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求撕火腿被拒:你的「勤快」正在毀了孩子

2020-10-03 lavi小貓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視頻裡的萌娃要媽媽幫她把火腿撕開。媽媽「懶」得管,並說:你要自己獨立撕開。

萌娃見耍賴、撒嬌都沒用,就按照媽媽的指導,自己撕開了火腿。

撕開火腿要是放在「勤快」媽媽那,根本輪不到孩子開口。她們像直升機一樣,全天24小時盤旋在孩子的頭頂,掃清「衣食住行等」一切障礙。

電視劇《虎媽貓爸》裡,畢勝男心疼女兒,「勤快」到幫助女兒寫作業。

對比之下,前面視頻中的媽媽就有點「懶了」。

不過,媽媽雖然「懶」,孩子卻一點都不懶。

視頻中的媽媽「懶」得幫女兒撕開火腿,孩子就自己學會了撕火腿。

而畢勝男因為心疼女兒,「勤快」到幫她寫作業的結果是:孩子產生依賴;功課也跟不上。

這麼看來,父母還是「懶」一點好。

就像抖音上的這些「懶父母」一樣,「懶」得做家務,結果成就了孩子們的勤快。

看看圖片上這些掛著笑容的孩子們吧!

他們雖然出自不同的家庭,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做家務

自己洗碗、自己擦桌子、自己擦地......

正因為他們都有一對「懶父母」,所以孩子們早早就成了居家小能手。

超級育兒師蘭海說:在孩子們面前成人適當的示弱,適當給他們比自己強的機會,有利於孩子成就感的培養,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自強。如果我們都能做,孩子就不用做了;如果我們有20%不能做,那孩子就能完成這20%, 必須給孩子一個自己做事,享受成功的機會。

也就是說,父母要給孩子留一些自己「懶」得做的事,這樣孩子才能在完成的過程中享受成功。

如果你認為孩子太小,可能適應不了「繁重」的家務,那就多慮了。

保加利亞學者佩爾努曾解釋:嬰兒從溫度為37℃的溫暖母體腹水中被拋,來到空氣溫度為20℃左右的寒冷環境中,還必須在這個環境中呼吸。

也就是說:從出生那刻起,嬰兒就已經在用天生的自適應能力來積極回應母親子宮之外的廣闊生活了。

只不過因為父母太「勤快」,所以沒看到孩子的適應能力罷了。

01 「勤快」父母沒收孩子決定權 「懶惰」父母給予孩子追夢權

很多父母並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覺得還是「事無巨細、勤快點」比較穩妥。

於是,在「勤快」父母的照顧下,孩子變成了一顆「草莓」,看上去鮮豔無比、實則一碰就「爛」。

少年說》節目裡的初中姑娘龔雨寒,就有一位「勤快」的爸爸。

因為爸爸的「勤快」龔雨寒每天過得非常不快樂。她不想每天過著被爸爸安排好的人生,也不想什麼都不能自己做決定。

她說:「爸爸很優秀,但他唯一的缺點就是太愛管我的生活了。」

的確,龔雨寒在爸爸的「勤快」下,連穿什麼衣服這種小事都沒有決定權。

為此,當爸爸被問到:為什麼凡事都要幫女兒做決定時?

爸爸表示,因為自己工作非常辛苦,經常要出差,有時一天飛三個城市。他希望女兒能夠過得好,不用像他這樣那麼辛苦。

可是,孩子太小,還不知道什麼是對她最好的,所以要幫她做決定。

父母「勤快」,大多害怕孩子失敗。

為了孩子以後的路能夠「一馬平川」,他們站在未來的角度看當下的孩子。

所以,這樣「勤快」到幫孩子做決定的父母很多,像伊能靜也是其中一位。

因為覺得學編劇更有前途,所以她曾為了是學編劇還是學剪輯的問題跟兒子哈利爭吵,一定要「說服」孩子聽她的。

「勤快」的父母忘記了自己只是孩子世界中的配角,應該將決定權交給孩子。

「勤快」的父母也忘記了,失敗乃成功之母,趁年輕失敗幾次不算什麼,小錯不斷,才能大錯不犯。

那麼當伊能靜成為了一位「懶」得幫孩子做決定的媽媽後,哈利怎麼樣了呢?

