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半的孩子出口成"髒"?別擔心,原因可能沒你想的那麼嚴重

2020-08-14 楊小米的情感專欄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一起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者|悅小桃 編輯|欣欣

近日,一則知乎話題引起廣泛關注,題主兩歲半的孩子突然說了一聲疑似罵人的髒話,題主有些擔心。

著名教育專家蒙臺梭利提過,&34;一般開始於孩子3歲左右。在這個時期,孩子會傾向於喜歡說一些比較&34;的話,或者&34;,甚至會說出&34;這樣聽起來非常可怕的話。

轉型成為親子養育高手的前央視著名主持人王小騫的書《媽媽知道怎麼辦》裡,也提到了,一般來說,孩子在2歲以後會經歷髒語氣期。比如孩子嘴裡總是蹦出不知道哪裡學來的&34;, 說完還哈哈大笑,感覺特別好玩,令家長們十分尷尬。

其實,孩子們只是在用一些非常狠的、有能量的語言,來探索這個世界。

孩子這樣的行為在這個時期是非常正常的。而敏感期經歷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消退,就像小嬰兒總有一段時間喜歡把任何能抓到的東西都往嘴裡放是一樣的道理。

可見,題主的孩子正處於這樣的年齡,有&34;脫口而出一點都不意外,也根本不用過分擔心。激發原因還可能是多種多樣的。

1. 可能是聽錯了,家長過分解讀

2歲半的孩子有可能中文也並不能說的很清晰,完全不懂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也很正常。

評論中有人說,說不定孩子是在說&34;。更可能的是,他們都還不知道什麼是&34;,只不過偶然聽到,正在好奇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

2. 可能是喜歡模仿,也可能是覺得好玩

我平常給孩子讀的繪本《不一樣的卡梅拉》裡面,時常會出現諸如&34;之類的髒話,有的時候我會儘量避開不讀,害怕孩子模仿太甚,但無傷大雅的有時我也會念出來。

因為我覺得這些詞配上相應的語氣語調確實很貼切故事內容,能夠表達主人公的情緒,而且孩子總歸會遇到不健康的語境,在幼兒園或者在電視裡面遲早會不可避免地聽到,沒必要讓孩子生活在一個真空無菌環境裡。

而且,孩子語言引導的影響更多源於家庭,可以說他們是一臺時時刻刻模仿父母言行的複印機。家長喜歡用什麼樣的語言類型說話,這種影響力更重要。一個溫文爾雅,禮貌和善的家庭環境,絕對可以彌補孩子偶爾聽到的所謂髒話。就像在母語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偶爾聽到幾聲方言,他並不會很快就被帶偏。

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做好自己,引導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良好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判斷就可以了。

3. 還有可能,是故意為之,引起大人的注意。

一個朋友和我分享過她家二胎出生不久後老大的故事。

她發現三歲的哥哥時不時會冒出一些髒話來,有的時候每天會在特定的時間大喊大叫手舞足蹈,說完還特別得意。她覺得特別煩躁,因為一邊要照料剛出生不久的二寶,一邊又要及時安撫或呵斥大寶不要罵人,常常焦頭爛額忙不過來。

但是後來她慢慢地發現,原來老大是故意的。尤其是她在照顧弟弟的時候,哥哥感到自己被忽略了,故意以此引起媽媽的關注。

她反思自己,那段時間除了工作,重心都放到了弟弟的日常起居上。面對老大要求陪伴玩耍和看書的要求,她都不耐煩地拒絕了,爸爸也並未及時出現。

而老大有一天無意中說了一句髒話,被他們聽到,立刻放下手中的事過來和他進行嚴肅的教育。從此,老大似乎發現這是一個讓爸爸媽媽從弟弟那裡挪開,重新在乎自己的&34;,屢試不爽。

真相揭開,她感到很內疚,深感要注重老大的情感需求,並且和老公溝通一定要分工明確陪好老大。孩子是多麼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當原本安全的依戀關係受到威脅的時候,哪怕是負面關注,也好過被忽視的感覺。

