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孩子開學的時刻。孩子們一開學,這學習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面對英語學習,家長們總會有這樣的疑惑:
「想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但是孩子不配合怎麼辦?」
「自己英語不好怎麼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
「為什麼總覺得力不從心,孩子學習沒效果?」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精選整理了英語啟蒙的6個關鍵點,快點收藏了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吧~
01
邊磨耳朵邊動起來
從兒歌開始學習一門語言,是近年來研究不斷並被證明確實有效的一種方法。當我們將陌生的單詞和句子以音樂的形式放出來時,孩子會不自覺地跟著節奏手舞足蹈。慢慢地,他們會意識到這些音節是有意義的,並且開始注意這些音節是如何發音的,接著開始慢慢開口模仿,這樣,孩子最基本的語感就會逐漸形成。
有些家長會說,怎麼我給孩子聽了一段時間的音頻沒什麼效果呢?磨耳朵這件事不是立竿見影的,一定要堅持。英文兒歌、繪本故事、原版動畫片,都是磨耳朵的素材,建議家長每天放給孩子聽。等到他們熟悉了,內化了,就再換一批資源。
在磨耳朵的過程中,多鼓勵孩子唱出來、動起來。唱唱跳跳的過程有利於孩子理解和表達歌曲內容,讓磨耳朵更具意義。
02
持續的沉浸式語言環境
有研究發現,如果在孩子的一天中有一門語言的曝光時間達到 30% 以上,那麼孩子就有可能將這門語言當做母語。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像學習母語一樣學習英語,就要保證孩子一天中有 30% 的時間能夠接觸到英語。
如果要實現這個目標,家長就需要為孩子打造沉浸式的語言環境。在這一點上,爸爸媽媽要帶頭在家中用英語交流。就算不標準也沒關係,重要的是孩子一直在接觸英語。在家庭擺設、布置上也可以設置一些英語元素,讓英語隨處可見。
空閒時可以和孩子進行一些英語親子遊戲,既促進了親子感情,又能幫助孩子開發和提升語言能力。
03
遊戲化的學習方式
很多心理學研究也發現,孩子自發地探索、嘗試時,會比只聽解釋、闡述,學得更好,尤其當孩子發現事情超出常規、感到驚訝的時候,對知識的記憶會大大加深。所以,孩子開心的時候,也是他學得最好的時候!
現在學習工具越來越多,學習方式也越來越多。孩子的英語學習可以不僅僅局限於枯燥的書本,也不是只有死記硬背這一種學習方法。很多實踐證明,在遊戲化的學習方式中,孩子會更有興趣學習,學習效率也會有顯著提升。
走出課本,在豐富有趣的遊戲中進行英語啟蒙,是個非常有效的方式。
04
優質合適的英語資源
英語資源的優劣對於啟蒙效果是有重要影響的。劣質的資源容易對孩子產生誤導,比如孩子早期接觸的資源在語法、語言都有問題,他們就會不自覺的學習到這些有問題的知識點,之後很難糾正過來。
有時候資源是好的,但不一定適合你的孩子。如果孩子學習的材料落後或者超前於他的學習能力和認知,他們就會因為「太難」或者「無聊」而失去學習興趣,那麼啟蒙也就失敗了。
所以,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的資源,應該是優質且適合的。
05
根據孩子興趣進行引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雖然不是絕對的,但道理還是有的,畢竟無欲無求的人做什麼都難以提起精神。英語學習也是一樣,如果孩子沒有興趣,那麼啟蒙的路就會非常難走。但如果能根據孩子的興趣進行引導,那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例如,孩子喜歡吃水果,那就從各種水果的名稱開始,教孩子水果的英文名,然後慢慢延伸到水果的顏色、形狀、吃法等等。教會後還要反覆鞏固,每次吃水果都可以引導孩子用英語表述。
06
合理的學習規劃
遺忘曲線告訴我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學到的知識在一天後,如不抓緊複習,就會只剩下原來的 25%,所以我們要幫助孩子進行合理的學習規劃,去鞏固習得的知識。
首先就是要進行持續的學習,不能學一陣停一陣,要合理的規劃學習階段。當孩子完成了知識點的輸入後,家長還可以通過日常的生活幫助孩子進行鞏固和拓展。
在孩子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家庭啟蒙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忽視家庭的力量哦。開學啦,希望小可愛們都能有個愉快的校園生活,也能有個好成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