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中小學陸續開學,可是幼兒園還遙遙無期,據說可能直接到9月1號要上小學了,不知道這些孩子做好有效銜接沒有?
疫情期間,大人小孩被困在家3個多月。在這期間,有人寫了幾十萬字,有人讀了十多本書,有人人成了網紅,而我幫女兒除了完成幼兒園老師布置的相關任務,還順利完成幼小銜接。
先來匯報一下學習收穫吧:
1 學會拼音,能獨立拼任何音節;
2 能獨立書寫出漢字200+;
3 能獨立讀任何一本有拼音的書;
4 讀書56本,其中能獨立讀完《我會自己讀》1級——6級;
5 能熟練運算20以內加減法;
6 會認時鐘;
7 背誦古詩70首。
這些成績我們是怎樣做到的呢,其實就做到了這4點:
2019年寒假,我借了一套一年級的教材,想研究一年級孩子的學習內容,計劃2020年暑假對女兒進行幼升小教育。
但是疫情影響,大人小孩一直隔離在家,無學可上。於是改變計劃,提前進行幼升小準備,先教女兒開始學拼音。
我對比了一下,最好的教材是現行的一年級課本,尤其是部編版一年級語文課本。這套教材全國統一,聚集全國有名的教育專家精心編排,內容不受地域限制,課程設置非常合理,由簡到難,有效地幫大人孩子少走彎路。
在拼音學習上,我們具體做法上是這樣的:
1 控制好量,寧少勿多。
我們每天有計劃,科學有效學習,循序漸進,每次的學習時間控制在1個小時以內。
而對於剛開始學習的孩子,學習內容每天量控制多少合適呢?
很簡單,按照課程設置每天最多一頁,如果有些內容孩子接受慢,比如複韻母與鼻韻母這裡,孩子拼讀有點難度,那就兩天一頁。
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切勿拔苗助長,學習效果僅僅局限於認識會讀,會寫就行。
值得一提的是學拼音一定要注重聲調。很多人對於剛開始學的孩子操之過急,一天恨不得孩子獨立拼讀,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提高認識,暫時不會也沒關係,我們提倡早學習,晚鞏固,量變引起質變,刻意練習是學習好的不二法門。
拼音方面我建議不要挖掘太深,會認23個聲母,24個韻母和16個整體認讀就可以。一來容易是孩子剛剛開始學習,太多了容易厭倦,另一方面我們只是做個鋪墊,餘下的交給學校老師吧。
2 堅持複習,溫故知新。
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學得快忘得更快。所以在學習每天學習的過程中複習這個環節必不可少。
我們堅持溫故而知新,每天先學習新知,然後一半的時間用來複習舊的。
引導孩子反覆的讀,反覆的拼,大人讀孩子讀,雙方表演讀,總而言之,對於孩子來說,知識其實是在重複的過程中學會的。
3 注重音節 科學引導
我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漢語拼音中的每一個音節都有不同的稱謂,比如說a o e i u v這六個都叫單韻母。
所以在學習伊始,就要告訴孩子這個音節屬於什麼;23個聲母,24個韻母和16個整體認讀,,使他們一開始對每一個音節、字母都有一個清晰的劃分認識。
我們不提倡給孩子面面俱到,但是很多知識概念的建立,起初就應該科學到位,讓孩子在最初的學習時明白,每一個音節屬於不同的範疇。
4 注重書寫 修身養性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於剛開始學習的孩子來說,書寫很重要,所以在書寫上一定要有好開頭。
在練習書寫的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量,千萬不要動不動幾十遍,這樣激進式學習容易讓孩子厭煩。
建議每天書寫的遍數不超過三遍,每次小拼音本,從最初的2——3行逐漸過渡,最多一頁足夠。這樣做一來不讓孩子感到厭煩,二來達到促進記憶的效果。
這樣,大約20天以後拼音學完了。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一定要刻意的讓孩子多回頭,去拼讀、練習,每一種知識在反覆練習中都會進一步達到深化和鞏固。
總之,書寫幫助記憶,更磨練耐性,孩子在寫的過程中,能安靜地坐下來,由幼兒園的&34;過渡為&34;,這是&34;準備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掌握了拼音,學漢字就非常容易了。在孩子學習拼音的過程中,大人就要不厭其煩地引導孩子去進行簡單的閱讀,一來練習了拼音,二來自然就會認識一些簡單的漢字。
漢字方面,我仍然是用一年級的語文課本。這裡我們並不是提前學,只是在練習拼音,學漢字過程中,這是最合適的書本而已。我們只是利用它來鞏固拼音,學習漢字,並沒有將它學透。
這套教材的設計的生字設置非常合理,非常簡單,孩子拼讀起來也很容易,記起來更容易,書寫起來也更容易了。
我們仍然堅持的是一天一課。每天先拼生字,掃清障礙,然後,再讀課文,在讀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用手指著讀,大人不要越俎代庖,只有讓孩子自己指讀,才真正實現了孩子才是學習的主人,也真正做到了他是有目的讀書。
剛開始那幾天讀課文,大人需要引導,大人讀一遍,孩子讀一遍。之後讓孩子自己&34;,這個&34;不是一次讀十遍二十遍,而指的是早晚讀,指的是以後的日積月累,反覆誦讀。
事實上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記憶力超級好,每篇課文基本上最多兩天,有時候5分鐘就背過了。
在這2個月的時間裡,我們每天的學習很有規律,語文方面,讀拼音,讀生字,讀課文,寫生字,做數學題。
從一開始我安排到第三天以後,女兒已經養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因為我我告訴她,我們每天的學習內容一樣,只要完成這些就可以。
我非常反對那些讓孩子動不動抄十遍二十遍的做法,我們也更沒有買套題,搞什麼題海戰術!
