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退秋澄氣轉涼
日光夜色兩均長
秋分·常識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9月23日15時50分迎來「秋分」節氣,意味正式「入秋」。專家提醒,隨著「秋分」節氣到來,冷空氣開始日漸活躍,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公眾要注意添秋衣,以防著涼感冒。
據了解,每年9月23日前後,太陽達到黃經180度時為「秋分」節氣開始。「分」就是半,「秋分」就是秋季90天中的中分點。
「秋分」時,陽光幾乎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秋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此時節,楓葉紅似火,稻穀遍地黃,丹桂花飄香,蟹肥菊正黃,處處秋色迷人,令人陶醉。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從「秋分」開始,我國氣溫降低速度越來越快,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加大,大雁、燕子等開始成群結隊地從北方飛往南方。
秋分·三候
在古人看來
秋分的標誌性物候有三
一候 雷始收聲
雷八月陰中入地收聲
陽光隨之衰微
暑氣終結,秋寒開始
二候 蟄蟲坯戶
受寒氣驅逐
蟄居的蟲類入地封住巢穴
告別殘秋,準備冬眠
三候水始涸
天氣乾燥,水汽蒸發快
湖泊河流水量變少
沼澤水窪幾近乾涸
秋分·習俗
豎蛋
「秋分到,蛋兒俏」。每年「秋分」之際,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遊戲。玩法確簡單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輕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試試你第幾次便能成功豎蛋?
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
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秋菜一般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添秋衣
自此,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了涼爽的秋季,晝短夜長越來越明顯,晝夜溫差逐漸增大,幅度將超10℃,且雨水開始頻繁,雨水量一般不會很大,但雨水的到來也會使天氣變得寒冷。農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因而要注意保暖,及時添秋衣。夜晚睡眠蓋好被子,小心腹部受涼。
秋分·養生
秋分時節,氣溫下降,人的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處於受抑狀態,易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情緒低落,伴隨皮膚緊繃、口唇乾燥等「秋燥」 症狀。克服「悲秋」「秋燥」,生活起居要有規律,保證足夠的睡眠,同時注意飲食調養,多食穀物、蔬菜和水果,少食寒涼辛辣刺激之物。另外,適當鍛鍊,儘可能保持心態平和,樂觀向上,以適應秋季收斂之性。
秋分過後,涼意更濃
此時不妨靜一靜,停一停
在明媚的秋光中
感悟多彩生活,觀賞最美人間
關於秋分的詩句
《大觀秋分夕月四首》
隋代:佚名
名稽漢務,歌參唐宗。
往於卿少,乘秋氣中。
周天而行,行如妹之崇。
可飛霞佩,下瑠璃宮。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雲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餘飛。
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夜喜賀蘭三見訪》
唐·賈島
漏鍾仍夜淺,時節慾秋分。
泉聒棲松鶴,風除翳月雲。
踏苔行引興,枕石臥論文。
即此尋常靜,來多只是君。
《中秋對月》
唐·李頻
秋分一夜停,陰魄最晶熒。
好是生滄海,徐看歷杳冥。
層空疑洗色,萬怪想潛形。
他夕無相類,晨雞不可聽。
《詠廿四氣詩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彈南呂調,風色已高清。
雲散飄颻影,雷收振怒聲。
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
《送僧歸金山寺》
唐·馬戴
金陵山色裡,蟬急向秋分。
迥寺橫洲島,歸僧渡水雲。
夕陽依岸盡,清磬隔潮聞。
遙想禪林下,爐香帶月焚。
《贈供奉僧次融》
唐·姚合
會解如來意,僧家獨有君。
開經對天子,騎馬過聲聞。
本寺遠於日,新詩高似雲。
熱時吟一句,涼冷勝秋分。
《再過王輅原居納涼》
【唐】周賀
夏天多憶此,早晚得秋分。
舊月來還見,新蟬坐忽聞。
扇風調病葉,溝水隔殘雲。
別有微涼處,從容不似君。
《點絳唇》
宋·謝逸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
霓裳亂,銀橋人散。
吹徹昭華管。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
宋·強至
金氣才分向此朝,天清林葉擬辭條。
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來醞蟻消。
候早初逢旬甫浹,月圓前距望非遙。
如今晝夜均長短,佔錄無勞史姓譙。
《秋分日偶成》
宋·洪炎
洪崖山下一臞儒,碧玉巖邊抱病夫。
永日翛然無復事,人欺憔悴鬼揶揄。
《以湖州酥秀州木犀面油太和石本觀音像送莫萬》
【宋】趙蕃
天教桂蕊擅秋分,只道非秋無復存。
底事蘭開梅落際,忽於膏飾見追魂。
《水調歌頭》
【宋】牟巘
叔父茅封貴,先帝棣華親。
平生為善最樂,夙德宛天人。
玉葉金枝方茂,瑤沼丹壺如畫,
光景鎮長新。
五福一日壽,萬象總皆春。
正秋分,記初度,紱纏麟。
傳宣來自絳闕,瑞採蔚輪囷。
樂有鈞天九奏,尊有仙家九醞,
翠釜紫駝珍。
笑把南山指,還以祝嚴宸。
《秋分前三日偶成》
【宋】釋文珦
秋光幾一增,在候已無雷。
顯氣凝為露,嘉禾秀出胎。
燕銜餘暑去,蟲喚嫩寒來。
泡影非能久,流光又苦催。
《癸未中秋》
【宋】楊公遠
涼入郊墟暑漸微,奈何節序暗推移。
景逢三五秋分夜,光異尋常月滿時。
按舞霓裳仙綽約,長舂靈藥兔迷離。
廣寒宮桂花空發,近世無人折一枝。
責任編輯:凌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