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陸軍微信公眾號 作者:李大勇、武元晉 等
十二勇士勇攀歐洲之巔
News Watch
探訪"國際軍事比賽-2018"
"厄爾布魯士之環"我參賽隊側記
中國參賽隊隊長趙海永從崖壁摔落瞬間
遠望厄爾布魯士山確實很美,高聳入雲的雪山、山腳下奔騰的江流、綿延無盡的松林和高山草甸,風景如畫,如同夢境。
出徵
然而對於參加"厄爾布魯士之環"項目的我參賽隊12名隊員來說,挑戰這座歐洲最高峰卻充滿艱辛。從莫斯科飛行3個小時、再輾轉3個小時的汽車,當地時間8月6日晚9時,記者見到了剛剛結束第二階段6天5夜"營救蒙難者"比賽課目、回到宿營地的隊員們。
翻越峭壁
"現在只想好好睡一覺。"和隊員李成龍交談時能看出他的倦意。"山上氣溫很低,幾乎天天下雨,有時還飄著雪花。我們出發前背了3天乾糧,途中再補給一次,為了行動輕便,食物多是壓縮乾糧、牛肉乾、巧克力。渴了喝雪水、餓了煮著雪水熱乎吃頓方便麵就是美餐,睡覺就在睡袋裡……"
穿越河流
"再苦再累也要完成比賽。"隊員們堅定的話語令人動容。僅有26歲的參賽隊隊長、中士趙海永是經驗最豐富的隊員。隊員張旭悄悄告訴我們,他是帶著滿身的傷堅持完成這個課目比賽的。4天前在自然崖壁攀登課目中,大雨過後的崖壁巖石特別光滑,作為領攀者的趙海永,徒手攀爬60多米高的自然崖壁,爬到40多米高時,腳下一滑,頭朝下摔落了6米,卡在巖縫中。整整10秒鐘,他一動不動。目睹這驚魂一刻,急切的隊友們不斷的呼喚他的名字,終於喚醒了他。趙海永摔傷的膝蓋鮮血直流,染紅了褲子,他硬是咬緊牙關,把繩子繫到一塊大巖石的鎖扣上,建立安全站,保證了後續隊員沿著繩索接連攀登。
穿越河流
此刻,趙海永挽起褲腿,腿上的傷雖已結疤,看上去依舊觸目驚心。"『厄爾布魯士之環』是團隊項目,比拼的一個集體的體能極限和默契配合,我哪怕倒下,也要倒在終點線上。"
穿越河流
『』堅持、再堅持一下"隊員們就在這樣的相互鼓勵中,不斷向著艱難的比賽前進。高山草甸坑坑窪窪,隊員陳航在按方位角行進課目中奔跑時兩次崴腳,傷腳踩在石頭上鑽心的疼,有傷在身的趙海永卻還拿登山杖頂著他的背囊推著他走。"隊長的膝蓋也很痛,卻還……我們12個人就像親兄弟一樣。"回憶這一幕時,陳航這個堅強的男子漢眼睛裡閃著淚花:"只要有一口氣在,就要向前走!"
涉水過河
"我為我的隊員們驕傲。"我參賽隊領隊包建喜說,這項比賽是"國際軍事比賽-2018"所有參賽項目中參賽科目最多、體能要求最高、比賽環境最惡劣的,來自中國、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伊朗、摩洛哥、印度的7支代表隊,圍繞人工巖壁攀登、山地編組射擊、山地急行軍、冰上、冰下、登頂厄爾布魯士之峰等14個大項、28個分項激烈角逐。我參賽隊取得第一階段編組射擊第一、人工巖壁個人攀登賽第二、人工巖壁結組攀登賽第二、結組通過山地障礙帶第二的成績,每一點成績都飽含艱辛。
我參賽隊隊長趙海永身上傷痕累累
很快他們就將迎來登頂厄爾布魯士山的最後衝刺,不忍心多打擾隊員們更多的時間,記者匆匆離開。回望深沉夜色中宿營地依稀的燈火,真誠祝願我們的勇士們晚安好夢,精力充沛地登上歐洲之巔。
燃一線震撼
山地科目
山地科目
山地科目
山地科目
山地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