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大馬「福建人」!改變馬來西亞首富一生的不滅心燈

2020-12-13 一波說

首富桂冠又是落到他家!

近日,福布斯發布《2019福布斯馬來西亞50富豪榜》,「世界糖王」郭鶴年以128億美元蟬聯冠軍,再次登頂馬來西亞首富!

馬來西亞富豪榜上的「福建現象」

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

當年,很多來自福建的先輩「下南洋」,他們遷徙到那兒、開闢叢林,僅為填飽肚子,但他們更樂於吃苦,他們比任何人都努力工作,他們一直在探尋專業知識,他們知道如何與對手談判,他們是有效率和成本意識的「天生企業家」;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認為,華人是「地球上最驚人的經濟螞蟻」,並且有無與倫比的經商管理能力;其成功的基因,就是因為骨子裡有文化的力量。

在東南亞華人群體中,來自福建的閩商無疑是這群「經濟螞蟻」的佼佼者之一。

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生於1923年,他的出生地是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市,是福建移民「二代」,他的祖籍是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郭宅村。在馬來西亞,郭鶴年是一位商業奇才,在他的掌舵下,郭氏家族的商業滲透到全球各地;他享有「酒店大王」、「亞洲糖王」之稱,旗下資產如今大部分在香港,包括大量的香港豪宅、商場、酒店、辦公樓,另外,還包括《南華早報》、香格裡拉酒店集團等。

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左)

今年2月28日,上海證監局披露的信息顯示,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金龍魚」接受上市輔導,欲在A股獨立上市。假如郭鶴年親手締造的「金龍魚」品牌在A股上市,其擁有的巨大財富版圖恐怕又將「錦上添花」,大馬首富寶座的基石將更加堅實。

目前,郭鶴年家族旗下主要有三大財富「陣地」,其中,馬來西亞主要以「郭氏兄弟」為主,新加坡則以「郭(新)有限公司」為主,香港主要是嘉裡集團,也是郭氏家族商業王國的最大部分。

目前,郭鶴年家族旗下產業彼此相互控股、相互支持,建造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比如,香格裡拉酒店(馬)的股權架構上,大股東是香港嘉裡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嘉裡控股」,持股52.8%,二股東是大馬「郭氏兄弟」,持股22.3%;與之同時,香格裡拉酒店(馬)與另一家同品牌公司「香格裡拉亞洲」也有相互參股,猶如一張蜘蛛網一般,勾連著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豐隆(Hong Leong)集團執行主席郭令燦

在福布斯馬來西亞50富豪榜上,共有8位祖籍福建的閩籍大佬上榜。除大馬首富郭鶴年外,還有排名第二的郭令燦,排名第五的李深靜,排名第七的林國泰,排名第21、24、29、45位的張曉卿、陳志遠、陳志成、駱堅聰,佔比16%,堪稱大馬富豪的「福建現象」。

這些遷居東南亞的福建人,身處的環境欠佳,他們的背後沒有國家的政治和財政支持,但他們仍取得蓬勃發展,除了文化骨子裡的基因、愛拼才會贏的「閩商精神」外,其成功的一大關鍵在於二個字「融合」。在異國他鄉,這些閩籍商業群體,能緊密團結在一起,鄉情、親情、友情不斷升華;同時,他們也為推動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各國的經濟社會繁榮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深深融入在地社會之中,發光發熱。

富豪榜排名第二的豐隆(Hong Leong)集團執行主席郭令燦,其父親為豐隆集團創始人之一的郭芳來,亦是另一創始人郭芳楓之侄兒,祖籍是福建廈門同安區,歷史上,同安率屬於泉州府。目前,郭令燦家族旗下的豐隆集團,已成為大馬最大華人企業集團之一,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及中國香港等地擁有14家上市公司。

二代掌門人郭令燦,生於1944年,他還是一位企業收購、合併的高手與股市大玩家。

李深靜出席金磚廈門會晤峰會

過去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曾有「無永不開市」之說,說的就是福建永春籍華人在二地的商業影響力。

「大馬50豪」榜單上,有二位來自永春的閩籍商界大佬,分別是排名第5的馬來西亞IOI GROUP掌門人、國際「油棕大王」李深靜。李深靜是白手起家的「創一代」,他幼年時家境貧寒,賣過冰棒,也曾在加油站裡當夥計,1982年創立IOI,如今,他打拼出來的商業王國擁有棕油、精細化工、房地產三大支柱。

