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英語培訓和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什麼問題呢?如何給孩子選擇一個合適的少兒英語培訓呢?首先啟蒙教育,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選擇多種培訓班,讓孩子在3-12歲的黃金年齡多才多藝,將來能夠更好的適應學校和社會生活。讓孩子學,就要有針對性的,要考慮清楚了再去選擇,避免盲目的跟風,聽到別人的孩子學了,頭腦一熱也給報上了,結果呢,讓孩子忙碌的學著,有的可能效果好,也有的會適得其反,因為不知道孩子喜歡還是不喜歡。對孩子有沒有幫助。
當然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可能有的家長疏於對孩子學習的關注,遇到了問題而沒有發現。盲目的柔順和聽從,會讓孩子養成一種習慣,什麼話都聽,不知道什麼時候該拒絕,什麼時候該接受,家長要灌輸給孩子一種判斷是非的觀念,讓孩子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學會思考,3-6歲孩子啟蒙少兒英語培訓的時候,剛開始孩子會有新鮮感,跟著老師模仿聽說讀寫,因為孩子是全部接受聽從,所以老師的言傳身教的習慣,家長的行為習慣都會影響到孩子,孩子覺得大人能夠說的,能夠做的,都是正確的;都可以學。那就會跟著學,但是孩子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學,只是跟著學,記住了就對了。那正確和錯誤,是要靠老師和家長的指導,如果家長不關注孩子的學習,孩子錯了,家長不知道;老師會指出,但是學習過程是漫長的,檢驗學習成果的過程是短暫的,不能通過短暫的成果檢測來衡量漫長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有的時候雖然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每個孩子的性格和行為習慣有所不同,學習方式和思考記憶方式也會有深有淺,家庭環境的影響,會對孩子影響起著很大作用;因為後期複習決定了學習的潛力,表面的花朵都一樣,但是下面的根系是大家看不到的;樹苗剛開始都一樣高,接受一樣的陽光雨露,風吹雨打,但是每棵樹都不盡相同,就是看不見的環境的影響,後期努力的結果。所以孩子在學校學習,都接受同樣的培訓,老師的言傳身教是一樣的,而孩子能夠接受多少,就看理解和記憶能力,和聰明沒關係,和努力有關係。
每個孩子在少兒英語學習過程中都可能會有困難,也可能會存在問題;那具有有哪些問題呢?
1.孩子的基礎是零基礎開始學,還是之前有零星學過,培訓的過程教學特色是不是適合孩子呢,有沒有關注過孩子的興趣點,學不好有什麼應對措施嗎?孩子剛剛入班的時候,情緒不穩定怎麼維持,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呢?詞彙記不住怎麼辦呢?如何引導孩子進入正確的學習狀態呢?學英語如烹小鮮,不能過分幹預,也不能不去管,如何去控制好這個度呢?
2.少兒英語培訓,有的家長會選擇線上,線下,多種訓練口語的方式,教學體系和方式也不太一致,就像幾頭牛拉一輛車,如果方向不一致,往往會舉步維艱。
3.少兒英語學習習慣,英語思維應該如何培養呢?理所當然的想法和行為就是習慣,重複多次形成了條件反射,看到事物就對應英文詞彙和句子,看到句子就直接對應事物,腦子中出現要想表達的思想,直接呈現的是英文詞彙和對話,不用多餘的思考就形成了流暢的思維習慣,就是英語思維;養成一個習慣需要日積月累,當孩子重複學習的時候也是養成習慣的時候,家長和老師也應該關注到,要保持正確的學習方式,思考方式,一旦橋梁搭建起來了,那以後就是按照這樣的方式去思考和學習。
4.少兒英語學習,需要孩子的主觀能動,前期家長可以輔助孩子陪伴孩子學習,讓孩子知道在家裡是如何去複習的,做哪些事情是複習,做對了哪些是正確的言行,同時家長告訴孩子什麼樣的是不對的,不應該做的;想好了就要執行,給孩子做了學習計劃,就要切實做起來;如果經常的不按計劃,那孩子也可能養成不按計劃,或者只嘴上說說,不落在實地的行為。
5.孩子學習需要教,教的過程需要外界的輔助和監督,只有輔助,會過於柔順,孩子會無拘無束,但是也會過於放鬆而沒有學習的計劃性和緊迫感,遇到自己喜歡的或者更開心的事情,就不學了。家長對孩子過於包容,也會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過於包容會讓孩子肆無忌憚,學習態度沒辦法真正端正起來,容易忽視很多問題。過於監督,會讓孩子感覺有壓迫感,整天一副嚴肅的表情,會讓孩子感覺很枯燥和無聊,精神緊張,心情不能放鬆;這樣對孩子學習過程也不利。就像河水一樣,過於柔順,就會四處蔓延,要用合適的方法去引導;過於剛健,孩子就找不到興趣和開心的地方,往往會性格比較內向,不太喜歡和其他人溝通交流,學習過程會顯得比較累。
6.有學,有習,少兒英語培訓,不要過分的去強調詞彙量多少,背誦多少,一步一個腳印,過去追求技巧和方法,基礎會不紮實;過於死記硬背,會讓知識停留在課堂上和老師教的內容上,無法擴散和靈活掌握。家長往往會給孩子選擇很多培訓班,讓孩子一節挨著一節;腦子還沒緩過來就換另外的課程;家長覺得多多益善,可過多了會讓孩子感到疲憊,博聞寡要,學要專心,專一,到處挖坑還不如認真挖一口井;學的太多也會混亂,投入對應的時間和精力就會有限,親子感情溝通時間也會減少,孩子的世界裡會少了感情,多了理性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