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孩子缺不缺鈣?兒科醫生教你一個簡單的辦法

2020-10-03 兒科醫生小豬媽

孩子八個月了,才出一顆牙,估計是缺鈣吧!補鈣趕緊安排上!孩子總是一吃奶就滿頭大汗,是缺鈣了吧?補鈣補鈣!類似這樣的話,你是不是也聽到過?其實,關於補鈣的誤區很多,一不小心就會踩雷。

首先,咱們來看看常見的補鈣誤區,你有沒有踩過坑呢?

誤區一:不管孩子是不是真的缺鈣,盲目長期補鈣。盲目長期補鈣也是存在危害的,會影響到其他營養元素如鐵、鋅等的吸收。長期過量補鈣,也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所以我們反覆提倡營養要均衡,哪種營養素過量都不好。

很多家長覺得,枕禿要補鈣,愛出汗要補鈣,乳牙出得慢要補鈣,身高比同齡的孩子矮要補鈣,其實,這些都與缺鈣都沒有必然關係!

誤區二:只注意補鈣,不注意補充維生素D。只補鈣不補充維生素D,補鈣效果差。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的參與,維生素D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天然食物中維生素D含量極少,依靠日常飲食幾乎無法獲得每日所需的維生素D。而由於受季節、地區、衣物遮擋、空氣汙染等因素影響,曬太陽補維生素D並不靠譜。

據最新兒科指南建議,正常足月出生寶寶從出生後到兩歲,每天都必須補充維生素D400單位,也就是常見的魚肝油膠囊一粒的含量。早產兒等情形時醫生還會建議補充更大劑量。有條件的可以一直補充到青春期。

誤區三:認為骨頭湯補鈣效果好。1公斤肉骨頭慢火燉上2小時,湯裡只有20毫克鈣,而100毫升牛奶就有104毫克的鈣了。何況,牛奶中的鈣更容易吸收,牛奶也比肉骨頭經濟實惠。哪個更好,一目了然。且不說孩子是不是喝得下那麼一大鍋湯,單單就說方便程度,牛奶也完勝骨頭湯了。

那麼,到底怎麼判斷孩子缺不缺鈣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就看孩子每日全天飲食中的鈣攝入量是否足夠!吃的量夠了,並且沒有影響鈣吸收的疾病,一般就沒有必要額外補充。

要想孩子不缺鈣,我們需要怎麼做?不同年齡孩子怎麼吃才能滿足鈣的需要呢?

對於0-6月齡寶寶,6個月之內的寶寶最佳餵養方式是純母乳餵養。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嬰兒奶粉)餵養的寶寶,如果每天都能吃飽奶,也就是保證每天700ml左右的總奶量,配合補充維生素D,就能滿足鈣的營養需求。母乳中的鈣含量雖然沒有比配方奶高,但是吸收率槓槓的,所以母乳餵養的寶寶更不容易缺鈣。

對於7-12月齡寶寶,奶類仍然是本階段的主要營養來源,最好繼續餵母乳。每天必須保證600ml以上的母乳或者配方奶,配合補充維生素D,並且及時、合理地添加輔食,就能夠滿足本階段的鈣需要量。

對於1-3歲寶寶,每天需要保證500ml左右的鮮奶或者2杯酸奶,配合補充維生素D,並且搭配均衡豐富的飲食,便能滿足本年齡段的鈣需要量。

對於4-8歲的孩子,每天需要保證300-500ml鮮奶或者酸奶,再加上均衡營養的三餐,以及充足的戶外運動,就能滿足本階段的鈣需要量。

對於大一些的孩子,「食補」仍是補鈣的最佳途徑。奶和奶製品(奶酪、發酵的酸奶等)是鈣的最佳食品來源,不僅鈣含量高,而且吸收好。豆和豆製品補鈣效果也挺不錯,像豆腐、豆乾這一類孩子喜歡吃也好消化。魚蝦、蛋類、堅果等也是補鈣食品中的優等生。

