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耳屎會變啞巴?寶媽別再嚇唬娃了,看看專家如何解釋

2020-12-18 柏柏育兒漫畫

很多人小時候都會聽家長說:「耳屎不能吃,吃了你就變啞巴了!」聽得多了,孩子就信了,所以長大後還在這樣告誡自己的的娃:「千萬不要吃耳屎,否則你就成啞巴了!」孩子們戰戰兢兢的聽完父母的叮囑,確實再也不敢把放到耳朵裡的手伸到嘴裡了。

耳屎真相

這個看起來讓人討厭的「髒髒的」東西,其實在醫學上被稱為「耵聹」,在國外一些國家叫做「耳蠟」。這種東西的產生是由耳道內一種叫做耵聹腺的組織分泌的一種油脂類物質,他的主要作用是保護人們的鼓膜,可以防止蟲子、灰塵以及其他異物進入。

耳屎之所以被大人說成是能讓人變啞的「毒藥」,最初的誘因可能是基於家長對孩子的一種保護,家人擔心孩子把它當成可以吃的東西吃到口中,引起腸胃不適,所以才編出這樣的「謊言」。實際上耳屎並非只是身體的一種排洩物,它在整個耳道起著很多有益於耳朵的作用。

1、隔離病菌

由於耳屎本身就是潮溼帶有黏性的,所以當灰塵、病菌進入耳道時,會首先被耳屎阻擋住,再加上耳屎上面有一層「酸性的覆蓋膜」,可以殺死附著的病菌。所以有的孩子中有耳屎,寶媽也不要急於處理,只要耳屎沒有大範圍結塊或者堵塞耳道,寶媽最好不管。

2、隔離小飛蟲

由於耳屎本身的氣味不討小蟲子的「喜歡」,所以即便飛到耳道口的小蟲子,有時候也會被這種帶苦味的耳屎趕出來,甚至有的小蟲子可能會撞上耳屎,只能選擇回飛。所以耳朵中有點耳屎也不是什麼糟糕的事情, 寶媽不用過於在意。

3、防水、防潮

由於耳屎本身是一宗蓬鬆的淡黃色的片狀物質,通常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在寶寶洗澡或者玩水時,能夠較好地阻擋水進入內耳。耳屎可以吸附流入耳朵中少量的水和潮氣,避免內耳進水後導致的耳道炎症發生。

4、緩衝作用

多數孩子不懂得保護自己的耳朵,尤其是遇到較大的聲響、強力的風時,這些聲波或者風就會沿著耳道衝擊鼓膜,若此時耳道中有耳屎,就可以吸收掉一定的聲音或者風的壓力。這樣一定程度保護了鼓膜免受外壓的損害,不會讓孩子的聽力受損。

清潔耳朵方式

1、若寶寶出現耳屎大面積結塊、堵塞耳道或者已經影響到孩子聽力的時候,寶媽就要考慮給娃清潔一下耳朵了。若寶寶不配合,寶媽可以帶娃去專業的機構進行清潔,若寶寶比較聽話,寶媽可以買專門適用於寶寶的棉棒,沾上香油,輕輕的擦拭耳屎周圍,等5、6分鐘後,耳屎被軟化後,再輕輕地使用棉棒將耳屎蘸出來。

2、若寶寶經常用小手撓耳朵,說明耳朵內可能有些病菌殘留,這時寶媽可以沾上一點酒精,給寶寶輕輕地擦拭耳道,可以緩解寶寶的不適感。

通常情況下,孩子耳朵是不要進行清理的,因為通過吃東西、說話等動作會不斷的促進耳屎自動排出。寶媽若經常給娃掏耳朵,不僅讓娃喪失了保護耳朵的先天屏障,因為寶寶好動,還可能導致寶寶耳道被劃傷。

