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動畫片可是他們必不可少的小夥伴,也是家長們頗為好用的「帶娃小助手」。
孩子不聽話,可以用不讓他看動畫片當威脅;孩子做得好,可以用讓他看動畫片當獎勵;自己忙著沒空搭理孩子,那更是可以讓孩子看動畫片、別煩大人。
然而,並非所有動畫片都適合孩子,知名的動畫片《小豬佩奇》就被很多寶媽「血淚控訴」,說孩子看了動畫片天天哼哼哼,看見泥坑就跳,管家裡人叫豬爸爸豬媽媽豬爺爺,實在是煩不勝煩。
很多動畫片,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小豬佩奇》、《蠟筆小新》等其實都含有不少不適合孩子的內容,有些動畫片更是「有毒」,容易給孩子留下3個隱患,父母要把好關。
1、扭曲孩子的認知
孩子的三觀以及對事物認知的形成,都是源於日常接觸的事物,動畫片就是重要的物源。
但有些動畫片三觀不正,價值觀扭曲,將撒謊當成機智,將暴力當成實力,更是可能涉及一些少兒不宜的內容。
孩子如果總是看這種動畫片,認知被扭曲,性格也會偏於黑暗,甚至可能會因此誤入歧途。
2、引來孩子模仿
模仿是孩子的本能,孩子的一切自我意識都來自於模仿,而動畫片中的場景就是最常見的模仿對象,哪個男孩子還沒有羞恥大喊「xxx變身」的童年時代呢?
但如果孩子看的動畫片比較暴力或是有其他少兒不宜的內容,孩子再去模仿就容易引發問題,早前就有曝出兒童模仿喜羊羊、熊出沒等動畫片引發安全事故、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的新聞。
3、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為什麼不讓孩子看那些「有毒」動畫?要知道,家長們批判的很多有毒動畫,在已經成年的年輕人看來卻都是「神作」。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適合年輕人看的「神作」,對於孩子來說就可能是「毒草」了,孩子的世界非常純真,暴力、血腥、色情的畫面容易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於孩子身心發展。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2歲及以上的孩子看視頻,除了要注重內容,控制時間之外,父母也應當陪同孩子觀看,並講解相關內容。
即便是飽受指責的《小豬佩奇》,也不乏禮貌用語、安全意識方面的教育內容,有好處,也有壞處。
家長陪伴孩子一起看,指出動畫片中人物哪些做法是對的、哪些做法是錯的,這樣才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親愛的家長們,你家孩子喜歡看什麼動畫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