中國人的傳統飲食中,鈣主要來自於蔬菜、穀類等植物性食物,但鈣的吸收率較低。民間燉骨頭湯補鈣的方法早已被研究證明不可取。烹煮菠菜、空心菜等蔬菜時,推薦採用先飛水(有些地方叫做過水)的方式,去掉大部分幹擾鈣吸收的草酸,可增加鈣吸收。

想要孩子身體好,不容易生病,我們還需要帶孩子多參加戶外鍛鍊,避免天天宅家裡。常去公園或郊外空氣好的地方活動,能提高身體對鈣質的吸收和利用率。

綜上所述,判斷孩子會不會缺鈣,主要還是看孩子每天吃了些什麼,攝入量是否充足。

家長需要花點心思在飲食的營養均衡豐富上,而不是盲目補鈣!

奶製品和豆製品是補鈣的最佳食品。

對於低年齡的寶寶需要特別重視奶量和維生素D的補充!

增加戶外活動!

做明智理性的學習型家長,孩子的身心更健康!

歡迎關注@兒科醫生小豬媽,專業分享兒童科學餵養和防病知識!

你還想知道什麼?歡迎留言提出你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怎麼判斷孩子會不會缺鈣?兒科醫生教你一個簡單的辦法
    孩子八個月了,才出一顆牙,估計是缺鈣吧!補鈣趕緊安排上!孩子總是一吃奶就滿頭大汗,是缺鈣了吧?補鈣補鈣!類似這樣的話,你是不是也聽到過?其實,關於補鈣的誤區很多,一不小心就會踩雷。那麼,到底怎麼判斷孩子缺不缺鈣呢?
  • 怎麼判斷一歲的寶寶到底缺不缺鈣?
    有的孩子缺鈣表現為出牙遲緩或者牙齒不齊整,且不夠堅硬,咀嚼較硬食物困難。頭可呈方形或馬鞍狀畸形,骨縫加寬,骨邊緣發軟,囟門較大。 (原標題:怎麼判斷一歲寶寶缺不缺鈣?)
  • 怎麼判斷孩子缺不缺鈣,75%的家長都不清楚
    」的症狀,就可以擔心是不是孩子缺鈣了,要不要給孩子吃鈣片。其實,身體的鈣質過量攝取對於孩子來說同樣會存在身體結石的風險。如何來正確補鈣,怎樣去判斷孩子到底缺不缺鈣,75%的家長都不清楚這其中的緣由。,一有點一樣就判斷為孩子缺鈣。
  • 怎麼判斷一歲寶寶到底缺不缺鈣?(2016-09-11 17:59:22)
    有的孩子缺鈣表現為出牙遲緩或者牙齒不齊整,且不夠堅硬,咀嚼較硬食物困難。頭可呈方形或馬鞍狀畸形,骨縫加寬,骨邊緣發軟,囟門較大。 (原標題:怎麼判斷寶寶缺不缺鈣?)
  • 你的寶寶到底缺鈣嗎?缺多少?怎麼補?
    曾有過好幾位讀者給我發消息問孩子缺鈣怎麼辦?還有人問我什麼牌子的鈣好一些。她們的孩子從幾個月到四五歲的寶寶都有。其中還有發給我《寶寶缺鈣的N種症狀》竭力證明她們的孩子是真的缺鈣。結果我上網一搜,諸如此類大同小異的文章還真的不少,難怪這些爸爸媽媽們都被洗腦,覺得孩子非常非常缺鈣。
  • 怎麼判斷寶寶是否缺鈣?媽媽學會這一招,再也不會因此而煩惱
    不會吧,不會吧,現在還不清楚怎麼判斷寶寶是否缺鈣? 不要慌! 因為,不知道如何判斷的家長大有人在。 畢竟給孩子看缺鈣、缺鋅、缺鐵、缺這個缺那兒個,本來就是醫生這個職業的工作。
  • 孩子腿疼就是缺鈣?要補鈣嗎?兒科醫生說……
    昨天哥哥跟我發信息,說:「小寶這幾天總是睡覺前說腿疼,換牙長得也很慢,是不是缺鈣?用不用補點鈣?」小寶6歲,平時身體很好,我想腿疼應該是生長痛,雖說生長痛不一定是缺鈣,但也可以適當補點。因為導致腿疼的原因有很多,需結合多方面信息綜合判斷,不能以偏概全,以免耽誤孩子病情。引起孩子腿疼的疾病有幼年特發性關節炎、過敏性紫癜、骨折、外傷、支原體感染、滑膜炎等等。