相關焦點

  • 「耳屎吃了變啞巴」是嚇唬孩子
    「耳屎吃了變啞巴」,這句話很多人小時候都聽過,但事實真有這麼恐怖嗎?  耳屎又叫耳垢,醫學名稱為耵聹。它是由耳朵裡的耵聹腺分泌出來的油樣、水樣物質,混和著耳內脫落下來的死細胞組成。耳屎通常呈淡黃色蠟樣乾片狀,味苦。
  • 孩子小時候吃耳屎會變啞巴?網友捂臉:我到現在還信呢!你呢
    小時候印象最深的一條就是,麻麻說,吃了耳屎會變啞巴,所以從小到大,對耳屎都是敬而遠之,偶爾掏耳朵,會把耳屎小心地包在紙裡。連扔都不敢隨便扔,必須要扔在垃圾桶裡,還要包的很嚴實,生怕漏出來。「小時候母親告訴我吃耳屎會變啞巴,在17年的時候我用這個告誡我的小外甥,我姐聽見了說這是咱媽騙我的,我非常驚訝,這個事應該是我在6.7歲的時候母親告訴我的,從那以後每次挖完耳朵都要去洗手再打上幾遍肥皂,到現在也有17.8年了,我一直深信不疑,沒想到這是母親為了讓我挖完耳朵不要放到嘴裡的謊言。」
  • 吃耳屎變啞巴是真的嗎?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聽過說,吃耳屎會變啞巴等之類的話。但是吃耳屎真的會變啞巴嗎?首先,我們先來看看「耳屎」是神馬東西。耳屎,或叫耳垢,醫學名稱叫耵聹(dingning)。其次,大家再來看看耳屎有何神奇的功效。1.耵聹是有益於耳朵的。它潮溼而帶有粘性,能夠粘住進入耳內的塵埃、病菌。
  • 吃耳屎 變啞巴:是真的嗎?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耳屎」是神馬東西。耳屎,或叫耳垢,醫學名稱叫耵聹(dingning)。它是耳朵裡的耵聹腺所分泌出來的油樣、水樣物質,混和著耳內脫落下來的死細膩組成的。許多人把它看作骯髒討厭東西,總喜歡用各種方法把它作「請」出耳朵。其次,大家再來看看耳屎有何神奇的功效。1、耵聹是有益於耳朵的。
  • 流言揭秘:吃耳屎變啞巴是真的嗎?
    摘要:相信大家小時候都聽過說,吃耳屎會變啞巴等之類的話。3.有意思的是,過去的醫學家以為耳屎對細菌沒有作用,但我國臺灣省的一名16歲的少年研究證明,耳屎有很強的殺死病菌的能力。4.耳屎是身體上排出的分泌物,沒有毒素,只是有點不衛生,但誤入口也不會對身體出現任何危害。
  • 「耳屎吃了變啞巴」真有這麼恐怖嗎?
    「耳屎吃了變啞巴」,這句話很多人小時候都聽過,但事實真有這麼恐怖嗎?耳屎又叫耳垢,醫學名稱為耵聹。它是由耳朵裡的耵聹腺分泌出來的油樣、水樣物質,混和著耳內脫落下來的死細胞組成。耳屎通常呈淡黃色蠟樣乾片狀,味苦。從化學成分來看,它主要含有硬脂、脂肪酸、蛋白質和黃色素,少許鉀、鈉等微量元素,這些物質都是無毒的。耳屎被吃進人體後,也不會產生毒素,只會像其他食物一樣被消化排洩出去。另外,我們的發音與聽力、大腦及喉部的發音器官有關係,和吃某一種食物沒有直接關係。總體來說,吃耳屎會變成啞巴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 吃耳屎真的會變啞巴嗎? 耳屎有何神奇的功效?
    吃耳屎真的會變啞巴嗎? 耳屎有何神奇的功效?時間:2016-06-27 13:00   來源:科普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吃耳屎真的會變啞巴嗎? 耳屎有何神奇的功效?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聽過說,吃耳屎會變啞巴等之類的話。但是吃耳屎真的會變啞巴嗎?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耳屎是神馬東西。
  • 吃了耳屎會變啞巴嗎?
    我們小時候大多都聽過這麼一個說法,說「不能吃耳屎,吃了會變啞巴」或者是「吃了耳屎會變聾子」。那麼,事實是怎麼樣的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耳屎是什麼。耳屎其實是是我們平時對耳道內耵聹的俗稱。耵聹是由耳道內的耵聹腺——一種特化了的汗腺所分泌出的淡黃色粘稠液體構成的。
  • 亂掏耳屎會惹大麻煩 小心挖出癌症來!
    你是否會覺得耳道中傳來的那種酥麻麻的感覺會讓人「神清氣爽」呢?不過,在許多專家看來,掏耳朵這樣的小動作,卻隱藏著大風險,一不留神還會導致耳聾,甚至引發癌症。對此,我們不得不發問:究竟耳屎是如何產生的呢?它本身又有何作用呢?又該如何正確掏耳屎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 「耳屎不是你想掏,想掏就能掏」,別輕易掏孩子耳屎,應這樣處理
