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啓超說:好意思一輩子混吃等死成為家庭的累贅嗎?

2020-12-27 大教育評論

今天,新華江蘇發布的《母親節感受巨大的母愛力量--三個女兒和她們的溫馨媽媽》一文,講述帕運冠軍胡丹丹、江蘇大工匠姚惠芬、進口食品把關人汪婷等走向成功背後的母愛故事,讀來令人深受感動。

千裡江山

文章稱,每一個成功者的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母親。母親,一個偉大的字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背後,都承載了母親太多的心血和汗水。這話說得好!母愛是世間最偉大、最無私、最勇敢、最堅強的愛,這是人類的共識。

愛孩子,養育孩子,保護孩子,希望孩子成為對家庭和社會有用的人。這是天下母親共同的特點。從女孩成長為母親,隨著家庭角色和社會角色的轉變,母愛的力量就成為凝聚家庭和培養孩子成長的主要力量。正是母親的愛,使得許許多多家庭戰勝艱難困苦,走向光明。

母親是凝聚家庭的核心力量。母愛的力量是無窮的。都說母愛如水,都說母愛柔弱,而這正是母愛的美德,母愛的強大。《道德經》裡說,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強者,莫能勝焉。難怪梁啓超在《新民說》裡指出,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其實,梁啓超的思想來自《道德經》「柔弱勝剛強」的生命哲學思想。我們感受母愛的溫暖和美德時,也要學會為母親分憂。梁啓超認為,作為家庭成員的兒女,老是讓家長整天忙得上氣不接下氣,好意思嗎?好意思一輩子混吃等死成為家庭的累贅嗎?

由此想到,我們不能只在母親節感恩母愛,而是要學會承擔家庭責任,把感恩化作讓母親安康、幸福的行動。梁啓超還認為,國家的強弱盛衰,是由組成國家的普通人決定的。由此想到,每個人應堅定熱愛祖國母親的信念,學會為國家今天和明天承擔責任,貢獻力量。

