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窮人家的父母,越喜歡做「這3件事」,以為對孩子好實則毀娃

2021-01-08 媽咪有方

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以前老一輩人們常說,窮人家孩子早當家。因為家境貧窮那些孩子不得不早早學會做家務、幹活,他們閱歷會比同齡人更多、更早熟,自然能很好地體會父母為家庭付出的不易,所以他們做事有幹勁、耐苦能勞,慢慢地在事業打拼上也會幹得不錯。

01

越是窮人家的父母,越喜歡做「這3件事」,以為對孩子好實則毀娃

然現今人們生活經濟發生了巨大改變,有些窮人家孩子可能因某些機遇而一夜暴富,類似暴發戶、富二代越來越多,面對這如意般的生活有些家長教育可能出現縱容,稍微不留意就成為了驕縱、寵溺,竟將孩子養成了白眼狼而不自知。

此外,越是那些窮人家的父母,就越喜歡做「這3件事」,因缺乏教育經驗而白白毀了孩子、給自己晚年釀成了苦果,越是窮人家的父母,越喜歡做「這3件事」,以為對孩子好實則毀娃,養出不孝子怨不得誰?

02

第一件事:為孩子,父母無原則奉獻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少看到一些無比感人淚下的親子視頻、事件。如一對老夫妻很晚下班,為給孩子一頓好吃的,帶著孩子外出到快打烊的路邊小餐點就餐,母親在外等候而父親只為孩子點一碗肉湯麵。老父親身上工作服都還未脫去,邊看著孩子吃還給孩子準備了一個手機投影儀,這場景看著無比有愛溫馨。然父母這般無原則、底線的自我奉獻真的好嗎?看著孩子吃得津津有味、看得尤為入神,哪裡有感受到父母為家庭付出的艱辛。

第二件事:孩子處在家庭「食物鏈」頂端

有些家長疼愛孩子毫無節制,硬生生將孩子家庭地位推到家庭「食物鏈」頂端,這樣的苦果終究要自嘗。如一位年輕媽媽正煮麵,家裡只有一個雞蛋,突然奶奶帶孫子回來,這荷包蛋如何處理呢?有些家長可能就是有將孩子處在家庭「食物鏈」頂端的想法,處處以孩子為先、為重,將荷包蛋分給孩子獨享,而長輩、自己默默吃清面。

第三件事情:喜歡唱「紅臉」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喜歡唱「紅臉」。比如家裡老人責備孩子,父母就說孩子不懂事,輕而易舉就原諒孩子的錯誤。這種方式,會讓孩子變得十分「囂張」,對老人甚至是對自己的父母一點尊重都沒有。

03

為何越窮人家越容易慣壞孩子?

1、父母虧欠、自責心理過重

面對生活的困境,那些窮人家父母心底總會莫名生出自卑、虧欠孩子的心理,漸漸很可能因為自責心過重,而無底限、原則疼愛孩子,希望孩子更擁有更好的生活,起碼比他們強。然他們一點也不自知,這寵溺背後的危害。

2、孩子攀比、虛榮之心萌芽

年幼時孩子的心智、德育發展本就不成熟,如果父母還這般寵溺、不加管教、由之任之,很容易會滋養孩子的自私自利之心,漸漸孩子的攀比、虛榮之心會萌芽、紮根。倘若不及時管教、引導,孩子長大後很難學會換位思考、處處受挫。

那麼,窮人家的父母們該如何教育孩子?

1、疼愛孩子有原則、底線

有時人窮不是運氣、機遇不好,而可能是自身福德無法承受這樣的厚澤。所以人的教育對其成功、守福有著重要意義,尤其是自小影響的家庭教育。古往今來,那些有遠見、明智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尤為嚴格,極少出現過分寵溺、縱容孩子的事情。為此,家長們在疼愛孩子時,一定要有原則、底線,千萬不要做傻瓜式自我奉獻而孩子不自知,養成自私自利的壞毛病。

2、孝敬長輩、以身作則

此外,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也極為重要,幼年時孩子大多從父母身上學習、模仿而學會接觸世界,孩子的說話、說話方式及舉動等,都影響著孩子的三觀及性格。所以,家長想要孩子成長成怎樣的人,其自身也應當具備這些品質,如孝敬長輩、關懷弱小等,家長們若能做到以身作則,孩子自然也能體會、領悟其中的共情。

