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是如何扛起國產晶片設計大旗,成為國產晶片聚集地?

2021-01-07 電子發燒友
長沙是如何扛起國產晶片設計大旗,成為國產晶片聚集地?

吳優 發表於 2021-01-07 13:32:39

如果按半導體行業的繁榮程度劃分中國各區域,北京、上海、深圳當屬核心城市,談及「國產晶片」,能聯想到長沙的應該不多。

北京在1956年就擁有了第一批從北大半導體物理專業畢業的學生,並於1968年建成國內第一家IC專業化工廠。上海經過6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從設計、製造到封測的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其中內地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就坐落於上海。而深圳,單一家華為海思就足成為這座城市晶片產業的標籤。

亮眼的北上深後面的長沙,擁有國產自主計算機體系核心CPU、GPU能力的公司聚集於此。作為一座內陸城市,長沙是如何扛起國產晶片設計大旗,成為國產晶片聚集地?

1 從電視機到集成電路的產業轉移

長沙的半導體產業起步晚、時間短。《長沙通史》記載,長沙的電子工業始於1933年湖南電器製造公司裝配的省內第一臺電子管收音機。此後的短暫幾年裡,長沙便以收音機為中心發展電子工業,1936年建成湖南製造廠用於生產無線電通訊設備及收音機。

新中國成立後,以廣播電視設備產品及相關元器件製造起步的長沙,順理成章地成為計劃經濟時代全國最早的電視機專業定點地區之一。改革開放後,隨著消費電子產品需求的爆發,長沙大規模引進先進生產線,收音機和電視機等消費類電子產品產量成倍增長,微型計算機、彩色圖形終端、軟磁碟驅動盤等新產品也開始批量生產,電視機成為當時全省電子工業支柱產業。

直到1988年底,長沙乃至整個湖南的彩電產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彩色顯像管發展最繁榮的時候其產值佔據全省電子信息產業的半壁江山。同年,我國的集成電路總產量達到1億塊並進入大工業化時代,這與距離我國造出第一塊集成電路的時間相隔23年。

直到液晶顯示技術的興起, 生產彩色顯像管的LG曙光公司被市場淘汰,從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出走,龍頭企業的落幕給長沙電子信息產業一記重錘,這時長沙才意識到,其電子信息產業單純依靠電視機和某一家龍頭企業行不通,建立產業集群勢在必行。

因此,在「十一五」期間(2006年至2010年),湖南省在其9個市州建設了11個省級電子信息產業園,並引進大企業、大項目,以龍頭企業帶動配套企業的方式加速形成產業集群。其中,省會長沙負責承接智能終端、電力電子和集成電路等優勢產業。

這是自2001年長沙被科技部劃分為首批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之後,在集成電路領域的再次發力。

2 「長徵路上」的景嘉微和國科微

如今長沙最負盛名的兩家晶片設計公司,是景嘉微和國科微。景嘉微專注於研發在圖形處理晶片(GPU),從成功應用於國家重點項目向商用版本演進,如今已經能夠支持國產CPU和國產作業系統。國科微業務廣泛,涉及智能機頂盒、存儲和物聯網等領域。

這兩家公司有許多共同點,都創立於「十一五」期間,都獲得了國家大基金一期投資,其創始團隊成員均畢業於湖南長沙的大學,但都沒有海外留學經歷,且在公司成立之前均無核心技術和專利做支撐,明顯區別於當下許多AI晶片初創公司的初創團隊。這兩家公司的發展,更像是一次跨界與長徵。

景嘉微的創始人曾萬輝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微波與毫米波技術專業,在決定創業之前曾是一名體制內的幹部。他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不習慣平淡的生活,才最終決定辭職同校友胡亞華和師兄饒先宏一起創辦一家創新型高科技公司。

