與頂部各有一個石龕,石龕裡刻鑿花草與人物像。
  • 楚王墓出土神秘文物,考古專家臆測鬧笑話,把洗澡盆當酒器
    1994年專家在江蘇徐州發現並開發了獅子山漢墓,此墓主人是大名鼎鼎的楚王劉戊,專家興致勃勃的進行開發,卻意外發現了一個「怪器」,一時間讓在場所有人摸不著頭腦,甚至還鬧了一個大笑話。一直以來考古專家都在對楚王陵進行勘測,奈何一直沒有找到墓葬入口,直到1994年他們才準確找到位置,並開始正式的勘測研究。可惜尋找了多年的墓葬,在成功挖掘以後,並沒有讓考古專家們感到滿意,原來此墓在這之前已經被盜墓賊搶先一步光顧,墓裡值錢的東西早已被洗劫一空,只留下一些零零散散的不值錢小物件。
  • 淮南武王墩墓大猜想:墓主或是楚國遷都壽春的第一代王
    另外,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此次追繳的文物中,在一隻青銅虎尾的銘文發現「阜平君」幾個字,據史料記載,阜平君是考烈王成王之前,在秦國當質子時的隨從。這似乎又將墓主的身份向前推進了一步,但該墓主人到底是不是楚烈王?還要等最後的謎底揭開。
  • 隋朝公主墓被挖開,9歲女孩枯坐在石棺上千年,棺內的金銀珠寶成堆!
    在中國近代,盜墓的事件十分頻繁,很多盜墓賊為了賺取暴利對許多古墓進行了破壞性的挖掘,故此早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政府便要求各地考古學家對該地區的古墓進行保護性挖掘,為的就是比那些不法分子提前一步找到古墓,防止古墓被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