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原院長錢穎一:知識越多,未必創造力越強

2020-12-17 騰訊網

錢穎一 | 分享者

著名經濟學家 | TA是誰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原院長 |

我認為中國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把教育等同於知識,並局限在知識上。教師傳授知識是本職工作,學生學習知識是分內之事,高考也是考知識,所以知識就幾乎成了教育的全部內容。

眾所周知,人工智慧通過機器進行深度學習來工作,而這種學習過程就是大量地識別和記憶已有的知識。它可以替代甚至超越那些通過死記硬背、大量做題而掌握知識的人腦。而死記硬背、大量做題正是我們目前培養學生的通常做法。所以,未來的人工智慧可能會讓現行教育制度下培養出學生的優勢蕩然無存。

知識越多

未必創造力越強

創造力確實需要知識的累積,但除了知識,還需要什麼?愛因斯坦說過兩句話:「我沒有特殊的天賦,我只是極度好奇」「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我在教學實踐中強烈地感受到,創造性思維的來源之一是好奇心和想像力,但這是我們過去比較忽視的。

受此啟發,我提出一個簡單的假說:創造性思維=知識×好奇心和想像力。這個簡單的公式告訴我們,知識越多未必創造力越強。人接受的教育越多,知識積累得越多,好奇心和想像力可能會相應減少。因為,我們後來學的知識都是有框架和設定的,在學習這些知識時,人的好奇心、想像力往往會挑戰既有的框架,而絕大多數情況下,學習者的挑戰會因「出錯」受到打擊和否定,客觀上便壓制了好奇心和想像力

因此,並不是學校培養不出傑出人才,而是學校在增加學生知識的同時,有意無意地減少了創造力必要的其他元素

功利主義

扼殺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不僅取決於好奇心和想像力,還與價值取向有關。所以我們討論創新人才教育時,不僅是一個知識和能力的問題,也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

當今社會短期功利主義盛行,這對創造性思維是很有害的。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學2017年畢業典禮上演講指出,人要有追求,要有更高的追求,能夠超越短期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

我把創新的動機分為三個層次,分別代表三種價值取向:短期功利主義、長期功利主義、內在價值的非功利主義。

對短期功利主義者而言,創新是為了發論文、申請專利、公司上市;對長期功利主義者而言,創新是為了填補空白、爭國內一流、創世界一流;而對非功利主義者而言,創新是追求真理、改變世界、讓人變得更加幸福

現實中,具有第一類動機的人很多,具有第二類動機的人也有,但具有第三類動機的人卻寥寥無幾。所以,之所以缺乏創新型人才,除了缺乏對好奇心和想像力培養之外,就是在價值取向上太急功近利,太功利主義。

急於求成的心態、成王敗寇的價值觀,導致更多的抄襲、複製,而較少真正地創新,更不容易出現顛覆性創新、革命性創新。

創新人才教育

將發生深刻變化

基於以上的反思,我認為培養創新人才的教育需要創新的教育模式。對此,我提出三條建議:

第一,教育應該創造更加寬鬆的、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空間和時間

第二,在教育中要更好地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想像力

第三,在教育中要引導學生有更高的價值追求,避免短期功利主義

這就對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目前學生培養方案的設計多以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廣度為出發點和考核點,總覺得學生學得不夠多、不夠深,學得不夠實用、不夠前沿。但如果我們更關心學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更關注學生的價值取向,那麼我們的教育模式就會有較大改變

在實踐中,我也體會到改革的不易,傳統觀念、市場壓力和社會環境都是制約因素。但是,對學生好奇心、想像力的關注,在社會上得到越來越多的共鳴;學生的個性發展也被上升到越來越高的高度。這些都是令人鼓舞的變化。我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對創新人才需求的增加,創新人才教育將會發生深刻變化。

策劃:趙豔國

來源:現代教育報

編輯:現教姐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錢穎一:在最「功利」學院做最不「功利」的改革
    經濟學家錢穎一回國擔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十多年了。在此期間,他沒有帶過一個博士生,沒有申請過一項科研經費,而清華經管學院的教育改革成為他最重要的課題,集中體現在他的兩卷本新書《大學的改革》中。2006年10月,在清華經管學院一年一度的顧問委員會會議上,當聽說學院只有七八門課是英文授課時,當著很多人的面,清華經管學院首任院長、原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對剛剛履新的錢穎一發了脾氣。早在2001年,朱鎔基就提出過希望經管學院今後改用英語授課。在《朱鎔基講話實錄》中記載:「我絕對不是崇洋媚外,因為現在經濟在全球化,你不能跟外國人交流,又怎麼能融入全球的經濟呢?
  • 對話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新時代廣東要...
    錢穎一,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1977級清華大學數學專業本科畢業。畢業後留學美國,先後獲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碩士學位、耶魯大學運籌學/管理科學碩士學位、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之後任教於史丹福大學、馬裡蘭大學、伯克利加州大學。2006年9月起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至今。
  • 白重恩接替錢穎一出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4日訊 據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網站消息,2018年8月23日下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行政換屆宣布會舉行。經濟管理學院行政換屆經2017-2018學年度第29次校務會議討論通過,任命:白重恩為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陳煜波、徐心、鍾笑寒、李紀珍為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錢穎一不再擔任經濟管理學院院長職務;錢小軍不再擔任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職務。
  • 錢穎一:他是清華院長,十年不帶博士,也不申請科研經費
    錢穎一 經濟學家錢穎一回國擔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十多年了。
  • 【清華管理全球論壇】錢穎一對話康卡斯特CEO羅伯茲
    清華經管學院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與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康卡斯特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布萊恩·羅伯茲(Brian L. Roberts)對話。對話由清華經管學院常務副院長、經濟系弗裡曼講席教授白重恩主持。白重恩教授介紹到,羅伯茲於1990年被任命為康卡斯特集團總裁。
  • 清華大學錢穎一:大學為學生,是要為學生的一生
    擔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的錢穎一(見上圖,資料照片)如此總結自己10年來的工作。  十年磨一劍。2006年9月,錢穎一接過「接力棒」,擔任清華經管學院院長, 如今他已是兩鬢風霜,但只要談及教育改革和教書育人,錢穎一便眼睛放光,充滿青春的活力。
  • 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的推薦書單
    MBA中國網訊】其實自2013年起,清華經管學院本科新生收到錄取通知書時,都會收到一份錢穎一院長開出的書單。 清華經管學院錢穎一院長: 當今社會信息獲取如此之便利,更加突顯讀書的重要性,因為書籍和信息是互補的,不是替代的。讀書不僅可以幫助你了解周圍的世界,而且還可以幫助你建立思考的框架。人類文明是如何發展到今天?中國改革應該向何處去?在大學期間應該學習什麼?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不讀書不行,不通過讀書來思考也不行。
  • 清華教授錢穎一:除了知識,教育最應該教給學生什麼?
    我們一直在說要把孩子培養成有創造力的人,那麼創造力何來?「創造力 = 知識 × 心智模式」——近日,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七屆年會」上,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提出這一假說「公式」。而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對教育的認識,過於局限在「知識」上。那麼除了知識,教育還應該教會學生什麼?
  • 從經濟學者到教育改革者:錢穎一的變與不變
    他的理由是,這份獎項的榮耀只是對他20多年前經濟學研究的肯定,而他從2006年擔任清華經管學院院長之後,便將全部精力投入在經濟學教學管理和改革上,已經不再是經濟學一線的研究者——他做不到他所尊重的法國經濟學家拉豐那樣,既投入經濟學教育,又不放棄一線研究。
  •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加入財新傳媒公信力委員會
    [財新傳媒公告板]  近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加盟財新傳媒公信力委員會並擔任委員。  錢穎一是中國著名經濟學家。1981年清華大學數學專業本科(提前)畢業。2006年9月起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財新傳媒總編輯胡舒立表示:「錢穎一教授的加入,將為財新傳媒在經濟領域的深入研究和對前沿問題的準確理解和專業報導上提供全面的支持。」  財新傳媒公信力委員會成立於2010年3月,是中國首個媒體公信力委員會,旨在保護「新聞為公」的原則不受權力與商業利益的侵蝕。
  • 沃頓、斯坦福、麻省、清華經管四大頂級商學院院長暢談管理教育變革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院長吉爾菲•蓋瑞特(Geoffrey Garrett),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斯坦福商學院院長加斯•塞隆納(Garth Saloner),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院長大衛•斯密特雷恩(David Schmittlein)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同探討了新形勢下管理教育事業的創新改革。