景嘉微創立之初,曾萬輝和其他兩名創始人為尋求業務,接受了中航工業某研究所開發某晶片顯卡驅動軟體的任務,由於沒有有價值的資料可供參考,國內有實力的研發單位耗費三年也未能順利完成,對於彼時還年輕的景嘉微而言更是難上加難。

不過,幾位創始人與技術骨幹並不懼難,從最底層的技術摸索,帶領團隊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最終成功完成這一任務,打開公司局面。

曾萬輝及其團隊在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圖形處理器晶片的過程中,集中公司50多個技術骨幹,耗費8年時間,在國家投資幾百萬元的情況下自籌三千多萬元經費,最終於2014年取得成功,研發出國內首款國產高可靠、低功耗GPU晶片-JM5400,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且在多個國家重點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

在之後的發展中,景嘉微又於2018年推出新一代自主研發的高性能、高可靠GPU晶片JM7200並成功流片,該晶片能夠為各類信息系統提供顯示能力。2019年,景嘉微首次推出商用版本的GPU,全面支持國產CPU和國產作業系統。

國科微的發展歷程則更為特別,其CEO向平在創業之前是一名科技記者,非技術出身也未從事過科研開發,2004年從深圳的報社辭職回到家鄉長沙,開始了他的集成電路事業。

用向平的話講,選擇回到長沙是因為這個地方生活成本不高,適合關起門踏踏實實做科研,另外長沙有眾多名牌院校,人才資源儲備充分。於是向平在2008年創辦了國科微,並招徠了華為前高管傅軍擔任總經理,日本富士通研究所前研究員姜黎擔任首席技術官兼副總經理。姜黎在日本富士通時曾開發出HDTV、MPEG-4Codec晶片。

國科微起步於廣播電視系列晶片領域,最早一款產品是一顆安全解碼晶片,發布於2011年,大規模出貨之後就成為當時「村村通」、「戶戶通」機頂盒市場的主流解決方案。這顆晶片意義重大,是在國內廣播電視晶片嚴重依賴進口、中國廣電總局頒布廣播電視標準之後的首顆國產安全解碼晶片,突破了國外廠商的技術壟斷。

在後續的發展中,國科微向智能視頻監控和存儲領域延伸,並在2019年發布國內首款全自主固態硬碟控制晶片,搭載國內自主嵌入式CPU IP核,成為國內真正實現全自主的固態硬碟控制晶片。

作為國產晶片的聚集地,如今除了景嘉微的國產GPU和國科微的固態硬碟外,國產CPU飛騰的股東中國長城總部也坐落長沙,另有在DSP領域有多項技術突破的進芯電子也在位於長沙。這意味著,晶片四大件中的CPU、GPU、DSP、FPGA,長沙佔了三大件,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座能夠實現晶片三大件設計國產自主的城市,填補了許多國產芯空白。

與長沙集成電路產業密切相關的,是長沙的高校集群一直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方式為產業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國防科技大學於2015年獲教育部批准成為全國首批籌建的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在集成電路方面的教學、研究和工程實踐方面實力較強,其科研團隊堅持自主創新,為產業貢獻了許多核心關鍵技術。景嘉微的發展歷程已然證實了國防科大的晶片實力。

另外,中國第一個三維封裝「973」項目在中南大學完成,中南大學自此成為國內晶片封裝領域的技術與人才儲備地。

3 打破功率器件的技術封鎖

除了擁有計算機體系核心的晶片「三大件」之外,長沙的集成電路產業同樣在功率器件尤其是IGBT方面上表現出色。

IGBT即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作為功率半導體器件的一種,是能源變換與傳輸的核心器件,相當於電力電子裝置的CPU,在軌道交通、智能電網、航空航天、電動汽車與新能源裝備等領域應用廣泛,其高端產品長期被歐美、日韓佔據。

