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王漫妮「絢麗突圍」給騙了!這才是工作九年後出國留學的真相

2020-08-29 留學新父母

01

跳出長達9年的舒適圈

「你暫時不要把留學的事告訴學生,我怕他們情緒受影響」,這是我向校領導坦白自己想要留學之後收到的答覆。

在做出留學的決定之前,我在一所高級中學當了九年的生物老師。九年老師工作經歷裡,作為班主任的我,帶過三屆畢業班,又當過備課組組長。

一個做著安穩前途的工作,還擁有9年工作經歷的人,怎麼想都不太可能去留學。

而且做出決定的時候,我已經三十歲了。可能在很多人眼裡,這個年齡段的人應該尋求的是一個安穩的生活和工作,哪還有什麼資本去折騰留學?

工作九年之後所身處的舒適圈,其實很難讓一個人有決心跳出來,去挑戰一些看似不可能的未知。

但這個舒適圈對我而言,恰恰是一個選擇跳出來的理由。

雖然帶的每一屆學生,我都在教相同的知識點。但是在教授知識的這個過程中,其實我也在不斷提升自己。

這是因為每一屆學生的情況都不一樣,他們接受知識的能力不大相同,每年遇到的考題也在不斷變化。

作為一個老師,我必須得跟上「時代的變化」。不斷接受學習新事物才能給學生帶來最好、最新的知識。

所以就是這樣的一個工作環境,也在潛移默化之中萌發了我對於接受學習新事物的渴望,想要去迎接一些新的挑戰。

但同時也是在中學當老師的這份穩定工作環境下,你要尋求一個自我突破真的非常困難。當時,我就是想提升自己,看看自己還有什麼可能。


02

三十歲出國,不僅絢麗,還充滿著挑戰和壓力

相比於那些剛畢業的應屆生,工作之後選擇申請確實充滿著挑戰。

首先是來自周圍社會輿論的壓力

按照我們傳統家庭文化來講,31歲這個年齡段是一個尋求安穩的時候,不再適合去探索一種新的生活或者可能了。

所以當時,我周圍的親戚、朋友甚至同事都不太能理解這回事。他們想不通我為什麼要放棄老師這樣一個擁有安穩前途的工作,然後去做一件看似根本沒辦法完成的事情。

除了全心全意支持我的父母,其他99%的人都在反對。所以,我得頂著這種社會輿論帶給自己心理壓力,硬著頭皮去申請。

其次還有語言壓力帶來的焦慮

因為我在中學教了九年的生物,所以這九年以來幾乎沒怎麼碰過英語,可能最多也就是在出國旅遊的時候學上一兩句。

這時突然要出國了,我得把丟了九年的英語重新撿回來,其難度和壓力也是可想而知。

而且我當老師的時候,對學生會有期望值。自然而然久了這種期望值也會轉移到自己的身上,所以很害怕自己失敗。

準備語言考試的那段時間真的特別特別焦慮,所以每天我會給自己設置很多學習任務,但很多時候都還是有一種有心無力的感覺,因為我的精力、時間甚至所有都奉獻在老師的這份工作上了。

我當時跟校領導坦白出國留學的決定之後,他要求我不要跟學生說這回事,在工作的時候也不能碰任何跟英語相關的東西。

因為那個時候剛好在文理分班的關鍵時期,校領導不希望我的學生也因此受到情緒上的太大波動。所以我得把生活和工作分開,當時只有晚上回到家之後,才有機會看看跟英語相關的東西。

從時間、工作壓力還有對自己的期望值來說,你可以看到工作之後去留學所迎接的挑戰和應屆生是完全不一樣的。我要放棄已經定好的人生規劃,去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學習和生活,和那邊的人打交道。

所以不要被電視劇裡的絢麗所迷惑。三十歲留學,還是一場充滿著壓力和挑戰的突圍。

03

這個年齡段的我還可以比別人做的更好

當時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要通過留學來提升自己,去發掘自己的潛能。我給自己定的規劃是讀完碩士一年,回來以後繼續工作。

但是出國讀完碩士以後,我卻選擇了留在英國繼續讀博。

因為在讀碩士的時候,我沒有打工,也沒有做其它的任何事情,就是全心全意的學習。當時花了很多時間去看書、整理筆記。

在這個過程中激發了一個念頭:這個年齡段的我居然還可以學習,而且還能在我們班排第一,甚至還可以比本地學生做的更好。

就是這樣的一種成就感一直伴隨到我畢業。

在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研究點,想要深入地去了解研究,所以最後放棄了回國工作的計劃。

其實跳出舒適圈之後最大的收穫,不僅僅是學習了一種新的思維模式這麼簡單。我們每個人也都可以看看自己未來還有什麼樣的可能,去不斷地挑戰自己。

現在回首當初,我非常慶幸自己當年做出的這個決定。

04

年齡和留學真的有關係嗎?

