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僅13人,北理工黃強教授榮獲IFToMM「卓越成就獎」

2020-12-15 中國教育在線

北理工黃強教授榮獲國際機構學和機器科學聯合會(IFToMM)「卓越成就獎」

IFToMM主席Marco Ceccarelli教授(前排左一)為黃強教授(前排左二)頒獎

  近期,國際機構學和機器科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Mechanism and Machine Science, 簡寫IFToMM)第十五屆世界總會(15th IFToMM World Congress)在波蘭歷史名城克拉科夫召開。本屆大會上,北京理工大學黃強教授被授予IFToMM「卓越成就獎」(Award of Merit)。頒獎詞指出黃強教授「在仿人機器人和空間機器人的機構設計、運動規劃、平衡控制和系統集成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在機器人領域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大力推動了機器人科技發展」。

  IFToMM於1965年成立于波蘭,至今有50餘年歷史。IFToMM「卓越成就獎」頒發給為推動機構與機械科學領域的知識狀態做出了卓越貢獻的科學家。本次黃強教授是該獎唯一獲得者,目前全世界僅有13位傑出科學家獲此殊榮。

  IFToMM是機構學和機器科學領域重要的國際學術組織,現有50個國家或地區會員,遍及全球科技領先國家,下設計算運動學、齒輪傳動、機器人學、人機系統、連杆與凸輪、機電一體化、微型機械、非線性振動、可靠性、運輸機械、多體動力學和摩擦學等13個技術委員會。

黃強教授課題組部分成員合影

  不忘初心

  黃強1991年赴世界仿人機器人研究水平領先的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師從被譽為「世界仿人機器人之父」的著名學者加藤一郎教授,正式踏上對仿人機器人前沿領域的鑽研之路。之後在日本通商產業省工業技術院、東京大學從事仿人機器人研究工作。2001年引進回國,從起初的「一桿槍」、「零條件」幹到如今以黃強教授核心、中青年副教授為骨幹、研究生為科研創新主力、工程師為技術保障的40餘人學術梯隊,並擁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精尖創新中心、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國防科技創新團隊等高水平平臺支撐。

  勇於創新


「匯童」5代機器人

  國際上仿人機器人研究者一直圍繞穩定行走、跑、跳等單一模態運動開展研究,儘可能增強其穩定性,防止其摔倒,因為一旦摔倒,機器人將無法運行,損失大。仿人機器人「剛柔兼備」的行走、爬行、翻滾、摔倒保護等多模態運動是一個公認難題。行走、跑、跳等運動需要剛勁有力,爬行、翻滾、摔倒保護等需要柔性。仿人機器人自由度多、參數多、運動模態多、強非線性,引入柔性後參數更多,機器人結構和控制難上加難。黃強教授十幾年保持做不一樣的仿人機器人研究的初心,另闢蹊徑,借鑑人類具有「摸爬滾打」的複雜環境多模態運動適應能力,研究仿人機器人的「摔滾走爬」多模態運動,機器人除了具有穩定的行走功能外,還具備意外情況下摔倒不損壞,遇到障礙了走不過去爬過去、滾過去的功能,使機器人能夠頑強到達目的地執行任務。

  不斷探索

  未來黃強教授及其團隊還將繼續研究增強仿人機器人的運動動態性能,並且增加更多的運動模態,如攀爬、跳躍等,使機器人能夠適應環境複雜的大千世界。

  個人簡歷


  黃強,北京理工大學教授,1965年7月出生,IEEE Fellow,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組部「萬人計劃」首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北京理工大學智慧機器人研究所所長,北京智慧機器人與系統高精尖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仿生機器人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111計劃「特種機動平臺設計製造科學與技術學科創新引智基地」負責人,北京市政協常委。

  任Advanced Robotics、Intl. J. Social Robotics、Neuroscience and Biomedical Eng.、Unmanned System等國際期刊編委(Associate Editor),聯合創立了IEEE TC on Cyborg and Bionic Systems(CBS)、IEEE-CBS國際會議。作為大會主席,近年來舉辦了IEEE-Humanoids 2018、IEEE-ROBIO 2017(機器人與仿生學)、IEEE-CBS 2017、ICME 2017(複合醫學工程)等多個國際著名會議,任2006 IEEE-IROS(智慧機器人與系統)組織委員會主席,在IEEE/ASME-AIM(先進智能機械電子)、IEEE-ICMA(機械電子與自動化)、IEEE-ROBIO、IEEE-ICIA(信息與自動化)等國際學術會議中擔任程序委員會聯合主席、獎勵委員會主席等職務30餘次。