不過,中高端IGBT晶片技術被國外壟斷的局面在2014年被打破。這一年,全球第二條、國內第一條8英寸IGBT晶片產線落地湖南株洲,年產量24萬片,年產值超20億。產線建成的第三年,國內首個半導體功率器件及應用創新中心也落戶於湖南株洲,這一中心打通了半導體器件的上下遊,形成「材料—器件—裝置—應用」的完整產業鏈,引領國內功率半導體器件的發展。

湖南IGBT產業日漸繁榮,輻射範圍逐漸擴大,就在2020年3月,長沙比亞迪IGBT項目正式啟動,用於生產新能源汽車的電子核心功率器件,致力於打破國外技術封鎖。

一如以往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方向上的敏銳,2020年炒得火熱的第三代半導體也是近兩年長沙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點,且能在近幾年來湖南省集成電路產業規劃中窺見一二。

相關資料顯示,湖南在於2015年提出集成電路產業規劃,自2015年起,前兩年為起步階段,後三年為發展階段,重點發展CPU、GPU等設計,並以功率半導體為突破口,實現集成電路關鍵裝備和材料國產化,到2020年集成電路銷量收入超過400億元。

去年,湖南省又發布《湖南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提出除了在CPU、GPU、DSP、SSD、4K/8K、5G等高端晶片產業化上實現突破,另外布局新一代半導體產業,推動IGBT和第三代半導體等重大項目。

在具體實踐上,近幾年長沙在第三代半導體上動作頻頻。

2018年11月3日,天嶽碳化材料項目在長沙瀏陽高新區開工,據《湖南日報》當時報導,該項目的開工標誌著國內最大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材料項目及成套工藝生產線開建。

2019年,泰科天潤半導體6英寸半導體碳化矽電力器件生產線項目落戶長沙,總投資15億。

2020年7月,三安光電也籤約長沙,總投資160億元,旨在建設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襯底(碳化矽)、外延、晶片及封裝產業生產基地。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20年8月,長沙落地的第三代半導體項目已經超過200億元。