哈利完成了自己的夢想,而且在鋼琴、街舞、繪畫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楊冪坦言: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要給他們獨立思考的空間以及自己做選擇的權利。

所以,「勤快」的父母要懂得「權利下放」;做個「懶」一點的父母,孩子能快一點靠近夢想。

02「勤快」父母毀孩子生存能力, 「懶惰」父母助孩子豐衣足食

沒有了決定權,就產生了依賴感。在「勤快」父母的照顧下,孩子成為了沒有生存能力的「巨嬰」。

《變形記》裡的劉思琪就是一個大「巨嬰」,有「勤快」的父母和家人。

她在大家的「勤快」下,雖然已有16歲,但卻完全沒有生存能力。不僅穿衣、吃飯、剪指甲等事由別人照顧,就連自己的行李也收拾不了。

著名教育工作者孫雲曉說:中國的父母正在辛辛苦苦地醞釀著孩子的悲劇命運,爭分奪秒地製造著孩子的成長苦難。

劉思琪的父母及家人看似在「勤快」地照顧她,實際是在毀她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能力。

相比之下,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的父親就「懶」的多。

從小,父親就讓他幫忙在地裡種菜;也讓他幫忙做木工活;還讓他負責養花除草......

父親覺得:孩子勤勞的手,就相當於有雙立足於社會的腳。所以,他才將自己「懶」的做的事交給巴甫洛夫。

也正因為「懶」父親的引導,巴甫洛夫從小就養成了不怕苦不怕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好習慣。

體驗式教育專家阿湧叔叔說:大人的「不知道」,有時也是孩子成長的力量。

父母偷得浮生半日「懶」,更能讓孩子學會自己動手、享受「豐衣足食」的喜悅。

03 一見「勤快」誤終生, 三「不」開始學「懶惰」

《戰國策》說: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其深遠。

短期之內,「勤快」的父母通過事無巨細的照顧會讓孩子無障礙成長,但就長期而言,這種「勤快」實際上是在給孩子「挖坑」。

那既然要做「懶」父母就啥也不管了唄。

「懶」父母,並不是真的因為懶而不管孩子,而是要此處「懶惰」勝「勤快」,引領孩子向未來。

1.不嘮叨的父母,孩子倒自覺

每個孩子的童年都曾有一位嘮叨的媽媽。

網友說:媽媽從小就愛嘮叨,嘴裡說著:「你怎麼那麼沒有自覺性」;每天辦著早上催起床、回家催作業、晚上催睡覺的事。

網友只要一被催煩,就立馬當沒聽見直接不動!

嘮叨,能讓孩子自覺嗎?

心理學上,機體在接受某種刺激過多的時候,會出現自然而然的逃避現象。這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性的心裡反應。

所以,一旦受到外界刺激過多或過久時,就會因不耐煩而產生逆反情緒,也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然後就會出現「物極必反」。

也就是你越讓我幹嘛,我就越不幹嘛。

後來,網友媽媽再也不那麼「勤快」催促了,擺出一副「你愛幹嘛就幹嘛」的樣子。

網友反倒因為媽媽的「懶得嘮叨」,提高了自覺性。

嘮叨,並不能提高孩子的自覺性,反倒容易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

所以,還是做個「懶」點的父母吧,別再費口舌地嘮叨了。

2.不幫忙的父母,孩子早獨立

國外網站上有一個視頻:3歲男孩Tydus,要獨立給媽媽準備一頓晚餐。

從超市買食材、到獨自烤麵包、做意面、採鮮花、點蠟燭。Tydus統統都是自己獨立完成的,在一旁的父親完全沒有插手。

Tydus的父親有點「懶」,「懶」到看見孩子倒果汁時摔倒了都沒去扶一把。就是這位「懶」父親,讓孩子學會了獨立。

父母常常因為擔心孩子會「吃虧」、「受傷」,所以幫孩子做了一切,讓孩子成為有手有腳的「巨嬰」。

成為「巨嬰」的孩子會依賴父母,然後變得懶惰,最後喪失生存能力。

但其實,停止幫忙,讓孩子去「吃虧」、「受傷」,並沒有什麼可怕。就像Tydus,在過程中學會獨立,在摔倒中學會堅強。

體驗式教育專家阿湧叔叔說:相信孩子,孩子就有辦法讓你相信;放開孩子,孩子就有本領飛得更高。

所以,給孩子一雙翅膀,做個「懶」點的父母吧,你「懶」總比讓孩子懶強!

