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數學真題解析——求陰影部分面積

2020-12-14 草根話教育

求圖形中陰影部分面積,歷來都是小升初考試的必考點。今天,筆者舉幾例重點中學的小升初招生真題,和大家共同探討,希望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特別是小升初的孩子面臨的數學考試有所幫助。

題1:上圖為兩個邊長分別為10釐米和6釐米的正方形拼接而成的圖形,求出圖中陰影三角形ABC的面積。

分析:在小學數學中的比和比例這部分內容裡,涉及到很多關於實物與影長、實物與模型的解比例運算。圖①問題的解答,就可以運用解比例的方法,先求出陰影三角形的高,繼而求出它的面積。我們首先假設正方形的邊AD為一直立的實物,線段AE的長就是它的影子;同理,BC的影子就是BE。由此得出一個比例:AD:AE=BC:BE。

解:設直角三角形ABC中BC的長為x釐米。

則10:(10+6)=x:6

16x=60

x=3.75

S三角形ABC=10×3.75÷2=18.75平方釐米。

答:陰影三角形ABC的面積是18.75平方釐米。

題2:上圖為一個邊長8釐米的正方形和一個以O為圓心的半圓拼接的組合圖形,求出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分析:圖②中陰影部分是一個不規則圖形,單靠圖形本身的條件很難求出結果,所以要想辦法把它變成規則圖形。如果用虛線連接AO和OC,就能得到一個由三角形AOB和四分之一圓組成的組合圖形,然後利用圖形中各部分之間的和差關係解出此題。由題意可知,圓的直徑是正方形邊長,為8釐米,那麼OB=OC=4釐米,而OC又是三角形AOC的底邊,OB的長度等於這個鈍角三角形的高度。

解:S三角形AOB=8×4÷2=16平方釐米。

S四分之一圓=4×4×π÷4=12.56平方釐米。

S三角形AOC=4×4÷2=8平方釐米。

S陰影=16+12.56-8=20.56平方釐米

答: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20.56平方釐米。

題3:如上圖。

分析:對於小學生來說,這個題難度較大。首先要找到解題的突破口,也就是思路的切入點。由題意可知DE平行於CF,因為FA是CF的延長線,所以DE也平行於AF。由平行線間的垂線段的長度相等,可知三角形AFE和三角形AFD面積相等,因為它們等底等高。假如兩個三角形的面積同時減去三角形AFG的面積,那麼三角形AEG就和三角形DFG面積相等。所以陰影部分的面積實際上也就是平行四邊形DEFC面積的一半。

解:S平行四邊形DEFC=56÷2=28平方釐米。

S陰影三角形=28÷2=14平方釐米。

答:陰影三角形AED的面積是14平方釐米。

題4:如上圖。

分析:這道題小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不妨把整個圖形分成幾個部分,然後從組合圖形的總面積中將空白部分的面積一一減去,就剩下了陰影部分的面積。

解:S總=S正方形ABCD+S正方形CEFG+S三角形ADG。

S總=6×6+10×10+6×(10-6)÷2=148平方釐米。

S空①=6×(10+6)÷2=48平方釐米。

S空②=10×10-10×10×π÷4=21.5平方釐米。

S陰影=148-48-21.5=78.5平方釐米

答:陰影部分的面積是78.5平方釐米。

題5:如上圖。

分析:這種類型的題只有用比的知識來做,才能快速地算出結果。由題意可知,三角形AOB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三角形BOC的面積是2平方千米,而這兩個三角形等高,所以它們的底的比也就是面積比。同理,三角形COD和三角形AOD的底的比也就是面積比。由此,可以沿著這樣的思路計算出人工湖的面積。

