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捕手:勒索軟體是如何運用心理戰術達到攻擊目的?

2020-12-11 51cto

對於用戶來說,勒索軟體是網絡攻擊者使用的最可怕的一種武器。據估計,僅在美國,因勒索軟體造成的損失就達到了75億美元,而在加拿大,因勒索軟體造成的損失就也達到了23億美元,毫無疑問,全球都能感受到勒索軟體的存在,而造成的損失更是難以估量。

但除了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外,勒索軟體還運用了深層的心理犯罪機制來攫取最大利益,這讓它區別於其他形式的網絡攻擊。與其他所有類型的惡意軟體相比,勒索軟體在發起攻擊時並不會隱藏其活動,而是向受害者說明他們已經被攻擊,並強迫受害者採取行動(比如支付贖金)。

勒索軟體在攻擊時準確地利用了受害人的恐懼、認知、是否交贖金的動機和被鎖定的資料價值,這些因素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生變化,比如有的受害者據直接選擇不付贖金,也有受害人會選擇安全商,進行異地備份並創建解密器。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勒索軟體的攻擊者所使用的心理機制是如何隨著時間而發展的,從而攫取最大利益。

使用勒索軟體的攻擊者要發起心理攻擊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勒索軟體的基本功能包括初始感染、快速加密和受害者通知,在這種情況下,受害者被告知他們失去了訪問數據的權限,為了訪問這些數據,受害者必須支付贖金。從心理上講,罪犯如果要達成目的,需要確保的是:

  • 勒索軟體鎖定的是受害者的關鍵數據,且短期內不可破解;
  • 對受害者施加影響,讓受害者覺得支付贖金是他們唯一可行的選擇;
  • 營造緊迫感: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利潤,支付贖金的速度至關重要,以免出現破解軟體。

自從1989年第一個勒索軟體出現以來,索取贖金的方法就在不斷的「試驗和錯誤」中不斷演變,試圖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潤,減少相關的風險。

早期勒索軟體索取贖金的方法

第一款勒索軟體出現於1989年,哈佛大學畢業的Joseph L.Popp創建,名為「愛滋病信息木馬」(AIDS Trojan)。這款勒索軟體使用對稱加密,解密工具沒花多少時間就修復了文件名,但這一舉動激發了隨後近乎30年的勒索軟體工具。據 Popp 本人回憶,1989 年,他設計勒索軟體的初衷是為了抗擊愛滋病。為了募集抗艾資金,他弄巧成拙,給世界衛生組織論壇的與會代表發送了 20,000 份病毒加密磁碟。當代表們運行磁碟文件時,電腦被凍結,屏幕信息要求匯錢之後才能打開磁碟,取回電腦裡的文件。當時,受害者一旦執行惡意軟體,該惡意軟體就會隱藏文件目錄,如果受害者希望解密數據,則需要支付189美元。有報導稱,一些醫療機構在遭到AIDS Trojan攻擊後,長達10年的研究資料瞬間化為烏有。

像現在的許多勒索軟體一樣,Popp當時也使用了多種通知受害者的方式,並嚇唬和恐嚇受害者:

目前勒索軟體索取贖金的方法

勒索軟體在經歷了許多年之後才開始流行,並開始採用其他心理機制。首先被引入的是一種計時器,它倒計時到不久的將來的某一時刻(例如,從感染開始的48小時內),之後文件將被刪除,並且完全無法恢復,不管受害者隨後是否想要支付贖金。

其實這種倒計時心理機制在營銷界已被廣泛運用,其目的就是用於營造緊迫感。但是,這種營造的緊迫感往往也會給攻擊者自己挖坑,比如許多勒索軟體受害者無法在給定的時間內付款,或者因為受害者不知道在這期間該怎麼做,或者因和攻擊者溝通而浪費了截止日期,以致他們中的許多人錯過了截止日期,迫使攻擊者執行刪除文件或鎖定文件的操作。如上所述,雖然倒數計時方法有助於達成攻擊的成功率,但對攻擊者來說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潤而言,這並不是很有效,往往無法收取到贖金。現在,新形式的勒索軟體現在常常試圖通過提供更低的贖金價格來激勵受害者,只要受害者支付贖金的速度快,則所交的贖金也越少,反之時間耗的越長,則交的贖金越多。