  • 寶寶睡覺經常出汗是「缺鈣」?父母別忽視,兒科醫生告訴你原因
    新手寶媽們都在討論一個問題,就是寶寶睡覺出汗的事情,寶媽們害怕寶寶著涼,所以不得不給寶寶擦了汗,換上新的睡衣,但是睡了幾個小時以後,寶媽們發現,寶寶又是一身汗,這個出汗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寶寶睡覺經常出汗是"缺鈣"嗎?怎麼才能改善寶寶這種出汗的情況呢?父母千萬別忽視,兒科醫生來告訴你原因。
  • 不要盲目說孩子缺鈣?應該做出科學的判斷
    0-3歲是寶寶發育的重要階段,如果缺鈣,就會直接影響到骨骼與牙齒的健康,導致寶寶發育狀況不佳。如果寶寶缺鈣嚴重,甚至還會引起一些如佝僂病等疾病,對於寶寶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家長如果發現寶寶有缺鈣的現象,一定要及時給寶寶補鈣。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缺鈣?
  • 「星醫百」怎麼判斷孩子缺不缺鈣,75% 的家長都不清楚
    來源:丁香媽媽說到給孩子補鈣,家長們應該都是不陌生的。但是從《兒童營養補充現狀調研》數據來看:很多家長其實並不清楚孩子需不需要補鈣,補鈣的方式上也還是存在一些誤區。75% 的家長不清楚孩子到底缺不缺鈣>圖片來源:丁香媽媽設計團隊想知道孩子缺不缺鈣,還真需要家長們花點耐心和時間。
  • 廈門家長求助:孩子大拇指的指甲有點凹,是缺什麼呢?醫生:你被這項檢查坑了!
    我想想不對勁呀,指甲還是那樣子,沒一點改善,而且兒子這個頭,這身材哪像缺鈣的樣子。我帶他去家附近的診所兒科醫生看一下,醫生說要去大醫院檢查,檢查了才知道,我只好回來了,想著下周六去第一醫院看看吧。晚上突然想到,某保險有個那什麼醫生,給兒子的手指甲拍張照片,發給醫生看,那醫生立馬就開藥了,說是微量鋅元素缺乏,開了一個療程的賴氨葡鋅。總共104元,我付了款,只能再去試一下效果了。希望這個有用吧,兒子上課老走神,會不會是跟這個有關呢?魚魚家的孩子有遇到這種情況的嗎?
  • 寶寶到底缺不缺鈣?3大標準就能判斷,寶媽趕緊學起來
    文|秘籍君後臺有位寶媽給我們留言說,由於自己和孩子爸身高都不是很高,就希望孩子以後長高點,但又聽說補鈣也不能過多,多了也不好,有點不知所措。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談談補鈣的一些問題。一般來講給孩子補鈣,媽媽們如果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寶寶就不會缺鈣:1.
  • 血鈣正常不代表孩子不缺鈣
    從前,人們總說「十家吵架,九家為了錢」,可現如今家家戶戶「十家吵架,九家為了孩子」。先不說因為誰帶孩子誰更辛苦引起的爭執,單就一個小小的補鈣話題,婆媳兩代就時時鬧得不可開交。婆有婆的理:「過去的孩子哪個也沒補過什麼,不也一樣健康地長嗎?」
  • 母乳寶寶這樣判斷是否缺鈣,這3類鈣最容易吸收
