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最近一段時間,濟南市民魏燕有些糾結,她不知該如何規劃孩子的教育基金。
經濟導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像魏燕一樣,雖然很多家庭有計劃要給孩子準備教育金,但並不清楚該如何規劃。
濟南華創資產管理公司高級資產規劃師楊一楠表示,教育金除應及早規劃外,父母可依據子女不同成長年齡階段花費推估,搭配適合的理財方式。「要善用組合方式投資,追求中長期合理回報,輕鬆備妥子女教育金。」
儲備越早越好
「作為父母,我們都想要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也期待自己有能力支撐孩子去實現夢想、培養興趣愛好、提高眼界修養,而這一切都與錢密不可分。雖然現在孩子才1歲多點,但以後一旦要上各種興趣班,就需要大筆的錢,一次性拿出大筆資金投入孩子的教育,對家庭來說負擔也不小。現在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規劃孩子的教育基金。」 魏燕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存教育金,應當從孩子出生開始。」楊一楠表示,「同樣數額的教育金,越早準備越輕鬆。做教育金儲備一般以10年為一個周期,逐步完成教育金的積累,減少支出時對家庭財務造成的壓力。」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雖然不少家庭也為孩子儲備了教育金,但不少家長常會因為家庭臨時出現的重大支出而去動用子女教育金。「子女的教育金應該是一個穩定而且專門的投資儲備,教育金最好另外開設戶頭,專戶專用。」楊一楠認為,越是收入偏低的家庭,教育金儲備的方式應該越保守,收入較高的家庭能承受更高風險,可以嘗試激進一些的方式。
方式選擇有技巧
教育金的籌備方式目前主要有教育儲蓄、教育保險、基金等。這些產品各有特點,可根據家庭的風險投資偏好進行選擇。
濟南一家商業銀行的客戶經理徐燕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教育儲蓄是指為接受非義務教育儲蓄資金,分次存入,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服務。開戶對象為在校小學四年級含以上的學生。教育儲蓄存期分別為1年、3年、6年。教育儲蓄50元起存,每戶本金最高限額為2萬元。
經濟導報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不少銀行都有自己的兒童銀行卡,有的還針對性推出一些專屬收益率比較高的產品。
「我們銀行兒童卡寶貝金帳戶起存金額為500元,存款期限為3年或5年,每年至少存入一次。此外還有一款專為不滿16周歲的個人客戶定製的定期儲蓄產品——兒童存單,存單金額1萬元以上的可以享受3年3.9875%、5年4.2625%的利率。」徐燕介紹說。
「教育保險相當於將短時間急需的大筆資金分散逐年儲蓄,投資年限通常為5-18年,所以越早投保,家庭的繳費壓力越小,領取的教育金越多。」濟南一家壽險公司的客戶經理張萍解釋說。
目前市面上的少兒教育金保險主要有三種,一種是純粹的教育金保險,可以提供高中和大學期間的教育費用,有的還可提供初中教育經費;另外一種是專門針對某個階段的,通常是針對初中、高中或者大學的某個階段,主要以附加險的形式出現;此外還有一種不僅能提供一定的教育費用,還可以提供以後創業、婚嫁、養老等生存金的保險。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家長在選擇教育金保險時要從實際需求出發。」張萍建議。
而在楊一楠眼裡,「基金定投是實現教育金積累最好的方式。」楊一楠解釋說,一般投資者很難選準投資時點,而採用基金定投,不論市場行情如何波動,每個月在固定時間定額投資基金,長期累積,可以有效規避風險,複利效果也非常明顯。
投資應分段進行
楊一楠認為,教育金的儲備也應該分段進行。
「一年以內會動用到的教育經費,最好以投資銀行中短期理財的方式來進行;一到三年內需要用到的教育金,可以選擇大額存單或者銀行專門的兒童理財產品;3年後才會用到的儲備,可以選擇波動較大的產品來獲取長期回報,如基金和教育保險。」楊一楠建議。
楊一楠表示,學齡前階段,花費重點為幼兒園費用,平均每月6000元-10000元不等。由於較缺乏理財規劃所需的累積期間,建議此階段可採取收支管理的方式進行預算控管,每月費用按照預算直接支出。
楊一楠認為,教育儲備金的投入應該佔家庭收入的3成左右。並以家庭年收入20萬元為例進行了分段投資演示。
6萬元的教育儲備金,首先要每年購買1萬元的教育保險。「積累十幾年後,在固定的時間都會拿到一定金額的教育金,對家庭來說也是減輕負擔的一種方式。」
另外,每年可拿出3萬元做基金定投。
「雖然說是每個月在固定的時間節點購買基金,但也是要有變化的,在基金價格較高時可以適當降低定投資金,而在基金價格較低時可以加大定投資金。」楊一楠舉例說,「我的一個客戶從2008年開始做基金定投,現在收益是其投資額的4倍左右。」而剩餘的2萬元,則可以投到教育儲蓄和銀行理財產品上。
雖然給出了一個大體規劃,但採訪中楊一楠一再表示,沒有一種理財計劃能夠適用所有家庭,圍繞各個家庭不同的財務狀況制訂計劃是最重要的。另外還應該每個季度檢查計劃,看是否仍符合自己投資目標。「可先評估家庭財務狀況,找出單筆、定期可投入的資金,再進一步建立核心與衛星配置的投資組合,降低波動,規避風險,追求合理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