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製服裝的尺寸是否合理,本質是存在不確定性的。
當我們討論量體師的專業性,以及客戶需求的準確把握時,會提到一些要求:量體要準確,加放要有規範,衣服尺寸覆核要準確,等等。
這些要求是為了不同公司之間對接的統一,以及同一公司不同崗位、部門間的溝通效率較高而設立的。因為只有一個可量化的明確體系,才能保證衣服的「良品率」。
但是,衣服的尺寸這件事,中間會存在相當多的不確定性,從而讓一件衣服,最後的尺寸可能會略微偏離預期。
1
測量身體尺寸是一個不確定的過程
同一個人,不同的量體師來測,量測同一部位,多量幾次,也許讀數就不一樣。
同一個人,不同的狀態:比如緊張吸腹,放鬆狀態下,三圍尺寸出現差異很正常。
這就決定了定製類的服裝,從源頭開始,也就是從淨尺寸開始,基礎數據就開始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了。
另外,衣服是包裹著人體的,而人體是立體的,即便測量出同樣的長度和圍度,在進行服裝的比例分配時,定製服裝也會因人體的寬扁胖瘦等不同體型而有所區別。
2
沒有兩個人的需求完全一樣
不僅如此,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對著裝的舒適度和美觀度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即便年齡相同,也會因各自職位,生活習慣等而提出不同尺寸需求。
基於不同文化,每個人還會產生各自獨特的品味和對不同服裝風格的偏好,服裝風格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定製服裝的尺寸。
更不要說服裝材料還會因其成分或織法不同,而產生不同的面料性能,即便是要求使用同樣的規格,面料不同,也可能產生定製服裝尺寸上的偏差。
3
沒有兩件衣服的生產能保證尺寸是完全一樣
除了上述兩點相對主觀的因素外,在生產服裝的過程中,每個經手的人都會帶有自己的主觀色彩。
依託於量體師提供的尺寸,工廠進行製版、裁剪和縫製,經歷多人,衣服製作過程中必然存在公差。誰也不敢說這樣定製出來的尺寸是完全符合客人需求,有的還會經過試樣來進行二次調整,經過版型修正後才會製作成品。
由此可見,服裝是一項不精確的藝術,定製服裝也是如此。定製服裝的尺寸,就是從淨尺寸,結合客戶需求,再到成衣尺寸,每一步都有一些不確定性在裡面。這種偏離是可以接受的,這種不確定性本身不會給客戶體驗帶來負面的影響。
俗話說「衣不差寸」,也就是說衣服大點、小點,是沒關係的。當然,作為定製從業者而言,一定要儘量追求確定性,以及隱藏在確定性背後的道理和邏輯。
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降低誤差率,無限接近客戶想要的服裝效果。只是我們心中要明白:一件衣服的尺寸,本身就是有點藝術的成分,不確定性天然存在,也很難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