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桐花五月雪
——新北市土城區2015客家桐花祭
作者:邱唐(江蘇如東人 臺灣政治大學法學博士生)
朗誦:金建平(如東電視臺廣播節目部主任)
————視頻由如東新媒體提供————
在臺灣待得久了,常常會感慨,真是不得不佩服這裡的文創產業的發達。才剛進入三月,電視頻道和影院電影映前的廣告甚至公交車和捷運上張貼的接駁動線信息都無不在提醒著人們,一年一度的「客家桐花祭」就要到了,引誘著人們早早安排好時間和心情,在四月底一起去「追桐花」!
臺灣各地如火如荼的「桐花祭」,賞的其實是油桐花。單說花兒,其實油桐並不算出彩,就這麼白色的、小小的一朵,在本就奼紫嫣紅的春天,實在難以讓人注目。更要緊的是,油桐樹都生的極高,大多十米開外,而桐花又都開在樹梢上,花萼底部還叢生著一片薄毯似的綠葉,因此滿樹潔白的桐花是只可隔山遠眺,而無法樹下細玩的。
因此,桐花的美,並不在於枝頭的婀娜,而是落花的曼妙。古人總愛把枝頭的桐花比作棲息的白鷺,一陣山風吹來,真如一群白鳥振翮,靈動也壯觀。那風中的落花,又如一頂頂小飛傘,打著旋兒從碧玉般的樹冠蹁躚而下,或落在山路上,暗香浮動,把層層石階都馥鬱起來;或落在溪澗中,順流而下,引得遊魚唼喋……於是,整座蓊鬱的山,青翠之上都籠罩了一層白色的輕紗,古人云,四月桐花五月雪,誠不我欺也。
桐花大概是不喜熱鬧的,一下子湧來這麼多人,反而打攪了它在枝頭的靜靜綻放。於是,在所謂的「桐花公園」的「賞桐動線」兩邊的油桐樹早早的鉛華落盡,就連路邊的落花也零落成泥碾作塵,已然無桐可賞了。幸而一位志願者阿嬤指路,轉過獅子亭拾級而上,天上山中還有一小塊處女地,遊人罕至,尚能一親桐花芳澤。走在山路上,頭頂是油桐的冠蓋雪華,等風來,萬花齊墜,甚至落在人的衣襟上,叫你不認拂拭。兒時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當中有一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一直覺得「那有什麼美的」,時至今日,才仿佛跨越千餘年,與靖節先生在審美上產生了共鳴。腳邊花氣襲人的落英,順著石階一路蜿蜒而上,一眼望不到盡頭,而就在這香甜而溫暖的「雪」的世界裡,林中又不知有多少毛茸茸的小腦袋完成了他們生命中的初啼,正所謂「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最妙的還是路邊的這些石頭,人們用落花在上面拼字作畫,有寫「I love U」的,有拼愛心的,也有擺「追桐花」的。這一座座小小的「桐花石」讓我想起了在藏區隨處可見的瑪尼堆,於私,當然是堆石或者堆花者個人願望的期許或者情感的宣洩;可在人所罕至的藏區或者這小小的荒山之上,這些花兒與石頭儼然成為一種路標:這裡有人來過,他們何嘗不是對來往過客平安的一種祝福與祈願呢?
漫步下山,回到屋裡才發現,背包上竟躺著一朵桐花,花開花落終有時,但就在這桐花開落間,我看到的是新生與希望。我只願,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亦同。
這是咱安之書館第二次推送「如東好聲音」。好戲開場,就得一直唱下去。這不,今天來了一位專業人士。好話我不多說,相信大家聽了之後也一定非常喜歡。
另外,老劉在這裡表個態,以後如無意外,周日都將固定為「如東好聲音」的推送時間。每當周日早晨,不要急著起床,躺在被窩裡,伴著優美的音樂,舒舒服服地聆聽來自本土最美的聲音,或許也是人生一大樂事吧。
繼續歡迎熱愛並擅長朗誦的如東朋友(如東人在外地的,或外地人在如東生活的,均可),把自己的朗誦作品發給我。詩歌、散文皆可。有意者可添加微信captainlau,或致電13584615798諮詢,我將為您打開另一扇播放的窗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