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幫孩子在青春叛逆期渡劫成功?請避免以愛之名的毆打

2020-09-19 暢讀雜談

青春期想要平安無事地度過並不容易,難度堪比神仙渡劫。

近日,國外的一則監控視頻令人觸目驚心,一位中學生在被家人毆打後,原地站了一會,突然翻身跳出樓外,最後因傷勢過重而不幸死亡。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要經歷青春叛逆期的嚴峻考驗。要成功渡劫,家人和老師的正確引導非常關鍵。

渡劫

一位網友分享了他在青春叛逆期的成長經歷,或許可以作為各位家長和老師們的參考。

這位網友的父母平時總是吵架,家裡氣氛非常緊張,班主任也了解這種情況。

有一次他在校犯了錯誤,班主任沒有讓他叫父母來,而是叫了他的大姑來。

他的大姑到校後並沒有嚴厲責怪他,而是對他說,她絕對不會把這件事告訴他的父母,但希望他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解決問題。

他對大姑非常感激,自此決定嚴格遵守學校規定,只是為了不再讓大姑擔心。

青春叛逆期

你看,正因為這位網友的大姑的寬容和理解,讓他感受到了愛的力量,自責自省,只為不再讓愛他的人擔心。

進入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性格可能會變得敏感多疑,他們非常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聽到表揚心生歡喜,聽到批評心生怨恨,久久不能釋懷。

  • 家長儘量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環境

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如今仍有家長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理念,看到孩子做得不對的地方,動輒惡語相向,棍棒交加。

許多教育專家指出,這種教育子女的方式弊大於利,應該儘量避免。

打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一些錯誤,犯錯誤也是成長的一種方式。

對此,家長不應急於求成,更不應恨鐵不成鋼,要給孩子留出一個犯錯後學習和提升的空間。

一般而言,多用鼓勵的話語,引導孩子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要比經常的苛責和批評效果更好。

毆打孩子更不可取,孩子到了青春期,通常都會非常愛面子,尤其非常在乎同輩和朋友對他們的看法。

不要當著孩子的同學、朋友或親戚朋友的面毆打孩子,這樣做不僅不會起到教育作用,反而會讓孩子更加自卑和害羞,甚至還會因為內心無法排解而做出過激舉動。

中學生

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中,家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平時應多抽出一些時間陪陪孩子,力爭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多聽一聽孩子的傾訴和想法。

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奇思妙想。讓孩子感覺到你是真正在為他著想,他在你的心中非常重要,他才會全身心地信任你。

當他遇到排解不開的問題時,才會主動與你溝通。

  • 老師儘量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學校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班主任的態度和水平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應該掌握班裡每一個孩子的性格、愛好和特長,還應該儘量去了解孩子的成長環境和家庭狀況,以便在出現問題時適當地請家長介入,一起教育孩子。

班主任

不管出了什麼問題都要叫家長,不值得提倡,不管是哪個孩子出了問題都叫家長,也不太合適,

叫家長,應該是最後的教育手段,一般情況下,這個殺手鐧沒有必要。

有些家長性格暴躁,文化水平不高,孩子出了問題叫他們來,有時候不但不利於問題的解決,還可能激化矛盾,這種情況下還是不要叫他們來更好。

有些家長通情達理,對孩子教育很有方法,必要時可以請他們一起介入孩子的教育。

孩子的青春叛逆期,是一個暗流湧動的時期,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高度重視,和風細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讓孩子們接受。

