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不僅是書法精品,更是文學精品,它寫何內容?

2020-12-20 古今獵奇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撰寫的《蘭亭序》(又稱《蘭亭集序》),書法遒媚勁健,氣勢飄逸,氣韻中和雅正,散淡簡遠,技法窮微測妙,推移無窮,確立了中國書法藝術審美的最高標準,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被後世推為「天下第一行書」,而王羲之則被後人尊為「書聖」。那麼,《蘭亭序》寫了什麼內容?書聖王羲之的文採如何?

王羲之

《蘭亭序》其實就是記錄了東晉永和九年(353年)農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朋友們在會稽境內的蘭亭舉行的一次修禊活動。所謂「修禊」,是古代一種消除汙穢的祭祀活動,這項儀式始於西周,後來逐漸從最初的祭神發展到了遊春賞景、飲酒賦詩的踏青活動。參加蘭亭集會的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後,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雅集,即《蘭亭序》。《蘭亭序》全文如下:

蘭亭集會

蘭亭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以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流觴圖

白話譯文

蘭亭序

永和九年,時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們會集在會稽郡山陰城的蘭亭,為了做禊事。眾多賢才都匯聚到這裡,年齡大的小的都聚集在這裡。蘭亭這個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輝映環繞在亭子的四周,我們引溪水作為流觴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喝點酒,作點詩,也足夠來暢快敘述幽深內藏的感情了。

這一天,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和風溫暖,仰首觀覽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觀察大地上眾多的萬物,用來舒展眼力,開闊胸懷,足夠來極盡視聽的歡娛,實在很快樂。

人與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的人在室內暢談自己的胸懷抱負;有的人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託情懷,放縱無羈地生活。雖然各有各的愛好,安靜與躁動各不相同,但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一時感到自得。感到高興和滿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將要到來。等到對得到或喜愛的東西已經厭倦,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感慨隨之產生。過去所喜歡的東西,轉瞬間,已經成為舊跡,尚且不能不因為它引發心中的感觸,況且壽命長短,聽憑造化,最後歸結於消滅。古人說:「死生畢竟是件大事啊。」怎麼能不讓人悲痛呢?

每當看到前人所發感慨的原因,其緣由像一張符契那樣相和,總難免要在讀前人文章時嘆息哀傷,不能明白於心。本來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後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個一個記下當時與會的人,錄下他們所作的詩篇。縱使時代變了,事情不同了,但觸發人們情懷的原因,他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後世的讀者,也將對這次集會的詩文有所感慨。

蘭亭序臨摹本

對於書聖王羲之《蘭亭序》的文採,《世說新語賞譽》注引《文章志》說:《蘭亭序》文採燦爛、字字珠現,其繪景抒情、評史述志均令人耳目一新,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傑作。劉宋人評其文章「高爽有風氣,不類常流」。由於《蘭亭序》璀璨的書法成就,人們往往忽視了它的文學價值。其實,王羲之不僅是一位書法家,還是一位散文高手,而《蘭亭序》,更是一篇膾炙人口,不可忽視的優美散文。

