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很多人來問大師兄,關於各種文學考研題型的答題技巧。掌握好的答題技巧,能夠幫助考生拿高分,希望以下這篇文章對大家有幫助~
文科的專業課考試一般都會有名詞解釋、簡答題和論述題,我們要充分準備,有些答題技巧和踩分點必須要知道,下面就詳細為大家介紹,希望大家做好準備。
注意:以下答題字數僅做參考,考試時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答案邏輯清晰、表達通順、有理有據即可。(大家不必太糾結於字數,答案豐滿、踩分點準確即可!!!!!)
名詞解釋時有時無,有的話是3~5個名詞需要解釋,最好是按照參考教材中的定義作答,準確最重要,然後擴展相關內容。但是往往這部分題目答得越標準規矩,越容易引起閱卷老師的注意和好感。答題時候注意寫重點要點即可,如對於一個流派,寫完時期、創辦人、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流派的特點、消亡原因等等即可,踩點給分,不會說的適當說模糊點,千萬不要把人物或者時間搞錯,有錯誤的話扣分嚴重。
名詞解釋的考察算是有些規律的。通常來講,一些經典的名著,常考的如《紅樓夢》、《水滸傳》類似的相關考題不會拿來考名詞解釋,而會把一些稍微偏一點的但有在碩士生考察時不好深度出題考察的,比如像明清的詞派,浙西詞派、常州詞派這樣的流派容易被考察,複習的時候需要記憶一些關鍵詞,但無需去深度複習。名詞解釋屬於認知型題目,所考題的對象易於提取出來一個點,比如人物,比如作家,比如作品集,比如文學派別,比如文學期刊,而那些經典作品的深度考察或者比較探究,不會出現在名詞解釋當中。
一般來說,把一個名詞解釋清楚,你需要用到"總分總"結構:開頭第一句話開門見山,對這一名詞給出一句概括性解釋,截止了當地告訴閱卷老師,這是一個"什麼東西";然後對這個名詞展開具體論述,往往是根據教材提供的內容來,可能涉及的方面有時間、背景、內容、特點、性質、原因等,具體情況需具體分析;最後要有概括提升的結尾句,一般涉及該名字的意義、價值、影響等,既算是一個總結,也算是一種拔高。這三部分,完整連貫,缺一不可。
正如前文所述,名詞解釋考查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於論述和分析,無需長篇大論。根據測算,一般一個名詞解釋用時5~6分鐘,篇幅150~200字最為合適。利用上文所提到的總分總結構,一段答下來即可,無需再分段。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合理規劃考場上的精力和時間,另一方面,名詞解釋考查的就是考生的概括能力,以簡潔為上,答得事無巨細、洋洋灑灑、長篇大論,反而違背了設置這一題型的初衷。
同所有的主觀題一樣,名詞解釋也是踩點給分的。一般來說,"總分總"結構的三段論基本能保證答題結構的完整,但在"分"的部分,要答的點比較多,可能會有遺漏,這就需要考生在複習過程中注意整理、全面記憶。此外,話語要簡潔明了,每一句話都說得明確,說在點上,切忌模稜兩可、重複囉嗦。
要想答好名詞解釋,除了掌握考場上技巧外,還需在平時複習過程中注意整理和積累。一般來說,容易出名詞解釋的考點都是比較好判斷的:首先必須得是名詞,動詞或其他詞不會拿來出題;其次都是重點,比如重要的人物、事件、作品、制度、原理、法規等;其次是有話可說的,如果一個詞書上只是提了一提,並沒有展開論述,一般不會考,因為"無話可說"。通過以上三個特徵的判斷,你基本能做到對本學科的名詞解釋心中有數,在平時複習過程中就有意識地積累,按照"總分總"的結構整理並記憶,到了考場上就會輕鬆許多。
答好名詞解釋,既是考場上拿分的關鍵,又是對基礎知識的整理和記憶,是文科類考研專業課必過的一關。希望小夥伴們都能重視起來,把名詞解釋的分穩穩握在手裡,專業課妥妥通關!
