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蘇907X 50C 登月 50 周年紀念版:一段浪漫的合作史和一臺有趣的...

2020-12-17 數字尾巴

去年哈蘇發布了 907X 50C 登月 50 周年紀念版中畫幅相機,而我雖然是時隔一年多才體驗到這臺它,但是也絲毫不影響它帶給我的樂趣,作為初次體驗中畫幅系統的人,當中有很多新奇的體驗,也包括挖掘到哈蘇傳奇歷史的驚喜。

哈蘇與阿波羅計劃

既然被命名為登月紀念版,那肯定就要聊聊哈蘇和 NASA 的淵源。

兩者的緣起是美國航天史上的傳奇人物沃爾特·斯基拉 Walter·Schirra,他是美國歷史上首批 7 位太空人之一,後來又成為唯一一位參加過「水星」計劃、「雙子星」計劃和「阿波羅」計劃的人,並且他本人還是一位攝影愛好者。

1962 年,沃爾特在乘坐 Sigma 7 載人飛船執行水星計劃的第 5 次載人任務時隨身攜帶了一臺經過改造的哈蘇 500C 相機。這本來是給沃爾特自己在使用的相機,但因為喜歡它的設計和品質,就請 NASA 的工程師們幫忙改造,以符合飛行要求。

不過實際上,沃爾特在執行水星 7 號任務(僅在軌飛行 6 圈)時,並沒有拍到太多東西,也沒有留下太特別的照片,畢竟任務時間緊張,並且缺少太空中攝影經驗。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水星計劃結束,雙子星計劃啟動,太空攝影也成為了一項太空人的保留「任務」。1965 年,雙子星 4 號任務進行了太空行走,這次任務之後 NASA 公布了多張埃迪·懷特 ED White 的太空行走照片。而這些照片引起了當時哈蘇技術專家克裡斯·庫茲的注意,因為他發現這些照片是用哈蘇拍的。之後,哈蘇就逐漸開始了和 NASA 的正式合作,並參與了整個阿波羅項目,記錄下諸多傳奇瞬間。

哈蘇官網的 907X 50C 產品頁上,介紹了在阿波羅 11 號任務中,阿姆斯特朗用一臺哈蘇記錄下了「人類的一小步」的重要時刻,但實際在此之前的阿波羅 8 號任務中就誕生過一張名揚後世的照片「Earthrise」,拍攝者是任務成員比爾·安德斯 Bill Anders。在我看來,這張照片更應該成為哈蘇在航天史上留下的傳奇足跡的代表作,因為它是第一次人類從其它星球的視角眺望地球,是對「Overview Effect(人類從地外角度俯瞰地球產生的一種心理效應)」的絕佳詮釋。

為什麼是中畫幅

哈蘇和 NASA 的緣分除了太空人的搭橋,也是因為 NASA 看中了中畫幅相機比 135 相機更出色的成像質量以及哈蘇的模塊化機身結構,一方面便於進行改造以符合不同的飛行任務,一方面可以預先準備好裝好底片的「後背」,節省拍攝準備時間。這兩點也可以是我們了解哈蘇中畫幅相機的兩個基本要素。

中畫幅相機系統的源頭是 1901 年柯達公司的布朗尼 2 號相機,當時柯達公司的膠捲均是以數字編號,這臺相機使用的就是編號為 120,畫面尺寸為 57x85mm 的膠捲,這也是中畫幅的初始形態。

不過有別於我們今天熟知的 135 系統相機,中畫幅系統的畫面尺寸出現了很多的變種,除了基本的 645(6×4.5cm),還有 6×6,6×7,6×12等膠片尺寸,而數碼時代的中畫幅相機的傳感器尺寸也經歷過一些變化,早期 CCD 時代比較大,到了 CMOS 時期出現了更小的尺寸,比如哈蘇 907X 50C 採用的是 4433 (43.2×32,9)規格。但不管怎麼說,中畫幅相機始終比 135 相機更大的「底片」面積就是其成像上的先天優勢。

從 907X 50C 看哈蘇的模塊化中畫幅系統

哈蘇在中畫幅領域的地位主要是因為深耕,早期哈蘇受委託給瑞典軍方提供航空相機,戰後開始設計和生產民用相機,隨後又深度參與了登月計劃,不管是經驗和資歷上哈蘇的積累都是非常深厚。