因為這樣做無非是讓孩子記住漢字或者拼音,如果真的想鞏固提高,應該是引導孩子讀書的過程中提高鞏固。
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公式方,接下來,就在於應用了,孩子的學習也是一樣的。
學會了拼音和一定量的漢字以後,我們開始了大量的閱讀。事實上,女兒在從小到大閱讀是她生活的主要興趣,雖然沒有可刻意去教,但是準備&34;之前,識字量大概在200左右。
一年級的上冊的語文書學完了以後,我給她買了一套迪士尼的《我會自己讀》,她竟然很快能夠獨立閱讀完1——6級了,這讓我喜出望外。
自此,對於書本的從&34;進入了&34;,對於孩子,這是歷史性的一刻。
不可否認,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遇到攔路虎,這很正常。
因為她畢竟剛剛開始才開始接觸,女兒每次閱讀,我都會在身邊,只不過閱讀的人由我變成了她自己。
我會及時的提醒那個字應該讀什麼,每次讀完要表揚孩子,給一個大大的擁抱,講一個故事,貼一個小帖帖,陪玩一會,都是對孩子最好的獎勵。
漢字的認識不一定非要專門去認,非要大量書寫,反而從閱讀中去理解學習是最好的選擇。
每種知識,從最初學習到感受到樂趣,都是有難度的。但是在學習方法上,只要給與技巧知道,反覆訓練,一定會有進步。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語文較難,數學簡單,所以我們的心思大多放在了語文上。在數學學習上,我們主要以自學為主,引導為輔,不要一股腦教的太多,這樣孩子入門才快,也逐漸會有了自己的小技巧。
我要提醒的是,大人一定要有同理心,耐心引導,哪怕暫停學習內容,也絕不能著急上火,研究表明,大多數孩子對學習產生了為難情緒,均來自於大人。
女兒剛剛接觸學習,在學習方面其實還是有些牴觸的,我採取的就是多鼓勵少批評,多說好話,說她愛聽的話。
比如今天的都比昨天進步了!今天寫作業全部對啦!你剛才寫字好專心啊等等。
物質獎勵更是不可或缺。我在五六年前為了引導兒子學習,買過一大包的小帖帖,還剩下了幾包,這個假期,我讓它們再次發揮了餘熱,全部獎勵給女兒了。
課本上,作業本上,都留下了小貼貼,對於這個獎勵,女兒非常滿意,在學習上也非常積極主動,每天學習從沒有鬧過情緒。
鼓勵能增加孩子的信心,勇氣,樂於接受挑戰的能力,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而一旦激發,孩子才會真正實現主動學習,感受到學習的帶來的成就感。
我在幫助孩子完成幼升小過程中反覆強調&34;,其實練習不是不斷重複的。&34;才是&34;三要素:好導師、有目標、有反饋。只有反覆的刻意練習,才會真正實現知識的內化吸收。
上一周,我讓女兒做了一套一年級上冊期末考試卷,數學100分,語文94分,這個成績足夠好了。因為2個月時間,我們每天的學習時間嚴格控制在2個小時以內,我們沒有每一買過什麼幼升小套題,沒有搞過一次題海戰,更沒有每天五遍十遍地寫,只是養習慣。
很多人對孩子&34;嗤之以鼻的,認為&34;,過早學習會扼殺了孩子學習的興趣,在我看來,這樣的擔心無非來自於家長對孩子學習規劃的不合理。
但是對於即將進入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適當地進行幼小銜接真的非常重要,否則,孩子在上一年級後很可能成為&34;。經常有些家庭在孩子進入一年級以後,由&34;發展為&34;,原因無非就是忽略了&34;。
總之 幼小銜接一定要有,只要方法科學,控制好量,反覆練習,鼓勵引導,孩子一定能順利實現幼升小。
我是木子老師,專注教育,喜歡讀書與寫文,期待與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