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時代,最備受關注的就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成績的進步還是退步,老師和家長都時刻關注著。家長為了能夠提高孩子的教育,不惜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補習班。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成為一個優異的學霸,考入自己理想的學校。
但理想歸理想,現實歸現實。不是所有的學生成績都能如家長所願,我們從小學到大學,成績有起伏是經常出現的現象。有些學生在小學初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是一到高中,成績就斷崖式下滑。儘管後期很努力,在高考也很難達到中考的高度。並且這樣的學生並不在少數。通過相關的觀察研究,以下這幾種學生到了高中最容易出現成績退步的情況。
1、通過大量刷題和機械性訓練在中考獲得優異成績的同學
小學初中的學習與高中的學習相比,難度較小。同學們單單只是通過機械化的做題訓練,也能夠獲得比較不錯的成績。但是到了高中,課程難度加大,試題考核靈活。如果我們還是沿用以前的學習方法萬萬是行不通的。不僅學得很累,學習成績也不理想。
學習過程中我們最應該培養的就是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一旦思考能力培養之後,我們在學習當中才能舉一反三。如果我們只是機械地刷題,從不去思考一道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那麼下一次就算是遇到類似的試題,我們還是不會。
2、自制能力較差的同學
有些同學很少主動學習,他們的學習完全是被動式學習。有老師和家長的監督,就會好好學習。一旦到假期或者周末,回到家就開始放飛自我。這類同學之所以在初中還能取得好成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足夠聰明,找到了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至於讓自己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就能取得好成績。但到了高中,學習難度加大,學生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你不努力,自然會有足夠努力的同學趕超在你的前面。都說假期才是彎道超車的好時機,這話一點也沒錯。有些同學不僅平時很認真刻苦,就連假期也同樣如此,保持在校期間的學習頻率與學習效率。那麼這樣的同學學習成績一直都很穩定。因為他們有很強的自制能力,在讀書期間能做一名優秀的學生。未來進入社會後也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
3、不知道如何舒緩學習壓力的同學
到了高中,我們的學習成績是直接與我們考什麼類型的大學有關聯。尤其是高三最後一年,每天都是各種試卷堆著做,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說沒有壓力,那真的是不可能的。有些同學懂得如何及時緩解壓力,把壓力化為動力。而有些同學呢?很容易被壓力壓倒,一旦自己的成績有所下降或者有所波動,自己就會很焦慮。嚴重時還會整夜整夜的失眠,睡不著覺。越是睡不著,越難集中精力到學習上。所以到最後成績不升反降。
針對以上這幾種情況,作為老師和家長,我們需要從2個方面努力,把孩子培養得更優秀。
第一: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想要孩子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優異,那麼最應該做的就是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真正愛上學習。真正的學霸,是喜歡學習的。他們學習一定是主動的,不需要老師和家長提醒或者監督。並不是每一位學生天生就愛學習,孩子的學習興趣也需要家長去培養。首先從家庭氛圍要下功夫,要想孩子變得愛學習。家庭氛圍必須是一個愛學習愛工作的氛圍,家長們也要放下手機,愛上看書。
另外,當孩子完成一個學習目標時,家長要適當的進行獎勵,讓孩子得到表揚,。這能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性。
第二:適當鼓勵孩子
成績有起伏,排名有前後,在學生時代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一旦孩子考差了,有些家長就會忍不住對孩子大發雷霆。但其實真的沒必要,孩子成績考砸了,他比任何人都要難過傷心。沒有一個學生不願意自己考高分,即使是學渣也不例外。所以當孩子有困難,家長適當的鼓勵很有必要。這樣也能給予孩子更多的信心。
學習不僅僅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家長也有責任和義務。如果家長都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或者老師的責任,自己只當一個「甩手掌柜」,那麼勢必會受到相應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