這取決於不同的人,如何去看待留學這件事情。

對我來說,出國和年齡沒有關係。其實任何一個年齡段的人都可以做這件事,而且在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人都可以從留學中得到的不一樣的收穫。

但是話說回來,應屆生和已經進入職場工作的人,準備起申請這回事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就是在心態上。可能應屆生在做一些決定的時候,可以更大膽地去做新的嘗試,因為對TA來說一切都是新的。不怕失敗,就算是失敗了還可以站起來。

但是對於工作很多年的人來說,可能就得更慎重一些,畢竟你得放棄自己穩定的工作,去做一件結果未知的事情。

既然選擇了未知,就得做好面臨各種壓力和挑戰的準備。如何證明自己是可以做到,那麼就得做一個非常好的規劃。

就算是找了留學中介,很多事情你也得做到親力親為,需要你自己對想去的國家、學校和專業有足夠的了解。

比如說這個國家的文化有什麼樣的特點、學校有什麼的優勢、哪些專業比較好。這個過程就像做科研一樣,我們得去閱讀很多相關的資料和文獻做足前期的準備。

除了規劃,當然得保持時間不斷學習。你得在工作之外的時間學習,因為你不像應屆生一樣,有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準備申請的這回事中。

所以對於那些工作之後想要留學的同學來說,年齡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你是否想要通過留學來收穫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無論是先工作還是先留學,如果你確定了目標和決心,有著長足的規劃和準備,知道自己未來想要什麼,那麼年齡就不會成為人生道路上的阻力。