另一個永春籍大馬富豪,是從事零售、博彩、房地產業的陳志遠,今年67歲,財富身價7.7億美元,排名第24位。目前,他擁有10多家上市公司,全球頂尖的集團公司、馬來西亞排名前五的成功集團便是他所創辦的。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陳志遠的祖父為了「討生活」,從永春縣城桃城的侖山下南洋,赴南洋之初,與很多永春人一樣,進山林割橡膠,後來才開了客棧,開始從商之旅。

到陳志遠父親這一代,已是工程承包商,可惜的是,到陳志遠17歲時,陳父生意失敗,留給陳志遠最大的傳承資產僅剩下二個字:打拼。

陳志遠,1952年出生在馬來西亞,現有11個子女。「為善最樂」,他是《福布斯》亞洲48位慈善英雄之一。陳志遠說,有生之年他打算捐出一半的家財給不同的慈善機構,去幫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他說自己的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徒,常說要懂得回饋社會。

陳志遠(左3)攜家族成員回永春祭祖。(來源:永春電視臺)

Half,至少一半。」陳志遠曾表示:「為善最樂,我的11名孩子都非常支持我的決定。我會留下足夠的資產讓他們過安逸生活,但不至於坐享其成。」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歌星劉德華要喊陳志遠「舅舅」,他是劉德華妻子朱麗倩的舅舅。陳志遠,是馬來西亞引進麥當勞、7-ELEVEN、星巴克等國際消費品牌「第一人」,這位馬來西亞「成功集團」創辦人的第一桶金,就與麥當勞的故事有關。1973年,21歲的陳志遠給位於美國的麥當勞總部寄去第一封信,請求獲得麥當勞在馬來西亞的特許經營權。「那時的我太年輕了,他們拒絕了我的請求。」陳志遠日後笑著回憶說。

不過,到了1980年,也就是他28歲的時候,終於獲得了麥當勞在大馬的特許經營權。毅力與堅持,是陳志遠等大馬閩籍大佬成功的要素之一。

很長時間,陳志遠的母親有個外號,叫「賣麥當勞的陳志遠的媽媽」,日後,陳志遠轉型時出售了其麥當勞特許經營權,母親常常與人說:「我走到哪兒,都有人說那是賣麥當勞的陳志遠的媽媽,我受不了了,就讓兒子把它賣掉了。現在想起來很後悔啊,那是一樁很好的生意。」「都是因為我!兒子又很孝順。」陳志遠沒有繼續經營麥當勞的原因,竟然是因為孝順,有意思吧!

林國泰(右4)等為安溪梧桐中學的林梧桐紀念銅像揭幕

三年前,馬拉西亞雲頂集團董事局主席林國泰在廈門大學捐建「林梧桐樓」,另外,他還特地帶了三位兒子等家族成員一起回鄉,參加安溪梧桐中學的「林梧桐雕塑」落成儀式。

說起林國泰家族,很多人會不由聯想及其家族企業的最大項目——馬來西亞雲頂度假村;事實上,雲頂集團除那個馬來西亞國內最大規模的旅遊景點外,旗下還擁有「雲頂有限」、「名勝世界」、「亞地種植」、「麗星郵輪」等多家上市公司。

林國泰,是雲頂集團創始人林梧桐的次子,現為世界第三大博彩大王。一代創始人林梧桐,祖籍福建安溪,19歲到馬來西亞謀生,創辦了雲頂集團,並將集團發展成一個涉及休閒、發電、種植、房地產、製造及石油與天然氣等多個領域的世界級企業。

白手起家,是很多閩籍大馬華人大佬的相同點。曾「馬來西亞十大富豪之一」、現排名第21位的「常青公司」創辦人張曉卿,來自福建閩清,他1935年出生與馬來西亞砂勞越州;1975年,張曉卿白手起家,創辦「常青」,如今他的木材公司已成為一個龐大的集團。

排名第29位的馬來西亞知名地產商陳志成,出生於1956年,他的名字雖與成功集團的陳志遠有點相似,也從事建築工程,不過,他的祖籍卻是來自福建古田。另外,位列大馬50豪榜單的還有排名第45位的駱堅聰,他是已故的大馬知名華人企業家駱文秀家族的第三代接班人,其家族企業「文秀私人有限公司」,是馬來西亞著名的「摩託車大王」。創始人駱文秀,祖籍福建惠安張坂,他1958年創辦實業,經營地產,他是馬來西亞檳城最早的開發商之一。

