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想要平安無事地度過並不容易,難度堪比神仙渡劫。
近日,國外的一則監控視頻令人觸目驚心,一位中學生在被家人毆打後,原地站了一會,突然翻身跳出樓外,最後因傷勢過重而不幸死亡。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要經歷青春叛逆期的嚴峻考驗。要成功渡劫,家人和老師的正確引導非常關鍵。
渡劫
一位網友分享了他在青春叛逆期的成長經歷,或許可以作為各位家長和老師們的參考。
這位網友的父母平時總是吵架,家裡氣氛非常緊張,班主任也了解這種情況。
有一次他在校犯了錯誤,班主任沒有讓他叫父母來,而是叫了他的大姑來。
他的大姑到校後並沒有嚴厲責怪他,而是對他說,她絕對不會把這件事告訴他的父母,但希望他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解決問題。
他對大姑非常感激,自此決定嚴格遵守學校規定,只是為了不再讓大姑擔心。
青春叛逆期
你看,正因為這位網友的大姑的寬容和理解,讓他感受到了愛的力量,自責自省,只為不再讓愛他的人擔心。
進入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性格可能會變得敏感多疑,他們非常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聽到表揚心生歡喜,聽到批評心生怨恨,久久不能釋懷。
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如今仍有家長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理念,看到孩子做得不對的地方,動輒惡語相向,棍棒交加。
許多教育專家指出,這種教育子女的方式弊大於利,應該儘量避免。
打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一些錯誤,犯錯誤也是成長的一種方式。
對此,家長不應急於求成,更不應恨鐵不成鋼,要給孩子留出一個犯錯後學習和提升的空間。
一般而言,多用鼓勵的話語,引導孩子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要比經常的苛責和批評效果更好。
毆打孩子更不可取,孩子到了青春期,通常都會非常愛面子,尤其非常在乎同輩和朋友對他們的看法。
不要當著孩子的同學、朋友或親戚朋友的面毆打孩子,這樣做不僅不會起到教育作用,反而會讓孩子更加自卑和害羞,甚至還會因為內心無法排解而做出過激舉動。
中學生
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中,家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平時應多抽出一些時間陪陪孩子,力爭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多聽一聽孩子的傾訴和想法。
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奇思妙想。讓孩子感覺到你是真正在為他著想,他在你的心中非常重要,他才會全身心地信任你。
當他遇到排解不開的問題時,才會主動與你溝通。
學校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班主任的態度和水平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應該掌握班裡每一個孩子的性格、愛好和特長,還應該儘量去了解孩子的成長環境和家庭狀況,以便在出現問題時適當地請家長介入,一起教育孩子。
班主任
不管出了什麼問題都要叫家長,不值得提倡,不管是哪個孩子出了問題都叫家長,也不太合適,
叫家長,應該是最後的教育手段,一般情況下,這個殺手鐧沒有必要。
有些家長性格暴躁,文化水平不高,孩子出了問題叫他們來,有時候不但不利於問題的解決,還可能激化矛盾,這種情況下還是不要叫他們來更好。
有些家長通情達理,對孩子教育很有方法,必要時可以請他們一起介入孩子的教育。
孩子的青春叛逆期,是一個暗流湧動的時期,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高度重視,和風細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讓孩子們接受。
子女教育
不妨試一試在班裡樹典型帶動其他學生共同進步,如學習標兵和道德模範,充分利用好孩子們爭強好勝和你追我趕的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