如今,在眾多產業政策支持以及第三代半導體的火熱趨勢下,第三代半導體將成為繼晶片「三大件」和LGBT晶片之後,長沙集成電路產業的又一專長。

責任編輯:PSY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A股唯一GPU晶片設計公司,受益國產替代,晶片業務收入猛增97.7%
    公司簡介:景嘉微為國內GPU龍頭企業,是A股唯一的GPU晶片設計公司目前國內計算機GPU主要被AMD和英偉達壟斷,景嘉微作為國產GPU領軍企業,其JM7200晶片已完成與龍芯、飛騰、銀河麒麟、中標麒麟等國內主要的CPU和作業系統廠商的適配工作,並與中國長城、超越電子等十餘家國內主要計算機整機廠商建立了合作關係,同時,公司下一代JM9系列產品預計今年推出,分別採用7nm和14nm製程,其中7nm製程將達到英偉達終端產品水平。
  • 西方刁難 國產晶片自立崛起-金融,銀行卡,國產,晶片 ——快科技...
    金融IC卡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一個小小的智能晶片,但此前中國銀行卡晶片市場長期被國外廠商壟斷,如僅荷蘭恩智浦一家就佔據了超過90%的中國市場份額,剩餘不足10%亦被德國英飛凌、韓國三星等瓜分。國產銀行卡晶片所佔的市場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國產晶片大放異彩!又一國產晶片巨頭正式官宣:再次傳來了好消息
    ,這也讓國產GDDR6存儲控制器再次邁向了全球頂尖水準,或許很多網友們至今還不了解,這款晶片可以被應用到那些領域,通俗點講,DDR6就是顯卡的內存,可以滿足人工智慧以及計算應用等領域需求,而這次紫光國芯所推出的GDDR6存儲控制器晶片,同時紫光國芯還擁有最頂尖的國產顯存顆粒,讓給我們有了和國際科技巨頭一較高下的實力。
  • 中美貿易戰帶來的國產晶片機遇,FPGA廠商要如何把握?
    國內外製造工藝技術差距較大,設計、生產、製造能力均落後太多,人才缺口大,能力相對偏弱,人才爭奪存在惡意競爭,同時中國芯的市場接受度很低,市場上仿製兼容產品多,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少,不利於長遠發展。」近日,在南京舉辦的CCIC集成電路達摩論壇上,作為國產FPGA的代表廠商,紫光同創電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王佩寧犀利指出國產晶片產業的兩大隱憂。
  • 國產晶片+國產顯卡+國產系統,真正的純國產筆記本終於來了
    另外關於GP102還有一款型號為GP101的顯卡,這是一款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圖形處理器晶片,支持4K解析度、視頻解碼、硬體圖層等功能。 不光如此,GP101還支持VxWorks、Linux、Windows 等通用作業系統,支持中標麒麟、道等國產作業系統,支持龍芯、飛騰、申威等國產處理器。
  • 國產芯正式崛起!全球十大晶片公司排名榜:國產麒麟飆升至第五
    近年來,隨著國內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在最為關鍵的晶片技術領域,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目前國產晶片整體性能表現與國外差距正在明顯縮小,尤其是手機晶片領域,華為麒麟、紫光展銳、翱捷科技(簡稱「ASR」)等等,都已經開始逐漸的打開市場,尤其是華為自創海思麒麟晶片,已經成為了華為高端旗艦手機指定專用晶片
  • 國產北鬥導航型晶片模塊累計銷量已突破8000萬片 國產北鬥晶片已...
    打開APP 國產北鬥導航型晶片模塊累計銷量已突破8000萬片 國產北鬥晶片已實現規模化應用 發表於 2019-05-23 17:01:24
  • 華為官網正式上架「純國產PC」!國產晶片/系統加持:顏值很高
    【8月21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隨著華為遭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晶片斷供「危機,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國產內存、國產SSD等等眾多核心技術以及產品,都受到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大家對於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也是寄予厚望,終於在近日,華為官網正式上架了「純國產」電腦,這也讓很多網友們感到非常興奮
  • 晶片板塊業績「蛟龍出海」 國產替代加速潛力可期
    【晶片板塊業績「蛟龍出海」國產替代加速潛力可期】受益於國產替代和5G時代即將來臨等利好因素,今年以來,國內晶片企業股價普遍實現上漲,且多家A股晶片上市公司及投資者已經從國產替代中獲益。2019年上半年,有25家相關企業飄紅,實現盈利,其中淨利潤過億元的有8家企業。
  • 清華才女留學歸國,放棄高薪回國研發晶片,成為國產晶片中流砥柱