改變馬來西亞首富一生的不滅心燈

郭鶴年與母親鄭格如

大馬首富郭鶴年膝下育有8個孩子,但他卻從不擔心家族企業傳承問題,他曾表示:「世上所有事情有其演變的定論。我只能為我的孩子帶來一個啟示,而不是錢。若他們能夠遵循,我們將能夠延續多三代或四代。

郭鶴年,生於1923年10月,今年96歲。多年以來,郭鶴年,以過人的膽識、超強的判斷力和永不停歇的精神,被譽為亞洲商業教父。很多人說郭鶴年的驕人成就,是經過多少年來的親身經驗和風浪磨練出來的,但他自己卻說,給他生命中最大的影響,是他虔誠信佛的母親鄭格如。

郭鶴年的母親鄭格如,早年畢業於福州協和大學,是一位受過新式高等教育的知識女性。郭鶴年說,若孩子遵循母親的傳承啟示,我的王朝勢必可延續多三四代。

郭鶴年雙親從福州移民到英殖民時期的馬來亞,其成長過程中言談以福州方言為主,也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甚至在日本殖民時期,還得學會日語。但無論如何,他的母親鄭格如總是促他三兄弟學習中文和華人傳統。郭鶴年是兄弟中最小的,大哥郭鶴舉、二哥郭鶴齡,他的父親在1949年辭世後,家族生意主要是他與大哥郭鶴舉及其他親戚在操持,共同創辦郭氏兄弟私人有限公司。

郭鶴年(前左)與李光耀(前中)

早年,父親經營一間商戶,銷售白米、白糖和麵粉,也因為有較為不錯的家境,郭鶴年能在當地的英校讀書,日後,升學至新加坡萊佛士學院,他與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是同窗同學,不過,郭鶴年未能完成學業,日後走上了商業人生旅程。

那影響大馬首富郭鶴年一生的最大啟示到底是什麼呢?

家訓!母親鄭格如教導他的一條家訓:「兒孫能如我,何必留多財;倘若不如我,多財亦是空。」

郭鶴年,是超人李嘉誠、郭臺銘心目中最佩服的華人商界「老司機」,在他的生意哲學裡,從沒有賺「快」錢的說法。因為,在郭鶴年看來,走捷徑、找邪路,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翻船」。

財富只是一種資源,對於家族企業來說,鍛造百年老店的基石,其實就是家文化,也是家風、家訓、家教這些家族企業的核心價值觀。鄭格如老太太這一條家訓,強調的是要把價值觀和世界觀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郭鶴年三兄弟與母親鄭格如的合影

企業文化實質就是家文化,往往是「家文化」的一種延伸,將其家族幾代人的家庭文化、價值理念運用到企業治理之中,把「家風」、「家訓」變為「企業家風」,可成為推動企業長久發展的「精氣神」。

家風、家訓,是打造百年家族企業的一盞心燈!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一個百年企業,是對百年好家風的堅守。家風是靈魂,企業是肉體,像是一張無形的手,在企業的成長過程中,潛移默化中掌控著企業成長的處事行為和準則。透過「家風」無形的塑造,企業發展才有一個魂,在不斷的市場競爭中,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才能注重研發與創新,為每一件產品費盡心力、精益求精。

家風、家訓,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企業家要注重培蘊充滿正能量的「企業家風」,重視創業創新、品牌建設,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保護環境、節能減排。一個企業,要讓員工像一個家庭成員一樣,做到企業和諧、和睦,如此才可能走到「百年老店」殿堂。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相關焦點

