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讓柳州螺螄粉一夜走紅,目前螺螄粉在全國門店超過5000家,營業額超過50億元,電商超過1500家,2015年銷售額突破5億元,螺螄粉行業年營業額超過100億元,成為柳州發展最快勢頭最好的產業。
3月8日,在今年全國兩會的廣西代表團記者會上,柳州市委書記鄭俊康在回答中央電視臺記者有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問時說到「從去年開始,柳州根據市場需要,推出了一種快速消費的盒裝螺螄粉,並通過電商賣到了全球。現在各地消費者都能隨時隨地品嘗到正宗的螺螄粉」。「我們政府在這期間要做些什麼呢?為進一步規範市場,柳州市不僅及時制定了盒裝螺螄粉生產標準,還出臺促進螺螄粉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要將螺螄粉打造成為百億元產業。」
正如鄭俊康所言,去年柳州螺螄粉上榜「廣西最具影響力十大特產」、「廣西最熱電商產品」,目前螺螄粉全國門店超過5000家,電商超過1500家,預包裝螺螄粉在網上日銷量達6萬多袋,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在當地政府的強力助推和「網際網路+產業」持續強勢拉動效應下,廣西名小吃柳州螺螄粉走上了地方特色經濟大產業的道路,並繼續朝著「百億元產業」的目標加速奔跑。
地方小吃螺螄粉一夜走紅
螺螄粉是廣西柳州的小吃米粉,用螺絲熬成的鮮美湯汁煮上柳州軟韌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筍、酸豆角、油炸腐竹、木耳絲、黃花菜、蔥花、青菜等配菜,一碗鮮、香、酸、辣、爽兼具的獨特風味的螺螄粉呈現出來。正因這獨一無二的味道,使其深受當地人喜愛,成為南方地區享譽四方的名小吃。
2008年,「螺螄粉手工製作工藝」這一經過30多年發展的民間技藝,入選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文化內涵的注入,進一步擴大了這一小吃的知名度。
螺螄粉真正聲名榷起要從2012年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國》開始。節目中對螺螄粉淋漓盡致的詮釋和繪聲繪色的呈現讓全國人民記住了這一碗風味獨特、引人入勝的螺螄粉,其名聲也開始走進千家萬戶。
早在2010年之際,柳州政府早已高瞻遠矚,大力實施「螺螄粉進京」項目,柳州螺螄粉在全國的門店迅速增長,從最初的柳州,發展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多個城市,目前在香港、臺灣,甚至美國都有門店,柳州螺螄粉的普及率和知名度不斷提高。在《舌尖上的中國》節目播出之後,螺螄粉更是」一夜紅透半邊天「,全國各地螺螄粉的實體門店的銷售額迎來快速增長,其中北京朝陽門外大街的「螺師傅柳州螺螄粉」門店,2011年開張,是柳州市政府「螺螄粉進京」項目培育的螺螄粉形象店,每天前來就餐的食客絡繹不絕。短短5年時間,這一品牌通過連鎖經營,已經在深圳、廣州、長沙等地形成了15家門店,平均每個店年營業額在400萬元左右。
柳州螺螄粉的知名度提升,實體門店也以鋪天蓋地之勢紛紛崛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各地螺螄粉門店已經超過5000多家,「這一數據在新的一年裡還將不斷地刷新。」柳州市商務委的程方曉主任表示。
「網際網路+」促螺螄粉品牌「從無到有」
柳州螺螄粉的「走紅」催生了螺螄粉的預包裝市場。從2014年開始便有企業從事預包裝螺螄粉的生產和銷售。
隨著電子商務發展的日益成熟,李克強總理提出「網際網路+」戰略,柳州政府緊抓契機,推出「電商柳州」的項目,該項目在城鄉穩步推進,淘寶柳州特色館、阿里巴巴.柳州產業帶順利上線,柳州的電子商務得到快速發展。柳州螺螄粉乘著時代發展的風向勢頭勁猛,在電商銷售方面遙遙領先。據不完全統計,柳州市預包裝螺螄粉網絡銷售電商超過1500家,日銷量達6萬多袋,在阿里巴巴米粉特產類銷售量排名第一,螺螄粉一躍成為了炙手可熱的「網紅」。
柳州螺螄粉的持續「走紅」,讓更多的企業看到這個行業的大好前景和無限商機,企業爭先恐後地投入到預包裝螺螄粉的生產銷售中來,甚至經營傳統連鎖門店的企業也開始走上螺螄粉電商之路。廣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姚漢霖正是眾多嗅到袋裝螺螄粉商機的商家之一,他直接放棄鋪設實體門店的傳統經營模式,改走網絡銷售袋裝螺螄粉的新路子。意想不到的是全國各地的訂單接踵而至,日銷售量最高達到2萬包,該公司生產的袋裝螺螄粉供不應求。為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姚漢霖去年斥資近2000萬元,建成7000多平方米計劃日產達5萬包的生產廠房,擴大螺螄粉的生產規模。
