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培養青少年良好品德的環境

2020-12-25 人民網

  黨的十八大強調全黨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我覺得這是十分重要的。

  前段時間,從電視上看到,某市一個17歲少年,竟然持刀行兇,造成流血事件。看了這則報導,心中頗感不安。我們一定要關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問題。少年犯罪固然有複雜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由於對這些少年缺乏道德教育,使他們不懂得如何做人的基本道理。青少年是才來到人世不久的小樹苗,對他們一定要精心撫育,使他們健康成長,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對他們進行基本的道德教育,告訴他們要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善良的人,愛父母,愛師長,愛祖國,愛人民,關懷弱者,樂於助人,切不可隨意傷害他人。要通過適合於童心的種種方式,一點一滴地薰陶他們樹立為人處世的正確道德觀。

  如今社會上有種風氣,就是從孩子開始懂事起,就全力培養孩子上名校,埋頭讀書「拿高分」。有條件的,就把孩子送到國外求學,為將來子女能進入社會上層創造條件。家長們的這種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在當今競爭激烈的時代,孩子不從小認真讀書學點專門知識是不行的。但有不少家長只注意子女讀好書、「拿高分」,卻往往忽視了對孩子的道德教育,即進入社會後如何做個正直人的基本道理。其實,他們長大後從事各種不同職業,首先遇到的第一道坎,就是要做一個合格的公民,能夠與集體和諧相處,親密合作,共同把工作做好。如果他缺乏為人的基本道德修養,即使他有很大學問,也會處處碰壁,甚至可能走上歧路。

  著名作家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走向進步的階梯」。對青少年進行道德教育,要給他們提供有益的讀物。一本好書,往往會對年輕人正確道德觀的形成產生深刻影響。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有一本由義大利人亞米契斯著的少年讀物《愛的教育》,曾經風靡全國,開明書店連印三十餘版,仍供不應求。此書為何如此受到歡迎?是因為它有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嗎?不是!書裡沒有乏味的正面說教,沒有轟轟烈烈的豪言壯語,它只是說了一些平凡而善良人的故事,作者以赤子之心,用樸實的語言,歌頌了人間的真善美。在那惡濁的舊社會,《愛的教育》猶如一股清泉,注入了廣大少年讀者的心靈,引起了強烈共鳴。譯者夏丏尊先生說,他是流著淚翻譯這本書的,眾多少年讀者也是流著淚讀這本書的。現在,我國的出版事業大發展,每年印發的少年讀物數以萬計,但鮮見有幾本像《愛的教育》那樣能深深打動少年讀者的暢銷書。這是需要作家們和出版界共同努力的。

  青少年身上的缺點,根源大都在大人,特別是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最大。身教重於言教,家長們遵紀守法的模範言行,對下一代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極為重要。當然,青少年的某些缺點,還來自社會各方面的不良影響,因此,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應當全社會共同關注。學校教學要增加道德教育的內容。年輕人最愛看的電視片之類,不妨多放些引人上進的健康作品。總之,我們應當從各方面營造一個有利於培養年輕人良好品德的環境。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加強對他們的道德教育,是一件不可忽視的大事。願我們的下一代,沐浴在一片燦爛的陽光下。

  (作者為人民日報原幹部部主任)