使用令人害怕的聲音和圖像來嚇唬受害者

雖然利用倒計時和贖金數量會促使受害者採取行動,但使用令人害怕的聲音和圖像來嚇唬受害者也是攻擊者使用的重要手段。因為融合了恐怖的視覺效果和令人震驚的聲音,會增加攻擊效果和贖金的收回概率。

對比其他勒索軟體,Cerber勒索軟體增加了新的功能。首先,Cerber通過電子郵件附件的形式進入受害者計算機。一旦被打開,就像其他勒索軟體一樣加密文件並向受害者索要贖金。同時,它會進一步確認計算機聯網狀態,並將受感染的計算機用於其他目的。例如,實施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或作為垃圾郵件程序使用。

Cerber因為其獨特的贖金索要通知方式而著稱。多數勒索軟體通過文字訊息索要贖金,而Cerber卻獨樹一幟,通過語音通知受害人。Cerber勒索軟體使用VBScript播放音頻消息,並反覆聲明「注意!你的文檔、照片、資料庫和其他重要文件已加密!」。

在上圖所示的Cerber贖金說明的底部,請注意拉丁文的格言,「默默地向我報價」,翻譯成更熟悉的「不會殺死我的東西,會使我變得更堅強」。攻擊者為什麼選擇包含這種堅毅的格言仍然是一個謎。

但是就確保和加快付款速度而言,這種恐嚇方法的結果尚無定論。要深入研究勒索軟體啟動畫面中使用的心理機制,請參閱此文。

同理心策略

當威脅和恐嚇技術不足以促使人們採取行動或至少不夠快時,勒索軟體攻擊者便改變了他們的心理策略。勒索軟體的最新示例採用了多種方法,從最初表現出的更大的侵略性(旨在說服人們全額支付而不是進行談判)到現在充滿同情心的「軟銷售」。

表現出的更大的侵略性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Megacotex的贖金記錄,它警告受害者不要試圖發送部分付款或協商折扣,否則他們將再也看不到他們的數據。2019年5月,發,一種名為MegaCortex的新勒索軟體被發現,根據當時的監測情況,MegaCortex已在美國、加拿大等多地區傳播,該病毒攻擊目標為大型企業,其通過域控伺服器下發勒索病毒。

不過勒索軟體的開發者也明白,不同的受害者可能需要不同的心理攻擊機制,因此他們會選擇同理心已達到目的。例如,Snake勒索軟體試圖以合理的方式提醒受害者,並以問答的形式和令人放心的語言表示關注,例如「別擔心」和「你可以立即啟動並運行」。2020年,出現了一款新的勒索軟體Snake(也被稱為EKANS,是「snake單詞」從後往前的字母組成)。EKANS的主要目標是工業控制系統(ICS)環境,針對的不是單個設備,而是整個網絡,它能夠終止與工業控制系統(ICS)操作相關的許多流程應用程式。EKANS是一種用Go程式語言編寫的混淆勒索軟體變體,於2019年12月下旬首次在商業惡意軟體存儲庫中觀察到。它旨在終止受影響計算機上的特定進程,包括與ICS操作相關的多個項,以及刪除卷影副本以消除Windows備份。