解:S三角形AOB:S三角形BOC=OA·OB÷2=OC·OB÷2=OA:OC=1:2。

S三角形AOD:3=1:2。

S三角形AOD=3×1÷2=1.5平方千米

S四邊形ABCD=1+2+3+1.5=7.5平方千米。

S人工湖=S四邊形-S陸地=7.5-6.92=0.58平方千米。

答:人工湖面積是0.58平方千米。

相關焦點

  • 小升初數學試卷預測題:下圖已知正方形的面積,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求陰影部分的面積的試題,在每一年的小升初考試中,都會出現。已經是每一年小升初考試的必考題型了。所以,同學們在複習小升初考試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求陰影部分面積的題目,並且這類題目,只要掌握了做題的方法,是非常簡單的,很容易得滿分。這類題的分值也很大。
  • 小升初數學考試中求陰影部分的面積,運用這種方法可以輕鬆得滿分
    小升初數學試卷預測題圖中是求有多種圖形的陰影部分的面積。首先,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一個組合圖形,圖形裡面包括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圖形。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想直接進行計算是非常艱難的。其次,我們一起來分析,題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可以怎樣求出來?是運用圖形面積相加,還是運用圖形面積相減?不能直接求出圖形面積之後,我們思考的就是這兩種方法:一是圖形面積相加法,二是圖形面積相減法。根據老師的總結,這類小升初數學題99%都是運用圖形面積相減法。最後,運用圖形面積相減法,都是先求出總面積,再求出非陰影部分的面積,再用總面積減去非陰影部分的面積,就得出了陰影部分的面積了。
  • 小升初數學幾何圖形:三角形分割後求陰影部分面積的套路
    小升初數學所考的幾何圖形問題,越來越有難度,不少題目都已經達到初中的難度。幾何圖形題給人的感覺是千變萬化,但也有套路。只不過這種套路不那麼明顯,沒有直接的公式。常見的幾種幾何圖形問題也就是三角形分割求陰影部分面積,四邊形分割求陰影部分面積,圓和三角形以及四邊形組合求陰影部分面積,立體幾何求體積或表面積問題,以及勾股定理應用這5種類型。當然,有時可能會組合出其它的問題。但我們只要熟練5種常見類型,一般的小升初幾何圖形題是能夠解決的。重慶餘老師公眾號把這幾種類型都分別進行介紹,幫助家長們輔導孩子。
  • 六年級數學:求陰影部分面積超全習題,有答案,小升初同學必做
    六年級數學:求陰影部分面積超全習題,有答案,每位同學必做在六年級數學中會學到一個比較難的知識,那就是《圓》,在學習了圓的相關知識後,有一個必考題型——也就是求陰影部分面積。縱觀大大小小考試卷,我發現求陰影部分面積這類考題非常有意思,有時題目非常簡單,可有時甚至連初高中學生一時都解答不出來,這樣一來,六年級的孩子們在考試時就非常容易丟分。
  • 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小升初考生能用兩種方法解答,得滿分很簡單
    下面,我們繼續來研究一道小升初數學預測題,題目如下圖所示:2019年小升初數學預測題這是一道求陰影部分面積的數學題告訴這些已知條件,要我們求出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多少。這類型題在小升初數學考試中屬於必考題目,很常見,得滿分也很簡單,一般情況下,都能用兩種方法解答。你看了這道題後,感覺怎麼樣?能用什麼方法解答呢?請先用你的方法進行解答,然後,我們再一起研究一下這道題的詳細解答過程。首先,仔細觀察圖形,我們發現陰影部分的面積是一個不規則圖形,不能直接計算它的面積。
  • 小學數學專題訓練:求陰影部分面積試題匯總,列印給孩子練手
    求陰影面積專題一直是小學數學的難點以及重點,各大學校小升初的考試中,壓軸題都是以此類型題目出現,同時在奧數裡也經常出現。此類型題目主要考察對面積公式的掌握以及圖形變換的想像能力,通過對圖形的「東拼西湊」、「相互刪減」從而來求出陰影面積,可以很好地為初中學習幾何題型打下基礎,所以,小學學好陰影面積的求解是非常關鍵的。
  • 求陰影部分的面積,直接計算是不可能的,原因:都是不規則圖形
    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圖形是一個邊長為4的正方形,裡面的陰影部分看上去像一朵花,是四個連著的不規則圖形,再仔細看,陰影部分是由四個半圓,對應的兩個半圓相切形成了陰影部分。如下圖所示:小升初數學題這道小升初數學題,是不是有點難度?陰影部分的面積直接計算是不可能的。那該怎麼辦呢?
  • 運用移動圖形位置的方法,求下圖陰影部分的面積,簡單高效得滿分
    在小升初數學考試中,求幾何圖形陰影部分的面積是必考題型。除了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講的運用圖形相減法簡單方便地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運用移動圖形位置的方法,求陰影部分的面積。掌握了這種方法,在遇到類似的題型時,將會助你一臂之力,非常簡單快速地計算出結果,輕輕鬆鬆拿到滿分。
  • 2019年小升初數學試卷預測題,計算陰影部分的面積,重點在半徑
    這是2019年小升初考試,數學試卷預測題,請計算陰影部分的面積。這道題共6分,是這套小升初數學預測試卷的第19題。試題內容如下圖所示,你看了以後能做出來嗎?能做出來的都是優秀的小學畢業生。這道小升初數學題,融合了三個基本幾何圖形,即,長方形ABCD,圓形0和兩個扇形ABE、DCF。這些圖形都是小學畢業生們熟悉的幾何圖形。試題是要我們計算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陰影部分的面積是一個不規則圖形,直接是計算不出來的。那麼,我們應該通過什麼方法來計算陰影部分的面積呢?對於這樣的數學題,很多同學都覺得很難,一是覺得陰影部分的面積很難計算,二是在心理上就是覺得幾何題很難。
  • 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同學看不懂李明的方法,原因:沒理解重疊部分