相關焦點

  • 預防青少年犯罪,營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環境很重要!
    當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現狀不容樂觀,可以用「數量多、危害大、蔓延快」九個詞來概括。從數量上看,全國約2.5 億學生,其中違法犯罪青少年約佔青少年總數的萬分之六。大城市更高,達到萬分之二十點六。其中青少年犯罪佔刑事犯罪的比例達70%左右;從危害性看,由於青少年生理尚未成熟,思想單純,易於衝動,不計後果,其犯罪危害極大。
  • 營造技能成才的良好環境
    這些技能型人才的走紅、走俏,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生動詮釋,也為更多技能人才的湧現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然而,不可忽視的是,受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影響,仍有不少人對技能成才之路存在誤解。有不少人認為技工是「藍領」,成為精英才是正道;還有不少家長認為只有學習成績偏低的孩子才會報讀職業技術學校,成績好考上大學才是榮耀,等等。
  • 雲南馬龍:為創文營造良好的環境
    馬龍:為創文營造良好的環境自2018年創文工作開展以來,雲南曲靖市馬龍區以淨化社會環境為主線,淨化網吧環境,整治出版市場,打響了一場關乎社會文化環境的「保衛戰」。馬龍:為創文營造良好的環境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等文化娛樂場所,是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馬龍區文明創建工作的重要內容。
  • 教育觀察:為青少年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
    教育觀察:為青少年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教育觀察:為青少年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意思是:一個人要形成美好的品德,必須選擇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長期跟有仁德的人朝夕相處,學習他們美好的品質,這才是明智之舉。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近來採取的這一系列行動,實則就是淨化中小學生的閱讀市場,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 培養青少年學生健康良好性格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毫無疑問,應該把培養青少年學生健康良好的性格作為育人重點,擺放到各方教育的關鍵環節中來。警惕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性格瑕疵與潛在風險當前,受社會傳統觀念過於重視考試、片面追求升學的影響,青少年教育中仍然有很多不易剔除的頑瘴痼疾。
  • 我們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遵守規則
    學習環境對於一個學生來說十分重要,所以我認為該校採取這樣的手段並對違反規定的學生處罰,十分贊同。學習環境的重要性,早從古時人們就已經意識到了。戰國時期孟母為了能讓孟子好好學習,換了三處住的地方才安頓下來,而之孟子的一番成就,無不證明學習環境的重要性。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便於學生更好的集中精力在學習上,從而獲得更為精準的知識。而該校十餘名學生帶手機進校園一事,一是違反了學校的規章制度,不利於與秩序管理。二是使其不能專注的學習,給同學們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 積極營造青少年安全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會議指出,近年來我市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呈現出良好態勢,各成員單位要認清意義,提高站位,以強烈的責任感,始終把青年發展和未成年人保護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牢牢抓在手上,堅決貫徹落實好中央和省、市相關會議精神和工作部署,紮實有效地做好各項工作。
  • 李長春:營造世博會良好輿論氛圍和社會文化環境
    李長春在上海調研時強調精心組織上海世博會宣傳工作努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和社會文化環境    新華社上海6月19日電(記者厲正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近日在上海調研時強調,辦好上海世博會不僅是上海的責任,也是全國的責任。
  • 為「新竹破土」營造良好環境
    在不少先賢看來,判斷政治開明與否,一個重要標準是執政者能不能尊重人才規律,為年輕人才提供寬鬆的成長環境。而對於年輕人才,古人常將其比作新竹。唐朝詩人李商隱有詩云:「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雲一寸心。」意思是說,剛剛破土而出的竹筍本有希望成為凌雲的大竹,卻很容易在幼小的時候就被人採摘吃掉,寓指對年輕人才要呵護、扶持。
  • 提高隔代家庭教育質量 營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環境
    會上,李夢濤指出,青少年兒童撫養、教育的責任落在祖輩身上的現象比較普遍,隔代教育已成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和新常態,這些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尤為重要。少年強,則國強,隔代教育已不是一個簡單的家庭問題,而是一個關乎國家、民族未來的大事,當前做好隔代家庭教育工作意義重大。