值得注意的是,攻擊者的贖金手段已經從原來的暴力恐嚇轉向了更為「人性」的同理心策略,比如「如果你有興趣購買……」。

流氓手段

在2013年或2014年前後的某個時候,一些更有組織的攻擊者開始在加密之前悄悄竊取受害者的數據。Cerber勒索軟體可能就是其中之一,但最近,我們發現直接使用被竊取的數據作為強制支付贖金的手段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項技術最初可能被Maze勒索軟體使用,現在也被DoppelPaymer(BitPaymer勒索軟體的一類新變種,自2019年6月以來,DoppelPaymer涉及了一系列惡意勒索活動,其中就包括美國德克薩斯州埃德庫奇市和智利的農業部的襲擊事件。)、Sodinokibi(自2019年4月被發現以來,Sodinokibi開始被大量使用,並迅速出現許多變體。)和Nemty(NEMTY勒索病毒是一款新型流行勒索病毒,首次發現於2019年8月21號)利用。這一新的轉變包括建立一個可公開訪問的網站,暴露不合作的受害者的數據。

如果受害者不支付贖金,攻擊者就威脅公布他們的敏感數據,這種技術其實會打擊受害者支付贖金的積極性,從而使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因為受害者認為,即使支付了贖金,他們的數據也會被暴露。

人身威脅:不要贖金只要裸照

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最危險的,最近的一個變體將勒索軟體與色情行為結合在一起,並要求使用裸照而不是比特幣來支付贖金。該惡意軟體顯示一條消息,要求受害者將裸照發送到特定的電子郵件地址以恢復其文件。比如2017年出現的「nRansomware」勒索軟體需發送最少10張裸照給他們,而黑客還會核查裸照是否屬於受害者本人,只有審核通過後黑客才會給受害者解鎖密碼。而受害者發送給黑客的裸照,則會在Deep Web深網上出售。

總結

網絡攻擊,特別是以勒索軟體為代表,已經由原來的單純物理攻擊轉向了心理攻擊,這種攻擊影響是深遠的,已經等同於犯罪。對於許多受害者而言,這會導致憂慮、痛苦、難以置信和無助感。通常,那些經歷過此類網絡攻擊的受害者說,這種影響會持續好幾個月。不幸的是,運用心理攻擊展開攻擊將是勒索軟體未來繼續使用的手段。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