相關焦點

  • 沒有混吃等死的工作,只有混吃等死的人
    緊接著有很多人回復,紛紛跪求公司的聯繫方式,是否還招人等等,熱鬧非凡,畢竟人這輩子追求的不就是舒舒服服地混吃等死嗎?但是,他們好像都忘了財富自由和混吃等死的區別了。還有的新人會跟著部門裡的老人一起鬼混,但是他們沒有任何資格去這樣做。
  • 梁啓超的家庭逆境教育
    在這樣的家風影響下,梁啓超反對嬌慣溺愛子女,他對子女們說:「你們諒來都知道,爹爹雖然是摯愛你們,卻從不姑息溺愛,常常盼望你們在苦困危險中把人格能磨練出來。」這裡面蘊藏著他對子女極為深沉的「智慧愛」——家庭逆境教育。
  • "三和大神"是混吃等死+不勞而獲?學者:無奈的反抗
    三和真的是自媒體所渲染的「黑色桃花源」嗎?他們為何會在城市裡「混吃等死」?在深圳龍華一處城市角落裡,遊蕩著一群90後、00後農民工,他們「幹一天玩三天」,一天只吃5塊錢的面,沉迷網吧,經常睡大街,十天半月不洗澡、不換衣服。這群「墮落」青年被大家戲稱為「三和大神」。
  • 間歇性鴻鵠大志,持續性混吃等死是怎麼回事?
    某些同學的學習狀態,用一句話描述就是:間歇性鴻鵠大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 莫讓躊躇滿志,變成混吃等死
    這人世間許多事情都很難,這也難,那也難,但是要說最難的,最難的就是堅持,有時候,我們因為某些事情,好像忽然激發了自己內心的動力,變得積極向上起來,變得躊躇滿志起來,摩拳擦掌,鬥志昂揚。
  • 「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你是這樣的狀態嗎?
    「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聽這句話好像是在一部影視劇裡女主角對自己的評價。當時覺得這句話好幽默,但仔細想想卻又真實地反映了大多數人的狀態。這句話的意思通常就是3分鐘熱度,比如愛給自己立Flag,但堅持不了幾天;總想在舒適區呆著,會為自己的懶惰自責,但還沒有清晰的目標,自律性還差。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常立志,不是立長志」的那種狀態。
  • 最近超火的自暴自棄表情包:誰還不是個「混吃等死」的弟弟呢!
    導讀:最近超火的自暴自棄表情包:誰還不是個「混吃等死」的弟弟呢!   hello,各位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好,我們又再次的相約到這個時間來為你們更新了,今天為大家準備的是一組最近在網絡上超級火的自暴自棄的表情包,非常適合大家在心情不好的時候使用,保存下來發送到群聊當中,也是能使你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喜歡小編這種風格的千萬不要猶豫了,快幫我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吧。
  • 此人才華不輸梁啓超,救國救民沖天豪氣,這種死法一點也不值得!
    譚嗣同為這樣一個註定失敗的事情殉難,真的值得嗎?自鴉片戰爭起,中華民族為救亡圖強進行了前赴後繼、不屈不撓的探索與努力。太平天國的鬧劇自然無法挽救危亡,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同樣行不通。辛亥革命只是結束了帝制,最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這一歷史使命。
  • 從梁啓超家書中讀來的4句話,說給孩子爸爸聽
    因此,對外撰稿辦報、對內扶養家庭,她都處理得極為妥當。梁啓超對她非常敬佩看重。在家庭教育上,李蕙仙一手操辦了家中幼兒的啟蒙,包括自己的子女、梁啓超年幼的弟弟妹妹,都是她在陪伴和監督日常課業。長大些選擇學校什麼的,也都是她在安排照顧。梁啓超說,這些事情,他自己是完全沒過問管過的。
  • 醒醒吧,按部就班不是混吃等死
    二、在職場,按部就班,也能步步為贏很多人認為按部就班的工作,就是混吃等死,是溫水煮青蛙,是享受安逸,不求上進,是對人生失去鬥志,是在體制內渾渾噩噩地熬著,25歲死,直到75歲才埋。我欽佩那些逃離體制內,去拼搏奮鬥的年輕人,他們有「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說辭職就辭職的勇氣。
  • 一輩子不生孩子的丁克家庭,老了會後悔嗎?3個60歲女人說大實話
    導語:有些女人,這輩子雖然有結婚,但並沒有打算生孩子,她覺得一輩子為家庭,為老公為孩子犧牲奉獻是很愚蠢的一件事情,她不願意過那樣的人生,所以她選擇了一輩子不生孩子。大多數結婚的女人都順應天命,婚後就開始懷孕生子,可有些丁克女人,結婚後堅持不肯生孩子,不生孩子的丁克女人,晚年會很悽涼的嗎?老了她們會不會後悔一輩子都不生孩子呢?林女士,60歲。
  • 不間歇躊躇滿志,持續混吃等死!有的放矢、未雨綢繆,青春不迷茫
    有人說,青春的夢想總是不切實際,其實,可能只是沒有好的規劃。大學四年,有人為考公、考研折節讀書,有人為取得資格證書挑燈奮戰,而你卻茫然四顧、不知所措。不要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又是一年開學季,有的放矢、未雨綢繆,讓我們的青春不再迷茫......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規慮揣度,勇往直前。
  • 兩所名校研究生同日被開除: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我在網絡上看到一句話,覺得說的很好:這世間上最愚蠢的事情,莫過於「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想到自己最初的幾年打工生活,吉劍哭出了聲,說自己「像狗一樣活著」。要知道,這個世界不是每個人都有任性的資本,你知道韓寒高考可以0分,可你不知道人家家庭條件有多好,人家在文學上的水平足夠讓他出書養活自己。
  • 「讓我從家庭『累贅』變成頂梁柱」
    在成為掌閱作書匠之前,她成天窩在家裡,是家裡的「累贅」。成為掌閱作書匠後,她找到了自信,通過平臺獲取收入,還承擔了妹妹的學費,以及家裡的其他開銷,成為家裡的頂梁柱。在不斷突破自我中,趙小玉還成長為掌閱作書匠平臺的中流砥柱和培訓師。
  • 一門3院士,從梁啓超家書中讀來的4句話,說給孩子爸爸聽
    維新變法失敗後,梁啓超隻身逃亡日本,在極為混亂的局勢下,李蕙仙獨自在廣東老家侍奉雙親,主持家政,照顧梁氏親屬,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日子。袁世凱復闢,梁啓超寫出了氣勢汪洋的《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掀起聲討狂潮,同時也將自己處在危險的風暴中心。但李蕙仙擲地有聲:「上自高堂,下逮兒女,我一身任之,君但為國死,無反顧也。
  • 「希望是你們兩個這一輩子最後一次結婚」梁啓超為何會這樣說?
    出名的國粹巨匠梁啓超師長教師是徐志摩的教師,他應邀為二位新人證婚,但他卻如是說:「我來是為了講幾句不入耳的話,好讓社會上曉得這麼的惡例缺乏取法,更不值得鼓舞!徐志摩,你這團體性情急躁,以至於學無所成,做學問不成,做人更是失利,你仳離再娶就是用情不專的證實!
  • 權威型教養模式的典範-梁啓超
    梁啓超,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少年中國說的作者」,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 跳樓、家教、梁啓超
    在此我想從家教的角度來說一說。孩子的教育,學校和家庭缺一不可。很多家長覺得把孩子送到學校,把教育的責任交給學校,就完事了。殊不知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重要得多。為什麼這麼說,從一個側面就可見一斑。從來只聽見說這人沒家教,沒有聽過說這人沒「師教」的。讚一個人,也經常說他書香世家,家學淵博。這說的都是家教。好的家教對孩子有怎樣的影響?可以造就一門三院士的奇蹟。
  • 梁啓超的教育有多成功!一個家庭,九個才俊,三個還是院士
    【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就教育孩子來說,梁啓超可以稱得上是史上最成功的父親了,九個兒女,個個文理兼備,氣度不凡!一個家庭就能出三個院士,他的家庭教育是何等的成功!梁啓超那梁啓超的家庭教育「成功」的關鍵在哪裡呢?
  • 梁啓超說:教育很簡單,只需堅持一個原則,就是以身作則
    董卿說過,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去做什麼樣的人。有這麼一個人,我們最初知道他時,是歷史書上的戊戌變法;後來,在接觸家庭教育時,又遇見他了,因為他的9個孩子非常出色,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他是梁啓超。有人說,我不羨慕你多有錢,只羨慕你的子女教育的多好,這句話用在他身上很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