並且正如前面提到的,哈蘇在模塊化方面做得很好,這一點從 907X 50C 登月紀念版上也可以看出來。907X 50C 登月紀念版在造型上致敬了經典的 SWC 相機,這種人體工程似乎不那麼友好的造型也是那時哈蘇的經典樣式。

那時的中畫幅相機主要分為鏡頭、機身和後背三個部分,其它可以選配的組件還有取景器、手柄等,取景器和手柄的配備可以將原本腰平拍攝模式轉換為肩平拍攝。

總體而言,相比於 135 系統,中畫幅系統一直都是一套成本相對較高,使用相對不那麼便攜的攝影系統,而哈蘇的模塊化設計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回到 907X 50C 登月紀念版來看,這隻 CFV II 50C 的數碼後背可以搭配 1957 年及之後生產的大部分 V 系統相機,而通過 907X 的這隻機身又可以隨心使用 XCD 系列鏡頭,或者搭配轉接環使用 HC/HCD、V、XPAN 系列鏡頭,有非常豐富的通用型和拓展性。

反映在使用中就是出色的拍攝和有趣的攝影體驗並存,這也是我在把玩 907X 50C 登月紀念版最直觀的感受。

一些可能比較主觀的體驗感受

儘管 907X 機身是哈蘇史上最輕薄的機身,但數碼時代的中畫幅相機重量主要都落在了數碼後背上,所以這臺組合起來的 907X 50C 登月紀念版,不管是搭配 F1.9/80mm 鏡頭還是 F3./30mm,重量都挺感人的,很鍛鍊身體。

但也必須要說,這並未抵消它帶來的復古、有趣以及頗具儀式感的攝影體驗。

特別對於第一次體驗中畫幅相機,把相機端在腹部的腰平拍攝模式真的會改變拍攝過程中的思考模式。形而上一點來說,拍照的過程是拍攝者通過相機構建一種和被攝對象關係的過程,那麼相機的使用方式必然會對這種關係產生影響。

當然了,907X 50C 的設計理念是復古不是古董,50C 的數碼後背帶一塊 3 英寸的可翻轉觸控屏。在實際使用時和數碼單眼相機差別並不大,特別是 50C 上使用的菜單系統其實非常簡潔,也沒有太多花哨的功能,是一種更純粹的拍攝體驗。

在後期方面,哈蘇的 Photocus 體驗很不錯,具備很全面的參數調整以及圖片管理的功能,可以通過 Wi-Fi 直傳,目前支持 PC、Mac 以及 iPad。

來看一些樣片吧

因為沒有較完整的體驗過中畫幅相機系統,恕我就不深入的解讀 907X 50C 的影像表現了,但照片的通透感和濃鬱的色彩是印象非常深刻的,這也和過去用過的相機相比感受比較明顯的地方。

因為基礎和成本限制,中畫幅相機到今天仍然是一套較為昂貴的影像設備,對很多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很好的影像設備的選擇。但我仍然會建議對攝影有興趣的人,有機會也一定體驗下哈蘇的中畫幅相機,除了中畫幅相機的優秀素質,哈蘇也有非常出色的產品易用性,學習成本並不高。我相信更廣泛的接觸不同的拍攝工具,對於攝影審美的培養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相關焦點