相關焦點

  • 30歲的王漫妮去了愛丁堡留學,英國留學真的是絢麗的突圍嗎?
    而王漫妮的扮演者江疏影也說:(出國留學)這是一場絢麗的突圍。選擇出國留學是面臨新的開始,並不是誰都擁有王漫妮「而已」的勇氣和說走就走的決心,這場「絢麗的突圍」為什麼選在了英國而且去英國留學「絢麗的突圍」的機會又在哪兒?01疫情之下,英國留學人數不降反升一組數據也許能說明問題。疫情之下,全球留學生都受到影響,許多大學都很難保證生源,而英國卻是一個例外。
  • 《三十而已》:30歲留學,是絢麗的突圍還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近日,《三十而已》終於迎來大結局,其中主角之一王曼妮,在上海打拼八年後,既不甘心在老家過安逸的生活,也不願意走捷徑得到自己中意的工作,最終選擇了出國念書。這一結局也引起巨大的爭議:很多人認為,三十歲似乎是一個尷尬的年紀。
  • 30歲一定不要出國留學,王漫妮出國留學,江疏影點讚,逆襲還是作
    劇中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在大城市辛苦打拼,但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一份執著,對感情不將就,勇敢的去追求夢想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最後,王漫妮放棄了做店長的機會選擇了出國留學。這一選擇也引起了一定的爭議。30歲出國留學回來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嗎?王漫妮太傻了,出國留學不如抓住眼前能抓住的機會。
  • 30歲的王漫妮去留學?別被《三十而已》騙了,10w塊幹點啥不好
    三十歲,顧佳被出軌,選擇離婚帶著孩子和父親打理茶廠;鍾曉芹苦盡甘來,最終復婚回歸了家庭;出國留學……雖然劇是完結了,但這結局卻留給人太多的不滿,尤其是王漫妮的選擇。三十歲,這個時候去留學真的好嗎?三十歲你會選擇去留學嗎?《三十而已》大結局了,的結局卻讓很多觀眾覺得不解。
  • 《三十而已》王漫妮10萬元開啟的留學路,免學費的德國能實現?
    熱播劇《三十而已》迎來了大結局,  王漫妮攢下十萬塊,  決定出國留學,投資自己。  三十歲辭掉穩定工作,  出國留學需要多大勇氣才行呢?留學,一場絢麗地突圍  江疏影在微博上寫過她對人物的看法:  30歲去留學,是一場絢麗的突圍。「上海」代表的生活,也許並不是漫妮的終點,人何必非要被一座城困住。她的選擇或許看起來不切實際,實則很真實。願每一個我們,都有而已的勇氣。
  • 王漫妮為什麼要去留學
    我不認為30歲的單身大齡美女王漫妮是吃了「錢和愛情,兩樣都想要」的虧,她明明是吃了「見識短淺」的虧 ~這一點,把她和空降的副店黛西一對比就很明顯了。M店店長因病辭職,漫妮臨時代理副店職責,升職夢似乎近在眼前,結果突然空降了一個黛西,頻給下馬威不說,竟然還對妮妮子的戀愛生活鐵口直斷:每一句都過於犀利、不好聽、沒禮貌...但句句都在王漫妮身上成了真。王漫妮看不透的男人好未來,在黛西那兒一眼見底。這就是「見識」的作用。
  • 《三十而已》留學的江疏影:30歲去留學,是一場絢麗的突圍
    昨天,江疏影在微博上談王漫妮留學:,是一場絢麗的突圍。回想起來,出國這個決定對我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覺得眼界開闊了很多,也正真學了很多專業上的東西。人生很長,不要覺得29就很大了。如果你一直努力進步,到了40也算是在成長期。如果你安於現狀停滯不前,即使是25歲也和老人沒有什麼區別了。@TSE07年,我28歲,在魔都工作5年,攢夠了可以留學餓不死自己的小錢,去歐洲讀書了。
  • 「王漫妮都30歲了還要出國留學,腦子有病吧」
    十即使你從未看過《三十而已》這是一部非常熱門的電視連續劇,你一定聽說過王漫妮,顧佳,鍾曉芹的名字。那些下班後出國的人進展如何關於王漫妮的爭論從她是不是女孩到她是否30歲還在國外留學都有爭議。似乎自從王漫妮接受了梁振賢的房卡後,她的所有選擇都不值得模仿。
  • 《三十而已》大結局:出國留學,或許是對王漫妮最好的結局
    最近熱播劇《三十而已》大結局,顧佳離婚,鍾曉芹復婚,王漫妮出國留學。Excuse me?留學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嗎?不需要申請學校,不需要考雅思託福,不需要考試嗎?學費又從哪裡來呢?10萬元就夠留學了?不過u1s1,拋開留學的可行與否不談,單就劇情而言,對王漫妮來說,出國留學似乎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 人生如王漫妮:30後再出國留學,是犯傻還是突圍?
