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孩子過渡期的長短,取決於家長的態度和方法

2020-09-05 沫沫的靜好歲月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今天群裡有位媽媽私信我,詢問說小學馬上就要開學了,可是看著孩子一臉懵懂、無所事事的樣子,自己還真是有些緊張。

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快速的度過這樣一個幼升小的過渡期?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是啊,忽然就想起當年大寶成為小學生的第一天,中午我接他回家,午餐後短暫的午休,我把他叫起來繼續上學。

他也是一臉懵:為什麼還要去上學啊?不是接回家就放學了嗎?

是的啊,大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日接送一次,早上送進去,晚上接回來。看到媽媽之後,就等於真正放學了。

可是小學生涯,每天上午、下午都要接送,我以為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對于大寶來講,卻是完全無知的。

所以,提前為孩子做好幼升小的各種身心建設,事無巨細,都很重要。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學習上的準備】

幼兒園和小學的教學模式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家長很有必要提前和孩子溝通,並且讓他清楚地認識到小學與幼兒園的區別,尤其是課堂上的區別。

首先,小學以課堂教育為主,與幼兒園相比有更多的、明確的規範要求,小學要求孩子自製、自理的能力越來越高等等。

如果孩子自制力、自理能力強,那麼他適應學校生活就會快些,相反就會造成適應困難。

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適應小學的課堂,因為天性的活潑好動等,頻頻違反課堂紀律,極易受到老師的批評。那麼孩子在班級中的「角色地位」就會受到影響,勢必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嚴重時還會產生厭學問題。

所以,家長一定要謹慎對待和處理。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其次,剛入小學的時候,學習內容離不開家長的關心和陪護。

小學伊始,即便是孩子們還沒有適應,老師也要按部就班的開始自己的學科教育了。進度快、內容多是剛入學的孩子最為明顯的感受。

如果是有過學前班的經歷,可能適應性會強一些。但是家長在這個時候更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問題。因為老師所講的知識都已經提前學過了,所以極有可能造成孩子上課的「神遊」,而這種狀態沒有及時調整,就會伴隨孩子,直至壞習慣養成。

如果是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可能在這個階段就完全被動了。不過相信我,這是一個過程而已,只要家長和孩子配合老師的進度,認真完成預習、複習和作業,趕上去是一個早晚的問題罷了。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鬆懈,陪伴孩子快速的適應小學的速度很重要。若是家長大撒把,孩子可就真的面臨麻煩了!

已經進入小學了,不管孩子的基礎如何,都不要怨天尤人或者悔不當初,好好的跟著老師的節奏來就是。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第三,積極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課堂的表現,及時調整。

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而這兩者,就直接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成績。

所以,通過老師去了解孩子,家長就會發現很多問題,甚至可能發現一個完全顛覆你認識的不一樣的孩子。

我家姑娘剛上小學的第一學期,開學兩周我還沒有來得及和老師溝通,老師就找到了我。

原來她總是習慣性打了上課鈴,然後舉手上廁所;而且在遇到自己不會的難題時,也會舉手要求上廁所。所以老師直接聯繫了我。

當我問她的時候,她說在幼兒園裡就是這樣啊,有時候坐累了,有時候不想玩遊戲了,都會要求去廁所。只不過幼兒園裡是允許孩子直接舉手去洗手間的,所以老師也沒有把這種情況反饋給家長,而她就把這種習慣保留了下來。

好在,後來經過老師和我的及時溝通以及努力,成功地改正了姑娘的這種習慣。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作為父母的配合】

作為父母,要真心的重視孩子的「幼小過渡」,理智地對待孩子遇到的問題,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學校生活,健康地成長。

1、理解孩子遇到的困難,對孩子給予及時而適度的安慰與強有力的支持。

當孩子因為紀律不適應學校的時候: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告訴他,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經常會受到各方面要求的約束。例如,人在街上違反了交通規則,警察叔叔要管;在家裡犯了錯誤,爸爸媽媽要批評;在學校違反了課題紀律,老師當然也要批評。從而讓孩子對老師的批評能有正確的態度,避免牴觸的情緒。