3.不專制的父母,孩子真幸福

金馬獎得主張艾嘉曾經是位很「勤快」的母親,「勤快」到專制。因為她會霸道地讓兒子接受自己的安排:學英語、在攝像機前說話等等。

在這種專制下,兒子的生活毫無幸福感。

後來,兒子被綁架了。6天6夜不眠不休的煎熬後,張艾嘉醒悟:世間最重要的不是名利、不是金錢,而是家人能夠平平安安在一起。

找到兒子後,她開始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願,成為了一位「懶」得約束和強迫孩子的媽媽。

張艾嘉的改變,給兒子的生活重新畫上了色彩。兒子幸福地靠在張艾嘉懷裡說:「媽媽,謝謝」。

所以,還是做個「懶」點的父母吧,讓家裡多些母慈子孝的幸福畫面多好!

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懶人家的孩子早說話。

當父母「懶得」去理解孩子的動作、表情時,孩子就必須用語言準確無誤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加速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反過來,如果父母太「勤快」,總是在孩子一舉手、一投足間就揣測到了孩子的意思,快速滿足了孩子的期望,那孩子就沒必要逼自己說話了。

帶孩子也是一樣,如果父母「勤快」的把所有事情都做了,那孩子就會變「懶」;反之,做個「懶」點的父母的話,孩子就會勤快一點。

所以,做個「懶」點的父母吧,在一地雞毛的育兒生活中做個「懶」到暗爽的聰明父母吧。


相關焦點

  • 萌娃打疫苗時認錯爸爸,不斷求抱抱,網友:感謝陌生的你如此善良
    萌娃認錯爸爸,還一直求抱網上有一個萌娃在打疫苗時,因為認錯爸爸而爆紅了網絡,當然小傢伙紅的原因主要是他求抱的動作和眼神。據說萌娃是被爺爺帶著去打疫苗,可是,在這過程中,他發現了人群中有一個和自己爸爸長相特別相似的人,於是萌娃就不停的張著小手,想讓陌生人抱抱自己。而萌娃的爺爺也很無奈,不斷對萌娃說:&34;,可是孩子就是不聽,還一個勁的不斷求抱抱。這時,被萌娃相中的那位爸爸也看到了小傢伙祈求的眼神和舉動,在徵得萌娃爺爺同意以後,他把孩子輕輕的抱在懷裡。
  • 萌娃打疫苗時認錯爸爸,不斷「求抱抱」,爺爺奶奶哭笑不得
    萌娃打疫苗時認錯爸爸,不斷求抱抱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有趣的視頻,視頻記錄了一位萌娃將陌生人錯認為爸爸而求抱抱的過程。據知,這件事發生在山東濟南,寶爸和寶媽帶著自家娃去打疫苗,沒想到寶爸竟被站前排的別人家的萌娃求抱抱,想必當時他的內心也有許多問號。
  • 狗狗亂撕紙巾,比我搞衛生還勤快,狗狗為什麼沉迷撕紙?
    主人每天辛辛苦苦把衛生搞好,結果,家裡的毛孩子倒好,在亂撕紙巾這塊比主人還要勤快,每天必咬,還樂此不疲。狗狗為什麼這麼沉迷於紙巾?那有沒有什麼法子,能讓狗狗不撕紙巾呢?一、為什麼狗狗喜歡撕紙在了解不讓狗狗亂撕紙巾之前,我們先了解狗狗為什麼這麼沉迷於撕紙巾。
  • 天冷了,勤快寶媽早起30分鐘準備早餐,網友:羨慕你家女兒
    導語:天冷了,勤快寶媽早起30分鐘準備早餐,網友:羨慕你家女兒天越來越冷,寶媽們也想多睡會兒覺,但家中有孩子要早起上學,早餐還是要按時做好才行。不少的家長朋友問過,如何給孩子準備早餐既省時還好吃營養。作為勤快寶媽,我一般都會早起30分鐘為孩子準備早餐,有湯有主食還有蛋類等,看起來複雜,其實做起來並不費時。
  • 你的人性之惡正在毀了你的孩子
    今天是開學日,很多一年級新生的家長讓孩子背著新書包,帶上精心準備的文具,送孩子上學,路上不斷叮囑孩子不要忘了喝水,上廁所。 當孩子放學回家,還會迫不及待的、事無巨細的詢問孩子整個一天的學校的情況,上了什麼課?有沒有交朋友?老師對你好不好?上課能聽懂嗎?老師都講什麼了?午飯好吃嗎?
