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強調全黨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我覺得這是十分重要的。
前段時間,從電視上看到,某市一個17歲少年,竟然持刀行兇,造成流血事件。看了這則報導,心中頗感不安。我們一定要關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問題。少年犯罪固然有複雜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由於對這些少年缺乏道德教育,使他們不懂得如何做人的基本道理。青少年是才來到人世不久的小樹苗,對他們一定要精心撫育,使他們健康成長,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對他們進行基本的道德教育,告訴他們要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善良的人,愛父母,愛師長,愛祖國,愛人民,關懷弱者,樂於助人,切不可隨意傷害他人。要通過適合於童心的種種方式,一點一滴地薰陶他們樹立為人處世的正確道德觀。
如今社會上有種風氣,就是從孩子開始懂事起,就全力培養孩子上名校,埋頭讀書「拿高分」。有條件的,就把孩子送到國外求學,為將來子女能進入社會上層創造條件。家長們的這種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在當今競爭激烈的時代,孩子不從小認真讀書學點專門知識是不行的。但有不少家長只注意子女讀好書、「拿高分」,卻往往忽視了對孩子的道德教育,即進入社會後如何做個正直人的基本道理。其實,他們長大後從事各種不同職業,首先遇到的第一道坎,就是要做一個合格的公民,能夠與集體和諧相處,親密合作,共同把工作做好。如果他缺乏為人的基本道德修養,即使他有很大學問,也會處處碰壁,甚至可能走上歧路。
著名作家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走向進步的階梯」。對青少年進行道德教育,要給他們提供有益的讀物。一本好書,往往會對年輕人正確道德觀的形成產生深刻影響。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有一本由義大利人亞米契斯著的少年讀物《愛的教育》,曾經風靡全國,開明書店連印三十餘版,仍供不應求。此書為何如此受到歡迎?是因為它有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嗎?不是!書裡沒有乏味的正面說教,沒有轟轟烈烈的豪言壯語,它只是說了一些平凡而善良人的故事,作者以赤子之心,用樸實的語言,歌頌了人間的真善美。在那惡濁的舊社會,《愛的教育》猶如一股清泉,注入了廣大少年讀者的心靈,引起了強烈共鳴。譯者夏丏尊先生說,他是流著淚翻譯這本書的,眾多少年讀者也是流著淚讀這本書的。現在,我國的出版事業大發展,每年印發的少年讀物數以萬計,但鮮見有幾本像《愛的教育》那樣能深深打動少年讀者的暢銷書。這是需要作家們和出版界共同努力的。
青少年身上的缺點,根源大都在大人,特別是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最大。身教重於言教,家長們遵紀守法的模範言行,對下一代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極為重要。當然,青少年的某些缺點,還來自社會各方面的不良影響,因此,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應當全社會共同關注。學校教學要增加道德教育的內容。年輕人最愛看的電視片之類,不妨多放些引人上進的健康作品。總之,我們應當從各方面營造一個有利於培養年輕人良好品德的環境。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加強對他們的道德教育,是一件不可忽視的大事。願我們的下一代,沐浴在一片燦爛的陽光下。
(作者為人民日報原幹部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