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今天群裡有位媽媽私信我,詢問說小學馬上就要開學了,可是看著孩子一臉懵懂、無所事事的樣子,自己還真是有些緊張。
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快速的度過這樣一個幼升小的過渡期?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是啊,忽然就想起當年大寶成為小學生的第一天,中午我接他回家,午餐後短暫的午休,我把他叫起來繼續上學。
他也是一臉懵:為什麼還要去上學啊?不是接回家就放學了嗎?
是的啊,大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日接送一次,早上送進去,晚上接回來。看到媽媽之後,就等於真正放學了。
可是小學生涯,每天上午、下午都要接送,我以為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對于大寶來講,卻是完全無知的。
所以,提前為孩子做好幼升小的各種身心建設,事無巨細,都很重要。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幼兒園和小學的教學模式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家長很有必要提前和孩子溝通,並且讓他清楚地認識到小學與幼兒園的區別,尤其是課堂上的區別。
首先,小學以課堂教育為主,與幼兒園相比有更多的、明確的規範要求,小學要求孩子自製、自理的能力越來越高等等。
如果孩子自制力、自理能力強,那麼他適應學校生活就會快些,相反就會造成適應困難。
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適應小學的課堂,因為天性的活潑好動等,頻頻違反課堂紀律,極易受到老師的批評。那麼孩子在班級中的「角色地位」就會受到影響,勢必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嚴重時還會產生厭學問題。
所以,家長一定要謹慎對待和處理。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其次,剛入小學的時候,學習內容離不開家長的關心和陪護。
小學伊始,即便是孩子們還沒有適應,老師也要按部就班的開始自己的學科教育了。進度快、內容多是剛入學的孩子最為明顯的感受。
如果是有過學前班的經歷,可能適應性會強一些。但是家長在這個時候更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問題。因為老師所講的知識都已經提前學過了,所以極有可能造成孩子上課的「神遊」,而這種狀態沒有及時調整,就會伴隨孩子,直至壞習慣養成。
如果是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可能在這個階段就完全被動了。不過相信我,這是一個過程而已,只要家長和孩子配合老師的進度,認真完成預習、複習和作業,趕上去是一個早晚的問題罷了。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鬆懈,陪伴孩子快速的適應小學的速度很重要。若是家長大撒把,孩子可就真的面臨麻煩了!
已經進入小學了,不管孩子的基礎如何,都不要怨天尤人或者悔不當初,好好的跟著老師的節奏來就是。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第三,積極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課堂的表現,及時調整。
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而這兩者,就直接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成績。
所以,通過老師去了解孩子,家長就會發現很多問題,甚至可能發現一個完全顛覆你認識的不一樣的孩子。
我家姑娘剛上小學的第一學期,開學兩周我還沒有來得及和老師溝通,老師就找到了我。
原來她總是習慣性打了上課鈴,然後舉手上廁所;而且在遇到自己不會的難題時,也會舉手要求上廁所。所以老師直接聯繫了我。
當我問她的時候,她說在幼兒園裡就是這樣啊,有時候坐累了,有時候不想玩遊戲了,都會要求去廁所。只不過幼兒園裡是允許孩子直接舉手去洗手間的,所以老師也沒有把這種情況反饋給家長,而她就把這種習慣保留了下來。
好在,後來經過老師和我的及時溝通以及努力,成功地改正了姑娘的這種習慣。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作為父母,要真心的重視孩子的「幼小過渡」,理智地對待孩子遇到的問題,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學校生活,健康地成長。
1、理解孩子遇到的困難,對孩子給予及時而適度的安慰與強有力的支持。
當孩子因為紀律不適應學校的時候: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告訴他,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經常會受到各方面要求的約束。例如,人在街上違反了交通規則,警察叔叔要管;在家裡犯了錯誤,爸爸媽媽要批評;在學校違反了課題紀律,老師當然也要批評。從而讓孩子對老師的批評能有正確的態度,避免牴觸的情緒。
當孩子因為功課吃力而退縮的時候:告訴孩子,人在剛做一件事或剛到一個新地方時,出現一些問題是正常的,只要積極面對,就會很快調整過來。同時要細心觀察孩子,對他的點滴進步均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還要理解孩子在學習上的錯誤,耐心幫助孩子尋找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批評。
上了小學,對孩子要有希望,但不要盲目的施壓。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2、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大語文時代正式到來!相信這幾年的教改家長心中都有數。
而語文的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大量的閱讀積累,所以一定要在小學的初級階段抓緊培養這個習慣。
而閱讀的好處,在於瑣碎的好詞好句,也在於長久的日積月累,最終帶給孩子不一樣的閱讀能力和習作能力。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3、積極參加孩子學校的任何家校共建活動。
不要把孩子推給隔代人負責。
爺爺奶奶若能搭把手,就負責把孩子的吃喝照顧好就足夠了,其他的,都在於家長自身的用心與否。
家長會,一定要自己參加;學校需要家長配合的一些活動,積極報名;需要付出體力勞動的,要不遺餘力;需要付出格外精力的,要盡力而為。
家長的積極參與,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和陽光的性格肯定是有幫助的,因為她的生活父母總是在積極參與;對老師會產生的印象也是有加分的,因為家長的主動就會讓老師知道家長對孩子是認真負責的。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最後,想告訴即將幼升小孩子的家長,不妨趁著一年級孩子的功課還能遊刃有餘,給孩子報個寫字班。字是一個人的門面,孩子的字練好了,以後不管是做作業還是考試卷,都能事倍功半。
對於我家兩個大孩子小學的遺憾,我最大的就在於此。
雖然我們沒有上學前班,雖然我們經歷了兵荒馬亂的開學伊始,但是我們都面對困難,迎頭趕了上來。唯有字體,讓我頭疼不已。尤其是大兒子的字,不但讓我很是堵心,最為關鍵的是寫的非常慢,導致每次考試,我都要反覆交代他,一定一定要寫完卷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