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過後,大部分地區的小麥也到了播種時間。小麥要想發芽出苗,需要合適的溫度,適宜的播期有利於苗期苗壯,防止旺長,不可早播或者晚播。除了溫度以外,土壤的墒情也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因為種子發芽需要吸收一定的水分。
有農戶說,小麥播種之後,卻遲遲不見出苗,到地裡一看,不是因為種子問題,也不是溫度,鄰居都說他家的土壤太幹了,播種時也比較淺,種子沒有吸收足夠的水分才導致不出苗。但是現在不知道還該不該澆水,不知道怎麼解決?
小麥因為土壤乾旱而不出苗時,我認為還是要澆水的,小麥入土之後,當吸收的水分不足時,種子發芽慢,出苗晚,消耗過多的能量,形成弱苗。這位農戶的麥地應該是過於乾旱,才不能正常出苗。所以,最好要澆一次水,來緩解乾旱,促進種子吸水、發芽。
但是農戶擔心,在澆大水之后土壤會板結,不透氣,也會影響種子出苗。我們在澆水時最好噴灌,大概需要三十到四十分鐘的時間,這樣既能補充水分,又不至於土壤板結。
這也提醒我們,在播種時最好足墒播種,適宜的墒情是一播全苗的基礎,應減少澆蒙頭水。特別是黏土地,當乾旱或者墒情不足時,不用慌著播種,要提前造墒,然後整地,最後再進行播種,以免播後澆水,溼度過大,造成爛種、悶種,而造成損失。播前澆水的量也不需要太多,把缺少的水補上,這樣即使整地之後,也不影響小麥出苗。
所以,種小麥不用趕著播種,等到平均溫度在17℃左右,土壤墒情好時再播種也不遲。如果有些地區土壤墒情不好,看天氣預報未來兩三天有雨,也可以適當晚兩三天等足墒播種,今冷冬的機率大,播種早了反而不好。剛播種就下雨,對小麥出苗也會有影響。
總的來說,小麥足墒播種是比較好的,墒情不好時要提前澆水,再整地播種,播後也要鎮壓好。如果先播種了,發現土壤過於乾旱,這種情況應等播種三四天之後再進行澆水,這時澆水要澆透,但不要大水直接灌。打算在播種後澆水的農戶,播種時的深度不宜太深,大概在三公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