    這是某著名重點中學的小升初入學分班數學考試第19題,如圖所示,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以AC為直徑畫半圓,以BC為半徑畫扇形,已知AC=BC=20,那麼,求陰影部分的面積是多少?π取3.14。先看他的第一步,李明寫出了陰影部分的面積=半圓面積+扇形面積-三角形ABC面積。這一步,一開始,同學們都沒有看明白是怎麼回事兒,看不懂、無法理解李明的方法。聽到有些同學發出疑問:「他怎麼這樣做?這樣做對嗎?好像是錯的吧。」「你覺得他這樣做對嗎?你是怎樣做的呢?寫出來分享一下你的方法吧,老師說。
  • 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全班同學都知道,運用面積相減法輕鬆得滿分
    如圖,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的邊長分別是4釐米和6釐米,求陰影部分的面積。這是某交大附中入學數學考試第18題。是全班同學們求陰影部分的面積最喜歡的方法。看下面的步驟,第一步,寫出陰影部分的面積表達式,如下圖所示:
  • 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圖形複雜有點兒難度,方法一:梯形減去扇形
    這是一道小升初數學題,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圖形比較複雜,圖中包含了正方形、扇形、三角形等圖形,並且陰影部分又是多個,還是有點兒難度。如下圖所示:看圖形,要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我們觀察到,陰影部分由ADE和BGCD兩部分組成,也可以看成由ADE、BCD、BCG三部分組成。陰影部分的面積怎麼求呢?
  • 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動點H使圖形在變化,掌握動點H的位置就能解答
    ,但是H是AD邊上的任意一點,也就是說H是一個動點,可以在AD邊上任意移動,這樣就導致了所求陰影部分的圖形在隨著H點的運動而變化。這樣怎麼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呢?看上去好像真的有點難,就看著現在的圖形,作為小升初考生,是無法直接解答的。這也是本題的難點所在,也是很多小升初考生不會做的原因。你看了這道題後,你會做嗎?試試看,如果你會做,請將你的解題方法寫下來,分享給大家吧。不會做的同學,下面就跟著我們的思路一起來研究一下吧,只要你學會了這一道題,在考試時,遇到同類型的題,相信你會很輕鬆地拿到滿分。
  • 求陰影部分的面積,知道方法也不會,原因:三個扇形的面積沒轉換
    這是某著名的師大附中小升初入學分班數學考試題,如下圖所示,三角形的面積是30平方釐米,以三角形三個頂點為圓心分別作圓,三個圓的半徑都是2釐米,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取π 為3。先看這個題,陰影部分的面積很明顯,就是三角形的面積減去三個與三角形相交的扇形的面積。這樣,我們就寫出解題第一步,陰影部分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三個扇形的面積,如下圖所示:
  • 求陰影部分的面積,結果和標準答案一樣也沒得分,李明錯在哪裡?
    這是今年某師大附中的小升初分班數學考試題,總圖形是一個長方形,只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卻不知道任何長和寬的長度,要求陰影部分的面積,陰影部分又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不規則多邊形BFHE和三角形DHG,如下圖所示:
  • 求陰影部分的面積,李明用扇形ABC減三角形ABC,你覺得對嗎?
    這題的題幹很簡單,已知正方形的邊長是4釐米,求陰影部分的面積,π取3.14,本題6分。這是某著名師大附中小升初入學分班數學考試題的第18題。其次,看第二步,李明直接寫出了陰影部分的面積=扇形ABC面積-三角形ABC面積。這一步,很多同學都想不明白,也很有爭議。陰影部分很明顯是不規則的圖形,直接計算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是不可能的。但李明又是如何把陰影部分的面積轉換成可以計算的扇形ABC面積減去三角形ABC面積的呢?這樣做對嗎?
  • 小學5年級數學——淺析知識點:求陰影部分面積
    後來,隨著學習的深入,又逐步學習了組合圖形的面積,根據圖形,對組合圖形進行分割,使得不規則的圖形,變換成我們所熟悉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及梯形,然後再對它們的面積進行加或者減,進而求出指定圖形的面積。今天我們所要說的,就是這種情況的一種,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 分享一道小學數學競賽題,求陰影部分的面積,關鍵是面積的轉換
    今天數學世界為大家分享一道小學數學圖形題,求陰影部分的面積,此題難度較大,屬於小學競賽題,但是並沒有超綱。如果你是來到這裡的新朋友,請翻看數學世界以前發布的文章,希望能夠對廣大學生的學習和備考有一些幫助,請持續關注我們,謝謝! 下面,數學世界要講解的題目涉及到的知識點主要就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的轉換,圓的認識與計算以及對稱圖形的相關知識等。
  • 計算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第一種方法:總面積-空白面積
    這是某重點一中小升初入學數學真題,是真題試卷的第13題,題目如下圖所示,計算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π取3.14,單位:cm,題中就只告訴了這些條件。小升初入學數學題理解題意,要求陰影部分的面積。觀察圖形,陰影部分的面積是一個不規則圖形,第一種方法:陰影部分的面積=總面積-空白面積。這也是大部分同學首選的方法。
  • 求陰影部分的面積,雖然是第19題,但對於我們班的同學來說,簡單
    如圖,四邊形ADFC是長方形,三角形ABC的面積是36平方釐米,AC等於8釐米,DE等於3釐米,求陰影部分的面積。這是某交大附中入學數學考試第19題,滿分為6分。說了這麼多,這道小升初入學分班考試的數學題,怎麼解呢?你會做嗎?先別看下面的解題過程,自己做做看,能不能得滿分。如果確實不會做,就看吧,第一步,我們通常都是先寫出陰影部分的面積表達式,如下圖所示: