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能看懂,卻聽不懂?說說句中強弱省重讀及語調使用思維

2020-12-11 英漢思維解密

其實,這個問題本來不想說的,但有很多同學問,那就來說說,

這其實從漢語的語調和英語的語調就能夠很好的解釋清楚了,

首先,我們說漢語(普通話)時,講究的是字正腔圓,一步一個腳印,發對了,我才對得上號,這個我身有感觸,南方人在某些音上發得模糊了,北方人聽得是很彆扭的,所以曾有朋友說,聽你們說話,我汗都漂出來了,哈哈,

這個相對於聽英美人說話,很是相似(就像北方人聽發音不準的南方人說話一樣),我們聽得也是,差點把耳朵貼對方嘴上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這種想像可以歸納為一個字,說英語的人比較「」,

他們只是加重了他們認為重要的字的讀音,認為不重要的字他們就讀弱了,諶致乾脆不讀,這時,我們看到的和聽到的,就不對等了,進而就不能理解了,所以就出現了,聽得精疲力盡,卻還是很迷茫,

但是,他們的「懶」也是有約定俗成的,帶規程的,下面我們來看看,

首先,這種強、弱、省的讀法,不能跨句子,不能跨意群,

這個句子間不連讀,好理解,

而意群?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意群,就好似說話的停頓點,

漢語中,我們以前學過的叫「句子拆分」,如:新中國,不能把「中」和「國」拆開,也不能把「新」和「中國」拆開,這是一個整體的意群,就如:「舊社會」一樣,一個整體認讀,

理解了漢語,英語就很好的理解了,他倆是相同的,如英語中:

Is it a hat or a cat?

其中Is^it,a^hat,可以自然的連讀,而hat or就不要連讀了,連讀了反而會讓人感到困惑。

再如:

There is a good book in my desk.

其中There^is^a可以連讀,而book in不要連讀,因為a good book和in my desk是兩個意群,book後面可以頓一下,

好了,現在我們詳細的說一下規則:

一、輔音+元音

這個是基本的,大家都好理解,用我們漢語的意思就是聲母和韻母,漢語中是沒有聲母在讀音尾部的,它都要找韻母來配對發聲,如:

I'm^an^English boy.

It^is^an^old book.

這時如果句中遇到h開頭的詞,還會省略h的讀音,直接連到後面,讀起來,如:

Tell^(h)er I miss^(h)er.

Can^(h)e [ni] do it.

而如果h在句首,還是要讀出這個音的,

還要注意的是:

「r/re+元音」,如果詞是以-r或-re結尾,後一個詞是以元音開頭,

這時的r或re不但要發/r/,而且還要與後面的元音拼起來連讀,如:

Cheer up!

Remember it

二、輔音+半元音(j、w)

輔音+j,如:Thank^you.

而,這是為了使連讀太快了之後,我們就聽起來就像是發生音的變化一樣,這是我們可以來給他們總結規律,

主要是[t] [d] [s] [z]+ [j]時,發生的變音:

1、[t] + [j] → [t∫] ,如:

Nice to meet^you.

Can't^you do it?

2、[d] + [j] → [dЗ],如:

Could^you help me, please?

Did^you get there late^again?

3、[s] + [j] → [∫] ,如:

I miss^you.

God bless^you.

4、[z] + [j] → [З ],如:

He says^you're vary good.

How was^your vacation?

三、輔音+輔音

主要是爆破音和摩擦音的失爆和失擦現象,/p/,/b/,/t/,/d/,/k/,/g/ ,/f/,/v/,/W/在句中時,只是對一下這個音的口型(形式主義),不發音,句尾時,也只是輕輕的發一下,如:

Si(t) down.

This is an ol(d) pi(c)ture of a bi(g) car.

而這個失爆現象同樣也可發生在單詞內部,如:

active=a(c)tive [k]+[t]

blackboard=blac(k)board [k]+[b]

註:

如果前詞尾輔音與後詞尾輔音相同,前輔音省略,如:

I was× so happy.

Do^you want×to dance? →do you wanna(to輕音化為na) dance?

四、元音+元音

自然而不間斷地連讀到一起,如:

Do^I?

You're……

註:

1、[i:]或[eI]結尾的元音+[j]+元音,如:

see us→see [j] us

be over→be [j] over

2、以[u:]或 [au](這個音打不出來,大家可以看例句找出對應的音) 結尾的元音+[w]+元音,如:

do it→do [w] it

show us→show [w] us

上面這些大家可能都已經大體會學過一些,但看了這麼多,到底他們連讀之間有怎麼樣的規律呢?