  長期從事仿生機器人、機器人微納操作、智能假肢等研究與開發工作,研製了6代 「匯童」仿人機器人,發表SCI論文100餘篇,獲授權發明專利70餘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獲國際學術獎勵10餘次。

相關焦點

  • 重慶大學教授榮獲IEEE Caixin Sun and Stan Gryzbowski終身成就獎
    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蔣興良榮獲IEEE Caixin Sun and Stan Gryzbowski終身成就獎,表彰其35年堅守科研一線,在科學觀測研究基地創建、極端環境電氣絕緣、覆冰形成機理與致災機制和災害防禦方法等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
  • 邱兆祥教授榮獲中國金融學科終身成就獎
    由北京市鴻儒金融教育基金會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共同主辦的2019年度「中國金融學科終身成就獎」獲獎人邱兆祥教授的頒獎典禮日前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舉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蔣慶哲對邱兆祥教授榮獲「中國金融學科終身成就獎」表示祝賀,蔣慶哲指出,邱兆祥教授取得巨大成就,是其個人畢生的努力,也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中取得成效的一個重要縮影,希望學校師生學習邱老師的奉獻精神,湧現出更多像邱兆祥教授這樣為中國經濟金融事業付出畢生心血的教師。相信在邱兆祥教授事跡的影響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金融學科建設和發展將邁上新臺階。
  • 寶貝格子榮獲2020中國新經濟卓越成就獎,用科技探索新零售市場
    寶貝格子榮獲2020中國新經濟卓越成就獎,用科技探索新零售市場 2020-12-07 10:43:51 來源: 北方網
  • 我校國際學院宿久高教授榮獲「中國日語教育終身成就獎」
    近日,我校國際學院應用日語系資深教授宿久高榮獲「中國日語教育終身成就獎」。該獎項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日語分委員會和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共同頒發,用以表彰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日語教學和日本學研究方面作出卓越貢獻的教師,是中國日語教育界的最高獎項。
  • 多益網絡發力「新文創」獲2019年全球卓越成就獎雙獎項
    10月31日,「2019全球卓越成就獎」在廣州舉行。多益網絡以遊戲為紐帶,發力「新文創」,豐富了產品表現力,以優異的表現獲評「2019年度最具品牌影響力企業「和「2019年度最佳數字文娛產品」兩大獎項。
  • 「2019健康衛士」系列獎項頒布 附屬華山醫院胡仁明榮獲終身成就獎...
    其中,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2人獲得榮譽。據介紹,「2019健康衛士」評選活動是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為配合推進「健康中國」行動的全面落實,由CHTV舉辦的首屆活動,共設立終身成就獎、致敬人物獎、卓越成就獎、創新團隊獎四項榮譽稱號。
  • 米樂教育榮獲2020中國新經濟卓越成就獎最佳在線教育平臺
    由艾媒諮詢主辦的「2020亞太新經濟大會」,於11月20日揭曉2020中國新經濟卓越成就獎名單,米樂教育榮獲2020年度最佳在線教育產品/平臺獎項。  米樂教育是米絡星集團旗下的K12青少年的教育培訓平臺,面向全球用戶和教育機構提供內容多元、互動豐富的優質在線教育服務,旗下擁有米樂英語、米樂星球課、米樂課堂、米樂編程等產品,致力於實現全球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 陳共教授榮獲首屆中國財政理論研究終身成就獎
    近日,中國財政學會2017年年會暨第21次全國財政理論研討會、中國財政理論研究終身成就獎頒獎儀式在京舉行,著名經濟學家、我校榮譽一級教授陳共榮獲首屆中國財政理論研究終身成就獎,中國財政學會會長、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財政部部長助理戴柏華主持會議。
  • 管理與科學大學再次榮獲多項ACEEU亞太Triple E 創業與參與卓越獎
    為強化高等教育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ACEEU開展了每年度的「亞太區Triple E 創業與參與卓越獎」,共設立「年度創業大學獎」、「年度綠色大學獎」、「年度創新挑戰獎」、「創業終身成就獎」等12個獎項,共有來自全球12個國家約四百多個單位參與評選。
  • 吳常信院士榮獲我校首屆「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
    ——我校首屆「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吳常信院士之頒獎詞「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是在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新時代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背景下設立的該獎項原則上每四年評選一屆,每屆評選1人,獲獎者由學校頒發證書、獎盃和100萬元獎金。9月9日上午,我校教師節表彰大會暨「使命在肩 奮鬥有我」立德樹人論壇在東校區舉行。校領導、獲獎教師代表、新入職教師代表、各職能單位各學院負責人、師生代表等400餘人共同見證這一榮耀時刻。黨委書記姜沛民、校長孫其信向吳常信院士隆重頒發 「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證書和獎盃,並向其深躬致敬。
