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能喝茶嗎?能喝牛奶嗎?什麼時候可以喝……吃藥時總有一些困惑,今日,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藥劑科中藥師鄭智敏特意給大家科普一下,我們平時喝的飲料,什麼時候不能與藥物同服。
蜂蜜水VS對乙醯氨基酚
秋冬不少家庭都備用蜂蜜水,滋陰潤燥。有時候因為吃藥太苦,服藥後還特別吃一口蜂蜜。鄭智敏藥師指出,如果感冒發燒了,服用含對乙醯氨基酚的藥物(如泰諾、快克、感立克等)期間飲用蜂蜜水,蜂蜜影響機體對對乙醯氨基酚的吸收速率,從而導致藥效降低, 減弱其退燒作用。
蜂蜜水不可與對乙醯氨基酚同服
牛奶VS止瀉藥,鋅鋁製劑,抗菌藥,強心劑
平時吃藥的時候,最好也不要吃牛奶,鄭智敏藥師指出,牛奶不僅會降低止瀉藥的藥效,所含的乳糖還會加重腹瀉。
其次,鋅製劑(如葡萄糖酸鋅、天冬氨酸鋅)中的鋅離子很容易與牛奶中的蛋白質結合形成不容易被人體吸收的絡合物,從而降低藥效。
第三,牛奶中富含的金屬離子可與四環素類、喹諾酮類等抗生素結合形成不溶性螯合物,使藥效降低。牛奶中所含的鈣能增強洋地黃、地高辛等強心劑的毒性,繼而產生蓄積性中毒。
西柚果汁VS降壓藥、降脂藥
(1)葡萄柚(即西柚)+降壓藥(如鈣離子拮抗劑:硝苯地平、維拉帕米等)
由於西柚能使降壓藥的血藥濃度增高,所以服用降壓藥期間吃西柚或喝含西柚的果汁,可能使血壓驟降,輕則引起頭暈、心慌、乏力,嚴重時還會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或腦卒中。
(2)葡萄柚(即西柚)+他汀類降血脂(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
在服這類藥期間同時吃大量西柚或喝西柚汁,會使藥物在體內蓄積,增大肝損傷、橫紋肌溶解等不良反應的風險,甚至引起急性腎衰竭。
熱水VS多酶片
多酶片或益生菌類藥物最好用37℃左右的溫水送服。
多酶片中活性蛋白質遇到熱水後即凝固變性,失去應有的助消化作用,益生菌遇熱水也會失去活性,無法達到助消化的功效。
茶VS生物鹼製劑,含重金屬成分藥物,中藥及其製劑,鎮靜催眠藥
茶水與沙星類抗菌藥出現不良反應
首先,茶中含有鞣酸會與生物鹼製劑(如黃連素、鹽酸麻黃素、阿託品等)、重金屬成分藥物(如硫酸亞鐵、枸櫞酸鐵銨)生成沉澱,難於被身體吸收,使藥效減弱或消失。大多中藥及其製劑都含生物鹼,不宜與茶同服。
其次,茶和咖啡中的咖啡因等,具有興奮中樞、強心和利尿作用,會影響鎮靜催眠藥(如巴比妥類藥物)作用。
第三,含咖啡因飲品會加重氟喹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出現頭痛、頭暈、失眠等症狀。
酒VS大多數藥物
酒精作用於人體會擴張血管,興奮中樞而後又抑制中樞,誘導並使肝藥酶活性增強,加快藥物代謝速度,降低藥效,增加不良反應。
酒水與大多數藥物不能同服
鄭智敏藥師指出,酒主要成分是乙醇,在體內氧化代謝產生乙醛,乙醛通過肝細胞內的酶作用才能進一步代謝,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頭孢類抗生素,甲硝唑、替硝唑等藥物抑制了代謝酶的活性,使乙醛不能正常代謝而在體內蓄積,引起中毒,出現面部潮紅、頭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者可引起過敏性休克,這就是「雙硫侖反應」。
最後,藥師強調,以上只是舉例了比較常喝到的飲品,還有許多飲料不宜在服藥期間喝,建議服藥用溫水送服,服藥前後1-2小時內不要喝其它飲品,避免影響藥效,或發生不良反應。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黃月星
(責編:陳映平)
歡迎轉載,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