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腦海裡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所以他們經常會說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話。不過,有時候孩子說的話看似是開玩笑,其實暗示著他們的身心出現了變化。
琳琳的爸爸媽媽工作都很忙,就連下班在家也要盯著手機和電腦工作,琳琳想讓他們陪自己玩,但他們總是說:"爸爸/媽媽在忙工作,你無聊就去看電視,好嗎?"此外,父母也經常出差,就算是周末也鮮有時間陪伴她。
可以說,每天陪琳琳最長時間的,就是電視了。有一天,琳琳跟媽媽說:"媽媽,電視機裡的人出來了!"媽媽以為女兒是在跟自己開玩笑,摸了摸她的頭,沒說什麼。
可過了幾天,琳琳再次說出了那句話,並且一臉害怕的表情,媽媽這才發現不對勁。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詢問,琳琳都沒有說出具體的情況,無奈之下,兩人只好帶孩子去看醫生。
診斷後,醫生告訴爸爸媽媽,琳琳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是因為她害怕電視。琳琳性格外向,需要從社交、親子互動交流中獲得能量,這樣的孩子格外需要父母的陪伴。而琳琳爸媽整天忙出差、忙工作,忽視了陪伴孩子,如今只有增加親子相處的時間才能解決問題。
不得不說,像琳琳爸媽這樣的父母,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因為忙於工作或者純粹是因為"懶",他們把孩子丟給電視機、手機,讓電子產品來"哄娃"。
孩子不僅小小年紀就缺乏家長的陪伴,容易變得壓抑自卑;還有可能沉迷電子產品,影響成長發育,最後還要被家長批評"不學好"。
1、尊重孩子的需求
很多家長為了彌補自己不能陪伴孩子,總是給孩子買很多的玩具和零食,但是有沒有問過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呢?有些家長連孩子成年了,都不知道他們最喜歡吃什麼、最喜歡什麼玩具,不得不說,這父母當得著實有些失敗。
傅首爾曾經吐槽過一件事,他給兒子買了雙兩千多元的鞋,可兒子一點也不喜歡,質問她:"為什麼上面沒有鎧甲勇士的圖案,那是世界上最帥的鞋!"
你瞧,孩子根本不在意禮物貴不貴,只忠於自己的內心。想要陪伴孩子,家長要觀察並了解他們的需求,送禮物也要送到"心坎"上。孩子並不想要那些名牌大牌禮物,只想要父母了解自己,也許父母只要多陪陪他,他就很滿足。
2、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有位網友說,小時候他爸爸說周末一家去爬山,可直到他上大學,這個承諾都沒有兌現過。有的小朋友在許願的時候,不是成為超人,也不是買好吃的好玩的,而是爸爸媽媽能陪陪自己。
"哎呀,這周又沒空陪娃了,給他買點什麼玩具補償好呢?"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類似的想法,但是我們要知道: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孩子天生就想要親近父母,父母的陪伴可以讓他們建立起安全感和幸福感,以及自信、樂觀等性格。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對孩子的陪伴,在跟孩子相處時要有交流、有互動,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而且,通過陪伴孩子,家長才能更好地了解他們,懂得如何找到合適的方法來教育。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需要家長用心澆灌。
養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父母自身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增進親子間的感情,跟孩子一起進步。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