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這句膾炙人口的佳句便是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據說在慶曆五年,歐陽修來到滁州之後,認識了琅琊寺主持智仙大師,他們二人也逐漸成為知己,後來為了便於歐陽修在此遊玩,智仙便在狼牙山建造了一座小亭,歐陽修也為之作記,這便是著名的《醉翁亭記》,而這座小亭也就是那被譽為『天下第一亭』的醉翁亭了。
如果你想去領略這醉翁亭的風採,除了去滁州琅琊山以外,在北京的陶然亭公園也能領略到這醉翁亭的些許風採。那麼接下來我們就開啟這次的陶然亭公園之旅,去領略那各地名亭的些許風採。
從陶然亭公園西門進入之後,我們最先看到的是月季園,如果你趕上了月季盛開的時候,那麼你就可以一飽眼福了,如果沒有趕上,也不要覺得遺憾,因為我們到這裡是來感受亭文化的。穿過月季園之後,我們會在西湖的岸邊看到一個上面寫著華夏名亭園簡介的木牌,這裡便是華夏名亭園的入口處了,從這裡進入之後,我們會看到一條向南行進的道路,這條路上兩邊都有湖水,到了這裡我們不妨駐足片刻,因為在這裡欣賞倒映在湖水中的吹臺真的很棒。
欣賞過湖水對岸的吹臺之後,我們繼續行進,一小段路程之後,就會發現一條向西延伸的小路,出於好奇我們不妨走上這條小路,當我們沿著這條小路走上一段時間以後,便會發現一座小亭,這座小亭便是『醉翁亭』了。雖然這裡的『醉翁亭』不是那被譽為『天下第一亭』的醉翁亭,但卻是按照1:1的比例仿建而成,雖然不能將醉翁亭的全部風採展現出來,但是在這裡仍能領導醉翁亭的些許風採。在此亭的前面還刻有《醉翁亭記》,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石洞,我想如果你來到這裡,也會像我一樣很好奇裡面有什麼或者通向哪裡。接下來我們不妨進入這個石洞裡探索一番。
我們進入石洞之後,會發現其實裡面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所以在石洞內我們不必做過多的停留,走出石洞之後,再往前行走一段路程便到了『蘭亭』了,在亭子內還有一個上面寫著「蘭亭」兩個大字的石碑,碑上的這兩個字是清朝康熙帝所寫。《蘭亭集序》中的蘭亭是江南著名的園林之一,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蘭渚山下,這裡曾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園林住所,相傳在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曾經在這裡植蘭,因此被稱為蘭亭。那篇著名的《蘭亭集序》便是在此處完成的。當然了,我們在這裡看到的『蘭亭』是在1985年按1:1比例仿建的蘭亭。
在『蘭亭』一側我們會看到一條兩側是小竹林的小路,走過這條小路之後,我們看到那個小亭便是『鵝池碑亭』,在小亭的小池子便是鵝池。鵝池碑亭是蘭亭的園林建築之一,因為王羲之對鵝情有獨鍾,所以建造鵝池,相傳鵝池碑亭中的「鵝池」二字是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手筆。王羲之被稱為『大聖』,他的兒子王獻之被稱為『小聖』,我們在這裡所看到的『鵝池碑亭』是在1986年仿建而成。
瀏覽過『鵝池碑亭』之後,我們繼續往前走,當我們走到荷花湖岸邊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一座橋亭,這個橋亭便是『百坡亭』。百坡亭位於四川省三蘇公園,是為了紀念宋代文學家蘇軾而建造的。據說這座橋亭是南宋嘉定年間,四川眉州太守魏了翁根據蘇東坡所作《泛穎》中的詩句在湄洲城內環湖中修建了這座百坡亭。我們在這裡所看到的是1989年仿建的。不過當你走過這裡的『百坡亭』時還真有點三蘇園中百坡亭的韻味。
在荷花湖邊有一座小山,順著山路攀登一段路程就會看到一座亭子,這個亭子是一覽亭,這座亭子看起來挺漂亮的,特別是當你隔著些許的樹葉仰望一覽亭時更是被有一番風味。翻過這座小山之後,我們會在靠近山的地方看到一座小亭,這座小亭便是謫仙亭,這座亭子的造型是飛簷起翹葫蘆寶頂式的半壁亭,在亭子內巖壁上還鑲刻著兩首詩。在這座半壁亭的一旁還有一個小瀑布,看起來蠻不錯的。
欣賞過謫仙亭之後,再繼續往前走,會看到一片小竹林,走過小竹林之後,便會看到一座草亭,這便是『少陵草堂碑亭』了。杜甫草堂位於成都西郊浣花溪旁,是我國著名詩人杜甫在乾元二年為了躲避「安史之亂」時在成都的故居遺址。據說那首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居住在此的時候所作。少陵草堂碑亭是在清朝雍正十三年在茅屋遺址上建造的,也是杜甫草堂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我們在陶然亭公園所看到的這座草亭是在1985年仿建而成,即便如此我們也能在此處領略到杜甫草堂的些許風採。
到了這裡之後,陶然亭公園內的『名亭』我們也基本都遊覽過了,雖然這裡的亭子不能盡善盡美的展現那些名亭的風採,但是我們還是能在這裡領略到那些名亭的些許風採,這也為我們以後有機會去觀看那些名亭時打下了一個不錯的基礎,陶然亭公園內的其他景點也不錯,因為篇幅有限,在這裡我就不再做過多的介紹了。最後祝願朋友們在五一期間有一個愉快的旅程。
五一小長假你打算去哪裡遊玩呢?如果有什麼好的去處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