  • 李衍達院士、孫之榮教授榮獲中國生物信息學終身成就獎
    清華新聞網10月6日電 9月27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九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開幕式上,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李衍達院士、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之榮榮獲中國生物信息學學會(籌)頒發的首批中國生物信息學終身成就獎。
  •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獲「建國70年70人科技創新成就獎」
    報料有獎 南都深圳報料電話:0755-82121212 南都訊 記者朱倩8月4日,全球華人影響力盛典組委會宣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黃鎧當選2019第五屆全球華人影響力盛典建國
  • 華裔女教授馬科悅獲美國陸軍頒發「2009年成就獎」
  • 天津漢字學者馬魏華先生榮獲第十屆華人榜(華獎)人文成就獎
    「華人榜·人文成就獎」。   第十屆華獎揭曉的人物共十位,他們分別獲得的獎項如下:袁隆平院士「華人榜·終身成就獎」;曹義海院士「華人榜·科學成就獎」;段茂利教授「華人榜·科學成就獎」;唐國強先生「華人榜·終身成就獎」;賈平凹先生「華人榜·人文成就獎」;朱仁民教授「華人榜·人文成就獎」;吳謙先生「華人榜·人文獎」;馬魏華先生「華人榜·人文成就獎」;曹侃先生「華人榜·企業家精神獎」;劉期培先生「華人榜·非遺傳承獎」。
  • 蔡自興校友榮獲第四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獎成就獎
    2014年第四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日前揭曉,西安交大校友、中南大學教授蔡自興榮獲2014年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成就獎。全國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的21項科研成果被授予2014年第四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包括成就獎1名,創新獎7名,進步獎13名。
  •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梁愛斌教授榮獲「聖安東尼...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梁愛斌教授榮獲「聖安東尼-EBMT青年領袖獎」 2020-12-16 1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益唐獲「晨興數學卓越成就獎」—新聞—科學網
    圖說:第六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昨天在圓山大飯店舉行,華人數學家張益唐獲頒晨興數學卓越成就獎。以論文「孿生素數猜想」解開百年數學之謎的華人數學家張益唐,獲頒晨興數學卓越成就獎,他勉勵有志朝學術發展的青年學生,不要因困難而退卻。 張益唐在中國大陸出生、現任美國新漢普郡大學講師。當年獲得博士學位後,學術之路並不順利。在獲得教職前,曾擔任會計,也到速食店打工。他對數學的熱情並沒有消失,只要有時間就會想數學。多年來,數論家一直無法有效證明兩個質數間數字到底有多少?
  • 10月美食行業APP排行:好豆菜譜蟬聯居首 獲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卓越成就獎
    好豆網旗下的APP好豆菜譜成立之初至今已獲得包括中國聯想集團、美國蘋果公司等在內的國內外權威機構的好評與認可;多次榮獲行業內的大獎:聯想頒發的「最佳產品獎」、中國網際網路創業大會頒發的「最佳創新應用獎」,艾瑞頒發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最具影響力美食應用獎」、艾媒頒發的「2014年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卓越成就獎」之「年度最具投資價值獎」等。
  • 武漢理工大學麥立強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2020年度共有52位科學家獲獎,其中,鍾南山院士和樊錦詩研究員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30位科學家獲得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位科學家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麥立強教授因其在儲能材料及儲能科學領域的貢獻,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 南開教授獲「中國俄語教育終身成就獎」
    大會授予10名專家「中國俄語教育終身成就獎」、17名專家「中國俄語教育傑出貢獻獎」。其中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俄語系谷恆東教授榮獲「中國俄語教育終身成就獎」。 「中國俄語教育終身成就獎」和「中國俄語教育傑出貢獻獎」由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在2016年設立,每三年評選一次,重點表彰為中國俄語教育事業耕耘工作五十年以上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