    折磨媽媽們的一個千年難題莫過於補鈣了。小寶寶睡覺愛出汗,易翻身還有枕禿,算不算缺鈣?可是很多不缺鈣的小寶寶也會這樣啊,到底怎麼判斷孩子缺不缺鈣,小編從醫生那裡知道一種可以判斷寶寶缺不缺鈣的方法,趕快告訴大家。
  • 全民缺鈣的時代,不補鈣就落後了嘛?
    5、精神、表情呆滯,語言、運動等發育教同齡兒童遲。6、方顱、肋串珠。............等等注意:以上只有某一症狀並不能確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怎麼檢測孩子有沒有缺鈣?微量元素檢測有助於醫生和家長了解兒童在某個時期體內微量元素的含量,以便對兒童健康做出判斷,但是因為微量元素在人體中本身含量就很少,僅僅是幾滴血檢測出來的數據,結果就會受到很多客觀因素影響,且目前國際上對微量元素檢查還沒有準確的、統一的標準,因此其結果只能是一個可供參考的作用,必須結合兒童的表現的症狀和飲食習慣。
  • 寶寶出牙晚是缺鈣嗎?兒科醫生:這幾個才是主要原因,父母要重視...
    身邊有很多父母認為,寶寶出牙晚一定是缺鈣,於是想盡辦法給孩子補鈣。事實是這樣嗎?我們來看看專家怎麼說,著名兒科醫生鮑秀蘭在《鮑秀蘭談嬰幼兒誤區》書中指出,寶寶出牙晚一定是缺鈣是一個養育誤區。有的寶寶1歲時才長出第1顆牙,家長不用擔心,也不用和別的孩子比較。但是如果超過1歲半,孩子還沒有長第1顆牙,建議到牙科檢查。
  • 孩子睡覺時總是滿頭大汗,是太熱了還是缺鈣?要綜合其他表現判斷
    沒有給孩子穿太多衣服,室內溫度也不高,是不是缺什麼營養?很多寶媽遇到這類問題,去母嬰店都會被推銷補鈣補鋅的產品,關心則亂也就直接買了,很可能就交了「智商稅」。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出汗是人體排洩、調節體溫的普通生理現象,與孩子缺什麼營養沒有直接聯繫,無需太擔心。雖說寶寶總出汗並不代表缺乏營養,但缺鈣的孩子確實會有出汗多的表現。
  • 孩子缺鈣、鐵、鋅有哪些表現?該不該補?怎麼補?
    好的好的~身為媽媽,家長們的焦慮和疑惑小編也能明白,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道說道傳說中的各種「微量元素」到底什麼情況下要補,怎麼判斷等問題!你是不是想說「就是鈣、鐵、鋅啊」?小編要是給這個答案打了×,你可千萬別打我啊~~ 事實上,還真不是這麼簡單。
  • 寶寶缺鈣?缺微量元素?如何是好!
    平時門診,有一部分家長會問:醫生,我家寶寶最近不愛吃飯/最近兒保說體重身高也沒達標/晚上出汗比較多等等,是不是缺鈣或者是缺微量元素了?寶寶是真的缺鈣麼?根據中國營養協會推薦,0-6月的寶寶,鈣的推薦攝入量為300mg/天,7-12月為400mg/天,1-3歲為600mg/天,4-8歲為800mg/天。
  • 千萬別把生長痛當成缺鈣了 家長該怎麼判斷孩子是不是生長痛?
    孩子平時活潑好動,可是這兩天晚上總是喊腿疼,但是很快就有說不疼了,這樣反反覆覆了幾次。家裡人的意見也出現了分歧。爸爸認為這只是孩子太調皮了,碰著了吧。媽媽說小孩子腿疼可不是小事,要去醫院好好檢查一下。奶奶就安慰說孩子這是要長個了。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