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賞析,從蘭亭序悟出書法創新
    中國古代文化大家,如何在浩瀚的筆墨海洋中以超越常人的毅力與智慧達到書法的顛峰,我們的先賢如何翻山越嶺聳立起一座座峰碑。古人云:博於古而宜於今,今天與大家談談天下第一行書的欣賞。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二、書法賞析:但其最大成就是在於他的書法,通篇氣息淡和空靈、氣盛神明、瀟灑自然,用筆遒媚飄逸,既平和又崎嶇,大小參差,既有匠心獨運又沒有做作雕琢的痕跡,自然天成,被後世學書者尊崇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共計327個字。
  • 蘭亭序乃第一行書,那第五行書是什麼?
    第一天下聞,第二無人知 要是問你中華前五行書是什麼,蘭亭序肯定脫口而出。蘭亭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 作者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
  • 書法精品王羲之最美行書對聯,神採照人秀逸勁健,句句彰顯大智慧
    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 《蘭亭序》為什麼是天下第一行書?主要因為這四個特點!
    說到王羲之的《蘭亭序》很多人都知道,雖然傳世的《蘭亭序》並沒有王羲之的真跡,但是從後人臨摹的作品中仍然可以看出王羲之精湛的筆法,這幅書法也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那麼這幅書法好在哪裡呢?其實《蘭亭序》能夠被後人稱讚不已,不僅僅是因為書法的表面形式,是多種元素結合,才讓這幅書法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 王羲之最有名書法欣賞,《蘭亭序》行雲流水,被稱天下第一行書!
    要問大家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我想很多網友會想到書聖王羲之,書聖王羲之的名氣那在中國的書法界非常的大,說到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大家肯定會想到《蘭亭序》,這幅書法作品非常的漂亮,也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因為千百年來無人能超越,所以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欣賞一下王羲之的作品《蘭亭序》呢?
  • 初學行書千萬別學蘭亭序,學這個帖會讓你突飛猛進!
    《蘭亭序》被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它俊美流暢,用筆多變,可以說任何溢美之詞形容它都不為過
  • 當代行書的點睛之作,魏雲傑精品書法欣賞,行雲流水,蒼勁生動
    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 學行書,中國書法史上五大行書你總要選一個!
    第一天下聞,第二無人知 要是問你中華前五行書是什麼,蘭亭序肯定脫口而出。蘭亭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 作者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
  • 不看字帖背臨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意義非凡,11歲李昭華已完成
    《蘭亭序》具備了書法作為藝術作品,從書家與書作、內容到形式的全部審美因素,被冠以中國書法第一帖的美名實在無可爭議。歷代書家都推《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縱觀歷代書法有大成者,其正果之由都源於臨摹古代優秀的書法經典,背離這條路則一事無成,輕視這一方法將事倍功半。臨摹包括對臨、背臨、意臨。對臨指寫實意義上的臨寫,也稱作實臨。對古法的仿效,越似越好、越熟越好。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為何是書聖王羲之寫的一幅草稿作文
    書聖像作為書法界擁有絕對尊崇的地位的書聖王羲之,其經典書法作品《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這篇行書書法草稿作品,被唐代李世民皇帝奉為經典,命大臣以雙鉤法臨摹書本,贈送皇親近臣,以便瞻仰書聖王羲之的書跡風採。而他本人,因對這份書法極其珍愛,居然駕崩後,把這個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書法作品帶進了自己墳墓。從此,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決然於世,在無人能得觀其真跡之風採。
  • 《蘭亭集序》為什麼是「天下第一行書」?
    機緣巧合得以再次邂逅馬老師的新書《國寶來了》,讓我對堪稱國寶級的書法作品也有了全新的認識,更是打破了我的一些固有印象。比如我知道中國的三大行書分別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蘇軾的《寒食帖》,但是為啥是這三個呢?並且這三個各有bug存在,也不完美啊,為啥就成了行書中公認的經典了呢?
  • 蘭亭序集字33幅《中華好對聯》欣賞,取右軍精華,書寫大美對聯
    蘭亭序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豐碑,它也是書法藝術的至高水準,可以這樣說王羲之之後很難有能夠超越蘭亭序本身藝術造詣的書法家。我想這大概是王羲之被尊為書聖的原因,當一個前人的作品千百年來都無人企及的話,那麼它自認而然的就成為的神一般的存在。
  • 高二適:《蘭亭序》就是王羲之寫的!郭沫若:我堅決反對!
    1965年,時任江蘇省文史館館員高二適先生(與郭沫若先生的身份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在看到郭沫若《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一文後,便隨即對郭「非王論」提出了反駁意見。因此,他寫了一篇駁議的文章,其內容言辭激烈,對郭沫若所說的「非王論」提出很多質疑和批評。
  • 四川廣安現天下第一行書 元代蘭亭碑刻於絕壁上
    這些字跡如行雲流水,完美體現了王羲之的行書筆法、神韻。由於《蘭亭序》原跡已永絕於世,現在傳世的摹本和石刻拓本都極為珍貴。  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蘭亭碑驚現嶽池絕壁    「廣安市嶽池縣北城鄉一深山絕壁上,發現刻於元初的王羲之《蘭亭序》碑!」
  • 當代名家於國光書法精品展示 原來老師擅長寫這樣的字體
    對於書法家來說,都有其擅長的書體,比如王羲之擅長行書,其創作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比如以「狂草」名世的懷素,擅長草書,被稱為「草聖」等等。正如這幅《臨江仙》書法,字體飄逸沉穩,剛健溫潤,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在當代,於國光老師絕對可以說是書法藝術界的「黑馬」,更是一位德藝雙馨、功底深厚的藝術家,對於許多收藏愛好者來說,他的作品可謂是不容錯過的收藏投資之首選。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真跡究竟在哪?郭沫若:挖開乾陵就能找到
    《蘭亭序》中國古代書法界的巔峰之作,即便不懂書法的人都會知道這幅驚世之作,它有著「天下第一行書」之稱。《蘭亭序》是王羲之創作,主要內容是描述和友人在蘭亭組織了一場活動,大家曲水流觴,飲酒作詩,好不快活。
  • 行書委員會副主任王學嶺,作品估價1.6萬,清瘦無神不學蘭亭序
    行書委員會副主任王學嶺,作品估價1.6萬,清瘦無神不學蘭亭序。行書這種書法形體,對於書法文化的傳承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行書兼具實用與藝術的雙重價值,歷來是文人書法的必修一體。如果行書寫不好,要說書法水平高基本上是欺人之論。所以,歷代文人書法家,都非常重視行書的磨礪。行書學誰?
  • 現代米格行書的優質字帖,蘭亭序的高配版本欣賞,精美絕倫好書法
    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 蘭亭序的真跡在哪?流傳的摹本又是怎麼回事?
    神龍本蘭亭序蘭亭序,源於一次聚會,就是蘭亭雅集。由於本次聚會王羲之做東,就由他乘興作序,這一作不要緊,誕生了中國書法史上鼎鼎有名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到了唐代的時候,唐太宗非常迷戀王羲之的書法,便各方收集王羲之的字跡。打聽到蘭亭序在辯才法師手裡,非常興奮,便召其進京勸其進獻。辯才說我哪裡有蘭亭序,各種推脫就是不交。不交不要緊,硬來不行,那就智取,辦法總是有的。最後房玄齡推薦足智多謀的蕭翼南下智取而歸。
  • 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到底寫了些什麼?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到底寫了些什麼?接下來,作者寫了蘭亭附近的美景,崇山峻岭間有茂密的樹林和修長的竹子,山間還有一條清澈的溪水,將溪水引到這裡,作為流觴的曲水,人們依次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絲竹管弦之類的音樂相伴,但是喝點酒、作作詩,也足以讓人們酣暢淋漓的抒發各自心中的感情了。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