  • 這三種教育騙局,正在「毀 掉」你的孩子
    導讀:這三種教育騙局,正在「毀 掉」你的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三種教育騙局,正在「毀 掉」你的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萌娃打疫苗時認錯爸爸,一直伸手要「爸爸」抱,求親爹陰影面積
    萌娃的爺爺奶奶看到寶寶一直不停向身後的年輕人伸手,實在是哭笑不得。不過被萌娃認錯的寶爸很暖心地在和萌娃互動,時不時就讓萌娃抓抓自己的手指。,便徵求萌娃爺爺奶奶的同意,溫柔地接過寶寶抱著,還不停地輕拍萌娃的後背,默默地安撫。
  • 高考撕別人答題卡,你咋不撕自己的臉?
    「一個女生突然站起來撕了身邊一個人的答題卡」「結果又起來撕了一張」交卷前十分鐘,你已經答完卷子在檢查,本來是胸有成竹的收尾狀態,突然前座心態崩了,搶過你的答題卡就撕,三年心血頃刻間毀於一旦。面對這種突發情況,你到底是要繼續答題還是要動手打人?一時間「考生情緒崩潰撕毀別人答題卡」的消息在網上瘋傳,很快,平頂山一中的校長和市招辦作出回應,還原了事情始末。
  • 1歲萌娃犯錯,主動面壁思過「求媽媽原諒」,網友:求生欲太強了
    一個一歲的萌娃就因為得罪媽媽,做出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舉動。這位萌娃,因為走路的時候胳臂被家裡的花葉子剮蹭到,便對花展開了報復,多次擊打花,不料被媽媽抓包,媽媽訓斥了幾句萌娃後,萌娃便悻悻離開,但是在房間裡轉了幾圈後,還是心有不甘,便又回到花盆旁,一把把花揪掉了。這個時候媽媽是真生氣了,看到媽媽臉色不對,萌娃立刻主動倚牆做面壁思過狀,求媽媽原諒。
  • 您的溺愛正在毀了孩子
    孩子是父母掌心裡的寶,這世界上很少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是這種愛應該是什麼樣的愛呢?我想有一部分父母是掌握不好的。給予孩子的愛,如果沒有拿捏好,就會變成一種幾乎會毀了孩子的愛——溺愛。今天在電梯裡看到一位媽媽給她的應該有十歲左右的兒子擦鞋子上的灰塵,嘴裡還說著:「對不起,媽媽早上忘了給你擦鞋子了。」但男孩看上去完全沒有任何感激之意,只顧在電梯的不鏽鋼門上照鏡子。
  • 高天鶴「開撕」賈凡,或毀了《聲入人心》,湖南衛視需重視起來
    高天鶴空降粉絲群,數落賈凡的不是,疑似「開撕」。而粉絲們則自然都在安慰高天鶴,轉而也去和賈凡的粉絲「開撕」。好好的一個節目,被高天鶴弄得「烏煙瘴氣」,感覺要走「流量路線」了。《聲入人心》為什麼口碑好?就是因為學員之間不撕逼,不像那些流量明星,動不動粉絲就不開心了,要維權了,要聲討了。所有人都把精力放在唱歌上,所以節目才好看。
  • 新生萌娃入園記,快來看看你家萌娃園裡怎麼過?
    記者們走訪了石泉縣幼兒園和江南幼兒園跟著記者,一起來看你家萌娃表現如何?▲ 你家萌娃哭了嗎?幼兒園開始有序排隊入學家長們第一次鬆開了孩子的手萌娃們跑向了集體生活▲ 愛舞蹈的種子正在心裡萌芽他們終會慢慢在集體生活裡學會適應、找到自己的位置從你送他入學,到他獨立上學再到超乎你想像的走的更高更遠
  • 你給孩子的「標籤」正在毀了他,「貼標籤」究竟有多可怕?