所以,遇到孩子疑似&34;,不用過分焦慮,弄清本質、愛心澆灌、耐心等待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首先,家長應該做的是分辨原因,不要過分解讀。

很多父母遇到孩子這麼說話,會馬上批評、呵斥孩子,趕緊糾正這樣的說話方式,生怕晚了一會兒,孩子就成了壞人。如果急於給孩子貼&34;、&34;等標籤,才有可能真的讓孩子走過敏感期後依然自我歸因,陷入無法逆轉的狀況。

其次,如果是處於敏感期故意為之,就消退處理。

我的孩子現在4歲,自然也存在過講髒字的年齡期,現在還很喜歡說關於&34;的話題。我不過多的給予直接反應,讓他自己瞎開心就好了。我還特地買了一些相關主題的經典繪本給他看,滿足他的好奇心。

因為我知道,孩子對髒話和汙穢話題的主觀印象一開始並不帶有明顯的色彩標籤,他們像對所有其他事物一樣對表示好奇,所以很容易宣之於口。而且,家長迴避、害羞、尷尬,或者爆笑的反應反而會讓孩子覺得,這些詞語原來帶有&34;,可以操控父母的表情和反應,簡直太好玩了!

敏感期內的孩子一般都需要得到滿足才會順利度過,父母的反應越強烈,就越容易激發孩子的使用。

最後,如果是孩子心理缺乏足夠關注,陷入某種心理暗示,企圖挑起家長不滿的話,就更需要父母的愛心和耐心來扭轉。

有的時候,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怎麼鼓勵孩子用更積極的方式來獲得歸屬感和安全感,是父母需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後,調整所作所為,多了解孩子的心靈需求,讓孩子充分感受到關愛後再正確引導的。

