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十一國慶節都是農民收穫秋玉米種植冬小麥的時候,一轉眼今天已經是十月六號,大多數地區已經將秋玉米收回家,下一步就該種植小麥了。每年在到了小麥播種時農民都會因為什麼時候澆水而特別糾結,種植前澆水會延遲小麥播種時間,如果在種植後澆水還擔心土壤會板結,那麼種植小麥到底是種植澆水還是種植後澆水呢?
我們這裡一般在寒露節氣前後種植小麥,前天我們這裡下了一場雨,雖然降雨量並不是很大,但是降雨後氣溫驟降了十幾度,從下雨前的三十多度下降到十七八度,本來還不著急種小麥的農民開始著了急,所以從下過雨後已經有一些農民開始深耕播種小麥了,但是還有一些農民在觀望,因為此次降雨量並不是很大,擔心現在播種的話會影響到小麥出苗,但是現在澆地的話還要在等五六天才能種小麥,人們又擔心此後的溫度會在降低,所以不知道今年小麥是現在種植後再澆地,還是先較低後在種植了。
對於今年的土壤墒情的情況,很多有經驗的老農說現在抓緊時間播種小麥吧,等小麥出土後再澆水也來得及。前天的降雨量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因為這兩天的天氣並不是很好,一直是陰天多雲 的狀態,今天還有一些地區下起了毛毛細雨,因為沒有太陽照射,土地中的含水量還是很足的,小麥種植後7天左右就能發芽,等小麥發芽後如果土壤已經缺水,到時候在澆水也來得及,還不用擔心土壤板結影響小麥出苗。
之所以每年農民在種植小麥時都會糾結小麥是種植前澆水還是種植後澆水,這是因為小麥的前一茬作物為玉米或者是黃豆,在玉米、黃豆收穫後天氣溫度也會降下來,農民要抓緊時間種植小麥,如果在種植小麥前澆水的話,還要在晾上五六天播種機器才能進到田裡播種,要不容易將播種機器陷進去不說,還會造成小麥悶苗,所以人們一般會等土壤含水量沒那麼多時才種植,這樣便會耽誤小麥的最佳種植時間。
如果是在小麥播種後澆水的話,秋天早晚溫差大,在澆水後很容易使土壤表面出現板結,也就是農民常說的起皮,容易造成小麥出苗困難,所以人們輕易不會在種植後對小麥澆水。
今年還算不錯,在種植小麥前下了一場小雨,使土壤變得溼潤起來。如果是在乾旱的年份,最好是在玉米收穫的前20天對玉米澆水一次,別小看這次澆水,既可以提高玉米的產量,還能增加土壤的含水量,在玉米收穫後便於種植小麥。
如果在小麥種植后土壤特別乾旱,小麥發芽率低,這個時候必須要對小麥灌水才可以,為了減少土壤板結情況發生,最好是選擇噴灌或者是滴灌,如果沒有這兩種灌溉方式,那就小水灌溉來補充小麥發芽所需水分,也能減少土壤板結髮生。
以上只是大部分種植戶的經驗,如果當地沒有灌溉條件,種植小麥就只能等到下過雨後再種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