    寶媽給1歲娃掏耳朵,結果導致娃耳膜穿孔湖北一個寶媽,女兒剛滿1歲。寶媽發現,最近女兒總是用小手伸進耳朵裡面撓,寶媽就想著給女兒掏一下耳朵。趁著女兒還在熟睡,寶媽將手電打開,發現女兒的耳朵裡面有好多耳屎。於是寶媽拿出準備好的棉籤,將其伸到娃的耳朵裡。
  • 玩火尿床、吃耳屎變啞巴……別掙扎了,這些邪你小時候都信過
    想想童年那些莫名的說法和奇奇怪怪的蜜汁禁忌吧,誰小時候不是堅定不移的相信並嚴格遵守——什麼吃耳屎變啞巴,蝴蝶的翅膀有毒,玩火晚上睡覺必然尿床之之類類......想必下面的每條都能咔咔射中一片兒人的膝蓋。
  • 成都民生耳鼻喉梁傳餘教授告訴你,吃耳屎會變啞巴嗎?!
    每個小孩小時候都被大人恐嚇過:  吃耳屎會變啞巴的!  小編還是很聽話的,從來沒有吃過……  但是長大了,就覺得奇怪了,  耳屎是我耳朵裡出來的,  它為什麼會讓我說不出來話?
  • 耳屎太多影響寶寶聽力?如何正確給娃「掏耳朵」?家長可別瞎勤快
    耳屎太多影響寶寶聽力?菲菲是一個非常愛乾淨的寶媽,每天都會給女兒換洗衣物,寶寶看上去永遠都是乾乾淨淨的。最近寶媽發現寶寶總是不搭理自己,好像是聽力出了毛病。她仔細一瞧,才發現寶寶耳道裡已經堆積了很多耳屎,這讓愛乾淨的寶媽受不了了,於是拿著掏耳勺給女兒掏耳朵。
  • 耳屎太多影響寶寶聽力?如何正確給娃「掏耳朵」?家長可別瞎勤快
    最近寶媽發現寶寶總是不搭理自己,好像是聽力出了毛病。,這讓愛乾淨的寶媽受不了了,於是拿著掏耳勺給女兒掏耳朵。沒想到這一掏,寶寶卻大哭不止,嚇得寶媽連忙把孩子送去了醫院,經過檢查醫生發現寶寶的耳道有破損情況,很可能就是寶媽掏耳朵時導致的。醫生告訴寶媽:「一般的耳屎是不會影響寶寶的聽力的,這麼小的孩子,也並不建議家長自己給孩子掏耳朵。」
  • 該不該給寶寶掏耳屎?家長別弄錯,否則會害了孩子
    可是有些家長就會產生疑問了,究竟該不該給寶寶掏耳屎呢?關於這個問題家長還真別弄錯了,否則最後反而會害了孩子。 平時主要被媽媽一個人照顧的天天雖然有些淘氣,但是媽媽卻十分能幹,不僅家務活做得利索,孩子也照顧得十分細緻。 很多家裡有孩子的寶媽到天天家裡做客後都不由感嘆天天媽媽真是太厲害了,能夠帶娃的同時還兼顧整理家務,做飯等。
  • 該不該給寶寶掏耳屎?家長別弄錯,否則會害了孩子
    可是有些家長就會產生疑問了,究竟該不該給寶寶掏耳屎呢?關於這個問題家長還真別弄錯了,否則最後反而會害了孩子。平時主要被媽媽一個人照顧的天天雖然有些淘氣,但是媽媽卻十分能幹,不僅家務活做得利索,孩子也照顧得十分細緻。很多家裡有孩子的寶媽到天天家裡做客後都不由感嘆天天媽媽真是太厲害了,能夠帶娃的同時還兼顧整理家務,做飯等。
  • 給嬰幼兒掏耳屎,這些潛在的危險,寶媽們一定要知道
    不少寶媽看到小傢伙耳朵裡的髒物,總想著給小傢伙掏出來,否則可能會影響他們的聽力發育。其實並不然,有時候反倒正是因為掏了耳朵,小傢伙的聽力才可能受到傷害。一起來看看緣由!要知道,這一情況極易使得小傢伙的耳道出現感染問題,繼而便會誘發中耳炎。相信寶媽們都知道小傢伙患上中耳炎的苦楚,寶爸寶媽們看在眼裡,心裡也很急切!所以,為了小傢伙的耳部健康,最好別再繼續那一行為!
  • 嬰兒車使用不當,「帶娃神器」也會變「蒸籠」,寶媽別好心辦壞事
    嬰兒車可謂是寶媽們的「帶娃神器」,但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對寶寶造成威脅。案例小敏是一個寶媽,雖然現在已經是9月份了,但天氣仍然炎熱,她總想待在家裡吹空調,但是小敏的寶寶可不這麼想,小傢伙總是鬧著要出去玩,只要一待在家裡就哭。
  • 寶媽給兒子掏耳朵,造成外耳道感染:耳屎真不是你想掏就掏啊!
    最近在寶媽群裡有一個寶媽吐槽,在給自己的小兒子掏完耳朵之後,孩子一直嚷嚷著耳朵痛,於是家長也不敢大意,就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做檢查,可是檢查結果醫生卻說孩子外耳道感染。寶媽在群裡說完這件事情之後,很多家長都紛紛表示,給孩子掏耳朵真的是一件很勞神的事情,不掏又不行,掏了又害怕把孩子耳朵掏壞,於是很多家長都私信問我究竟能不能給孩子掏耳朵?不掏的話會不會影響孩子的聽力?而且還有的人說,孩子耳朵長時間不掏會容易導致孩子上火?
  • 媽媽給孩子洗完澡,晚上娃就被送進了醫院,這幾個部位不能隨便洗
    自從有娃後,許多家長都有了「強迫症」,看到娃身上有不乾淨的地方就一定要洗乾淨。這不,有位寶媽就在這件事上栽了坑。李女士在給寶寶洗澡時,發現寶寶頭頂囟門部位有一層厚厚的頭垢,雖然老人說「寶寶囟門不能碰,會變啞巴」,可李女士才不信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