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1日電 題:許安邦與酵素:昨日無數次堅持 明日要做響噹噹的健康飲品
孫蒙蒙
2013年5月的某天下午,是晶葉酵素能否在青島安營紮寨的最後時刻,董事長許安邦坐在青島的一間小辦公室內焦急地等待投資人的注資消息。如果不及時注資,企業就這麼結束。許安邦坐立難安,「兩個小時,一個小時……終於在銀行關門的最後一刻,我們一個好朋友說,『我來投你!』」
青島晶葉又一次活過來了。
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
酵素,水果經過益生菌發酵後,提升營養素成分。許安邦介紹,酵素不僅能提升原本的農作物價格,也供給人體更全面的營養。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食用酵素2007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雖然我國食用酵素起步較晚,產業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是發展勢頭良好。據統計,2012年我國食用酵素產值為0.5億元,2013年產值為0.6億元,同比增長20%;2014年產值為0.9億元,同比增長50%;2015年產值為1.4億元,增速也達到了55.56%;2016年酵素行業產值為2.3億元,比上年增長了64%。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
1993年,晶葉於臺灣地區成立,並以生產高品質的酵素為目標。2010年進駐大陸,成立晶葉(青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產品研發發麵,晶葉與臺灣大學、成功大學、中山醫學大學等知名高校及研究機構開展合作。
晶葉(青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安邦做客新華網 新華網 楊諾 攝
許安邦是一個對生活的充滿熱忱與敬畏的人,從業經歷豐富,當公務員,後來在銀行、證券公司及企業工作過。
說到與酵素的結緣,許安邦用「機緣巧合」四個字形容。
初識酵素是在90年代,仍在擔任公務員的許安邦,只知道酵素是個「好東西」,但也沒有深入研究。
2008年金融危機,他轉任一家水泥公司的CEO,在虧損14.4億的預算壓力下,帶領團隊實現逆轉,盈利6.6億元,充分展示了他在經商方面的才能。但是因為那段時間拼得太厲害,許安邦的身體亮起紅燈,高血壓、痛風等病痛相繼襲來,不得不辭掉原有的工作。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唯有健康才會有一切,沒有健康什麼都不用談了。」許安邦在青島度假之際,機緣巧合下喝了酵素,身體慢慢恢復。於是,許安邦開始深入研究酵素。他越發覺得應該將酵素推廣開,讓更多人受益。這才有了晶葉落地青島。
我的字典裡沒有「難」字
對青島晶葉來說,發展未敢言平坦,從最初還未建廠近500萬打水漂,到瀕臨垮掉,又獲得注資,重新活過來,許安邦描述過往經歷的口吻堅定而驕傲。
在許安邦的字典裡是沒有「難」這個字的,「平時遇到任何困難,我都不會膽怯,我認為不管多艱難的事情都打不倒我們。」
不僅晶葉酵素落地青島過程曲折,而且從外部看整個酵素產業發展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人們對食用酵素的概念還處於認識階段;食用酵素產品還沒有形成產業品牌效應;相關標準、法規不健全;不少食用酵素經營者為促進銷售,對酵素的功效誇大宣傳,給潛在消費者帶來更多疑慮,進而對食用酵素行業產生信任危機。
當晶葉的員工還在擔心現金流的時候,許安邦告訴他們晶葉的目標是2013年建廠,2015年爭取成為高新技術產業,之後還要建設第二間工廠、第三間工廠……
許安邦的自信來自於對自身及整個市場環境的認知,「我把未來收益都已經算好了,不會有閃失。即時跟原來我們的設想不一樣,那也只是一個小插曲。」
照著這個步伐,晶葉(青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2015年獲得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和國家3A信用企業獎。2018年第二個廠成立,許安邦預計2019年將會有2到3間工廠成立。
即使市場環境不好,也會有好的行業脫穎而出,經濟的下行波動,更能表現出晶葉的韌性。許安邦將自己的事業比喻成蓋摩天大樓,「摩天大樓要有摩天大樓的地基,地基如果沒有打好,就拼命地往前衝,終究崩塌。晶葉一直在打地基,等大廈冒出來的時候,我們就不怕風吹雨打,一步一步往上走。」
未來要打敗可口可樂
「未來公司能做多大?我們要打敗可口可樂。」這句話在外人聽起來是在吹牛,但許安邦卻說的異常堅定。
在許安邦新的規劃中,晶葉要在2021年上市。「我們規劃那時候年產量是500億罐到1000億罐,價格在八塊以內。」屆時晶葉酵素將以十元以下「平民」價格現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目前,晶葉產品包括酵素液、酵素粉以及酵素日化保養品。酵素的生產過程看起來非常簡單,先將精選的水果用鹼性水氣曝清洗,再使用酸性氧化電位水滅菌,粉碎後透過管路送入發酵罐進行一個月的初發酵,經過過濾,投入輔料後再進行二次發酵,兩個月後即可罐裝出品。但是「真正核心的技術是看不到的部分」,在初發酵中會植入多株益生菌,「喜氧菌和厭氧菌共生發酵,對菌種的選擇、馴化和培育是關鍵所在。」
晶葉在研發上投入大量的人才及成本,目前常駐實驗室的研發人員有13個,其中4個博士,9個碩士。「日本的酵素生產廠商參觀完青島晶葉後,也驚訝於大陸酵素的生產工藝之高。
晶葉(青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成立之初,就享受著當地政府的「保姆式」服務,在公司註冊、部門協調、廠房用地等方面一路「綠燈」。許安邦認為,「國家現在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政府鼓勵人才引進的做法,給我們企業一個很大的幫助。」
關漢卿在《不伏老》中,呼喊「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誠如許安邦所言,晶葉歷經多年,道路雖然曲折,但前途依然光明,「現在或將來雖然仍會有各種挑戰,但我們已經從最困苦的時候過去了。」許安邦如此,中國經濟又何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