子女教育

不妨試一試在班裡樹典型帶動其他學生共同進步,如學習標兵和道德模範,充分利用好孩子們爭強好勝和你追我趕的青春活力。

相關焦點

  • (原創)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如何相處?
    孩子人生中有三個叛逆期 :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12-17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本文主要探討最後一個,也是最令家長頭痛的青春叛逆期。
  • 青春叛逆期孩子話越來越少,總把自己關在房間,我們該怎麼辦?
    有很多家長發愁,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一回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只有吃飯的時候才走出來,出來也不說話。即使說話都是「嗯」、「知道了」、「好煩啦」幾個簡單的言語應付一下。往往這個時候,大多數父母會認為,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各種言行舉止就開始步入叛逆期了,咱們先小心翼翼地忍耐著,實在忍受不住了,再與孩子好好說道理教導,當然最後演變成責罵、吵鬧甚至毆打。
  • 如何幫孩子度過叛逆期?
    叛逆期的孩子不是壞孩子,他只是開了個小差每位父母都會經歷自己孩子的叛逆期,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標誌當孩子進入叛逆期,作為家長應該如何來應對呢?如何快樂、健康地幫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呢?大家都知道,孩子在十幾歲的時候是很難管教的,這個階段的孩子,似乎總讓家長感到頭痛,其實每個父母也都是由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有些父母已經忘記了當時的感受,所以就無法理解孩子的叛逆行為,其實只要家長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他們就可以完成由孩子變成大人的過程。
  • 孩子三個叛逆期,你家經歷到第幾個?第三個叛逆期:青春叛逆期
    本周,小編連著兩天跟家長聊到孩子叛逆期。今天,小編將繼續邀請南京天佑兒童醫院兒童發育行為及心理健康門診的南方副主任醫師跟家長分享孩子第三個叛逆期——青春叛逆期。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最擔心的就是遇上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期。因為在這個時期的孩子,不好管教,不聽話,甚至會反抗父母。不愛學習,成績下滑,身為家長我們很著急。除了著急之外,我們還需要怎麼辦?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如何引導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
  • 15歲兒子愛抬槓是不是青春叛逆期?
    在家,還時不時就跟我們大聲頂嘴,經常愛講一些網絡流行語。國慶節,帶他回老家,想帶他一起去農村小街小巷走走,他就說「不想去,太無聊。」讓他跟表弟一起出去玩玩,他給出的理由是「很幼稚!」總感覺孩子現在什麼都愛跟我們抬槓,是不是青春叛逆期的原因,還是我們的教育出什麼問題了?
  • 教育機構老師面對孩子叛逆期最有效方法
    作為教育機構的老師,面對教學的學生大多是小學五年級到高中的學生居多,同時就會遇到老師最頭痛卻又無法避免的事情:孩子的叛逆期。孩子的叛逆期是最難溝通的時候,一旦溝通不好,就會影響教學的質量。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 總和父母「唱反調」,學會這三個方法,和叛逆期的孩子溝通更輕鬆
    進家門,非得自己開門,不許有人幫他,吃飯的時候也非要自己拿著勺子,不讓大人碰,看電視時,誰要是換了他想看的頻道,就鬧變扭等等。在2歲這個階段,孩子總是說「不」,一意孤行,大哭大鬧,每天父母的耳邊聽到的最多的就是「不要」,並且有著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固執和自我規則感。
  •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冷處理並非最佳選擇,不同叛逆期不同側重點
    最後,當山姆因為律師幫他贏了官司而感謝她的時候,她說:「該慶幸這一場相識的人其實是我,因為你讓我明白什麼樣的關愛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愛。」是啊,從律師和孩子一開始的相處方式來看,當孩子因為缺少陪伴而言辭犀利的時候,她的逃避對於孩子而言就是一種「冷暴力」。這種做法不但會深深傷害孩子的情感世界,甚至還會對孩子的智商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 叛逆期孩子的話越來越少,總把自己關在房間,父母該怎麼辦?
    有很多家長發愁,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一回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只有吃飯的時候才走出來,出來也不說話。即使說話都是「嗯」、「知道了」、「好煩啦」幾個簡單的言語應付一下。往往這個時候,大多數父母會認為,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各種言行舉止就開始步入叛逆期了,咱們先小心翼翼地忍耐著,實在忍受不住了,再與孩子好好說道理教導,當然最後演變成責罵、吵鬧甚至毆打。
  • 兩三歲不可怕,處理寶寶第一個叛逆期,父母抓住4點順利渡劫