  • 首富福建人,馬來西亞最富50人,泉州人霸屏,一位是劉德華妻舅
    來源:一波說近日,「福布斯2020年馬來西亞50大富豪排行榜」出爐,97歲「糖王」郭鶴年以115億美元,連續20年蟬聯榜首。首富福建人,泉州人霸屏,這份榜單中有5個泉籍富豪/家族,一位是劉德華妻子朱麗倩的舅舅。
  • 市井大馬(二):到茶室體驗馬來西亞人的生活
    市井大馬(二):到茶室體驗馬來西亞人的生活   馬來西亞人,尤其是馬來西亞華人的一天,很多都是從當地茶室開始的。那裡有他們熟悉的食物、輕鬆的環境。今天(30日)的《市井大馬》系列報導,就帶大家一起去馬來西亞的茶室吃個早餐、喝杯咖啡,感受馬來西亞人的日常生活。
  • 金龍魚將在A股上市,背後老闆現已96歲高齡,蟬聯了13屆大馬首富
    網絡上經常有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玩笑話,比如「我最近和馬雲在談一筆幾個億的大生意」。這樣的話語不絕於耳,人們也樂得拿首富們開開玩笑。不過大家知道嗎,其實各位在生活中,除了和馬雲、馬化騰做過生意,也和大馬首富做過生意。這位大馬首富名為郭鶴年,現已96歲高齡,卻精神抖擻、熱衷於工作,並且已經蟬聯了13屆大馬首富。
  • 移民馬來西亞快2年,糾正一些國人對大馬的誤解
    以前做什麼事情都非常的著急,在大馬住久了以後就發現做什麼事情都不急了,心態變好了,開車也會慢慢排隊了。不小心碰到了別人肯定先說sorry,當然別人碰到我也是一樣,有時候會發生同時說sorry的場景,真的挺好玩的。在大馬那麼久了,真的一次都沒和別人吵過一次架,想吵也吵不起來。
  • 日本女生瘋搶斷貨的「大馬飲料」,馬來西亞人早都開發出新花樣
    這個隱藏功能居然到現在才被人所發現!其實,馬來西亞人早就「開發」出了各種新花樣~  Milo  大馬國民飲料首席,在各大商場和便利店還可以見到它的family。Milo意為美祿,是一種濃鬱的巧克力麥芽飲料。美祿雪糕、美祿巧克力棒、美祿罐裝飲料......  商販經常將它與煉乳混合,再鋪上一大勺 Milo 粉,美味翻倍。
  • 馬來西亞中文縮寫是「大馬」,那裡華人很多,本士人叫「大馬人」
    馬來西亞華人大多是明清時代廣東、福建、海南、廣西的族群遷徙的,當時他們的商業文化交流頻繁,華人和當地人通婚的很多,於是馬來西亞華人便繁衍開來。鴉片戰爭後,清朝戰敗,當時馬來半島是英國殖民地,便從中國輸入了大量的勞工到馬來半島,華人的幅度又進一步提升。
  • 大馬華人拍福建話紀錄片介紹「芋草龜」製作
    大馬華人拍福建話紀錄片介紹「芋草龜」製作
  • 【大馬語言】大馬ROJAK語言,你知多少?
    馬來西亞華人天生就是語言能力強,從小就要學會馬來語、華語、英語,這3中基本語言外,還要學會各種方言:福建話、廣東話
  • 香江恩仇錄:香港第五大家族,居然蟬聯馬來西亞首富十餘載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因為在20世紀70年代轉戰香港商場,被稱為是香港第五大家族。香港其實還有老四大家族,分別是周永泰,何東(何啟東),李佩材和利希慎家族。這個五一假期,我們來講講第五大家族和老四大家族的故事。
  •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寄語本科畢業生:萬象人生,點一盞不滅心燈
    今後,無論你身居何處,位居何職,抑或是居廟堂之高,抑或是處江湖之遠,我都希望你們在心中能夠點一盞不滅心燈。這盞不滅心燈是夢想之燈。思者無涯,夢者無疆。夢想,就是你頭上的星空,夢想越發達,人心越強大。黑格爾曾說:「一個民族要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
  • 《聽見大馬》(二):陳徽崇音樂滋養「文化沙漠」
    《聽見大馬》(二):陳徽崇音樂滋養「文化沙漠」   在音樂文化教育資源匱乏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馬來西亞有這樣一位音樂老師,帶領著高中生將華人詩歌編曲成冊,唱遍馬來西亞,並傳播至世界各地。8月3日的《聽見大馬》系列報導,帶你了解"大馬華人音樂教父"陳徽崇如何讓"音樂種子"在馬來西亞生根發芽。
  • 馬來西亞MM2H申請者可持外國駕照轉換大馬駕照
