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消防救援工作改革發展、轉型升級的起航之年,也是消防救援隊伍換羽新生、提質強能的關鍵之年。面對現實考驗,淅川大隊在縣委縣政府和支隊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授旗訓詞精神為統領,精準對標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的職能定位,凝心聚力抓工作、推改革、促轉型,圓滿完成了一系列急難險重任務,實現了火災「零」亡人、隊伍「零」事故。
一年來,堅持聽黨指揮不變心。圍繞改革轉隸的中心任務,大隊黨委始終把加強理論武裝作為班子自身建設的重要環節,以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關於應急管理的重要論述為重點,紮實開展「學訓詞、鑄忠誠、創新業、立新功」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先後組織專題研討8次,查擺剖析2次,軍政主官帶頭研討交流、帶頭檢視問題,帶頭整改落實。在支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知識競賽中,大隊認真準備,奮勇爭先,榮獲一等獎。同時,著力構建集體研學與個人自學、專家輔導與專題研討、重點發言與自由發言相結合的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機制,全年組織集體學習12次,重點發言40餘人次,撰寫理論調研文章4篇,進一步增強了「四個意識」、堅定了「四個自信」,厚植了對黨忠誠的政治底色。
一年來,堅持整治隱患不鬆勁。大隊始終堅持以「一萬的努力」嚴防「萬一的可能」、以「每天的平安」誓保「全年的平安」,高位統籌、靶向治理,先後部署開展了冬春火災防控工作、消防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消除、易燃易爆危險品企業、文博場所、校外培訓機構、福利養老機構、醫療機構等專項檢查8次。縣委書記盧捍衛、縣長楊紅忠、縣委副書記曲巖、常務副縣長錢勳等領導多次聽取消防工作匯報、視察消防隊伍、帶隊檢查工作,縣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專題研究貫徹落實《消防執法改革意見》。縣防委會每季度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消防問題50餘條,下發督辦通知書27份、火災風險提示函9份,對工作開展不力、隱患較多的2個鄉鎮、3個行業部門分管副職進行約談。同時,聯合治安、巡特警、派出所等警種開展集中夜查10餘次,確保了重大節日期間社會面平穩可控。全年共檢查單位2459家,發現並督促整改隱患6218處,臨時查封28家,責令「三停」12家,行政拘留10人,推動了2家重大火災隱患整改銷案,全縣消防安全環境大幅淨化。
一年來,堅持消防宣傳不留白。大隊成立五人消防宣傳小分隊,每逢重大節假日,就深入到廣場、商場、超市、住宅小區等場所發放消防安全傳單、播放警示教育片,面對面手把手傳授自防自救知識,受教育群眾8萬餘人。聯合教育部門,在全縣各中小學校開展消防進軍訓、消防夏令營、開學消防安全第一課等活動,並將消防知識納入全縣小升初、初升高考試內容,達到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平安一個社區的目的。一年來,大隊對17個鄉鎮(街道)和27個行業部門的分管副職、93家重點單位負責人、2000餘名網格員進行培訓,現場指導其開展日常防火檢查,切實提高其消防安全管理的能力。一年來,大隊在縣電視臺、廣播電臺開設消防宣傳專欄,依託簡訊平臺、微信公眾號等線上載體,同步刊發消防安全提示信息1500餘條,發送消防安全提示簡訊40000餘條。同時,在城區8個大屏幕、93家重點單位LED顯示屏滾動播放消防公益廣告,確保了消防宣傳全面鋪開,不留死角。
一年來,堅持衝鋒在前不畏懼。2019年8月6日,淅川的天空開啟狂灌模式,縣城、荊紫關、大石橋等地普降暴雨,各地汛情不斷,部分群眾生命和財產受到威脅。大隊接警後,全警動員、聞警出動,第一時間奔赴受災現場。參戰官兵到場後,對深水區域,集中舟艇進行救援。對積水較淺的區域,官兵們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涉水進入居民樓院,充分利用救生圈等救生器材,逐戶搜救被困群眾。8月6日至7日,大隊共接警出動12起,搶救被水圍困車輛3輛、疏散人員30餘人、為群眾送水50餘噸。其中,大石橋鄉紙坊溝村兩村民遇險緊急營救的新聞被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報導。2019年11月1日17時24分,位於淅川縣西簧鄉209國道金子壋附近,一輛載有30噸濃硫酸罐車因躲避對向車道車輛側翻,現場有硫酸洩漏,駕駛室人員生死不明,情況十分危急。接警後,大隊迅速趕赴現場救援,並提請縣政府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調派公安、交通、應急、環保等部門和專家組趕赴現場協同處置。經過五個多小時奮戰,兩名駕駛員被成功救出。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也未造成周邊環境汙染,確保了丹江水質和周圍村民飲用水源安全。一年來,大隊樹立「全災種、大應急」思想,建強水域救援專業隊伍、錘鍊拳頭尖刀,共接警出動306起,參與滅火戰鬥180次,搶險救援126次,搶救社會群眾50餘人,成功處置了「8.6」抗洪搶險、「11.1」西簧鄉濃硫酸罐車側翻洩露等重大災害事故,得到了縣委縣政府領導和廣大群眾的充分肯定。
一年來,堅持服務群眾不停步。根據《消防法》規定和應急管理部要求,大隊主動與縣住建局審批股對接,幫助建立健全審批機制,落實圖紙、資料、檔案共享,確保消防審核驗收職責順利劃轉。同時,積極與民政、教育部門溝通協調,使其在辦理證照、年審時取消消防前置條件,讓群眾最多跑一次。實行「雙隨機、一公開」消防監管新模式,保障執法公平、公正、公開,切實規範執法行為,提升監管效能,全面優化消防執法環境。進一步推進消防受理「亮窗工程」建設,嚴格落實各項便民利民措施,規範執法窗口服務行為,窗口人員上崗使用文明語言、按照規範要求操作。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舉措,努力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文明的辦事服務。
一年來,堅持夯實基礎不掉隊。縣委縣政府頂住經濟下行、財政吃緊壓力的狀況,積極保障消防經費997.45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56%,創歷史新高。縣政府常務會議同意投資400餘萬元,以政府代建方式實施「交鑰匙工程」,在北區徵地4畝,建設小型消防站。大隊立足實戰需求,投資70餘萬元,完成了指揮中心升級改造,新增了三軸穩定器、專業攝像機、4G單兵圖傳、高清布控球、無人機等「高、精、尖」裝備。指揮中心成功接入天網視頻監控、藍天衛士系統和城市高空瞭望系統,有效提高了滅火救援工作效率。同時,對消防救援裝備進行評估,協調應急局、林業局配發了水域救援、森林滅火等專業裝備,為圓滿應急救援主業任務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支撐。
幾年前,大隊基礎設施與兄弟縣市相比,始終帶著落後的標籤。放眼如今,大隊營院正規整潔、裝備精良齊全、官兵士氣高昂,一支消防鐵軍已然蓄勢待發!正是有了社會各界的關心厚愛,有了熱心群眾的齊心協力、有了全體官兵的捨生忘死,2019年,全縣未發生一起較大以上火災事故,創造了連續三年火災形勢保持平穩的佳績,讓平安成為了一種日常。
當人們徜徉在陽光下,享受這盛世年華,卻不會忘卻,平安的背後,是大隊全體指戰員不畏艱險、負重前行的結果。「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大隊全體指戰員相信,只要心中有人民,腳下有力量,就能為淅川67萬人民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