今日互動話題:窮人家越容易寵溺孩子這事,您還有哪些分享或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越是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對孩子這樣做
    導讀:越是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對孩子這樣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越是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對孩子這樣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窮人定律:一個人越是窮,越喜歡在這幾件事上努力,錯不了
    但是總會有一群人被迫謀生,成為人們口中的「窮人」。這個社會是如此現實,人性更是如此。一旦我們變得貧窮,這意味著我們失去了很多權力,也意味著我們擁有更少的選擇機會。人與人之間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除了一些家庭環境因素外,還與我們自己有很大關係。人們要真正變得貧窮需要一段時間。我們發現所有窮人都有共同點。窮人定律:一個人越是窮,越喜歡在這幾件事上努力,錯不了。
  • 越是層次低的父母,越喜歡幹這幾件事,孩子都替爸媽覺得丟人
    導讀:越是層次低的父母,越喜歡幹這幾件事,孩子都替爸媽覺得丟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越是層次低的父母,越喜歡幹這幾件事,孩子都替爸媽覺得丟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越是「無能」的爸爸,越喜歡做這3件事,是孩子和家庭的悲哀
    參與孩子成長的父親,幾乎對孩子發展的所有領域都有積極影響,包括智力,教育成就,心理健康和社會行為。爸爸對於孩子人生的影響其實比媽媽更重要,但卻很少有爸爸和家庭重視這件事,由於種種原因,爸爸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可能都沒有幼兒園老師多。
  • 越是無能的人,越是喜歡在公司做這3件事,領導看見就不耐煩
    越是無能的人,越是喜歡在公司做這3件事,領導看見就不耐煩在職場,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事情並不少,相信不少朋友都經歷過。如果沒有一點防範意識,很可能會成為別人攻擊的對象。俗話說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話還是挺有道理的,值得我們去深思。
  • 越是窮人,往往越是捨不得花這3種錢,看看你中招了嗎
    越是窮人,往往越是捨不得花這3種錢,看看你中招了嗎窮人為什麼會窮,富人為什麼會富,都是有道理在的,我們應該辯證看待自己的花錢觀念,花該花的錢,做正確的事,學習富人的花錢思維,才會越來越富有。甚至來說他們喜歡什麼,你就完全可以投其所好,給他們買下他們所喜歡的東西,吃的喝的用的,都不要對自己的父母有半分的吝嗇。甚至你還可以帶他們每年去旅一次遊,千萬不要心疼在路上花費的錢,因為父母未來能陪伴你的日子,已經少的可以用分鐘來計算了。
  • 李玫瑾提醒:養兒的家庭,這3件事父母越「捨得」,兒子越有本事
    >養兒的家庭,這3件事父母越「捨得」,兒子越有本事。李玫瑾:養兒的家庭,這3件事父母越「捨得」,兒子越有本事1、捨得給孩子花錢現在仍然有很多父母抱著「窮養兒富養女」的教育理念,我覺得很沒有必要,現在的孩子如果過分的窮養,只會讓他們變得自卑,所以我對兒子從來不會窮養,該花錢的地方我一分都不會少
  • 越是「窮人家的孩子」,越愛吃這三碗飯,養出不孝子卻不自知!
    有句話叫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家境越是窮苦,孩子就越有志氣,能夠體諒父母的不容易,從小就獨立董事,也比較早熟,能夠吃苦耐勞地幹出一番事業,讓家庭跨越階層,過上好日子。但如今這種形式變了,窮人家的孩子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富二代」,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白眼狼,這其中跟父母的教育分不開,而越是窮的家庭,越愛讓孩子吃這三碗飯,養出了白眼狼而不自知。
  • 越是沒本事的爸爸,越喜歡做下面3件事,孩子也會效仿自己的父親
    越是沒本事的爸爸,越喜歡做下面3件事,孩子也會效仿自己的父親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看的都非常重要,因此他們會花很多錢讓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學校,在周末的時候還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希望孩子能夠全面發展。但其實他們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個好的父親能夠給孩子起到正面引導的作用,但是生活當中也有很多父親並沒有起到自己應該起到的作用。
  • 越是窮人家的孩子,越愛吃這三碗飯,養出不孝子卻不自知
    和幾十年前的貧困時期相比,如今的父母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都十分寵愛孩子,簡直就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不少不懂事的&34;、&34;就是在這樣的溺愛環境中長大的。以前總說窮人家的孩子有志氣,會發奮學習,懂得替父母分擔事務。事實上,越是窮人家的孩子,就越愛吃這三碗飯,我們下面就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 越富的人,往往越會在這3件事上「精打細算」,結果越來越有錢