當孩子因為功課吃力而退縮的時候:告訴孩子,人在剛做一件事或剛到一個新地方時,出現一些問題是正常的,只要積極面對,就會很快調整過來。同時要細心觀察孩子,對他的點滴進步均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還要理解孩子在學習上的錯誤,耐心幫助孩子尋找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批評。

上了小學,對孩子要有希望,但不要盲目的施壓。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2、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大語文時代正式到來!相信這幾年的教改家長心中都有數。

而語文的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大量的閱讀積累,所以一定要在小學的初級階段抓緊培養這個習慣。

而閱讀的好處,在於瑣碎的好詞好句,也在於長久的日積月累,最終帶給孩子不一樣的閱讀能力和習作能力。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3、積極參加孩子學校的任何家校共建活動。

不要把孩子推給隔代人負責。

爺爺奶奶若能搭把手,就負責把孩子的吃喝照顧好就足夠了,其他的,都在於家長自身的用心與否。

家長會,一定要自己參加;學校需要家長配合的一些活動,積極報名;需要付出體力勞動的,要不遺餘力;需要付出格外精力的,要盡力而為。

家長的積極參與,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和陽光的性格肯定是有幫助的,因為她的生活父母總是在積極參與;對老師會產生的印象也是有加分的,因為家長的主動就會讓老師知道家長對孩子是認真負責的。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最後,想告訴即將幼升小孩子的家長,不妨趁著一年級孩子的功課還能遊刃有餘,給孩子報個寫字班。字是一個人的門面,孩子的字練好了,以後不管是做作業還是考試卷,都能事倍功半。

對於我家兩個大孩子小學的遺憾,我最大的就在於此。

雖然我們沒有上學前班,雖然我們經歷了兵荒馬亂的開學伊始,但是我們都面對困難,迎頭趕了上來。唯有字體,讓我頭疼不已。尤其是大兒子的字,不但讓我很是堵心,最為關鍵的是寫的非常慢,導致每次考試,我都要反覆交代他,一定一定要寫完卷子啊!

