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說話方式會直接影響他的人際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儘管好心,卻不招人待見的原因。我們習以為常的說話方式有時候會對人際關係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比如以下幾種方式。
喜歡給朋友講道理,好為人師
生活中有一種人最喜歡給別人講道理,甚至顯得好為人師,除了一些目的性很強的場合,比如課堂、演講、沙龍交流,平常生活中我們都不會喜歡別人總是以「老師」的形象給我們講道理、擺事實,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喜歡講道理的人,滿足了自己的傾訴、存在感的心理,不喜歡的聽者會心生厭煩,出現排斥的心理。
一本正經地說自己的事,三心二意的聽朋友的事
生活中,特別是人多的場合,比如三個人以上,一個人往往對自己要說的事會說的很認真,講的聲情並茂,但是對於朋友講述的事情,聽得很不耐煩,甚至三心二意地玩手機,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換位思考通常是一種被人容易忽視的行為,其實顯現出來的是自私的心理,所以如果你要更好的人際關係,請認真的聽朋友講話。
說話的時候,容易出現粗魯的詞彙
人際交往中經常會有一些人,在說話的時候夾雜一些粗魯的詞語,因為隨著時代的進步,文明程度的進一步提高,大家對於不文明、不和諧的現象的包容程度越來越小,大多數人就算自己做不到,也不想自己的朋友這樣,這符合人的正常心理,所以想一下自己周圍的人,想一下自己有沒有這種習慣,這會是給你的人際關係減分的重要原因。
說話拐彎抹角,喜歡渲染氣氛
有的人說話喜歡拐彎抹角,做天花亂墜的渲染,與朋友交往又不是演講大會,卻搞得聽的人云裡霧裡,讓人很費勁,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喜歡這樣的人一般會是貪慕虛榮,自我感知的存在感太小,所以才會通過這種方式體現自己的存在感。其實這種方式只會讓人覺得這個人太繞,不務實,不踏實,其實真實的狀況未必是這樣,但結果是總讓人誤解。
心理學告訴我們,其實說話也是一門手藝,有的人用說話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有的人因為說話的方式不對,給別人在心理上造成傷害,讓別人誤會,所以找到一個好的說話方式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好的人生都是從好的說話開始的。
歡迎留言評論,寫下你的見解,心理小先生與你一起進步。
關注心理學科普,科普心理學:心理學≠讀心≠雞湯≠算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