同時,廣西味之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也從開設實體門店轉戰電商銷售袋包裝螺螄粉,該公司在電商平臺上代理銷售多個品牌袋裝螺螄粉,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味之坊」線上線下同時銷售螺螄粉的模式也取得巨大的成功,2015年5月在該公司在天津股權交易所掛牌上市,螺螄粉企業正式進入資本市場。
螺螄粉線上銷售的火爆,促使更多的企業湧入這股浪潮中來,螺螄粉生產廠家從2015年年初的1家發展到現在已達52家。柳州螺螄粉協會會長倪銚陽表示,柳州螺螄粉藉助電商平臺發展成為一個新的產業,而這個新產業才剛剛開始,柳州螺螄粉的電商之路還有很長很遠的路可以走。「網際網路+」的助推不僅使螺螄粉預包裝的新產業順利誕生,更促使一批新的預包裝螺螄粉品牌應運而生,如「懷螺香」、「義師傅」、「螺霸王」、「歡螺頌」在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上深受全國消費者的喜愛。對此,程方曉說到:「僅僅一年多的時間,螺螄粉預包裝品牌就經歷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而且是多品牌齊頭並進,螺螄粉預包裝的產業充滿生機和活力。」
政府搭臺造勢助力產業發展
記者從柳州市商務委獲悉,目前螺螄粉全國門店超過5000家,營業額超過50億元,電商超過1500家,2015年銷售額突破5億元,螺螄粉行業年營業額超過100億元,是柳州發展最快勢頭最好的產業。
柳州螺螄粉取得如此非凡的成績與柳州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螺螄粉的發展密不可分。從2010年柳州開展螺螄粉進京項目成功開拓全國市場開始,柳州市政府部門還採取一系列措施助推柳州螺螄粉行業的發展。
2012年9月,柳州市舉辦「萬人同品螺螄粉」活動,主辦方特製了一口寬約15米的「天下第一鍋」來現場製作螺螄粉,來自世界各地的萬餘人參與品嘗,活動聲勢浩大,影響廣泛,起到很好地宣傳柳州螺螄粉和美食文化的作用。柳州政府還連續舉辦多屆「國際水上狂歡節螺螄粉美食節」、「螺螄粉評比大賽」等系列活動,提升螺螄粉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加速推動螺螄粉產業發展的步伐。
雖然柳州螺螄粉受眾廣、發展快,但行業內標準不一、小本經營、各自為戰的現狀難以達到現代餐飲、食品行業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的要求,對柳州螺螄粉品牌難以形成有效的保護。柳州市商務委牽頭制定出《關於促進柳州螺螄粉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柳州螺螄粉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及工作措施和要求,為螺螄粉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指明方向和目標。還制定了《柳州螺螄粉標準及其相關米粉標準彙編》,對預包裝柳州螺螄粉的術語和定義、產品分類、要求、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籤、標誌、包裝、運輸、貯存及保質期等都進行詳細規定。《標準》的制定和實施為螺螄粉產業向標準化、規範化發展做出了要求。
此外,在柳州相關部門的鼓勵下,柳州螺螄粉企業組織成立「柳州螺螄粉協會」,打破柳州螺螄粉企業各自為戰的格局,促進企業間的交流與學習,形成抱團發展、互利共贏的新局面。同時,政府帶頭建立柳州螺螄粉產業園,引導螺螄粉生產企業入園,該產業園整合了包括原料供應、加工產品、包裝、網絡銷售、物流配送等一條龍產業,逐漸實現螺螄粉產業聚集發展、生產規模化。
聯動效益加快螺螄粉產業崛起
1月底,柳州螺螄粉產業園正式啟動,園區第一期建有4棟標準廠房,建築面積共計約6.5萬平方米,投產當年預計可實現4億元產值。螺螄粉產業園已有7家企業進駐,入園企業與柳州投控公司、魚峰區政府籤署三方協議;柳州螺螄粉協會、柳州市電子商務發展促進會、柳州市快遞協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螺螄粉產業園的運行和發展。「螺螄粉產業園的成立不僅意味著螺螄粉企業聚集匯成產業力量,更重要的是螺螄粉行業的壯大能帶動更多的行業發展興盛起來。」倪銚陽說。