相關焦點

  • 觀念丨幼升小:需要改變的不僅僅是孩子
    從幼兒園升上小學、從高中階段過渡到大學階段、邁開腳步離開大學校園……人生中,我們會碰到無數次這樣的轉折點,我們會因此變得更好,抑或原地踏步,還是碌碌無為,關鍵取決於我們對待這些重要轉折的態度和方式  幼升小,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過渡階段,對於孩子個人乃至家長而言,卻是一番不小的改變。過完這個暑假,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將迎來他們全新階段———小學,一些即將迎來幼升小的家庭對此感到緊張焦慮。
  • 幼兒園老師建議:幼升小,家長不要只教孩子學認字、背單詞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所以對學齡階段的孩子來說,不能只重視孩子的知識和技能,而忽略其他能力的發展。幼升小,孩子更需要的是做好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以及心理方面的準備,來迎接與幼兒園完全不同的小學生活。
  • 又到開學季,孩子幼升小後,家長需注意哪些問題?
    而入學後的最初幾周是適應的關鍵期,此時孩子對學校的態度並不穩定,對學校的好奇和興趣很可能因為一時的不適應轉變為牴觸情緒[3],因此家長一定要格外注意。幼兒園的時候,家長大多拿孩子當「寶寶」養,一進入小學,很多家長的態度來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用學生的標準來要求孩子。不僅生活上希望孩子能獨立,不依賴父母、規劃好自己的作息時間;學習上也希望孩子能全力「開跑」,而忘了給孩子「加速」的時間,因此很多家長會突然提高對孩子學業的要求,甚至為孩子制定過高的學習目標,這些都會讓孩子無所適從。
  • 英脫歐後的過渡期會延長嗎?歐委會主席:取決於英國
    她還表示,英國脫歐後的過渡期長短最終取決於英國。  據報導,馮德萊恩在愛爾蘭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歐洲議會將在月底批准。」她還指出,距離英國脫離歐盟還有2周。  對於英歐間的貿易協定,她表示,英國脫歐後與英國的貿易協議談判可能於2月末至3月初開始。她表示:「最終我們大約有8個月時間談判。談判將在2月末至3月初開始,到年底將至少需要1-2個月用於批准過程。」
  • 美國Contigo兒童水杯幫助孩子度過「幼升小」難關
    因此,許多家長都陷入各種升學焦慮,不知要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幼升小」的階段。選擇美國Contigo兒童水杯,從學習、心理、生活幾個方面幫孩子做相應調整和準備,適應幼升小過渡銜接其實很容易。 首先在和孩子說話的語氣和方式上要特別注意,不要總是以一副強壓和威脅的態度和孩子說話,可以多用一些鼓勵的語氣和孩子溝通。陪孩子學習一段時間,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良好的看書寫字的姿勢,這樣有利於孩子在學習的初期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 本年度幼升小回顧,2021幼升小家長要關注這幾點
    2020幼升小,是否有令你記憶深刻的片段呢?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回顧,看看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注意的!>因疫情影響,2020幼升小的報名時間較往年有所延後。★展望2021:如果不出現太大意外情況的話,明年的幼升小政策發布、報名時間將回歸正常。
  • 華師附小「幼升小」繼續面試家長
    華師附小「幼升小」要面試家長  校方稱了解學生家庭教育和成長環境有助「家校合一」,家長面試分佔20%    張貼在校門的《華南師大附小2011  「孩子因讀書而去面試很正常,家長又不去讀書,面試做什麼呢?」只招收華師大、華師附中正式教職工子女的名校華南師範附屬小學在本周日(5月15日)舉行幼升小招生及面試,近日有拿到報名表的家長卻發現,除了要為孩子準備表演節目,自己本身亦成為這場「入學面試」的被面試者。
  • 幼升小面試,家長必備攻略
    馬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幼生小面試了,這是孩子進入小學的第一關,也是給老師的第一印象,家長們都想讓孩子們面試取得成功,那如何讓孩子脫穎而出了,今天筆者就給大家總結一份幼升小面試攻略,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一、面試心態最重要幼升小面試,有的時候家長比孩子還要緊張,有的時候看到孩子對面試不上心,家長還會對孩子說:要好好學習,不然考不上好學校」或者「不好好學習就沒學校要你了」等話語「威脅」孩子。
  • 幼兒園張貼幼升小喜報,家長質疑:上公小的孩子就不優秀?
    「幼升小不是說不要考的嗎?這家幼兒園如此高調曬『成績』,在拼啥呢?」附近有家長表示看不懂。也有家長說,幼兒園那麼多孩子,多數上人戶對口的幼兒園,這家幼兒園把那些上了「民小」的孩子當喜報來炫,是不是覺得上「公小」的孩子不優秀呢?
  • 淺談孩子培養之幼升小