重點還是在這個「懶」字上,

只要阻礙他們聯繫發音的,他們一律簡化,使之順暢,除了上面說的以外,還做了下面的小動作,

一、把長音變短音,如:

see you,其中|i:|變|I|,不然再見就要很費力了,

二、把音標中重讀的元音(要弱讀時),發弱,元->|з|(e的讀音),

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所有發音中這個|з|發音最輕,最不費力,哈哈,如:

I do it for(|o|->|з|) you!

三,乾脆我也不弱讀了,直接不讀了算了,(「懶」的最高境界)

如:

You and(直接讀n,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外國人聊天直接寫這個n代替and的原因) me

而到了這裡,連、弱、省都會了,那什麼詞該弱,什麼詞該強呢?

由於英語的語調比我們漢語的要少,我們有四調,而他們只有輕重之分,

所以,一般他們認為關鍵的都重讀,不關鍵的都輕讀,

而,一般什麼是關鍵的,什麼是不關鍵的呢?

一般需要重讀的詞(實詞/關鍵詞)如:

實義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數詞、疑問詞和感嘆詞等。

一般不需要重讀的詞(虛詞/非關鍵詞)如:

助動詞、情態動詞、冠詞、介詞、連詞、物主代詞、關係代詞和關係副詞等。

註:

人稱代詞、連詞、介詞和助動詞等一般不重讀,

但在特定情景中,也需要重讀。

如:

人稱代詞做並列主語或賓語時需重讀,

句首的介詞也需要重讀,

做主語或賓語的指示代詞也需要重讀。

而,這時要注意了,有時為了強調,句子中幾乎任何詞都可以有句子重讀,按你表達的意思來說,這和我們漢語是一樣的,如:

Did you tell my wife?

強調「wife」,你要告訴我妻子嗎?

強調「my」,你要告訴我的妻子嗎?

強調「you」,你要告訴我的妻子嗎?

說道調,是否英語中只有降調和升調,這兩種?

其實,我們漢語中除有四調外,還有輕聲,

英語中也一樣,除了升降還有平調(不帶情緒直訴),

英語中的語調的大致規則:

一、降調

表:說話人的態度肯定、意思完整、語法結構獨立。

1、陳述句,如:

I have already seen that movie. ↘

2、特殊疑問句,如:

What has happened to him?↘

註:

特殊疑問句有時候用升調表示他沒聽清(不管有意無意),請你在說一遍,如:

A: I graduated from Lanzhou University and majored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What was your major?↗

3、祈使句,如:

Go back to your seat! Now!

4、感嘆句,如:

What a small world!↘

5、選擇疑問句中「or」之後的部分,如:

Do you want to drive↗ or walk?↘

二、升調

表:說話人的態度不肯定、意思不完整、語法結構不獨立。

1、一般疑問句,如:

Do you mind if I sit here?↗

註:

表:不耐煩或者命令的語氣時,用降調,如:

Are you satisfied?

這下你該滿意了吧!(強烈不耐煩)

2、羅列事物時,如:

For each incomplete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ked A↗, B↗, C↗, and D↘.

3、陳述句中,表示懷疑、未定、猜測或期待等情緒的,如:

You really want to do it?↗

4、置於句首的狀語短語或狀語從句,如:

After dinner↗, I read a magazine and made telephone calls.

5、並列句的第一個分詞,表示句子還未說完,如:

My fever is gone↗, but I still have a cough.

6、委婉祈使句,如:

Excuse me, sir↗. Can you help me↗?

7、 稱呼語,如:

Mrs. Smith↗, this is Tom↘.

三、平調

直接引語後,表示所說的話的具體內容。

如:

"We are going to Florida," She said brightly.

說到這裡,有的同學覺得套用就可以了,別忘了,語言,只是一個工具,用來表達我們需求和情緒的工具,

所以,在實際的運用中,語調的不一樣,表達的意思也是不一樣的,和漢語類似,如:

「yes」,

若用降調,表示說話人對所回答的問題十分確定。

若用升調,表示對問題有疑問,或請你在說明一下。

當然,說了這麼多(寫了好久,應該寫全了,如有漏的,後面再補充),還是要靠大家自己的勤練(可以先收藏,練時再翻出來,對比練習),才能真正掌握住,加油!

