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7月5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日常生活中,孩子肩膀不等高、稍顯駝背、髖部一高一低、雙下肢不等長……這些可能是脊柱側彎的表現。
據悉,目前我國脊柱側彎人數已超過300萬,並以每年30萬人的速度增加。其中,青少年比例超過一半。脊柱側彎已成為繼肥胖、近視之後我國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殺手」。
記者採訪了廈門市中醫院骨三科主任、主任醫師張建新博士,廈門市兒童醫院骨科醫生王懷鏗,他們提醒,家長和青少年對脊柱側彎一定要重視,要儘早發現儘早糾正、治療。
案例
15歲少年高低肩加駝背
是特發性脊柱側彎引發
15歲的少年童童(化名)出現高低肩時,並未引起家長重視,直到在親友的提醒下,發現孩子有點駝背了,家長才開始重視,便帶孩子到廈門市兒童醫院骨科看診。
拍片後王懷鏗醫生發現,童童的脊柱側彎角度已經較為嚴重了,Cobb角(脊柱側彎傾斜的兩個椎體間最大角度的夾角)有五十幾度,達到手術的程度了(一般45度以上就可以選擇手術治療)。
王懷鏗說,青春期的脊柱側彎一般是特發性,也就是原因不明的。特發性脊柱側彎是指出生後脊柱正常,隨發育而出現原因不明的脊柱彎曲,由於患兒大部分起病於青春期,所以又稱為青春期特發性脊柱側彎,女孩子多見。從童童的情況來看,手術是最佳治療方案。經過商討,童童將在中考結束後做手術。
提醒
孩子是否脊柱側彎
兩種方法可以自測
由於脊柱側彎症狀相對隱匿,孩子就診時往往畸形已較為嚴重。王懷鏗提醒,早期篩查,早期發現,控制脊柱側彎的發展,不僅可以降低手術率和致殘率,改善外觀,還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生活質量。
家長如何發現孩子有脊柱側彎?王懷鏗說,家長可採用以下方法做檢查:1.雙下肢併攏站直,雙眼注視正前方,雙手自然下垂,觀察兩側肩部、髖部是否等高;2.雙手自然下垂、合攏,彎腰90度,觀察兩側背部或腰部是否等高。
治療
脊柱側彎角度不同
治療手段有所不同
脊柱側彎如何治療?王懷鏗介紹,根據不同情況,脊柱側彎的治療包括觀察、康復鍛鍊、支具治療和手術治療等。
當Cobb角在25度以下時,可暫時觀察。平時注意姿勢調整、形體訓練即康復鍛鍊,發育成熟者無需隨訪,發育未成熟者必須密切隨訪,4-6個月重新評估;Cobb角在25-45度或每年進展超過5-10度的孩子,需要支具治療;當Cobb角超過45度,孩子可能面臨手術治療。
案例
少年時就有脊柱側彎
中年後發病療程漫長
33歲的林東(化名)最近一段時間總是腰背酸痛。他從事文案工作,在辦公桌前坐一會兒就痛得厲害,站久了也會痛,只能躺著才有所緩解。他到廈門市中醫院就診,確診為嚴重的S形脊柱側彎。
廈門市中醫院骨三科主任、主任醫師張建新博士說,林東的脊柱側彎發生在少年時代,當時沒有及時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症狀開始出現並逐漸加重。成人的身體重量大,由於脊柱側彎,椎體和椎體之間不平衡,導致椎體之間椎間盤退變加快,上下椎骨不斷產生摩擦,造成磨損,繼而骨質增生壓迫到了神經,引起疼痛。
「如果倒退二十年,脊柱側彎的問題肯定能解決。」他說,林東已經33歲了,只能通過一些治療手段,將側彎的程度慢慢減輕。林東住院期間,通過四維牽引、支具固定、推拿按摩、針刀治療等,症狀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回家後還要繼續治療,這將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提醒
10-14歲易脊柱側彎
超過14歲糾正難度大
張建新主任正在做一個廈門市科技局的項目,是關於青少年脊柱側彎普查的課題。他到一些學校給學生講座並免費體檢,發現很多學生已經有明顯的脊柱側彎,但是不光學生自己不重視,許多家長也不重視。
他指出,青少年的快速發育階段是在10-14歲之間,這段時間很容易出現特發性脊柱側彎,在14歲之前都很容易糾正,一旦超過這個年齡,特別是發育成熟後,糾正起來難度就非常大,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視,早發現早治療效果才好。
別趴在桌子上睡覺
單雙槓拉伸效果好
張建新說,中小學生每年都應該由專業醫生體檢,一旦發現脊柱側彎,要趕緊到醫院找專業醫生治療。如果放任不管,隨著年齡的增長,症狀會越來越厲害,幾十年形成的嚴重側彎,治療可能也需要幾十年。如果到了要手術的地步,代價非常大,除了費用高,手術後胸腰椎被固定住,彎腰、側身、旋轉都不行,整個人成了一根「竹竿」,繫鞋帶等都很困難,生活質量很差。
張建新強調,脊柱側彎重在預防,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身子不能向一邊傾斜,不要趴在桌子上睡覺。同時要多參加體育鍛鍊,如跑步、遊泳等,如果能經常做單槓和雙槓拉伸,對脊柱則是比較好的鍛鍊。
脊柱側彎危害很大嚴重可致臟器畸形
脊柱側彎是指脊柱正常中心軸線的側向彎曲,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曲度喪失和椎體水平旋轉。脊柱側彎可分為先天性脊柱側彎(結構畸形)和特發性脊柱側彎。
廈門市兒童醫院骨科醫生王懷鏗介紹,脊柱側彎可表現為站立時高低肩、高低髖、長短腿,彎腰時高低背和兩側乳房、骨骼發育不對稱等情況,脊柱側彎可合併脊柱後凸畸形(駝背)。部分脊柱側彎患兒可引起臟器發育畸形、功能障礙,出現氣促、心慌、運動能力下降等表現,嚴重者會出現心肺衰竭、癱瘓,甚至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