    孩子的到來,給每個家庭帶來無窮歡樂。歡樂之餘,孩子的培養又給每個家庭帶來無窮困擾。幼升小,無疑是個關鍵點。那麼,在幼升小之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呢?其一、數學的培養。數學是所有學科之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將陪伴你孩子的整個學習生涯(大學部分專業除外)。數學不好,你的孩子將無法步入學霸行列。那麼需要做哪些準備?
  • 7成家長焦慮「幼升小」!一線城市廣州爸媽較佛系
    《白皮書》以不同類型家長作為研究樣本,呈現了中國孩子和家長在這一階段面臨的變化和挑戰。通過對幼升小家長訪談發現,七成家長對孩子「幼升小」感到焦慮。不過,廣州家長相對北京、上海的家長來說,已經是相對「佛系」。
  • 幼升小全攻略,暑假這麼準備,孩子適應快,家長沒煩惱
    孩子能否適應幼升小的轉變,成為壓在不少家長心底的一塊石頭,感到很是焦慮和擔憂。按照以往幼升小反映的情況來看,小朋友們主要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① 小朋友對學校無概念,小學的教學方式與內容跟幼兒園區別很大,造成不適應甚至抗拒。
  • 幼升小 家長莫焦慮
    「你的孩子上沒上幼小銜接班?如果不上,孩子到小學會不會跟不上?」「上學後,一個班級那麼多人,孩子到底能不能適應?」眼看著準小學生們要開啟小學生活了,老母親們真是既開心又焦慮。不少家長苦惱:聽說誰家孩子還沒上小學,已經能寫上千個漢字,背下來幾百首唐詩……我家這熊孩子差遠了。你說,能不焦慮嗎?的確,「別人家的孩子」給不少家長很大壓力。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作為,可是現實很骨感,多數孩子很普通。家長內心深處不願意接受,可是到底該怎麼學,家長心裡又沒譜了。於是開始尋找「救命稻草」,給孩子報班,讓孩子搶跑!對此,文華學校相關負責人李曉慧表示,家長無需焦慮。
  • 2020武漢幼升小漸入尾聲,今年的家長太難了
    2020幼升小為什麼這麼難?2020年1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武漢幼升小入學的節奏——義務教育入學政策遲遲沒有發布,幼升小摸底戛然而止,網報登記時間杳無音訊,這也讓各位家長感到束手無策。而到了7月份,公辦審核、民辦面試和外小報名遊園全面開花,各位家長又開啟了風雨無阻、四處奔波的模式。2020幼升小為什麼這麼坑?
  • 天府新區籍田幼兒園舉行2020年「幼升小」大班家長會
    在這特殊的疫情防控期間,由於政策的革新,方法的改變,對於即將升小學的孩子家長來說,存在種種疑惑和不解。為了方便廣大家長知曉幼升小入學政策,順利申請到學位,2020年5月29日,天府新區籍田幼兒園錯時分批召開了2020年小一入學政策宣講會。
  • 家有幼升小的孩子,這6個習慣3個能力和1個素質非常重要!
    這幾天,我參加了一個線上幼升小的講座。作為一名大班學生的媽媽,因為疫情天天在家輔導,和孩子一起認字,一起跳繩,一起練字等等,和孩子一起為接下來的一年級做準備。我覺得自己的狀態一直在焦慮和佛系之間搖擺。在這個特殊時期,我相信很多家長們已經和我一樣堅持了兩個月在家陪娃學習的日子啦,相信接下來大家還得繼續奮鬥。有的家長佛系,有的家長焦慮,有的家長像我一樣兩頭搖擺。
  • 還在為孩子幼升小焦慮的家長看過來
    對於孩子來說,從幼兒園升到小學,不僅是一種環境的改變、年齡的增長,更是對他們的自理能力、學習能力、社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有孩子幼升小,家長要做哪些準備呢?近日,北青社區報記者,就這一家長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採訪了昌平區幾位小學教師,他們給出了孩子入學前的一些具體建議。
  • 幼兒園的幼升小銜接班和外面的幼小銜接班有什麼不同?家長怎麼選
    目前孩子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學齡前的孩子家長也越來越多的參與到幼小銜接這個潮流中,事實上幼小銜接是很重要的,給孩子培養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和自立獨立能力,就已經領先一步。有的幼兒園看到了這一商機,同時為了留住生源,利用現有資源在學校創建了幼小銜接班,滿足了部分家長的需求,但也有的家長也不免疑惑:是在幼兒園上好一些還是去外面的幼升小輔導班。事實上,家長如果想給孩子報一個幼小銜接班,就不如考慮一個專業的幼小銜接機構。
  • 開學首日 幼升小新生多不適應
    然而在部分小學,記者看到,一些「幼升小」新生牴觸上小學成為一種現象。■現場 上課「不規矩」,口號來規範「後面的同學請坐好,不要趴在桌子上了。」順著石家莊市四中路小學一年級1班班主任趙老師手的指向,記者發現一節課過後,有好幾名學生已經趴在了桌子上,小腦袋耷拉下來,一副無精打採的樣子。詢問才知,原來因為不適應下午1點半上學的時間,怕遲到,多數學生中午沒有睡午覺。
  • 幼升小培訓班瘋狂 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2】
    武漢一所著名小學的招生負責人說,入學前,老師和孩子的交流主要涉及生活常識、表達能力、語言模仿。「我們絕不考超過幼兒園孩子認知水平的內容,比如加減乘除、認字等都不會在交流中出現。因此,短期的強化培訓對小學入學面試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