趙寧寧

TEL:(010)68476606】

點讚 0

相關焦點

  • 勒索軟體攻擊創新高,郵件安全需警惕
    近日,國內第三方平臺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三大最具破壞性的網絡安全威脅:勒索軟體、針對性釣魚攻擊及BEC商務郵件攻擊,都與郵件安全有關。而排名第一的勒索軟體更是在今年達到了新高,幾款流行的勒索軟體已經攻陷了全球眾多知名企業。
  • 防範勒索軟體攻擊的六個行動
    從美國的知名醫療保健機構和零售商到中東的保險提供商,勒索軟體攻擊者是持續存在的網絡安全威脅。 Gartner的高級分析師Paul Webber說:「在最近的一些勒索軟體攻擊案例中,受害組織向攻擊者支付了巨額贖金,這可能是這種攻擊越來越猖獗的原因之一。相反,如果組織希望減少勒索軟體引起的損失,需要專注於準備和早期應對。」
  • 超過25%的英國大學受到勒索軟體攻擊
    向響應信息自由(FOI)請求的英國大學中有三分之一承認是勒索軟體攻擊的受害者。這些大學佔英國25%以上的大學。這些事件發生在過去十年中,大部分發生在2015年至2017年之間。過去十年中,幾家教育機構至少遭受了兩次文件加密攻擊,其中一次自2013年以來記錄了40多次。
  • 無孔不入:德國馮克媒體遭受了全國性勒索軟體的攻擊
    12月22日,這家德國第三大出版商成為網絡攻擊的受害者,這次網絡攻擊影響了其在全國各地的辦公室系統。德國馮克媒體(Funke Media Group)發行了數十種報紙(例如Berliner Morgenpost、Hamburger Abendblatt和Bergedorfer Zeitung)、雜誌、多家地方廣播電臺和在線新聞門戶。
  • 美國爆發勒索軟體攻擊 牙醫電腦成重災區
    近期,據CNN報導,美國再度爆發了勒索軟體攻擊事件,此次攻擊的受害者為牙醫群體。    美國牙醫一般會使用來自Digital Dental Record和PerCSoft的系統來對病人資料進行記錄,但這類軟體內往往存在著漏洞,這也讓勒索軟體有機可乘,現在黑客利用牙醫軟體的漏洞將REvil勒索軟體「注入」到牙醫電腦之中並控制電腦。因此,受影響的牙醫在存取病人資料時便會發現自己的電腦「被鎖定」,需要支付相應的贖金才可以解鎖。
  • 勒索軟體攻擊馬斯垂克大學:所有系統關閉
    馬斯垂克大學近日宣布,12月23日星期一遭到一起網絡攻擊後,該校的幾乎所有Windows系統都已被勒索軟體加密。 馬斯垂克大學是荷蘭的一所名校,共有18000餘名學生、4400餘名員工和7萬餘名校友。在過去兩年,它被五大排名表列入世界500強大學。
  • CNN:美國大批牙醫電腦遭勒索軟體攻擊
    IT之家9月2日消息 勒索軟體作為惡意軟體的一種,被勒索軟體攻擊的用戶通常需要支付相應的贖金才能夠回復正常,這種軟體「毒瘤」近年來也備受社會關注。最近據CNN報導,美國再度發生勒索軟體攻擊的事件,只不過此次的受害者被換成了廣大的牙醫群體。
  • 勒索軟體攻擊後,猶他大學支付了45.7萬美元獲取解密密鑰
    該大學表示,在勒索軟體攻擊伺服器上的學生和教職員工數據後,該公司支付了45.7萬美元來獲取解密密鑰。該大學還沒有指定勒索軟體參與者如何首先訪問其伺服器,只是說:「此事件有助於確定大學中的特定弱點,並且該漏洞已得到修復。」他說:「經過認真考慮,該大學決定與其網絡保險提供商合作,向勒索軟體攻擊者支付一定費用。」 「這樣做是為了確保信息不會在網際網路上發布而採取的積極和預防措施。」
  • 美國綜合醫院Great Plains Health遭勒索軟體攻擊
    位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綜合醫院Great Plains Health周一(11/25)遭到勒索軟體攻擊,由於當地正逢天候不穩,在屋漏偏逢連夜雨的狀況下,Great Plains Health取消了許多非緊急的門診及手術,同時展開恢復程序。
  • 黑客使用勒索軟體攻擊智能情趣用品
    根據外國科技媒體 Bleeping Computer 的報導,一名黑客使用勒索軟體控制了聯網的智能情趣用品(男性貞操鎖),並要求受害者使用比特幣支付贖金
  • 妻子遭黑客勒索卻安然無恙,當事人親述如何防止勒索軟體
    PCWorld的編輯Mark Hachman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出了各種關於如何避免惡意軟體的攻擊,以及如何將自己損失降到最小的建議,雷鋒網對原文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譯。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勒索軟體?而且,如果你不學會如何保護自己,那麼你很可能被一次又一次的洗劫。雖然可能會有一點聳人聽聞,但是數字不會說謊:根據Sonicwall的數據,勒索軟體攻擊的數量從2015年的380萬次大幅上升至2016年的6.38億次,同比增長了167倍,與此同時,惡意軟體攻擊的整體數量實際上是下降了的。對於這些幕後黑手來說,如果可以直接伸手要錢,為什麼還要費勁地去竊取數據呢?