簡答題一般是每個10多分,答題注重條理性,兩套試卷合計10個左右,一般考的都是基礎知識,不會很難,只需敘述出自己的理解就好,答案不求奇,但求穩定。答題時候直接切中要害,直奔給分點,多結合作品例子來回答,會增強說服力。答題時候用1)、2)、3)類似要點標註,重點要點一目了然,方便老師給分。簡答題,字數不要寫得太多,能圍繞題眼簡要答出關鍵信息,適當舉例子即可。
簡單題其實只是比名詞解釋題目相對複雜了一點點,在答題的時候兩三段就可以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了,千萬不要像論述題目那樣寫很多。這點要特別強調:文學考研試題其實大多數考生都有很多話說,因此在簡答題上我們總希望能夠考官識得千裡馬,恨不得將肚子裡的所有墨水都給考官展示看,但注意啊,簡答題只是開始答答題的開始,千萬不能動輒大幾百字,要有條理地作答,能夠回答清楚簡答題的內容就可以啦,寫多了後面的時間是不夠用的。一般來說,考研專業課的答題紙都是白紙,自己寫答題序號,基本上每單頁答1題。如果感覺沒有寫完,可以適當在寫下一題的時候與下一題空出幾行的距離,以便於到最後可能的補充。
簡答題是諸多專業課考試常見的一種題型,要想多拿分,考生就必須掌握對不同題型的答題方法策略,有的放矢才能拿高分,下面針對簡答類題型分享6大技巧,大家學習參考。
簡答題一般來說位於試題的第二部分,基本考察對某些重要問題的掌握程度。難度中等偏低。這就要求考生在複習的時候要把課本重要問題梳理清楚,要比較紮實的記憶。一般來說書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達到記憶的效果。當然,記憶也要講究方法。
定義--》框架--》總結
第一,先把簡答題題幹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1-2個名詞進行闡述,類似於"名詞解釋"。很多人省略了這一點,無意中丟失了很多的分數。
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進行回答。回答要點一般3-5點。
第三,進行簡單的總結。
當遇到自己沒有見過,或者複習時遺漏的死角。這個時候不要驚慌。只要你平時認真複習了,基本你不會的,別人也基本如此。首先要有這個自信。其次,無限的向課本靠攏,將相關的你能夠想到的內容,有條理的全部列出來,把困難拋給改卷老師。
第一,在回答簡答題的時候,一定要有頭有尾,換言之,必須要進行核心名詞含義的闡釋。
第二,在回答的時候字數一般在500-800為佳,時間為15-20分鐘。(再強調一次,不要過於糾結字數,答案豐滿、踩分點準確即可!)
通常有3道論述題,分值很高,考的是綜合能力,要將其完全作為一個小論文來寫。注意結構(跟簡答類似),要有開頭、要點、結尾。基本上每個題考的都是一位作家的總體創作或是對一個命題、一個體裁的認識。有些題目可能有多門課程和參考書的綜合和交叉,在外國文學中比較常見。這部分題目需要考生在理解書本的基礎上運用自己的理解和知識做適當的延伸。
答題技巧是論述題一定要有論點、論據和論證,論點不需要自己發揮,基本就是書上的要點;論據要用自己的材料;論證的過程就是體現個人思維和邏輯的地方,也是老師比較看重的。論證中如果能用原文的話語、學術權威的觀點和一些有美感的句子會得高分。論述題分值最大,每一個題目都是25分或者30分,是拿分的重點。
回答論述題,需要有問題意識,從自己掌握的水平去佐證或者反駁一個觀點,最重要的是用事實說話,所以基礎知識、論證過程、論證的論據都十分重要,並要將三者平衡好。論述題與簡答題最重要的區別就是:簡答題直接,重基礎,直接答題即可;論述題重觀點和材料,有問題意識,需要用論證論據去證明這個觀點的對錯,答題時候,對於有的題目不求絕對正確,但求自圓其說,但對於大多數考生來說,更可取的是走穩妥路線,儘量採取主流觀點。答題要點分明,論證有力,論據適當,有說服力,自圓其說,一般字數比較多。
論述題雖難,但答題得分思路也有跡可循。下面是幾點得分策略,考生們進行參考。
論述題在考研專業課中屬於中等偏上難度的題目,考察對學科整體的把握和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進而運用理論知識來解決現實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洞悉論述題的本質,其實回答起來還是非常簡單的。
論述題,從本質上看,是考察隊多個知識點的綜合運用能力。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課本的整體框架和參考書的作者的寫書的內部邏輯非常熟悉。特別是對於跨專業的考生來說,要做到這一點,難度非常大。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
1.論述題中重要的核心概念,要闡釋清楚;論述題中重要的理論要點要羅列到位。這些是可以在書本上直接找到的,是得分點,也是進一步分析的理論基點。
2.要分析目前所存在問題出現的原因。這個部分,基本可以通過對課本中所涉及的問題進行總結而成。
3.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議。
萬一遇到自己沒有碰到的問題,特別是沒有關注到的熱點問題怎麼辦呢?其實,論述題雖然是考察考生運用知識點分析問題的能力,其核心還是在於課本知識,在於理論。因此在回答的時候一定要緊扣理論不放鬆。
1.回答的視角要廣,不要拘泥於一兩個點。
2.在回答論述題的時候一定要有條理性,但是條數不宜過多,在5-8條為主。字數在800~1500左右。用時為25-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