    大圓臉的哆啦A夢:33了,娃2歲,offer收到幾份,準備辭掉央企工作,帶著娃出去留學。老公很支持!其他家人暫還沒通知他們,如果告訴他們,應該也支持,畢竟從娃2個月到1歲,我一個人帶,還背著出國玩兩趟、考了駕照、報了遊泳班、變著花樣做輔食。生完娃以後,我覺得人生有無限可能。
  • 王漫妮30歲去留學太愚蠢?紀錄片《剩女》卻說,剩女出國沒有錯
    ,痛定思痛之後,她決定出國留學。30歲的王漫妮出國留學,很快就迎來了網友們的嘲諷:「10萬塊錢根本不夠出國」,「30歲才出國,回來還是找不到工作」,「留學手續辦了嗎?雅思和託福,王漫妮根本考不過」,「王漫妮出國就是想釣金龜婿」,「30歲出國太愚蠢了」……
  • 雜談:王漫妮出國留學後,在愛丁堡可能遇到的3種男人
    在《三十而已》結尾的時候,30歲的王漫妮選擇去愛丁堡大學進修。不討論這個結局是否合理,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下,王漫妮,作為30歲的單身女性出國留學後,可能會遇到的3種男人,並簡單分析下她會怎麼選擇。當然這不包括去歐洲大陸旅遊、購物之類的花費。這種情況下,王漫妮遇到的學校裡的小弟弟們,普遍家庭家庭都比較好;而且愛丁堡大學的學生綜合素質也比較高(不是花錢就能讀的野雞大學)。王漫妮作為一個形象外貌出眾,又知冷知熱的大姐姐,必定也很受小弟弟們的喜歡。但我覺得王漫妮可能不會選擇小弟弟,因為漫妮要的是一個「能引領她」的男人,而不是男孩。
  • 誰給你工作後再留學的勇氣?談談三十而已王漫妮的留學路
    《三十而已》這部大熱劇相信你沒聽過也有耳聞,劇中王漫妮在結局中透露自己要辭職出國留學。「愛丁堡的某個設計學院」、「積蓄十萬出國留學」、「半工讀賺生活費」、」語言班「、「兩年的時尚買手項目」,這些熱詞迅速傳遍留學圈。王漫妮的兩年項目,要麼是常見的碩士項目,要麼是MBA項目。對此,申海外碩士項目的留學學子紛紛表示王漫妮的選擇太兒戲!
  • 王漫妮出國留學。和她相關的個稅的扣除你知道嗎?
    在網上流傳出來的大結局截圖中,王漫妮不甘心在老家過安逸的生活,也不願意在上海走捷徑靠別人找到自己中意的工作,最終選擇出國念書,完善自己。無論是選擇出國留學還是在國內念書,都要面臨一筆不小的費用,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省點開銷呢?答案是肯定的:退學(手動狗頭保命)。喂喂喂!別打小編!開個玩笑嘛,不要當真啦!
  • 「三十而已」王漫妮留學英國,戲內外留學給人生哪些新可能?
    最近這部劇終於迎來了大結局:王漫妮最終選擇出國留學,進修愛丁堡大學的買手與行銷學課程;顧佳手撕小三,與許幻山商定離婚;鍾曉芹與陳嶼復婚,更加包容珍惜對方……王漫妮在上海打拼八年,懷揣都市夢想,想要追求高品質生活。在《三十而已》的結局中,王曼妮不甘心在老家過安逸的生活,也不願意在上海走捷徑靠別人得到自己中意的工作,最終選擇了出國念書,提升眼界。
  • 「三十而已」中王漫妮出國留學選擇金融掐尖基金經理?
    電視劇「三十而已」結局王漫妮選擇了出國留學,各位覺得她做選擇什麼專業最好。首先三十歲出國留學,學費是一大筆開支。王漫妮出生在小鎮普通家庭,在上海存錢不到10W。我覺得她選擇出國留學肯定會選擇投入產出比高的專業.那我現在來介紹一下她大概會選什麼專業,花多少錢?
  • 《三十而已》王漫妮選擇出國留學,30歲以後的留學還有意義嗎?
    從開播到大結局結束後,關於劇情的討論輪番上熱搜。劇中三位30歲女主們的生活讓觀眾直呼看到現實的影子,她們的結局自然也備受關注。最後顧佳終於離婚,決定在事業裡大展身手,鍾曉芹與丈夫冰釋前嫌,生活幸福,而王漫妮的選擇是放棄一切,去英國留學。
  • 《三十而已》大結局:顧佳鍾曉芹30而立,王漫妮留學後像於伯?
    大結局裡,陳嶼和鍾曉芹復婚,她成為知名作家並懷孕;林有有被趕走,煙花廠爆炸,許幻山入獄,顧佳賣房幫他,兩人離婚後,她在茶廠創業成功;王漫妮不做銷售,拒絕梁正賢再次追求,選擇出國留學。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都有像王漫妮的姑娘,她們依然單身,她們喜歡比較,為了實現自己的心願,可能會做出「驚人之舉」。
  • 三十而已王漫妮離開家鄉重回上海 最終選擇出國
    三十而已王漫妮家鄉原本在家鄉過得很安逸的王漫妮,毅然選擇了離開熟悉而陌生的故鄉,踏上了回上海之路,當然也離開了家裡介紹的男朋友,當地鎮上一位主任,這是一位不錯的青年,但卻非王漫妮所喜歡的類型,他們兩個根本是兩種不同的人,一個追求理想,而一個卻甘於安逸的生活。
  • 「王漫妮都30歲了還要出國留學,腦子有病吧 」
    知道君來算筆帳:假設王漫妮只讀碩士,時長1年,學費2萬英鎊,住宿每月500英鎊*12=6000英鎊,光這倆就20萬人民幣了,更不用說前期準備、機票、日常開銷、交通等等,沒個30萬是基本不用想的。但是!知道君想說,王漫妮的勇氣是讓人折服的,我們不能因為種種現實條件扼殺想要變好變強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