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時代,北方期盼「瑞雪兆豐年」,南方則更期待「春雨貴如油」。因為北方依靠瑞雪在冬日裡為莊稼保溫、殺蟲,為開春積累足夠的水分;而南方則需要春雨助力春耕、春播、春插,更需要春雨為那些「靠天吃飯」的望天田帶來生的機遇……
智慧時代,許多原本的界限變得無界,但一些資源信息仍有不對稱之處,比如優質醫療資源的匹配等。
2011年7月,春雨醫生誕生,創始人張銳希望以移動互聯技術讓用戶不管身在邊陲小鎮,還是地球另一端,都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到專業三甲醫生24小時在線的專業問診服務,成為中國家庭健康的守門員,讓小病可以得到快速治療,大病不耽誤,提升醫療資源的可及性、醫療服務的覆蓋半徑和患者的就醫體驗……
簡單來說,就是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提升醫療服務效率,改善看病就醫體驗。這三條是春雨醫生成立的初衷,也是春雨人堅持至今的產品核心理念。
那春雨醫生是如何為解決中國優質醫療資源匹配不公平、醫患之間信息不對稱和老百姓看病體驗不方便不快捷的痛點而努力的呢?本期北京晚報健康雲論壇特別邀請到春雨醫生CEO 王羽瀟,一起聊聊正在改變我們生活的網際網路醫療。
北京晚報健康周刊:2011年被業內稱作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元年。春雨醫生自這年誕生,快速發展為中國的移動醫療時代的弄潮兒,到目前為止,做出了哪些領先同業的成績?
王羽瀟:2011年,智慧型手機日漸普及,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市場正式引爆,新聞、社交、遊戲、購物、商旅、娛樂、支付等應用都快速興起,用戶快速的接受了大部分成熟的網際網路應用向移動端遷移,並熱衷於在應用商店去尋找新奇的應用。這的確是春雨誕生時有利的社會環境。
當年 11月「春雨掌上醫生」APP作為當時各類APP中唯一一個提供真人醫生實時健康諮詢服務的應用,正式在各大應用商店上線後,快速得到用戶追捧,不到3個月就成了百萬級應用。
迄今為止,春雨醫生已經先後開創了在線問診、空中診所、私人醫生、開放平臺和網際網路診療平臺等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模式。其中,春雨的「在線問診」服務,是截至目前移動醫療行業最成熟的業務形態,並有望成為醫療服務網絡化、智能化和個性化的主要實現方式(入口)。
同時,春雨醫生在對產品、技術和服務體系進行標準化升級,對科室、病種、用戶進行精細化運營,對服務入口、行業標準和質控體系進行規範化建設等方面,也做出了領先同業的成績。
多年來,春雨醫生完成了從問診搶單到派單的轉型,並搭建了「速度、專業度、服務態度」三位一體的在線問診服務質量控制體系。在此基礎上,將「在線問診開放平臺」接入百度、華為、泰康、陽光保險、中意保險、中英保險等700餘家合作方,同時堅持在線問診AI化的探索實踐,大大提升了醫患匹配的效率和準確度。
目前,春雨醫生已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大型在線醫療服務提供方、平臺方和賦能平臺,智能、高效和優質的為患者提供覆蓋信息、診療和數據的全方位服務,讓越來越多的醫療服務類型,合規的通過網際網路方便的提供給患者。
北京晚報健康周刊:春雨醫生主營的都是網際網路醫療服務。但目前的醫療體系仍是線下+線上。春雨醫生是如何進行線下業務布局的?
王羽瀟:春雨醫生對線下業務的嘗試,也主要是基於對線上業務的延伸和拓展。目前春雨醫生正在向線下實體空間進行的一個健康服務賦能的創新型嘗試,叫做「健康小站」。它是一個落在居民社區、學校、企業等場景中的小型智能化健康管理中心,可以給居民、員工、學生們提供基礎的健康監測、家庭醫生、健康管理、智慧醫療、健康商城等功能。
春雨健康小站有如下特點:人性化——春雨醫生會派駐家庭健康顧問入駐小站為相應社區居民提供面對面的直接服務;小而全——依託於春雨強力的醫療資源調度能力、分發能力和運營能力,小站可以利用較少的前端人力物力資源實現較為豐富的服務場景;落地快——健康小站可以在基層社區、學校、公司等場景快速落地,從建立到運營只需15天左右。
在一個城市裡,以依託實體三甲醫院的網際網路醫院為核心,在相應場景下落地面積50-200平米、擁有先進檢驗檢測設備的健康小站,發揮線上醫療的長處,走到用戶身邊,構建百姓身邊的醫療健康守護站、公共衛生防疫的最末梢神經元和應急處置站。這就是健康小站依託自身平臺優勢,打通線上線下為用戶提供服務的方式。
北京晚報健康周刊:無論線上線下,專業診斷是堪稱是醫療服務中最重要的一環。春雨醫生是否有引進專業醫生、提供線上問診、處方藥銷售等專業醫療服務?如何看待專業診斷的未來發展?
王羽瀟: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60萬的註冊醫師,受邀入駐了春雨醫生平臺,為用戶提供健康諮詢服務。這60多萬名醫生覆蓋了全部一級科室,其中45%的醫生是來自國內的三甲醫院。
同時,春雨醫生也與一些實體醫療機構合作成立了網際網路醫院,為患者提供專業診療服務。我們春雨醫生近期更新的新版本加大了網際網路醫院和藥品服務的力度,實現了醫生的專業問診、正規的電子處方和藥品服務的閉環打通。
專業診斷是網際網路醫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春雨醫生一直致力於樹立最嚴格的網際網路醫療專業診斷行業標準。我們相信隨著國家政策法規的完善和AI技術的不斷進步。網際網路醫療專業診斷一定會不斷完善和發展,為廣大用戶和患者提供更多便利。
北京晚報健康周刊:今年的疫情,為社會發展造成了影響,但也讓更多人了解了網際網路醫療。對於網際網路醫療企業而言,承擔社區責任的同時,也蘊藏了發展機遇。您如何看待此次疫情對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帶來的改變,又如何看待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發展的內驅動力?
王羽瀟:為應對疫情,1月25日,春雨醫生緊急上線了「在線發熱門診」開展抗擊新冠病毒的網際網路義診。當國內疫情趨緩而全球疫情開始蔓延之際,3月16日,春雨醫生又上線了「全球新冠義診平臺」,為海外用戶免費提供全天候不間斷、3分鐘極速響應的在線義診服務。在疫情期間,先後有1200多家企業加入了春雨醫生義診聯盟,向他們的員工和客戶推廣網際網路問診,大家共同努力,降低了線下醫院門診壓力,保證了人民群眾基本醫療需求,這是春雨醫生作為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的責任和義務。在此次疫情過程中,春雨醫生團隊感受最深的,也是全社會對於春雨醫生乃至整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逐漸了解、接受與認可。
但是,網際網路醫療的內驅力還是用戶的需求。對於網際網路醫療行業來說,只要立足於公眾的健康需求,解決那些現有醫療解決的還不夠好、還沒有覆蓋的部分,堅持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醫療健康服務解決方案,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前進腳步就不會停止。
文/記者 李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