    中國僑網11月4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馬來西亞陸路交通局總監沙哈魯丁宣布11月1日起,在海外的大馬公民及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MM2H)申請者可將其外國駕照轉換成大馬駕照。他強調,從原本的外國駕照轉換成大馬駕照者會先領取2年的P駕照,費用比照一般駕照,一年同樣為30林吉特(1林吉特≈1.69人民幣元)。
  • 《聽見大馬》(八):用音樂串起多元文化
    《聽見大馬》(八):用音樂串起多元文化   馬來西亞是多民族融合的國家,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下,會產生什麼風格的音樂?19日的《聽見大馬》系列報導,我們帶您到有著濃濃閩南特色的檳城,聽聽「文化一擊」組合是如何跨越種族,做出有家鄉味的音樂。  這是成長於馬來西亞檳城的音樂組合--「文化一擊」。
  • 馬來西亞首富、山頂香江富豪、亞洲糖王郭家的故事
    ▲ 201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郭鶴年以123億美元的身價位列馬來西亞第一,全球第104位,今年加上金龍魚,應該會前進不少名。這位連續14年稱霸大馬首富的老人如今已是96歲高齡,雖然出生在馬來西亞,但他從1978年就移居香港,是位名副其實的香江富豪。
  • 福建人是如何「佔領」東南亞的?
    更重要的是,這些國家並不排斥外來移民,只要不鬧事和交稅即可。中國移民安分守己,踏實肯幹,符合他們需要。於是,一些活不下去的福建人就開始離開家,去東南亞討生活。當時越南不排斥華人,很多華人在這裡生活。而越南的鄰國柬埔寨,當時更是地廣人稀,很歡迎華人區定居種地,成為華人的第二站。至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尼,也有無數福建人的身影。甚至,泰國華人還建立了著名的吞武裡王朝。
  • 福建人有多會做生意?東南亞首富都是華人,國內出了無數商業大佬
    說起福建,你首先會想到什麼?是「h」和「f」分不清楚還是福建的沙縣小吃?是好喝的茶葉還是美麗的廈門鼓浪嶼?是莆田鞋還是精明能幹的閩商?福建的簡稱是「閩」,福建的老人們常常說,「閩」字就是門裡一隻蟲,但是我們福建人,出了門,在外面,那就是一條龍。福建人註定就是要走出門去,走向世界的。唐朝時期,政策開放,周邊開始進行貿易交流。在地理優勢的幫助下,福建人就開始走出國門去做生意。
  • 馬來西亞605所學校染疫461所關閉~非大馬人入境須繳隔離費~吉隆坡或落實強管令
    截至本月8日,馬來西亞教育部屬下共有605學校出現涉及學生、教師及職員的冠病傳染記錄,當中有461所學校因有確診病例而被指示關閉。大馬教育部高級部長拉茲吉丁指出,自6月24日學校重開以來,教育部為了檢測新冠肺炎病毒傳播情況,通過學校重新開放管理委員會(JPPSS)、州教育局和縣教育局進行檢測。
  • 移民故事:多元化多種族的馬來西亞——董樹樹的大馬新體驗
    馬來西亞留學對年齡並沒有限制,教學也屬於全英文授課,學歷在國內和歐美也都是認可的,尤其對於之後想去歐美深造是一個很好的跳板,審批流程要比在國內申請容易很多。相比其他國家,大馬的消費也沒那麼高,和深圳差不多,留學也不用經濟擔保和提供銀行流水存款之類的,壓力就減少很多。
  • 馬來西亞財長發中文新聞稿被批不尊重國語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年5月,林冠英就任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是馬來西亞時隔44年來首次迎來華裔財政部長,也是馬來西亞史上第三位華裔財政部長,前兩位分別為1957年上任的李孝式以及1959年上任的陳修信。不過,林冠英上任後強調自己是馬來西亞人,不會標榜華人身份。
  • 嫁入大馬豪門的胡靜發文感慨祖國強大,卻被外網友噴:回中國去
    胡靜一直是非常低調的演員,出道22年零緋聞,30歲嫁給馬來西亞首富後也從不藉此炫耀,她的工作重心依舊在中國。《人民的名義》《決勝法庭》《新世界》她都有出演,只有在不工作時胡靜才回馬來享受家庭生活。胡靜國內外口碑都很好,近日卻被網友狂噴,讓國內粉絲很是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