  • 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利於孩子成長?牢記以下4條,營造良好家風
    從教19年,遇到了太多全方位優秀的孩子,在與各種類型的家長接觸中,我深刻感到優秀孩子的培養與他的家風密切相關。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基本價值標準和價值觀,與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息息相關,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 淺談如何為青少年建構良好的網絡文化環境
    首先網絡為青少年拓寬了一條信息來源和溝通的渠道,它開闊了青少年的視野,使之了解更多的未知領域,快捷、高效地獲取大量的需求信息;其次網絡擴大了青少年的社交範圍和溝通對象,使之可以藉助虛擬空間,廣泛展開對外交流,尋找發展機會,促進個性培養;再者,網絡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成為青少年尋求知識的主要手段,並進一步拓展當今青少年教育的空間。
  • 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素萬寢具來了!
    好睡眠,是讓生活效率更高、讓精神狀態更好的關鍵睡個好覺,從打造合適的睡眠環境開始。適宜的室溫,對睡眠很重要,臥室溫度過冷、過熱都會妨礙人入睡。 研究發現,室溫在20°C左右,溼度在60°C左右,最適合睡眠喲。
  • 著力營造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
    兩會期間,就營造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尚勇接受了《中國科學報》專訪。  《中國科學報》: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科技三會」上發出向世界科技強國進軍的號召,您認為推動科技發展、加快創新步伐,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是什麼?
  • 東營:關心關愛少年兒童營造良好成長環境 讓少年兒童茁壯成長
    近年來,東營市高度重視少年兒童工作,以助力少年健康成長作為工作出發點,解決社會關注、家長關心、青少年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幫助孩子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優化環境,讓青少年健康成長「上下學期間交通非常擁堵,一天四次上下學都能看到老人們在學校周邊指揮車輛、疏導交通。」「非常敬佩這些老人,只要看著他們站在校門口,我們就放心了。」
  • 東營:關心關愛少年兒童營造良好成長環境 讓少年兒童茁壯成長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少年兒童工作,以助力少年健康成長作為工作出發點,解決社會關注、家長關心、青少年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幫助孩子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優化環境,讓青少年健康成長「上下學期間交通非常擁堵,一天四次上下學都能看到老人們在學校周邊指揮車輛、疏導交通。」「非常敬佩這些老人,只要看著他們站在校門口,我們就放心了。」
  • 張峰屹:學習傳統,加強青少年品德教育
    他認為,現在一些孩子身上出現的一些品德問題非常值得我們注意。如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伴隨著品德問題還出現了吃苦能力差、進取心弱、以自我為中心等問題。有些孩子越來越難以承受現代社會生活中的壓力,有的缺乏對人生的理想與目標的追求。張教授認為,應鼓勵青少年多學習一些傳統文化,改變一些不良的習慣,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 武岡市灣頭橋鎮中學:加強宿舍文化建設 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學校營造良好育人環境。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通訊員 羅建峰 劉和平 劉穎)為創建文明校園,加強學生寢室管理,深化學校素質養成教育,豐富校園文化生活。12月11日,武岡市灣頭橋鎮中學開展寢室文化建設評比活動,進一步營造溫馨、舒適、和諧的生活環境。開展「文明宿舍」創建活動,是灣頭橋鎮中學建設文明校園、塑造優良學風的一項基礎工作和重要任務。該校對學生的宿舍生活進行半軍事化管理,積極鼓勵和指導住校學生進行宿舍文化建設,深入開展以宿舍建設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及特色文化活動。
  • 如何營造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環境 教育改革的重要意義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教育也進入新階段,教育的內外環境、供求關係、資源條件、評價標準都發生了重要而深刻的變化,人民群眾對更好教育的需要和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愈發突出,這對我們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共創冬季生活環境
    楊廷雙深入城區檢查指導清冰雪工作並參加清冰雪義務勞動營造人人參與清冰雪的良好社會氛圍共創整潔乾淨安全順暢冬季生活環境11月22日上午,市委書記楊廷雙深入城區部分小區楊廷雙強調,清冰雪工作事關道路交通和群眾出行安全,事關民生保障和城市穩定運行,要堅持以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以雪為令、壓實責任,精心組織、科學調度,廣泛動員各方力量,營造人人參與清冰雪的良好社會氛圍,共創整潔、乾淨、安全、順暢的冬季生活環境。市委常委、秘書長徐利刃參加檢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