    越富的人,往往越會在這3件事上「精打細算」,結果越來越有錢這個社會上,總共就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富人,還有一種則是窮人。窮人和富人本質上出了錢的多少有區別之外,還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他們的習慣。富人和窮人正是因為習慣不一樣,所以導致做事選擇出現差異,結果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 越是不富裕,家長越是喜歡這樣吃飯,最容易養不孝子
    都說寒門出孝子,但現在的情況是,越是家裡貧窮,孩子長大了之後反而越不孝順。當然有特殊現象,但是小編這次討論的情況是大多數,這和孩子本身的本性沒有關係,全是父母的教育,出了問題。1,好的都留給孩子吃記得之前流傳很久,特別讓人感動的一個小故事是:從小就是兒子吃魚肉,媽媽吃魚頭,所以兒子就誤以為媽媽喜歡吃魚頭。等到孩子長大了,有錢了之後,每一次吃魚都會把魚頭夾給媽媽。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媽媽也是喜歡吃肉的,但是為了把魚頭讓給孩子,所以才會假裝自己愛吃魚頭。
  • 稻盛和夫:越窮的人,越會在這3件事上「大方」,富人看破不說破
    稻盛和夫:越窮的人,越會在這3件事上「大方」,富人看破不說破稻盛和夫,想必很多人應該都認識,他是日本著名的企業家,就連馬雲也曾屈尊向其學習,不恥下問,受益匪淺。稻盛和夫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一生傳奇,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逆襲,功成名就,受到無數人的敬仰和尊重。
  • 爸爸越喜歡做"這3件事",證明他越"窩囊",孩子也深受其害
    爸爸越喜歡做&34;,證明他越&34;,孩子也深受其害家庭對於一個人來說影響有多大在這裡就不用多說了,一個人的品性、發展以及格局眼界與他從小的家庭環境影響離不開。而在一個家庭中父母的教育以及環境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個孩子長大以後 有沒有出息很大原因取決於成長的環境。
  • 越是情商低的人,在離職前越喜歡做這3件事,難怪人緣很差
    越是情商低的人,在離職前越喜歡做這3件事,難怪人緣很差職場上,人來人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沒有同事會一直在你身邊,因為每個人的發展目標都不一樣,發展中也會有不同的因素影響到他們的選擇,所以更多同事都只是你生命中的一個過客
  • 越是虛偽的人,越喜歡說這3句「真心話」,希望你沒講過
    越是虛偽的人,越喜歡說這3句「真心話」,希望你沒講過人際關係交往一直是很多人心中沒有答案的難題,不知道該怎樣去和人交往,更不知道該與什麼樣的人去交往。其實,人脈資源是我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許多關鍵時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 父母在這3件事上,越是「懶得去管」,孩子將來越有「出息」
    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父母管孩子管得十分嚴格,甚至連孩子的任何小事都要插手。有些父母擔心孩子做不好,覺得孩子的年紀還小,就想著去管著孩子的每一件事,這樣才可以讓自己放心。有些則是認為孩子沒法做好事情,只能先由自己一一代勞,並且要控制好孩子的生活。其實,正確的教育觀應該帶有&34;的心理,只有讓孩子自己去管好自己,才能讓孩子真正地提高與進步。
  • 越是沒品的父母,越會當眾對孩子做以下3件事,丟人還不自知
    這不僅是維持人際關係的必要技巧,也是一個人擁有較高情商的直接體現。而在對待孩子時,我們也要根據場合適當注意自己的措辭和舉動,尤其是在公共場和有外人在場的情況下,因為孩子也有自尊。越是低級的父母,越會在外人面前這樣對待孩子,無形之中,自己和孩子已經被人當成笑話看待。
  • 越沒本事的爸爸,越愛在家裡做這3件事,孩子日後也難有大出息
    越沒本事的爸爸,越愛在家裡做這3件事,孩子日後也難有大出息人的一生是在多重身份中不停變化,是父母的孩子、是朋友的朋友,是兒女的父母,但最終也是自己的自己。一:工作上的怨氣全撒在妻兒身上現實生活中總是會有一些爸爸,在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將妻兒當做出氣筒。在工作回到家之後,對子妻子和兒女傳遞負能量,搞得家裡氣氛嚴峻,不僅對家人造成了傷害,引起家庭爭吵之外,孩子也會受到父親行為的影響,容易變得情緒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面對事情也是消極的態度來應對,這樣是不好的。
  • 李玫瑾:越是有本事的父母,越要在這2件事與娃計較,你做到了嗎
    小姑家年收入幾百萬,但姑夫非常喜歡和孩子計較。記得在小姑的女兒小時候,姑父就會經常說:"你學這些繪畫和藝術,一年花我20多萬,記得長大後還會來,或者通過彩禮還也可以」。小姑的女兒讀大學的時候,姑父也經常計較的說:"你上大學每年也花我不少錢,記得將來工作了要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