相關焦點

  • 說說並列句、複合句(複雜句)中的省略規則
    前篇文章《為什麼我能看懂,卻聽不懂?說說句中強弱省重讀及語調使用思維》洋洋灑灑寫了好長,三千多字,把說話的技巧讀音都說了一遍,費了好大的勁,就像食神剛做出撒尿牛丸一樣,等待著大賣,不過現實很骨感,今天,還是來接上一篇,簡單句中的省略,來說說並列句、複合句中的省略,先來說說什麼是並列句、複雜句,並列句、複合句是英語三大句型
  • 託福聽力說的都skr啥嘛,聽半天什麼都聽不懂怎麼破?
    聽力就是聽不懂,單詞仿佛也背了還是聽不懂,別提做題,反正就是聽不懂跟不上,那麼,怎麼辦?(1)聽了很多遍,依舊聽不懂,看文本依舊不懂。(2)看著文本聽就能聽懂,不看文本就聽不懂。(3)我感覺我聽懂,但是結局告訴我我沒聽懂。(1)文本都看不懂,那你的單詞肯定是仿佛背了實則沒背。如果這樣的話其實你不用想為什麼聽不懂的問題,先想想自己為什麼欺騙自己說單詞都背完了。是在想什麼好事兒?感覺真能夠不痛苦的輕鬆快樂牢記單詞了??
  • 英語拼讀發音規則:連讀、略讀、重讀、斷句、語調
    4 句子的重音英語中有一則有關句子重音的笑話:有一個人去郵局買了一張郵票,準備發信,他問:「Must I stick it on myself?」由於on 不該重讀而重讀了,原意「我自己貼(在信封)上嗎?」卻成了「我得把郵票貼自己身上嗎?」結果出了洋相。可見,正確處理句子重讀絕對不可忽視。
  • 為什麼同一個材料看得懂但聽不懂?
    總之,英語的拼寫和讀音系統和中文相差很大,如果不增加聽力訓練,看懂聽不懂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先講英語的前世今生。英語是個怪胎,雖然屬於印歐語系,但是它字母拼寫的規範是最晚形成的。距今也就是500年的歷史。在此之前,英國的上流社會講法語,學界用拉丁語,老百姓根據不同的地域講自己的土語。
  • 有必要重新認識英語語調的重要性
    中國學生不但在思維上用中國人思維去構思,在說話上也會用說漢語的腔調來說英語。中國學生說的英語不但一副「中國腔」,而且枯燥乏味,沒有英語的節奏和韻律。連中國人自己聽著都彆扭,所以,中國學生自信心不足、不好意思把自己學到的「英語」大聲說出來。沒有「熟能生巧」的大量練習,這也成了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最大障礙。
  • 英語中主要的三種語調
    降調的快速記憶:重讀音節依次遞降,句末重讀降落下滑。升調的快速記憶:重讀音節依次遞降,句末重讀回升上滑。降升調的含義是:「不肯定」,「說話有保留(話中有話)」。當我們在描述不確定的事情,或者有更多的話要補充的時候,我們在陳述的結尾使用降升語調:
  • 一篇文章搞定英語中的斷句、重音以及語調
    英語中有一則有關句子重音的笑話:有一個人去郵局買了一張郵票,準備發信,他問:「Must I stick it on myself?」由於 on 不該重讀而重讀了,原意「我自己貼(在信封)上嗎?」卻成了「我得把郵票貼自己身上嗎?」結果出了洋相。可見,正確處理句子重讀絕對不可忽視。
  • 掌握英語語音語調,講出自然流利英語!
    更糟糕的是,很多人連單詞發音最基本的重讀規則都沒掌握,所以背了的單詞念出來也是奇奇怪怪的。結果是自己說的英語老外聽不懂,老外說的英語自己聽不懂。不僅影響聽力理解,也嚴重影響口語表達和人際交流。
  • 【語調】英語語調規則
    使用降調的句子有這樣的特點:1、整個句子的音調從第一個重讀音節開始,從高到低,依次遞降,在最後一個重讀音節上語調滑落下降。2、若最後一個重讀音節後有非重讀音節,則它們的語調低平。3、若句子以非重讀音節開始,則它們語調低平。4、句子中的非重讀音與它前面的重讀音基本在同一音高,或略為下降。
  • 英語聽力被忽視的一個功能——語調的培養
    我們說話都是一個字一個字地說,好像沒有語調,只有聲調。其實不是這樣,我們也有語調,只是我們太習以為常了,就認為它根本不存在。比如我們說:我喜歡這個包。這是普通語調,但如果我們想強調我喜歡這個包,而不是那個包,我們會重讀「這個」,說成:我喜歡這個包,而不是別的包。如果我們想把包和其它物品比較,我們就會把重音放在「包」上。我們說:我喜歡這個包。
  • 朗讀的語氣、語調和語速