廣西美哆哆食品生產股份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韋皓表示,袋裝螺螄粉在全國的需求量日益攀升,柳州本地企業的生產量遠遠不及市場需求量,為更好地滿足市場,企業建立更大的生產場地,研發和購置大批生產設備。還要與當地的多家快遞企業合作,打通物流渠道,以最快的速度將產品送達消費者手中。同時,從浙江、福建等電子商務發展較為成熟的地區引進電商人才成立電商運營小組,擴大螺螄粉的在線銷售。
程方曉表示,柳州螺螄粉產業的發展對其他相關產業起到極大的聯動作用。一碗螺螄粉裡面包括米粉、酸筍、腐竹,木耳等,螺螄粉銷量增加便帶動米粉加工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螺螄粉預包裝的火熱,也使原本萎靡的包裝、印刷業再次興旺起來。螺螄粉通過網絡銷往全國,物流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國二十幾家快遞企業悉數進駐柳州,多家快遞企業都與螺螄粉企業達成合作,形成全面鋪開的快遞網絡。同時,網際網路銷售的成熟有利於電商人才的培養,推動本地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在促進就業方面,螺螄粉行業的壯大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螺螄粉實體門店方面帶動就業人數5萬人,預包裝方面則帶動就業人數7000人。
螺螄粉產業的聯動效益巨大,各個產業的推動更加快螺螄粉朝「大產業」方向的發展速度。柳州市政府將繼續實施柳州螺螄粉產業走出去、產品賣出去、品牌打出去戰略,進一步促進「螺螄粉大產業」的發展。在「品牌」方面,致力挖掘和打造龍頭企業,利用龍頭企業的示範和標準帶動其他企業的發展;在」市場「方面,繼續「兩手抓」,一是努力拓展電商之路,與大型電商平臺做系列促銷活動擴大影響力,二是創新實體銷售渠道,將袋包裝螺螄粉打進連鎖超市和商場;在」環境培養「方面,繼續做大螺螄粉產業園,給與螺螄粉企業資金上的支持,引進更多電商及銷售方面的人才,支持本地螺螄粉企業的發展。
致力將小米粉打造成大產業
米粉,對廣西人來說不僅是美食,也是主食,廣西人的餐桌上、食譜中都離不開米粉。廣西米粉歷史悠久、特色鮮明,深受社會大眾的喜愛,除了近段時間來大紅大紫的柳州螺螄粉外,廣西區內盛行的米粉種類豐富多樣,如老友粉、桂林米粉、滷菜粉、豬腳粉、牛腩粉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廣西粉店有5萬家,原料米粉廠100家,一天米粉銷量達500萬公斤,一年僅米粉收入就是730億元。米粉產業不僅是廣西經濟的重要部分,也是吸納勞動力就業的重要力量。
記者從廣西商務廳了解到,近年來,在廣西商務廳的指導和推動及米粉行業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廣西的米粉行業取得良好成績。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開展「廣西特色米粉製作規範編制和特色米粉失分點評定及宣傳推廣工作」,編制了《10大廣西特色米粉製作規範》、編寫了《舌尖上的廣西特色米粉》書籍等,並通過各大新聞媒體加大對廣西米粉的宣傳力度。各級地方政府對廣西米粉業的發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桂林市和柳州市分別出臺了關於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的地方標準,柳州市更是成立了柳州螺螄粉協會、螺螄粉產業園。另外,米粉企業在經營模式上的創新也功不可沒,一批米粉企業以大街小巷為基礎,商場、超市為依託,學校、醫院為核心,形成點面結合,三位一體的米粉經營模式。袋裝米粉市場的興起,也為廣西米粉產業的發展注入新活力、在柳州袋裝螺螄粉的帶動下,廣西區內幾乎所有米粉大品牌都在開發預包裝米粉產業,預計兩年內網上銷售的廣西袋裝米粉將突破百億元大關。
雖然廣西米粉行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廣西米粉企業大多實力不強、經營理念落後、品牌意識薄弱、技術設備陳舊、適應現代市場發展能力相對較弱的問題仍然突出。
廣西商務廳加貿處的負責人表示,廣西米粉雖小,但米粉行業的興盛同時能帶動關聯產業的發展,產業之間環環相扣,彼此拉動,因此小米粉也能做成大產業。接下來,廣西仍將米粉行業作為重要的富民產業來抓,一是研製出臺關於米粉的扶持政策,並設立項目專項資金扶持米粉產業發展。二是培育區內龍頭企業,舉辦米粉節慶活動等,壯大米粉產業。三是加強米粉企業交流,利用廣西米粉專業委員會、網絡等各平臺,促進交流合作,形成更大的品牌價值。四是建立米粉文化博物館,將廣西米粉相關的典故、傳說、趣事等收集,將米粉文化傳承下去。(黃春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