  • 哈蘇新一代中畫幅無反 X1D II 50C 正式發布
    兩個來自哈蘇的彩蛋除了主角 X1D II 50c,哈蘇還帶來了一組新彩蛋,那就是數碼後背 CVF II 50c 和機身 907x。▲ 數碼後背 CVF II 50c 與機身 907x 合體的狀態數碼後背 CVF II 50c 其實是 CVF-50c 的更新款。和 X1D II 50c 一樣,它也搭載一塊 5000 萬像素的中畫幅傳感器,擁有 16bit 色彩深度以及 14 檔動態範圍,也支持 HNCS 哈蘇自然色彩解決方案。
  • 哈蘇宣布推出907X 50C中畫幅相機新品
    哈蘇(Hasselblad)剛剛發布了一款採用 5000 萬像素傳感器的中畫幅相機新品,它就是為慶祝阿波羅 11 號登月 50 周年、在 2019 年 6 月作為概念推出的那款機型的「大眾版本」(907X 50C)。
  • 想了解現在哈蘇?先看看它的發展歷史
    在我們攝影愛好者現在接觸的哈蘇現行相機,有攝影愛好者可以選擇的哈蘇X1DII 50C,哈蘇907X 50C,以及專業的H6D100C,H6D400C。了解這些相機,很有必要先看一下哈蘇相機的發展歷程。1996 年面世的 503CW 採用了特製的電動卷片器和新型反光鏡設計。501CM(1997-2005)在 501C 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並沿用 503CW 的反光鏡設計。2006 年,正值維克多·哈蘇誕辰 100 周年,503CWD 問世。得益於哈蘇相機的模塊化設計,503CWD 能與 CFV 數碼後背無縫連接。
  • 膠片傳奇和科技的完美融合 哈蘇907X 50C體驗
    哈蘇907X 50C這套相機是哈蘇去年夏天發布的一款產品,作為一款中畫幅相機,這款相機和你以往接觸的相機都不太一樣,它是由907X機身、CFV II 50C數碼後背以及鏡頭組成,模塊化可拆卸的設計使得這款相機擁有了非常強的擴展性。
  • 哈蘇X1D50c優缺點評測 X1D50c相機值不值得擁有?
    X1D-50c,一時間引起了攝影圈的轟動。相比傳統中畫幅巨大的體積和高昂的售價,無反結構的X1D以小巧緊湊的設計,大幅度地降低了體積、重量和成本。一臺可以輕鬆放入包裡出街的中畫幅相機,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對於老牌中畫幅廠商哈蘇來說,憑藉著H6D-50c上成熟的解決方案和豐富的製造經驗,從策劃到誕生僅僅只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日前哈蘇X1D已經來到了億智蘑菇評測室,這臺中畫幅相機實際表現究竟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哈蘇發布四款新品:正式推出X1D II 50C
    PingWest品玩6月19日訊,高端中畫幅相機技術領導者哈蘇 (HASSELBLAD) 正式推出X1D II 50C 中畫幅無反數位相機、XCD 3,5-4,5/35-75mm 變焦鏡頭,CFV 50C 中畫幅數碼後背和 907X 機身,以及 Phocus Mobile 2 軟體。
  • 哈蘇X1D II 50c 體驗:操作和手機一樣簡單,但畫質仍然標杆
    十萬塊,一臺中配飛度的價格,現在能買到什麼相機?如果你選的是哈蘇,十萬塊的預算也就只能買一臺 X1D。但現在,這筆預算除了能讓你擁有 X1D II 之外,還能再買一個鏡頭。哈蘇減輕了 X1D II 50c 的重量,新機裝上電池和一張 SD 卡之後也是 766 克,單機身則重 650 克。和 750 克的舊款機身比起來,X1D II 50c 大概是減少了一顆電池的重量。不過,儘管 X1D II 50c 在機身重量上減輕了 100g,實際手持感覺並沒有太明顯的變化。
  • 哈蘇X1D II 50C,真香~
    聽風、捕影、悠遊生活的動人瞬間讓哈蘇X1D II 50C 以光影銘記by X1D II 50C 於海童自發布以來, 哈蘇 X1D II 50C 陪伴無數攝影師的創作之旅,
  • 道奇Charger50周年紀念版官圖 專屬配置
    [愛卡汽車 海外新車 原創]近日,道奇官方發布了旗下Charger SRT Hellcat Widebody Daytona 50周年紀念版車型的官圖。這款新車是為了紀念道奇Charger Daytona誕生50周年,限量發售501輛,將於2019年秋季開放預訂,並在2020年年初交付。看了以下要點,本文算讀完一半道奇發布旗下Charger SRT Hellcat Widebody Daytona 50周年紀念版官圖;該車擁有專屬配置、車漆以及外觀套件;搭載經過調校的6.2T V8發動機。
  • 快速上手哈蘇 X1D II-50c:減價還加量,到底香不香?
    高昂的售價和使用成本、難言輕便的個頭讓中畫幅相機在消費級市場很難與一眾 135mm 玩家剛正面。憑藉 120 畫幅的深厚積累,哈蘇一直都是中畫幅專業級市場的佼佼者。術業專攻,也導致哈蘇和佳尼索一直呈錯位競爭的業態。
  • 享受中畫幅的魅力 哈蘇X1D II 50C套機售價48989元