    朗讀陳述句時,可以運用平直調:全句沒有明顯的上升或下降,從頭至尾,句調平直舒緩;氣息運用上均勻、平穩;常用於敘述、說明和解釋的語氣,表示冷淡、遲疑、思索、嚴肅的感情。(2)疑問語氣包括:①詢問語氣,如「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②反詰語氣,如「我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跡呢?」③揣度語氣,如「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
  • 英語口語需注意鍛鍊語氣、語音及語調
    語言的重要性只有在口語交流上才能體現,所以我們在學習字詞句及語法的同時,必須要注重口語表達的能力,否則就失去了學習語言的初衷。那麼怎樣才能更好的鍛鍊口語中的語氣、語音、語調呢?10句英語繞口令挑戰自己口語水平  在練習語音方面,我曾見過一些同學,不太重視發音,經常會按自己的喜好去讀英語。
  • 四六級倒計時,聽力完全聽不懂?這裡給你支招!
    聽力真是老大難,有沒有什麼聽不懂也能做對題的小技巧? 今天高校菌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可以參考的方法,但是具體效果如何,還是得靠你自己的練習。 來看看下方的情況,請大家對症下藥!
  • 英語發音:如何掌握英語中的語調和重音?
    即使第二句話比第一句話長大約30%,但說出這兩句話仍可以耗費相同的時間。這是因為,這兩句話中都有5個重讀詞語。例如,你會發現,你不必為了讓別人理解你的意思而將每個詞語的音都發出來。但是,你應該將重讀的詞語清晰地發出來。
  • 為什麼聽不懂?——語音發音國際化
    為什麼聽不懂?(系列文章之三)— 語音發音國際化   在上兩篇中,朗閣海外考試研究中心的專家提到了學好音標與讀音規則對於提高聽力的重要作用。認真閱讀文章並且按照文中方法操作的學員們都感到頗有收穫。今天讓我們進入雅思聽力的第三道關口,探討一下語音發音國際化的問題。
  • 英語語調 ——句子的升降調
    使用降調的句子有這樣的特點:1、整個句子的音調從第一個重讀音節開始,從高到低,依次遞降,在最後一個重讀音節上語調滑落下降。2、若最後一個重讀音節後有非重讀音節,則它們的語調低平。3、若句子以非重讀音節開始,則它們語調低平。4、句子中的非重讀音與它前面的重讀音基本在同一音高,或略為下降。
  • 為什麼海南人說話互相聽不懂?
    當兩個人用臨高話聊天的時候 感覺就像泰語裡夾雜了韓語 如果不是臨高人 是真的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 重點是 在臨高話裡又分東西兩種方言
  • 為什麼聽不懂?重視音標學習
    明明背過的單詞,一戴上耳機,卻什麼都聽不懂了!」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無奈的局面,朗閣海外考試研究中心分析認為,一方面是由於我們對於背過的新單詞還不夠熟悉;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聽力是以聲音為載體來識別語言的,而許多同學在背誦單詞時不發音,或者亂發音,腦中沒有構建起、或者構建起的是錯誤的單詞「樂譜」,一旦聽到正確的讀音反而無法識別,自然也就聽不懂了。
  • 英語學習|美式語調 American Intonation原來是這個樣子的!
    使用階梯狀語調。這三個準則不是互相孤立的。第一條準則是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發音問題的準繩。上篇文章說過,漢語的發音就是典型的逐字發音,一字一頓,這在英語上就不適用了。英語中有連讀、弱讀現象,如果逐字發音則會讓人費解不已。
  • 史上最全英語連讀、略讀、斷句、重音、語調等發音規則,收藏起來慢慢練!(下)
    英語中有一則有關句子重音的笑話:有一個人去郵局買了一張郵票,準備發信,他問:「Must I stick it on myself?」由於 on 不該重讀而重讀了,原意「我自己貼(在信封)上嗎?」卻成了「我得把郵票貼自己身上嗎?」結果出了洋相。可見,正確處理句子重讀絕對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