相關焦點

  • 孩子「出口成髒」,這些原因越早知道越好
    孩子們聽起來可怕的語言,是因為他們發現了語言的力量,在開始的時候會沒有輕重,快樂無憂地使用,並不會顧及聽者的感受而成人卻非常擔心孩子能使用這些「沒禮貌」、「不尊重人」的詞彙,一聽就反應激烈「出口成髒」的小惡魔,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 孩子出口成「髒」,是學壞了嗎?
    兒童三歲左右基本語言形成之後能說的話越來越多,這讓父母很欣喜,但你也會發現會有一段時間孩子突然喜歡上了說「屎尿屁」這些不雅的詞,或者說「打死你,你去死……」這樣詛咒別人的話,甚至孩子還會這樣詛咒自己的爸爸媽媽。
  • 3歲兒子「出口成髒」,爸爸一巴掌打出真相,孩子是學來的
    導讀:3歲兒子「出口成髒」,爸爸一巴掌打出真相,孩子是學來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歲兒子「出口成髒」,爸爸一巴掌打出真相,孩子是學來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出口成「髒」怎麼辦?改變孩子的壞習慣,可以從這3方面入手
    有些家長有可能遇到這樣讓自己錯愕的情況,就是孩子平時明明很乖,然而卻突然出口成髒,而這樣的情況,也讓不少家長產生了擔憂,甚至忍不住斥責了自己的孩子。那麼,在這裡家長不妨了解一下,為什麼孩子會出口成髒,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好好且乖乖的孩子會突然出口成髒。
  • ,孩子出口成髒,父母的處理方式決定他們未來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都說現在的孩子早熟,不僅僅體現在他們「知書達理」、「通曉人情」這些層面,還包括說話的言辭,正如部分孩子,不知道他們到底是從哪裡學的,經常性的「出口成髒」,沒滿足孩子願望,媽媽遭謾罵吳霞與婆婆帶著3歲大的兒子去超市買東西,小孩子都喜歡玩具,剛巧路過玩具區,他走不動道了,非要買一個玩具小汽車。如果是十幾塊錢的東西,吳媽媽也就買了,可那個玩具汽車要300多塊,遠超她的心理底線,於是堅決地拒絕了孩子,還強行將其抱起來帶走。
  • 2歲半的孩子還不會說話,為此你焦慮過嗎?別做無謂的擔心
    文|秘籍君朋友家的兒子,2歲半時除了會喊爸爸媽媽,其他什麼也不會。朋友疑惑的是她每天堅持陪孩子讀繪本,各種閱讀,但是孩子2歲半還是不開口。朋友很焦慮,還特地帶孩子去看了自閉症。驚喜的是一個月之後,孩子突然開始說話了,而且是出口成章,外出看到下大雨,會說:烏雲密布,暴雨如注……以前讀過的古詩兒歌,全都能背出來。終於,朋友一顆焦慮的心才放了下來。穀雨老師分享這個故事,是想說現在有很多孩子,2歲半甚至3歲大了還沒有開口說話。對家長來說,面對孩子一直不開口,可以說不焦慮是不可能的。今天我們就談談孩子遲遲不說話的背後,家長需要怎麼做。
  • 成人不要自以為是,年幼的孩子也能出口成「髒」
    雖然大家都知道罵人是非常不禮貌、非常沒修養的,但可能由於它更能直接地表白自己的惱怒或者心理,所以一直屢「聞」不鮮。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應該杜絕這種不文明的惡習。尤其對於孩子來說,如果從小就養成了這種壞習慣,不但讓家長、老師遺憾,讓周圍的人厭惡,就連小朋友都會遠離他。因為每位家長都不會願意自己的孩子跟這樣的「壞」孩子接觸,生怕自己的孩子也染上說髒話的惡習。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言行,千萬不能任由其出口成「髒」。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出口成「髒」?到底是誰的過錯
    可沒料想到,當天下午5點鐘放學後,這位11歲小男孩的姨媽來校區接他,才得知小男孩要與朋友一起出去玩,不願跟著姨媽回家。但是姨媽的任務很簡單也很艱巨,就是把小男孩送回家,所以姨媽不肯讓小男孩就這樣自己走掉,姨媽一而再的勸說,要先將小男孩送回家,等到了家之後跟爸媽說好了,再出去玩也行。小男孩堅持要立刻出發去江灘,便告訴姨媽自己已經和父母說過今天要跟朋友出去,父母也同意了。
  • 8成孩子說過髒話,當孩子「出口成髒」時,家長不能再聽不到了
    堅決不讓孩子說髒話,一個孩子說出來的髒話連篇,說明父母的教養問題,還有自己的個人素質差!孩子出名出口成髒就能看出他的家裡的人是什麼素質,孩子出門也是代表父母的臉面。給大家講一個真實案例:親戚家的小孩,本來是一個乖巧的孩子,無意間學會了罵人。
  • 孩子若是「出口成髒」,父母可從8個小點進行糾正,提高寶寶素質
    比如說一個特別可愛的孩子,卻是出口成髒,那麼這個孩子會給人的印象就會十分的不好。所以家長該怎麼糾正孩子說髒話的這個壞習慣呢?就比如說自己一不生孩子的女孩子就會說我討厭你,你這個大壞蛋,你真是一個蠢蛋這類不太尊重人的話。小麗對孩子說髒話感到非常的生氣,她嘗試著去糾正孩子,但結果似乎總是不盡人意,那麼該如何讓孩子糾正?
  • 孩子"出口成髒"?大多是進入"詛咒敏感期",正確引導很重要