    對於那些熟悉哈蘇品牌的專業攝影師和發燒友來說,哈蘇X1D II 50C此次的換代升級定能讓他們對哈蘇的信賴度更進一步。不難看出,哈蘇X1D II 50C依然傳承了前代產品的特徵,目前這款相機在京東搭配XCD45P的套機售價為48989元。
  • 增加視頻拍攝 哈蘇X1D II 50C與907X固件升級
    哈蘇近日發布了其所稱的「哈蘇相機最大幅度的固件更新」,對哈蘇X1D II 50C和907X特別版進行了大幅度升級,其包括如視頻錄製功能的增加、包圍對焦功能和更精準的白平衡工具。·視頻錄製功能X1D II 50C首次發布時,在模式選擇上具備視頻模式,但軟體中沒有實際的視頻錄製功能。通過固件升級後,哈蘇兌現了視頻功能的承諾。
  • 哈蘇正式發布X1DII 50C等四款新品售價僅39990元
    6月19號,哈蘇正式官宣發布了新一代中畫幅無反相機H1D II 50C,有些遺憾的是這款相機的像素依舊是5000萬像素,而非之前傳聞與不久前剛剛發布的富士GFX100一樣的1億像素。不過售價方面還是有點香的,單機身的售價位39,990元,是一款不到4萬售價的中畫幅哦。
  • 登月50周年,去看看那些「有航天夢」的博物館們
    今年是人類登月50周年,雖然不是人人都有機會成為航天員,但我們可以一起去博物館回顧人類探索太空的故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的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成功登陸月球時說出了這句經典名言。
  • 5000萬像素哈蘇X1D II 50C上手體驗
    不過在前段時間富士1億像素中畫幅新機的各種轟炸中,對於消費者而言自然也是期望哈蘇即將發布的新品也會來個「同級別」的較量,所以在一系列傳聞中哈蘇於昨晚終於發布了全新的中畫幅新品,但是,在大家眼前的並不是1億像素的X1D,而是性能更強但價格卻要低得多的X1D II 50C,以及其他含哈蘇X卡口首支中畫幅變焦鏡頭XCD 3,5-4,5/35-75與CFV II 50C數碼後背 & 907X機身等在內的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太空人柯林斯重回39A發射臺
    美國宇航局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太空人柯林斯重回39A發射臺中新社休斯敦7月17日電 當地時間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太空人麥可·柯林斯回到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這是人類首次登月的起點。50年前的這一天,他與尼爾·阿姆斯特朗、巴茲·奧爾德林一起飛向月球。據美聯社報導,當日,美國宇航局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舉行「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的慶祝活動。88歲的柯林斯在現場回憶說:「1969年7月16日9時32分(美國東部時間),搭載著『阿波羅11號』的土星5號火箭於39A發射臺發射升空。」
  • 手握哈蘇 X1D II 50C,你將創作什麼?
    在短短一小時內,他嘗試用 X1D II 50C 記錄下這歷史性的沉寂。攝影:Simon Norfolk 器材:哈蘇X1D II 50C嚮往自然之巔,尋找逃離日常的出口。自從自然風光走進生命裡,攝影師 Isabella Tabacchi 便決心為其步履不停。
  • X1D II 50C 體驗,只要四萬塊的哈蘇中畫幅表現怎麼樣?
    中畫幅之於我,或許是日常和工作都不會用到的一個畫幅。但如果能夠拿來把玩一下的話,那又是沒啥拒絕的理由。這次把玩的中畫幅相機,是哈蘇近期推出不久的新一代中畫幅無反 —— 哈蘇 X1D II 50C 。也正因哈蘇 X1D II 50C 的機身設計幾乎沒有改變,所以在操控交互方面,理論上它也與前一代的 X1D 基本相同,但考慮到我只是見過 X1D 真機而沒有上過手,所以在此我就不作優化對比,僅以一臺全新機型的角度去繼續體驗。
  • 哈蘇X1D-50C:中等格式反光鏡相機,具有華麗的外觀
    早在2016年,相機世界發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哈蘇推出了X1D-50c(簡稱X1D)。這個驚人事件如此迷人的原因是因為X1D有點像突變體。這是第一款中畫幅無反光鏡數位相機系統。從字面上看,這種類型的起源。如果您不熟悉傳感器尺寸方面的一些術語,「 中等格式 」是對模擬膠片幀尺寸的回調。
  • 哈蘇相機單張照片達到 4 億像素!售價38萬人民幣
    哈蘇今天要推出的,是一款能拍攝 4 億元像素的 H6D-400c MS。­  根據哈蘇的官方解釋,這款 H6D-400c MS 其實不是一款搭載了 4 億像素中畫幅 CMOS 的 H6D,而是他們在內部加入了一種合成技術,讓一臺 H6D-100c 可以拍出 4 億像素(23200 x 17400)照片。這款機器的後綴 MS,其實是技術 Multi-Shot 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