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每天堅持分享家庭教育經驗、育兒優質內容,喜歡的請關注!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在小的時候,一切的安全感都源於父母的陪伴,可是如果父母不能時常陪在孩子身邊,那麼孩子就很有可能錯把別人的喜愛,當成是父母的愛,下面就有一個小寶寶認錯了爸爸,還不停的求抱抱,快來讓我們看看是怎麼回事。
近日,有一則有趣的視頻,火遍了各大網站,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萌寶,一直對著一位陌生的男性叫著爸爸。
事情是這樣的,孩子到了該接種疫苗的年齡,可是父母又忙於工作,只能由爺爺奶奶帶著孩子來到醫院,可能是孩子聽到要打針內心過於緊張,於是在排隊的時候,孩子突然向身後的陌生男子叫起了爸爸,而且還要求抱抱。
這讓抱著孩子的爺爺奶奶瞅傻了眼,而且孩子的小手還在不停的掙脫爺爺的懷抱,一直朝後面的那位男子湊過去,這讓爺爺奶奶哭笑不得,於是爺爺奶奶只能滿足孩子的小願望,畢竟一會兒打針又是一場「惡戰」。
在男子不斷安慰後,孩子變得十分乖巧,孩子的父母也看了這段視頻,而且在事後也是捏了一把汗,畢竟孩子認錯父母,這對父母來說打擊也是很大的。
有網友看完視頻後感嘆到: 「孩子這是典型的缺愛啊! 」也有網友認為: 「孩子很有趣,一定是被打針嚇著了。」
其實,如果孩子的父親能親自陪孩子來打針,孩子也不會發生認錯父親的現象,那麼,父母的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有多重要呢?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很多煩惱的事情,這時孩子的內心會變得非常脆弱,所以家長這時的陪伴就變得尤為重要,畢竟家長的懷抱才是孩子最溫暖最安全的避風港,也只有家長才能滿足孩子內心的安全感。
在《小歡喜》這部電視劇中,教授為了讓同學們認識自己,進行了一個活動,他讓同學們輪流說出自己與父母名字,在這其中有些孩子不敢說出自己的家庭,這是由於孩子的內心缺乏自信。
因為這些孩子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所以內心就會沒有底氣,而且在知道其他同學的家庭環境時,就會與自己的生活進行對比,因此孩子的內心就會感到自卑,所以父母的陪伴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極為重要。
①陪孩子做喜歡的事
孩子總是會有一些自己的愛好,而且孩子不僅希望家長給可以支持自己,還希望家長能夠陪伴自己,畢竟親子時光總是最快樂的時刻,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還可以和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可謂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②與孩子說心裡的話
孩子和家長的觀念總是不同的,而且因為缺乏溝通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也會有很多,所以經常和孩子說說心裡話有助於雙方相互理解,避免矛盾的深化,有的時候陪伴不一定是要一起玩耍,有效的溝通在一定程度上是更好的陪伴。
結語:
孩子認錯父母,主要是因為孩子太長時間沒有得到父母的陪伴,再加上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所以造成了這個事情的發生,因此家長們要仔細反思,自己應該如何安排好時間來陪伴孩子。
這裡是水兒媽媽育兒分享,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