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CNBC「全球科技大會」
在廣州南沙正式開幕
由於疫情防控的原因,今年大會採取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位於南沙的大會現場和CNBC倫敦直播間兩地交替上演精彩對話,超過130個國家的觀眾搜索「全球科技大會」,就能聽到頂尖科創企業高管的觀點和聲音,就能看到這場大會的發生地:LIVE FROM NANSHA。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盧一先,南沙區區長董可,CNBC國際總裁兼董事總經理John Casey,CNBC國際高級副總裁Max Raven,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參加開幕式。
「今天,我們克服困難、如期相約,利用高端前沿科學技術,採用線上線下聯動方式,讓全球科技精英又一次聚首南沙。南沙充滿了無限潛力,在南沙創新創業也正當其時,希望能夠利用CNBC全球科技大會這個平臺,在南沙深度碰撞思想與智慧,共同探討全球科技創新合作新模式,分享全球經濟發展新思考。」董可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
他提及,自2018年以來,南沙與CNBC已成功舉辦兩屆全球科技大會,為全球科技創新搭建了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為促進創新驅動發展和對外開放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衝擊,這既為加強科技交流合作帶來新挑戰,也為科技創新發展提出了新需求、帶來了新機遇。
董可從五個「維度」
向與會嘉賓分享了
南沙最新的發展成果
董可表示,南沙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擁有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等多重國家戰略功能,政策優勢疊加利好。隨著聯通大灣區的鐵路、公路、地鐵線路等交通方式的開通和建設加快,以南沙為中心的粵港澳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加速構建。南沙還相繼獲批國家綜合保稅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為南沙爭創開放新優勢、打造開放新高地注入了新的強大動力。
2019年,南沙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項經濟指標增速名列廣州全市第一、增長均超兩位數。今年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GDP)1290億元,同比增長4.2%,增速排名廣州第一;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進出口總值三項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增長27%、6.9%、21.1%,增幅均位居廣州首位。新設企業2.8萬餘家,新增註冊資本2293.91億元,集中動工籤約重點項目193個、總投資額近4500億元。
南沙高標準規劃建設南沙科學城、中科院明珠科學園,加快推進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3個大科學裝置等一批重大科創平臺建設。布局華南唯一的國際IPv6根伺服器,集聚人工智慧企業230多家、生命健康企業2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187個。
南沙在2019年營商環境全球模擬排名中提升至第24名。制度創新指數連續三年總體排名全國前三,其中「投資便利化」全國第一,「貿易便利化」和「政府職能轉變」全國第二。實行行政管理服務「五個一」,企業註冊實現「秒批」,政府和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分別壓縮到70和15個工作日以內,工程建設項目全面實現「交地即開工」。南沙還首創商事登記確認制,打造「無證明自貿區」,探索建設「一臉走南沙」智能服務城市,實現企業註冊「零審批」、政務服務「零跑動」、業務辦理「零證明」。
董可表示,南沙生態稟賦優良,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全市前列,水質穩定達標,建成萬畝溼地、百裡碧道,是聯合國「全球最適宜居住金獎」城市,還被評為「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區級)」。集聚的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將為居民提供國際化優質公共服務,助力南沙打造國際一流人居環境,建設粵港澳優質生活圈示範區。
資料圖
在全球科技大會首日,阿里巴巴副總裁兼銀泰商業集團CEO陳曉東、IBM執行董事長羅睿蘭、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亞太交流與合作基金會執行副主席肖武男、華為運營商業務首席技術官Paul Scanlan、Antler中國合伙人王弘業 、瑞銀證券研究總監連沛堃、標準人壽安本主席範智廉爵士、Unigestion執行長Fiona Frick、Mobius Capital partners創始人Mark Mobius、百觀科技(BigONE Lab)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陳沐、法國巴黎銀行中國區執行長賴長庚、和玉資本管理合伙人曾玉、復星科技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兼恆利證券副董事長劉強、金訊系統創始人兼技術委員會主席兼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數字健康全球行動基金聯席主席蔣忠遠博士、全球化智庫理事長兼國務院參事王輝耀以及WeWork中國代理CEO姜躍平和CNBC的主持人進行深入採訪。
陳曉東表示,疫情期間,集團基本上關閉了百分之五十的線下門店,但是保留住了三分之一的銷售額。可以說,疫情加速了線下到線上的轉型。「我們發現,疫情之後,銷售額很快就追上了去年的水平。舉個例子,上個月我們實現了與去年同期相比的兩位數增長,這部分增長主要來自線上。」陳曉東還提到,直播的興起是一個大趨勢,尤其是奢侈品和化妝品在直播上的銷售數據十分搶眼。
羅睿蘭表示,疫情帶來改變十分顯著,疫情前只有5%的問診來自線上,疫情後是95%的問診來自線上,這可以說明一些問題。同時,也可以看到混合辦公和混合雲的興起,這將給企業資產布局和辦公設備帶來很大變革,公有雲和私有雲的混合,辦公室辦公和居家辦公的混合,說明線上線下的融合趨勢不會逆轉,數位化轉型正在加速。
李小加表示,從企業上市的情況分析,中國已經是全球科創高地,但是中國在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上的科研突破還有待提升,但是在應用端和市場端上中國有很大話語權。目前,中國對服務業和商貿業的內需增長將對科創應用產生很大改變意願,重塑經濟秩序和架構,更好地實現金融行業服務實體經濟,加速實現數位化振興。
在南沙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看見南沙。Max Raven提到,每年舉行的全球科技大會除了將投資人和企業家集聚南沙,還讓各國觀眾在世界地圖上更清晰地看到南沙。小南從南沙區商務局了解到,1-9月,南沙全區新設企業2.8萬家;新增註冊資本2293.91億元;新增外商投資企業157家,實現實際利用外資7.31億美元,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1750.4億元。
今年以來,南沙累計引進15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累計187個),舉行5場重大籤約動工活動,集中動工籤約193個重點項目,涉及總投資4500億元。
資料圖
南沙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推進南沙科學城、中科院明珠科學園、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等戰略創新平臺建設,已建成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落戶四大人工智慧產業研發平臺,培育了暗物智能等3家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自動駕駛企業小馬智行行業估值全國最高。落戶芯聚能、碳化矽、南芯等一批集成電路及半導體項目,大灣區精準醫學產業基地已落戶,廣東醫谷集聚200餘家生命健康企業,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已動工,將集聚一批上下遊關聯產業打造航天航空產業園。未來南沙將積極創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大灣區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未來產業高地。
近年來,南沙積極舉辦高規格涉外會議,包括CNBC全球科技大會在內,IFF全球年會、廣州國際投資年會南沙分論壇、世界港口大會、中國(廣東)人工智慧發展高峰論壇、南沙文創產業發展大會等,充分發揮各種全球對話交流平臺優勢,推動南沙國際合作。
編輯:劉藝豐
來源:南沙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羅瑞嫻、郭雯珺
圖片:李夏同
投稿郵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廣州南沙發布」原創發布,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公眾號不得轉載改編,歡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