  • 心靈捕手:心理諮詢與普通聊天有什麼區別?
    天才少年熟知心理學理論,甚至能反過來分析諮詢師的心理,激怒諮詢師,卻處理不了自己的心理問題。你排斥心理諮詢嗎?如果遇到心理困惑,你會主動向諮詢師尋求幫助嗎?  今天我們來重溫一部心理學電影佳作《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
  • 《心靈捕手》上映二十周年
    《心靈捕手》由達蒙和大本攜手創作劇本,由格斯·范·桑特執導。故事以天才少年威爾(馬特達蒙 飾)和心理治療師肖恩(羅賓威廉士 飾)之間的故事為主線,引申出有關於友誼和愛情的生活線。威爾在麻省理工當清潔工,有著超乎常人的高智商,卻終日打架、喝酒。一次因為解出了大學黑板上的一道難題,被數學教授注意到。
  • 勒索軟體:改寫網安格局,進入突變元年
    勒索軟體穩居當今企業和個人所面臨的最重大威脅之一。毫無疑問,攻擊手段變的越來越複雜,防禦措施將更具挑戰,受害者則會面臨更大的災難。勒索軟體攻擊是如何發生的?"勒索軟體"一詞描述了軟體的功能,即勒索用戶或企業以獲取經濟利益。該軟體必須能夠控制被劫持的文件或系統,這種控制通過感染或攻擊載體發生。
  • 專題|勒索軟體簡史
    安天最早從2014年開始全面跟蹤勒索軟體專題的惡意程序, 2014年4月30日,安天接到用戶稱其專門攻擊wps辦公系統的惡意郵件附件,確認攻擊者為CTB-Locker(敲詐者),並發布《「攻擊WPS」樣本實為敲詐者》,2015年發布系統全面地介紹勒索軟體的報告《揭開勒索軟體的真面目》。
  • 勒索軟體的魔爪再伸長:100多個牙科診所遭受勒索攻擊!
    近日,一家專門為牙科診所提供IT服務的科羅拉多州公司 CTS 遭受了勒索軟體攻擊,該攻擊影響了100多所牙科診所的運營。多個消息來源表示,CTS 公司遭到的攻擊,使得100多家依賴該公司提供IT服務的牙科企業電腦上被安裝了一種名為「Sodinokibi」(又稱 REvil)的勒索軟體。據了解,對CTS的攻擊是從11月25日開始的,但至今仍然影響著許多客戶。
  • 多雲環境下,企業如何獲取應對勒索軟體的「庇護之劍」
    混合多雲戰略的優勢顯而易見,但也因此讓勒索軟體有機可乘。日漸複雜的企業IT環境之中,正隱藏著容易被人們忽視的風險。勒索軟體成為企業不得不應對的重大風險之一隨著新冠疫情的持續發展,勒索軟體的攻擊勢頭呈現出上升和頻率增加的趨勢,勒索的手段和對象相較以往也有所改變。
  • 360發布《2017勒索軟體威脅形勢分析報告》WannaCry成年度毒王
    2017年,是勒索軟體全球蔓延的一年,特別是5月全球爆發的永恆之藍勒索蠕蟲(WannaCry)和隨後在烏克蘭等地流行的Petya病毒,使人們對于勒索軟體的關注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在全球範圍內,政府、教育、醫院、能源、通信、製造業等眾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領域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損失。
  • 《心靈捕手》是部關於心理學的電影
    但是不可能每個人都像威爾一樣有高智商引人關注,然後會有人幫助他找一個心靈捕手,為他治療,與他相伴。絕大多數的社畜,都是平凡人,那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存在感很低的人,生活中的小透明,又有誰關注他們呢?可也恰恰就是這群拼命生存下來,在社會中、低層打拼的人,患上心理疾病的風險更大。
  • BitPaymer勒索軟體利用蘋果Bonjour更新器零日漏洞進行攻擊
    據Morphisec Labs的研究人員披露,BitPaymer勒索軟體正在利用Bonjour更新器的零日漏洞進行攻擊,很可能影響到了安裝Windows版iTunes和iCloud應用的用戶。蘋果的開發人員沒有用引號將服務二進位文件的執行路徑包圍起來,因此能夠在沒有擴展名的情況下啟動以名為「program」的BitPaymer的勒索軟體。黑客可通過將惡意可執行文件植入父路徑(parent path)來利用該漏洞,從而誘騙合法應用程式執行惡意程序,並躲避安全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