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的開展,一些不合規、不安全的小攤小店沒了,居民感到生活不便。為此,海澱區計劃用三年時間,為全區約584個社區、2000個小區配建規範、安全、便利的8項基礎便民服務設施,包括早餐店、菜店、理髮店、超市、家政服務,洗染店等。截至目前,8項基礎便民服務設施已實現72%的社區全覆蓋,到2021年實現100%全覆蓋。這是記者從12月9日海澱區召開的「回顧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商務事業專題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政務開放日的時候,我們給商務部門提意見,希望這家店裡有活魚賣,商務部門還真吸納了我們的意見,現在這兒能買到活魚了。」居民代表高興地說。家住羊坊店街道北蜂窩路附近的居民,都愛去超市發羊坊店消費。這家只有300多平方米的店,經過改造提升後,環境好了,貨品也豐富齊全,還以店中店的形式開設了超市發羅森店,24小時為居民服務。
據了解,海澱區大院大所多、高校多、城鄉結合部小區和老舊小區也多,存在便民服務供給不充分、不均衡等問題。如高校由於規劃不是按住宅區設計,便民配套少,但實際居住人口多,便民服務需求量大。為此,海澱區出臺了2019—2021便民服務設施品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逐步提升便民服務供給數量和品質,滿足居民便利性、宜居性、多樣性的消費需求。
計劃實施以來,已經新建和升級改造各類便民商業網點810個。包括在全區29個街鎮建成46個社區商業E中心,實現一個商業空間內搭載「8+N」項便民服務。
「這個『N』既包括高頻剛需便民服務,也包括低頻剛需便民服務。如彈棉花,很多老年人就有這個服務需要。我們就在社區商業E中心裡搭載了這樣的服務。他們可以收活兒,在外面彈好了送回店裡居民去取。」海澱區商務局局長王彭介紹。「N」還包括配鑰匙、洗照片、修鞋等等。
海澱區還通過對傳統商業設施進行改造來滿足便民服務需求。如甘家口大廈經過改造後就有改衣、照相、家庭集中維修等便民服務。目前,海澱區的公主墳商圈、五道口購物中心、華潤清河萬象匯(原五彩城)、世紀金源大酒店能量城市(地下4萬平方米空間)、悅界特色商街等改造升級項目正在推進,完成後將更好地提升便民服務品質。
同時,華熙LIVE·五棵松北區、西北旺A3地塊、西三旗新都環島萬象匯等新增商業項目也在建設中,助力海澱商業實現整體升級。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於麗爽
編輯:胡德成
流程編輯 邰紹峰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