  • 錢穎一:我們教育最大的偏差,是把教育等同於知識,並急功近利
    作者錢穎一,系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原院長。02知識越多未必創造力越強受此啟發,我提出一個簡單的假說:創造性思維=知識×好奇心和想像力。這個簡單的公式告訴我們,知識越多未必創造力越強。人接受的教育越多,知識積累得越多,好奇心和想像力可能相應減少
  • 錢穎一 :比起批評者,我更想做建設者
    結束時,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跨步走上講臺,像鼓勵一個剛剛完成第一次演講的新生那樣,大力拍了拍"小扎"的肩膀。錢穎一慈祥地笑著,"小扎"也樂呵呵地鬆了口氣,額間滲出細密的汗水。光環好像消失了。幾個月後,我們在清華經管學院接待室聊起這件事。錢穎一是那種不知不覺地釋放出氣場、卻又不會讓人感到壓迫的學者,正是他一力說服了扎克伯格用中文授課。
  • 錢穎一被授予首批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2018年1月21日,清華大學舉行首批文科資深教授證書頒發儀式。頒發儀式上,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宣讀首批18位文科資深教授名單,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為首批獲獎教授頒發證書。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鄧衛主持儀式。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獲得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榮譽稱號。
  • 清華思客 | 錢穎一:人的創造性從哪裡來?
    更一般的問題是:相對於我們對教育的投入,相對於我們的人口規模,相對於我們的經濟總量,從我們的教育體制中走出來的具有創造力的人才為什麼這麼少?2006—2018年,我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擔任院長。其中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對教育的認識,過於局限在「知識」上,教師傳授知識,學生獲取知識,好像就是教育的全部內容。「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深入人心,不能說是不對的。但是,創造知識的力量又是什麼?僅靠知識就能創造新知識嗎,就能產生創造力嗎?我看不一定。創造力需要有知識,但是不僅僅是知識。人的創造性或創造力從哪裡來?
  • 錢穎一:人工智慧將使中國教育僅存的優勢蕩然無存
    是什麼扼殺了孩子們的創造力?創造性思維又要如何培養?前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在下文進行了討論。人工智慧讓現有優勢蕩然無存中國的教育有它的特點,這個特點中隱含了我們的長處。知識越多未必創造力越強我在教學實踐中強烈地感受到,創造性思維的來源之一是好奇心和想像力。創造力確實需要知識的累積,但除了知識,還需要什麼呢?
  •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簡介
    截止到2008年5月份為止,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singhua University(清華經管 Tsinghua SEM)是唯一獲得AACSB和EQUIS兩大全球管理教育頂級認證的中國內地商學院。學院的使命是「創造知識,培育領袖,貢獻中國,影響世界」。「高端定位、強大師資、國際化」是清華經管的重要特色。
  •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2020年會議舉行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首任院長、顧問委員會名譽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國務院原總理朱鎔基對顧問委員會2020年會議相關工作匯報作出重要批示,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宣讀批示。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副行長,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黨委書記郭樹清,顧問委員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校長邱勇院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中信集團原董事長常振明,顧問委員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學院第四任院長錢穎一等中方委員現場參會。
  • 清華教授錢穎一:中國教育的優勢或將蕩然無存
    錢穎一 國務院參事,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 2006年10月起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2018年4月起知識越多未必創造力越強我在教學實踐中強烈地感受到,創造性思維的來源之一是好奇心和想像力。創造力確實需要知識的累積,但除了知識,還需要什麼呢?愛因斯坦說過兩句話:「我沒有特殊的天賦,我只是極度好奇」、「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 綜合新聞 |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2020年會議舉行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首任院長、顧問委員會名譽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國務院原總理朱鎔基對顧問委員會2020年會議相關工作匯報作出重要批示,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宣讀批示。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副行長,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黨委書記郭樹清,顧問委員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校長邱勇院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中信集團原董事長常振明,顧問委員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學院第四任院長錢穎一等中方委員現場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