    清華面對人才的大量流失,很多人深深感到可惜,遭到了我國大批民眾的斥責,但是其實也有清華的留學生願意回國發展,為我們的祖國做貢獻,而且還是一位女生,正在為我國的晶片做出貢獻再回國後她建立了飛昂通訊,一心研究高端光通信晶片,她的決心和努力
  • 國產晶片性價比不足,就創造性價比,幫助華為渡過難關
    美國對我國半導體晶片領域的打壓越來越明顯,現在已經沒有必要討論它的意圖是什麼了,也沒有必要去求譴責它們的做法。我們現在就應該討論一下在9月15日之後,美國對華為的禁令實施之後,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晶片領域的發展。
  • 國產晶片龍頭股有哪些
    國產晶片龍頭股有哪些        新一代人工智慧晶片發布,國產晶片概念股繼續逆勢走強,那麼,國產晶片龍頭概念股有哪些? 2017年,滬深兩市快速殺跌,國產晶片概念股逆勢拉升,表現搶眼。截至發稿,紫光國芯漲停,聖邦股份、捷捷微電、景嘉微、華力創通、長電科技、北方華創、國科微等個股紛紛拉升。
  • 除了國產手機以外!被忽視的國產家電巨頭:也需要進口大量的晶片
    除了疫情以外,還有AI、AIOT、5G等眾多晶片強勢崛起,擠佔了各大晶片代工廠商的產能,從而導致很多晶片需求出現的短缺,不少晶片代工廠商的晶片代工訂單價格都出現了暴漲跡象,但在這波漲價潮背後,也再次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所使用的手機晶片、汽車晶片都被歐美晶片巨頭所壟斷,所以在這波漲價潮背後,無疑也是讓歐美晶片巨頭賺的盆滿缽滿;
  • 中國十大最強晶片生產基地誕生!掀起國產替代潮:國產芯迎來新突破
    、甘肅、江蘇等省市,更是成為了我國晶片生產最重要的基地,對此也有很多網友非常關心,我國最強的十大晶片生產基地都分布在哪裡呢?根據最新公布的晶片產量數據顯示,在2020年上半年,江蘇省的晶片產量高達370.4億塊,佔到了全國晶片生產總量的32.3%;成為了全國實力最強的晶片生產基地,而江蘇省主要生產的晶片包括了大數據中心、5G網絡、人工智慧、雲計算等領域的晶片,由於江蘇省正在大力發展科技信息產業,所以也有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在未來3-5年時間內,江蘇省將會在晶片設計、製造、封測等領域都可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 無需EUV光刻機,中科院官宣新技術,國產晶片迎來新局面!
    這也導致了國產晶片在高端的7nm、5nm工藝的製造技術上,要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華為麒麟晶片出現斷供的局面,就是由於國內的基礎工業水平不足,尚不能夠做到自給自足所造成的。為了儘快擺脫晶片製造領域的「僵局」,中科院白院長也對外界宣布,將會布局光刻機等尖端製造技術領域,以此來推動國產晶片製造技術的發展。
  • 國產「芯」風暴已來!中國晶片代工巨頭崛起:中芯搶下華為晶片訂單
    眾所周知,晶片、作業系統對於全球科技企業而言,無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是在全球科技行業中,技術壁壘最高、最難以突破的技術領域,這一點也是能夠從我國科技行業在過去十幾年的發展時間中,都能夠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目前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相對而言,無疑也是較為落後,所以目前國產手機廠商
  • 慧智微李陽:手機供應商給國產射頻晶片多一些支持
    廣州慧智微電子有限公司CEO李陽集微網消息(記者 樂川),7月19日,2019集微半導體峰會在廈門海滄舉行,在下午舉行的《5G國產射頻晶片的挑戰和機遇》圓桌討論環節上,廣州慧智微電子有限公司CEO李陽表示,慧智微是全球第一家可重構多頻多模射頻前端技術並量產的晶片公司
  • 朋友圈都在瘋傳這份文件,國產軟體和國產晶片雙雙逆襲,最全概念股...
    除此之外,在上述《徵求意見》中,公布的伺服器產品採購類別有了一大調整:在原有伺服器等類別的基礎上,增設了「國產晶片伺服器」這一新的類別,其中包括龍芯CPU伺服器、飛騰CPU伺服器以及申威CPU伺服器。市場解讀稱,上述兩項調整這意味著,當前晶片領域、作業系統領域的國產替代化進程再度獲得提速。
  • 搭載國產Rockchip晶片谷歌本續航13小時
    中關村在線消息:北京時間2015年4月2日,國內著名晶片製造廠商Rockchip在線上舉辦了名為新一代Chrome「中國芯」筆記本電腦發布會,全球著名公司Google發布的6款最新Chromebook產品全部搭載國產瑞芯微RK3288-C處理器晶片,更讓人吃驚的是,這款晶片採用2.9W/
  • 【觀點】中美貿易衝突下 國產射頻晶片的挑戰和機遇在哪;貿易保護...
    1.中美貿易衝突下,國產射頻晶片的挑戰和機遇在哪裡?  2.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中國半導體產業如何突圍?3.集微峰會大咖論道AI:從泡沫到現實? 4.國產射頻晶片如何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