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20周年,大家都很關注香港的一切。做為醫生,我們一定好奇香港的同行們工資是多少?他們是怎麼煉成的?
具體的如下圖:
在2015年10月,月薪已達到18萬港元,醫生們還集體靜坐抗議,要求漲工資。短短的兩年間,工資猛漲到22萬港元/月。可以聯想:醫生以後的工資,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看到這麼高的工資,是不是我們都有些心動,有想去香港當醫生的衝動?哪怕不衝著22萬港元,就算當最基礎的住院醫生,折合人民幣也還每月4.7萬,秒殺咱們內地大多數公立三甲醫院裡主任的工資!好的工作,肯定沒那麼容易勝任。要想在香港當上一名正規合格的醫生,前期的學習準備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看看醫生的煉成過程吧。
香港醫生在類別上,有專科醫生跟全科醫生之分。全科醫生重點在「全」,專科醫生重點在「專」。相比之下,全科醫生在具體科別的深入診斷方面,或許就略遜於專科醫生。但專科醫生都得經歷全科醫生。
1.全科醫生:6+1的專業學習與實踐
首先,要從文憑考試裡脫穎而出。試想,人人都立志當醫生,人人都想讀醫學專業,入學門檻自然特別高,競爭十分激烈。入學成功後,只意味著學醫之路的開始。到了高校,才是「練真經」。進入醫學院之後,學霸們要先埋頭苦讀6年。最後一年還要到醫院實習。實習一年後,才有機會獲聘為住院醫生。按照咱們內地的節奏,這7年幾乎都是奔著讀博去了。
熬完這七年,向香港醫務委員會申請全科醫生執照,才能獲得行醫資格,才能成為全科醫生獨立行醫,5萬左右的月薪到手。
能有申請醫生執照資格的醫學生,得是香港本土大學醫學院的科班生,目前香港只有兩所大學的醫學生能達到。就是每年各省「高考狀元」報考的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
2.專科醫生:6+1+N
和全科醫生一樣,經歷6+1總共7年的學習培訓,成為一名全科醫生。然後在此基礎之上,有志當專科醫生的人,還要完成專科培訓(一般是選擇在公立醫院完成),為期6-8年,再通過香港醫學專科學院的的考試,才能成為專科醫生。也就是說,從一名剛剛踏入大學的醫學科學生開始,要想成為一名全科醫生,至少得7年時間,要想成為一名專科醫生,至少也得13年的時間。
3.香港執業醫考試(LMCHK)
對於非香港本土兩所大學(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醫學生,想要在香港獲得合法行醫資格,得需要參加香港醫務委員會執業醫生資格考試LMCHK(相當於咱們內地的執業醫考試),才能獲得行醫執照。該考試號稱比美國醫生USMLE還難。
香港醫生的考試一共有三個部分,分別是:
第一部分:專業知識考試
第二部分:醫學英語技能水平測驗
第三部分:臨床考試
如果你對上面的說明沒有太大的概念,下面總結了2003-2010年之間的通過率。
對於沒有在香港本土兩所大學(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醫學生和醫生來說,想要在香港當醫生,參加並通過LMCHK考試(香港醫生執業試)的三個環節,就是提到的三部分,是不是到此就能順利拿到香港行醫執照呢?不,還得再參加為期一年的香港醫院管理局的醫院實習,才可獲得在港的行醫的資格。
是不是我們內地的醫學畢業生參加並通過LMCHK考試就可以在香港當醫生?當然不是,首先報名資格你不一定能達到。要求報考生須具備五年及以上的全日制正規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本科學位,並且是香港醫委會認可的院校。即使你各項條件都符合了,從上面的數據中可以看出,最後獲得執照的人數大概是報名人數的十分之一,這其中不乏一些考了N次的考生。由此可知其困難程度可見一斑。
經歷了過五關斬六將後,拿到的只是最基礎的全科醫生執照,想晉升職稱,您還得接著再培訓再考試。知曉這些,對於香港醫生月薪22萬,你還敢約嗎?
來源:醫學界
(聲明:若文章有版權爭議,請通過公眾號聯繫運營人員)
影響,源於專業!
點擊閱讀最新熱門文章
▶ 無效的醫療,震驚歐洲
▶ 一名醫生的哀嘆:我們的醫療在倒退
▶ 部隊醫院移交地方名單
▶ 中紀委:82家三甲醫院將被巡視
▶ 200個醫改試點城市名單出爐
▶ 農村合作醫療被爆驚人
▶ 周立波罵「醫鬧」,一針見血!
▶ 美國梅奧診所醫院價格表
▶ 人民日報:病人越治越多,說明醫學已入誤區
▶ 人民日報批醫療價格扭曲:給人看病不如給狗洗澡
▶ 上海啟動「史上最嚴」民營醫院自查
▶ 國務院要求衛計委在社會辦醫上簡政放權
▶ 白巖松:醫生不願說,我來說!
▶ 大醫院看病秘籍(深值收藏)
▶ 最新醫院排行版,各優勢科室醫院
▶ 令人落淚的7張醫院照片
▶ 公立醫院現醫生離職潮:能走的都走了!
▶ 甘肅衛生廳廳長劉維忠,個人日記曝光,收藏!!
▶ 醫院反腐巡查,哪些醫院要中槍(附名單)
▶ 醫療界混不下去的醫生名單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