    有時候父母想不明白為什麼苦口婆心教育孩子這麼久,可是孩子和自己期望的差了十萬八千裡。也許你還沒發現你隨口說的話就變成一個個標籤粘在孩子身上,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孩子正在潛移默化的被這些標籤影響。3、當負面評價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孩子為了自我保護,就開始假裝不在乎,假裝自己是這樣的,面具戴久了,想撕就撕不下來了,漸漸的心裡也就築起了高牆;4、父母是孩子最原始、最重要的權威,在幼童時期,孩子的自我認識基本來源於父母,這也是為什麼父母很容易給孩子貼上標籤的原因。
  • 中國式的「勤快媽媽」,正在無形中傷害著寶寶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很多媽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總是會變得非常勤快。無論是生活的環境,還是飲食照料,媽媽事無巨細,總是能夠在很多事上異常勤快,希望以此給寶寶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殊不知,這樣正於無形中傷害著孩子的成長。
  • 萌娃養成記—兒童良好習慣的養成
    萌娃養成記——兒童良好習慣的養成兒童時期就像一顆金色的種子,是人生旅程的起點,因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在專心探索時,通常我們會以以下方式打斷他們的專注力:(1)哎呀,寶貝你別玩這個了,一點都不好玩。(2)寶貝,你這個玩具玩了那麼長時間,我們換一個吧!
  • 孩子懶惰,往往是家長造成的,家長用好這三個對策,孩子能變勤快
    一個人一旦心理變得懶,就會荒廢學習,不求上進。一旦身體變得懶,就會不好好經營生活,身體素質變差。時間一長,事事依賴別人,對自己的生活、學習、交友和工作造成負面影響。原因一:家長太勤快,為孩子包辦一切,讓他失去了鍛鍊機會有的父母確實非常勤快,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能安排得很好。但對孩子這種情況,這可能是一種負作用。如果事情你都幹了,那麼他幹什麼呢?當孩子要學習吃飯時,父母來餵他;當孩子要學習走路時,父母總抱著他;當孩子剛一學習自己收拾房間時,父母都收拾好了,因此父母都幹了,他能幹什麼呢?
  • 看親子節目你最關心的是什麼? 萌娃天真可愛圈粉無數
    原標題:看親子節目, 你最關心的是什麼? 在這個屬於孩子們的節日裡,不少觀眾除了惦記自家孩子外,還惦記著綜藝節目裡的萌娃們。近年,隨著親子類綜藝節目的火熱,螢屏裡的萌娃們受到大眾的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以及他們的才藝和性格方面所映射出的教育問題,都受到大眾關注。對觀眾來說,最大的心願就是家裡的孩子與節目裡的萌娃一樣,有著燦爛的笑容,快樂成長每一天。
  • 二胎家庭一種「新型偏心」正在蔓延,無關重男輕女,但更毀孩子
    導讀:二胎家庭一種「新型偏心」正在蔓延,無關重男輕女,但更毀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二胎家庭一種「新型偏心」正在蔓延,無關重男輕女,但更毀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的「毒舌」,正在毀了孩子的好心態
    父母的「毒舌」,正在毀了孩子的好心態其實,原因在於父母,很多父母的「毒舌」行為,讓孩子慢慢喪失了好心態。當孩子考試考砸了,父母的一句你怎麼這麼笨;當孩子摔跤了,父母大吼著走路不長眼;當孩子滿懷期待希望父母表揚時,你的一句該幹什麼幹什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