    有時寶寶的叛逆也並非無理取鬧,只是孩子想自己做事情,然後在他的能力範圍內,還不能把事情做好,就只能用哭鬧、甚至破壞東西,來發洩自己沮喪的情緒。那麼,當我們知道寶寶的表現是正常的階段發展,在這個特殊的叛逆期,要如何幫助他呢?
  • 對於孩子的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一生中有三個變化最為明顯的叛逆期:2-3歲的寶寶叛逆期,第二個是7-9歲的兒童叛逆期,第三個是12-18歲的青春叛逆期。叛逆期,指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父母的監護,並開始反對父母的所作所為。孩子的叛逆期都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 叛逆期的孩子,父母不能硬碰硬,需要理解與開導,潛移默化的教化
    到了高中時,高中一年級剛上半學期,這孩子就開始顯現出青春期叛逆期,在學校愛與一些不愛學習的孩子玩,回家我鄰居夫婦與這孩子溝通,這孩子全然不聽,說不上兩句話,這孩子就發起脾氣,鑽進自己的房間,一個人呆著。
  • 請不要以「愛」之名
    這個世上多少人以「愛」之名,在行傷害事實。這也是很多父母都不願意承認、不願意正視的問題。但是原生家庭的影響真的是太大太大了。家庭的氛圍,父母的言行,都會一點一滴的影響到孩子。「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這句話大概每個人都聽過吧,或許,為人父母的我們也常常在說這個,但是這真的是愛嗎?不過是把「操縱」替換成了「愛」。「我打你/罵你也是為你好,別人家的孩子我怎麼不說呢?」
  • 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父母如何教育?不能只看孩子的成績排名
    青春叛逆期,是每一個孩子從單純幼稚走向成熟客觀的必經之路。那麼,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父母應該如何教育?作為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操之過急,一味地以成績和排名要求孩子,而應該主動和孩子溝通,和孩子一起對比分析自身現狀,揚長避短,讓孩子在成長中不斷感受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明確自己為什麼要學習,該怎麼學習,樹立起積極健康的人生目標,這才是父母對付「青春叛逆期」孩子的最好方式。
  • 怎樣和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交流?
    孩子12-15歲時進入青春期,這時候的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做什麼事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甚至會和家長反著幹,對家長愛搭不理,不願意與家長有更多的溝通,家長問的多了,就一句:「我很煩」把自己房間關上。這種情況讓很多家長頭疼,那麼該怎樣和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交流呢?
  • 男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聰明父母,會這樣教育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父母總會遇到各種棘手的問題,尤其是有男孩子的家庭。為什麼特別強調有男孩子的家庭呢?因為男孩子要度過一個青春叛逆期,在青春叛逆期的時候,男孩子非常不聽話,什麼事情都跟父母作對,搞不好親子關係就會出現裂痕。
  • 危險的「14歲」現象,如何陪你的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
    如何陪伴自己的孩子度過叛逆期,一同迎接孩子接下來的美好人生呢?進入初中後,孩子們便開始認為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獨立意識越來越強,而現實是一方面他們想擺脫父母,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家庭,因此逐漸進入逆反期。他們喜歡與人爭論,但常論據不足;喜歡懷疑,而又缺乏科學依據;喜歡發現見解,但又缺少判斷;喜歡批評別人,卻又容易片面。
  • 湖州工會丨怎樣和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溝通?這8條溝通技巧值得一試
    一、孩子人生中的三個叛逆期孩子人生中有三個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和心理生理髮育特點:「寶寶叛逆期」、「兒童叛逆期」 、「青春叛逆期」。青春叛逆期是孩子從兒童向青少年過渡、逐漸走向成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的特殊時期,屬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步驟。
  • 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請和孩子這樣一起度過
    還有一個6歲男童從學校回來後,要看的動畫片,媽媽不同意後,居然和媽媽大吵了一架,並且趁著家長不注意一個人離家出走了,最後交警在路上看到小男孩一個人哭上前詢問,經過四處打聽,才幫孩子找到家。7-9歲,孩子第二個叛逆期,是「兒童叛逆期」。12-18歲,人生第三個叛逆期,是我們最常見的「青春叛逆期」。
  • 濟南大千教育:青春叛逆期孩子如何教育——專家建議家長這樣做
    青春期叛逆是家長非常犯愁的事情,下面濟南大千教育專家為大家總結了青春叛逆期孩子如何教育,僅供大家參考。01做好親子之間的溝通世界上沒有不愛孩子的家長,可是並不是每個家長都知道該怎樣愛自己的孩子。孩子處於叛逆期,做好溝通是最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