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很大程度依賴於父母。當孩子感到恐懼時,他們最需要的還是父母的懷抱。而此時父母不在孩子身邊的話,孩子會誤認為他人是父母並投其懷抱,想來也是心酸。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有趣的視頻,視頻記錄了一位萌娃將陌生人錯認為爸爸而求抱抱的過程。據知,這件事發生在山東濟南,寶爸和寶媽帶著自家娃去打疫苗,沒想到寶爸竟被站前排的別人家的萌娃求抱抱,想必當時他的內心也有許多問號。
寶爸的前排是帶著孫子來打疫苗的爺爺奶奶,排隊期間被抱在爺爺懷裡的萌娃一直用手向後指著他,萌娃甚至還想掙脫爺爺懷抱伸手去抱他,眼裡寫滿了急切和渴望。
萌娃的爺爺奶奶對於孫子認錯爸爸的舉動哭笑不得,而被萌娃認錯的寶爸也是暖心跟他互動,輕輕抓起萌娃一直指著他的小手。之後,在取得萌娃爺爺奶奶同意後,他抱過萌娃輕撫他後背以做安慰。
「求抱抱」的願望得以滿足,又獲得寶爸如此溫柔的安撫,萌娃趴在認錯的爸爸的肩頭,整個人不似之前那般焦急委屈,而是變得十分乖巧安分。寶媽因為覺得這牧很有趣,所以當下就拍攝記錄下了自家老公被其他寶寶錯認為爸爸的全過程,這一視頻分享至網絡後獲得許多點讚和評論。
網友對此評論道:
網友一:感謝陌生的你對孩子如此溫柔,暖心的舉動真令人感動了。
網友二:看來萌娃是打針太緊張害怕,開始想念爸爸的懷抱了,所以才會認錯。
網友三:不知道萌娃的爸爸看到這個視頻怎麼想,父母們還是應該多陪在孩子身邊比較好。
①給予孩子安全感
在孩子生病時或睡覺前等情況,孩子都是比較脆弱的,如果此刻家長陪伴在孩子身側,跟他聊聊天和給予他溫暖的擁抱,孩子會獲得很多安全感,今後也會更依賴父母。
②給予孩子自信感
孩子的自信感也多是來源於父母,特別是在一些本該父母陪同出席的場合,如果父母陪伴在側的話,孩子就會自信和大方一些,也會在父母愛自己的問題上更有底氣。
①陪孩子做喜歡的事
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外,家長儘量陪著孩子去做一些他喜歡的事。當孩子投入進去的時候,家長只是靜靜在旁陪伴也令他足夠開心了,這激發出的無形感情火花會慢慢拉近親子間的距離。
②與孩子說心裡的話
最好的陪伴,還是應該建立在父母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或想法上,所以父母可以多跟孩子進行言語溝通,相互交流自己遇到的趣事或產生的煩惱。
孩子將陌生人錯認為父母,或是年齡尚小認知能力弱導致,或是久不見父母太過思念導致。如果是後者,父母們就要好好反思檢討了,避免如今的認錯發展為今後的親子關係淡漠。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娃有將陌生人錯認為父母的經歷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