    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是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比如有的孩子突然有了強迫症、有的孩子突然喜歡說髒話等等。對父母來說,孩子"出口成髒"並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也有很多父母納悶,明明自己也沒教過孩子,為什麼他們自己就學會了說髒話呢?而且還樂此不疲的。
  • 孩子2歲半和3歲入園,區別真的很大
    ,可是我和老公都捨不得,也覺得太小了,會很可憐,他都不會表達,想也想的到,學校那麼多孩子,現在大多孩子又淘氣,老師也是顧不過來的,有時自己的孩子帶的都煩,更別說老師了。網友:夏天的柳樹為什麼公立幼兒園收生是3歲,肯定有原因,雖然兩歲半和三歲相差不多,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或許差一個月就不一樣!3歲和兩歲半自立能力不同,吃飯,入廁等等;其次表達能力不同,說話的清晰度,表達溝通能力不同等等!最後就是適應力!雖說寶寶的適應力不同,但是對於同一個寶寶來說,年齡大點,適應能力會更好!會更好的融入新生活,交到新朋友!
  • 孩子2歲半和3歲入園,區別真的很大
    網友:兒子到碗裡來吧我兒子兩歲半別人都說可以送學校去,可是我和老公都捨不得,也覺得太小了,會很可憐,他都不會表達,想也想的到,學校那麼多孩子,現在大多孩子又淘氣,老師也是顧不過來的,有時自己的孩子帶的都煩,更別說老師了。
  • 孩子3歲半才開口說話,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可能是養育方式不當
    小天寶2歲半語言還沒爆發,諮詢醫生後繼續淡定孩子2歲半左右,有個比較要好的阿姨,在小區攔著我:「我想給你說個事,你也別生氣,咱們關係好我想提醒你非語言溝通沒做好0到3歲溝通的秘密:掌握各階段溝通交流核心,讓孩子「暢所欲言」我為什麼淡定?因為雖然兒子不會說,但是他可以用肢體動作和我們交流,想喝水就做喝水的動作,想睡覺就閉上眼睛,想和爸爸玩什麼遊戲,都能用動作表達清楚。
  • 孩子「出口成髒」,父母別急著發火,教你3招輕鬆應對
    在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出現了明顯的飛躍,孩子可以邏輯清晰地和父母進行溝通,父母們常常感慨孩子的妙語連珠。不過,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快速發展後,很多孩子身上出現了「愛說髒話」的毛病。父母們不明白孩子嘴裡的「髒話」是從哪裡學來的,更是對孩子的「出口成髒」感到犯愁。
  • 小學生作文《髒話風波》走紅,該如何避免孩子「出口成髒」?!
    事實上,孩子說髒話的現象已經不屬於個別案例了,而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不分年齡段,有時候很小年紀的孩子也會脫口而出幾句髒話。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正處於最單純、天真階段的孩童也開始「出口成髒」了呢?
  • 孩子說髒話怎麼辦?爸媽做好這6點,幫孩子擺脫出口成「髒」!
    而且,說髒話會「傳染」,一旦冒頭不制止,到了五六年級甚至可能更嚴重。 這個調查結果讓人既驚訝又困惑,相信很多家長會心生不解——我們家從來沒有人說髒話,孩子怎麼會說髒話?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小學生講髒話呢?如果發現孩子口中冒出了髒話,家長和老師又該如何科學引導呢?
  • 5歲孩子總想上廁所,已排除生理原因,我該怎麼做?
    幼兒園老師反應說我孩子心理原因,遇到困難就用上廁所藉口來逃避問題,例如說上舞蹈課的時候,老師指出她動作沒做好,後面她就說要上廁所,老師站在旁邊看她尿半天沒尿出來。我單獨跟女兒女兒溝通的時候,孩子跟我反應老師經常嫌棄她上廁所多,還說她「真煩人」,每次表達老師說她煩的時候都傷心得流眼淚,但放寒假在家都沒有這個問題。
  • 5歲孩子總想上廁所,已排除生理原因,我該怎麼做?
    幼兒園老師反應說我孩子心理原因,遇到困難就用上廁所藉口來逃避問題,例如說上舞蹈課的時候,老師指出她動作沒做好,後面她就說要上廁所,老師站在旁邊看她尿半天沒尿出來。我單獨跟女兒女兒溝通的時候,孩子跟我反應老師經常嫌棄她上廁所多,還說她「真煩人」,每次表達老師說她煩的時候都傷心得流眼淚,但放寒假在家都沒有這個問題。
  • 別再給寶寶的「出口成髒」做示範了
    不過,有時候你會突然聽到寶寶說粗話、髒話,驚呆[震驚]乖寶寶突然的「出口成髒」,總是會讓爸爸媽媽驚訝。怎麼這麼小的孩子,就學會說髒話了?第一,模仿。當寶寶一開始對罵人的詞語並沒有「髒」或「不雅」的感覺,不覺得這些話與其他話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但是,當他們逐漸察覺到,別人或自己說這些話時能引起周圍人比較強烈或非常及時的反應時,可能會讓寶寶覺得這些話迅速成為他人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